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现代的荒诞
19228900000018

第18章 一方油黑朴拙的石

人生常有一些擦身而过的故事。

不注意,就过去了。注意到了,也过去了。大街上行色匆匆,留下多少擦身而过的遗憾,或是擦身而过的机遇。

前几天我在四叉路口过街时,在前后大拐弯的漂亮轿车间穿行。

突然,一个不协调的年代擦身而过。是的,我看到的好像是一个年代。我急站住回过头来:赵国培?

几年不见了。他还是穿着那个年代的皱巴巴的一身蓝的卡中山服,还是一个板刷头。他大约预支了今后十年的皱纹用量。汗水更给他黝黑的脸抹上了“浓妆”。身上没有一点新潮、时髦或流行。只那板刷头有点黑白相间,据说黑白相间是流行色。

在满街T恤衫、萝卜裤、牛仔裙、时装鞋中,他像一方油黑朴拙的石。

十几年前的他,则如油黑朴拙的土。70年代中,把他和他的诗…起推到我眼前的,还有他的出身——他是地主的孙子。土一样的朴拙中不免夹些谦卑,但谦卑之中更有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小伙子赵国培的诗如小草般从泥土中生长臼出来,一茬复一茬。.一年又一年过去了,连同“过去”一起过去了。突然赵国培一下从过去走到我的眼前,推着一辆载着很多书的自行车。他说他现在一边在农村读书一边写作。他今天进城取书。我想他从京郊一路颠簸而来,又一路颠簸而去,自然锤打得如油黑朴拙的石了。

他终于收割了那一茬复一茬的收获,他要出诗集了。他要我写个小序。我有几件最不愿做的事,譬如写序。说真的,若是不巧遇他,我未必忆及他了。每年采访中迎接百来张新面孔,总有很多人成为我人生路上一段段擦身而过的故事。不过,如果不给赵国培写序,或如两个熟人擦身而过而未及交谈,留下难以弥补的遗憾。

好吧,赵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