崔戎临终,委托李商隐代草《遗表》。这是一个官员上奏皇帝的最后一份表章,既要简叙生平,对皇帝的任用深致感激,又需向皇帝告以当地政事的安排,有时也提出一些恳求。
李商隐平生共代三位大僚(崔戎、令狐楚、王茂元)写过《遗表》,《代安平公遗表》是其中的第一篇。他写得非常用心,表现出对骈体章奏的技法已臻纯熟。《遗表》进京,意味着崔戎幕府的终结。新的兖海观察使行将由朝廷委派而来,等新的观察使上任,他的幕府又将是另一批人组成。
原来,唐代的方面大僚都有一个相应的幕府,相当于他的秘书和办事班子,其成员需由这位主官向朝廷申报获准才可担任,上文提及的《为安平公兖州奏杜胜等四人充判官状》就是给朝廷的申请任用杜胜等四人为使府判官的报告。府主也可以为幕僚们申请朝廷命官的官衔,像殿中侍御史、检校工部员外郎之类,当时称为宪官或寄禄官。所以,幕僚与府主的关系,不仅是上下级,而且有着主从和相当程度的依附关系。幕僚的任免完全由府主决定,幕僚可以跟随府主由一处迁往别处,而如若府主亡故或调任朝职,那么整个幕府就无法存在,众幕僚就不得不另觅新主。
李商隐以前在令狐楚幕中任巡官,因令狐楚入京为吏部尚书不再能开幕府而只能离开,现在又遇到了府主去世幕府瓦解,连做一个幕僚也做不安稳,真可谓靠山山崩,靠水水流,运气实在不济得很。特别是连年赶考总是失败,使他感到,世事和前途并不像自己早先设想的那样乐观光明,社会上仿佛有一种看不见、摸不着但确实存在着的可怕势力,在堵塞着、压抑着自己的前程。他忽然想起自己写过的一首小诗。这首诗题为《初食笋呈座中》,是在一次宴会上有感而作。
那是前两年的一个春季,李商隐在长安,有幸被邀出席一个诗酒之会,在座的有一些是各部省的大小官员。酒酣耳热之后,除了猜谜射覆等游戏,文人们不免要赋诗为乐,这既有风雅之趣,又可显示才华,还可以文会友,已成一种习尚。于是有人即席吟诵,李商隐自然也在思索。恰好上来一道时令美味,是清焖嫩笋。众人一面举箸品尝,一面啧啧称赏,李商隐不觉心中一动,默念几声,一首小诗已成。他要来纸笔,匆匆录下。轮到他献诗了,他便朗声念了出来:
嫩箨香苞初出林,於陵论价重如金。
皇都陆海应无数,忍剪凌云一寸心!
诗的第一句描写笋的鲜嫩美好,第二句说若在地处北方的於陵(唐淄州长山县,今山东邹平东南)一带,这竹笋的价值是要贵如黄金的,其表面的意思是表达今日能够吃到嫩笋的欣喜。这两句是实说、直说,其意在席上诸公意料之中,故并未引起注意。第三句却是轻轻一转:倘若是在皇都长安,那里号称“陆海”,出产丰富,可吃的美味就多得很了。这句话,听者也很认同,不觉得有什么奥妙和深意。但个别善于诗者则知道一转之后必有显示真意、深意的要紧话,他们期待着全诗的结句,看他要把意思引向哪里去。就在有人期待、有人不甚注意的当口,只听李商隐略略提高声调念出了第四句,就像是说相声抖包袱,又像是在提问和呼吁:既然可吃的东西那么多,我们又何必定要去吃这嫩笋呢?要知道它们本来都有望长成凌云巨材的啊,在其幼嫩茁长的时候就把它们吃掉,岂不等于无情地剪断它们那可贵的“凌云一寸心”,我们于心何忍!
“忍剪凌云一寸心!”李商隐深有切肤之痛,因而骨鲠在喉、不吐不快。今天遇此机缘,他便在诗中说了出来,这话具体是指的吃笋,但显然又不仅仅是在说吃笋;而且这话是面对全体与席者,包括他自己而言,并不是专门在指责谁,说起来也并无多大毛病。不过,听话听音,其责问呼吁的真正对象当然是那些手中有权的人。
李商隐也许觉得自己的诗说得够委婉甚至够可怜的,恻隐之心人皆有之,这句话该有一点感染力的吧。自此以后他便不时想起这首诗,尤其是“忍剪凌云一寸心”这一句。
可是,年轻的诗人想得太简单了。我们不妨设想,当日李商隐在宴席上念出这首诗,会产生怎样的效果呢。
哦,原来如此!原来这小子果然话里有话,简直是图穷而匕首见!
一时间,凡听明白了的人,都沉默下来。有人也许是戚戚焉有同感,但有人也许是不满,甚至是恼怒,是气愤。
好好的宴席,好好的吃笋,你小子嘲讽谁呀?这不是存心煞风景、倒胃口吗?
甚至也许有人会暗想:难怪你李商隐自负才华而连年落第,在这种场合如此卖弄诗才,你是在发牢骚吗?是责怪主考大人没让你进士及第,剪断了你的“凌云一寸心”吗?你也真傻,莫非你还真指望你的诗能让有权决定你命运的人动心吗?你的脾性如此,诗笔如此,这么不识时务,不讨人欢喜,将来恐怕还有的苦头吃呢。
事实正是如此,大和九年(835)李商隐再次赴京赶考,依然名落孙山。
既已到了长安,李商隐念着崔戎对自己的好处,特意到崔戎旧宅去凭吊一番,顺便也看望守丧的崔雍、崔衮兄弟。这期间,他以饱含感情的诗笔写了一首《安平公诗》献给已故的崔戎。这是一首七言歌行体长诗,详细地叙述了崔戎对自己的知遇和厚待,娓娓的叙事中渗透着浓郁的感恩和追忆之情,很值得一读:
丈人博陵王名家,怜我总角称才华。
华州留语晓至暮,高声喝吏放两衙。
明朝骑马出城外,送我习业南山阿。
仲子延岳年十六,面如白玉欹乌纱。
其弟炳章犹两丱,瑶林琼树含奇花。
陈留阮家诸侄秀,逦迤出拜何骈罗。
府中从事杜与李,麟角虎翅相过摩。
清词孤韵有歌响,击触钟磬鸣环珂。
三月石堤冻销释,东风开花满阳坡。
时禽得伴戏新木,其声尖咽如鸣梭。
公时载酒领从事,踊跃鞍马来相过。
仰看楼殿撮清汉,坐视世界如恒沙。
面热脚掉互登陟,青云表柱白云崖。
一百八句在贝叶,三十三天长雨花。
长者子来辄献盖,辟支佛去空留靴。
公时受诏镇东鲁,遣我草奏随车牙。
顾我下笔即千字,疑我读书倾五车。
呜呼大贤苦不寿,时世方士无灵砂。
五月至止六月病,遽颓泰山惊逝波。
明年徒步吊京国,宅破子毁哀如何。
西风冲户卷素帐,隙光斜照旧燕窠。
古人常叹知己少,况我沦贱艰虞多。
如公之德世一二,岂得无泪如黄河?
沥胆呪愿天有眼,君子之泽方滂沱!
他还写了五律《过故崔兖海宅与崔明秀才话旧,因寄旧僚杜、赵、李三掾》。这里的崔明应该就是前诗“陈留阮家诸侄秀”所提及的崔戎诸侄之一,而杜胜、赵皙、李潘三人则是当初崔戎幕中的同事。此诗结句云:“莫凭无鬼论,终负托孤心。”勉励大家都要念想着崔戎的恩惠,对他的遗孤加以关照和扶持。
后来,李商隐在《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诗中也流露了对崔氏兄弟的深切关怀: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古人评此诗,认为其中寓托了“多少身世之感”,而“寄怀之意,全在言外”,是一首情挚意深、含蓄蕴藉的佳作。[7]
府主骤然去世,科考再次失利,大和九年(835,乙卯)对李商隐来说是个不吉利的年头。然而说到底,这不过是个人困顿不顺的小事。大和九年还将发生一件震撼朝野、影响长安民众生活也威胁国家社稷安危的大事,那就是历史上称为“甘露之变”的大流血事件。
这件事给李商隐心灵的震撼是那样巨大,使他一下子瞪大双眼,从个人前途暗淡的苦闷困厄中脱出,而陷入对唐朝命运的深深担忧,也使他仿佛一下子懂得了何谓朝廷政治,懂得了政治斗争的残忍酷烈,进而使他的思想转向深沉,也使他的诗歌创作获得了新的动力和方向。
如果说,在此之前,他写的多是身边琐事和一己感情,那么,从他对甘露之变发表评论的《有感二首》(自注:乙卯年有感,丙辰年诗成)之后,国家、政治和社会问题就更多地成为他诗歌关注的内容和主题。
[1]见张固《幽闲鼓吹》,亦见《唐摭言》卷七,《唐语林》卷三,《太平广记》卷一七〇等。
[2]见宋计有功《唐诗纪事》卷四九,亦见李绰《尚书故实》《南部新书》甲卷等。
[3]李肇《国史补》卷下:“韩愈引致后进,为求科第,多有投书请益者,时人谓之‘韩门弟子’。”又柳宗元《答贡士廖有方论文书》:“吾在京师时,好以文宠后辈,后辈由吾文知名者,亦为不少焉。”其实柳在永州、柳州时,前往学文者也不少。
[4]宋程大昌《演繁露》:“唐人举进士必行卷者,为缄轴,录其所著文以献主司也。其式见李义山集《新书序》(卷七),曰:‘治纸工率一幅以墨为边准,用十六行式,率一行不过十一字。’”据程氏自注可知行卷格式大致为每幅抄十六行,每行十一字左右,以墨为边框。参李商隐《与陶进士书》可知,为示敬,卷子往往用厚纸抄写,字迹严谨工整。
[5]崔戎于两《唐书》皆有传,可参。
[6]除按封爵尊称外,有时也按郡望尊称之,如崔戎郡望博陵,即可称“博陵公”,以后将涉及的郑亚,郡望荥阳,便称“荥阳公”。反过来,倘看到称“渤海公”,当是姓高;称“弘农公”,当是姓杨;称“陇西公”,当是姓李等等,渤海、弘农、陇西是各姓的郡望。
[7]见纪昀《玉溪生诗说》引香泉(汪成宽)语,姚培谦《李义山诗集笺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