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羊城八景及其相应的书画均为文化积累。因山河变迁,世事浮沉,有些景点已经湮没;有些景点虽在,但景物已非。而历史典籍及当时诗画作品,仍将当日风貌保存下来,人们可从中得到教益,满足艺术享受,怡情悦性。《羊城八景古今诗画集》的现实意义,盖在于此。
《羊城八景古今诗画集》的出版,无疑大有裨益于教化。
应感谢本书的编者及珍贵图卷的原收藏者谢氏昆仲。1986年7月,他们将家藏的古今羊城八景图和石达开等历代名人书画真迹130多件,捐献给广州市人民政府收藏,实现了其祖辈所训“国宝归国”的心愿。谢氏昆仲的爱国热忱,得到各阶层人士及叶选平、许士杰等省市领导的赞许。是时市人民政府赠以“贡献文物,美德宜彰”的奖匾,以资表彰。
编者要我为本书出版写些意见。我对诗书画艺术缺乏研究,但通过读全卷后,觉得珠玑满目。韵味悠长,意义深远,获益不浅。因而将所感所想写下,借以就教于广大读者,并向编者表示谢意。是为前言。
羊城八景的历史的沿革
谢志峰
“羊城八景”,据史书记载,始于南宋,1093年北宋绍圣元年,苏轼被贬,先后在惠州、潮州、琼州等地任知府,途经岭南时,云游白云山蒲涧泉、灵山宝陀寺、南海神庙、六榕古刹等古迹名胜地,写下了不少诗篇,对后来“羊城八景”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
南宋孝宗时,公元1163年,当时被称为南宋四大诗人之一的杨万里,先后出任广东提举常平茶监、提点刑狱,足迹遍及广东各地,编有《南海集》。宋宁宗时(1195),诗人方儒曾为番禺县慰,后为肇庆通判,又知韶州,在南方为官多年,好游名胜,编有《南海百咏》。就在这些文人逸士们的推动下,邀贤咏诗,云游雅集,为岭南名胜文化古迹,留下了不少诗篇,在南宋诗人李云鹏编的《岭南古迹》一书中,首次把扶胥浴日、石门返照、海山晓霁、珠江秋月、菊湖云影、蒲涧濂泉、光孝菩提、大通烟雨称为羊城八景。
此后,随着历史、文化和自然环境的变化,各个朝代的羊城八景也随着变迁。到了元代,海山楼遭到战乱的焚毁,海山晓霁已烟没,白云山南麓的菊湖,由于湖水干涸,当年的朵朵白云映人湖中,波光潋滟的菊湖云影不复存在。光孝古刹,也遭到破坏。珠江秋夜,娱乐升平的景象亦暗然失色。因比,元代的羊城八景,除保留宋代的扶胥浴日、石门返照、大通烟雨、蒲涧濂泉外,新添了粤台秋月、白云晚望、景泰僧归、灵洲鳌负。
明朝开元,人们对元朝异族统治的覆灭为之称快,珠江两岸恢复了昔日的繁盛,出现了一片升平景象,为文人墨客所陶醉,并对大宋河山有一种怀旧情思。所以,明初羊城八景,以珠江沿岸的名胜风光为主,并基本上沿袭了宋代八景。从北江、西江汇合珠江的芦苞与南冲官窑处开始,沿江而下至黄埔,共有五个景点。一是金山古寺,位于广州西北郊32公里,是从西、北两江合流人广州的必经之路,江中小岛上有宝陀寺,建于晋代,苏东坡被贬岭南时,曾途经此处,并题诗留记,风景秀丽。二是石门返照。在广州西北郊约十公里处,附近有石门镇,小北江为明代以前南北水上交通要冲,江的两岸崖石对壁纵立,顶端横卧巨大的岩石,夹对如门,名石门,因为一出石门后,江面突宽,山光水色,夕阳烟翠,造化遐想。曾传说出现过广州市的幻影,浮于水面,海市蜃楼,美不胜收,故得石门返照美名。三是大通烟雨,位于鹅潭西则的花地大通口,这里有大通寺,相传寺内有一口井,下雨前会冒烟雾,称为烟雨井,为广州一大奇观。四是珠江月夜,此景是指北起五仙观,南至海潼公园的珠江面而言,在宽阔的江面突出一块大礁石,叫海珠石,又称海珠岛,岛上建有慈度寺,寺内有得月台,还有丹霞台,后人称为海珠花园,每当秋天的夜晚,皓月当空,紫洞艇泛于江中,景色醉人,遂在名胜。五是波罗浴日,位于珠江下游,黄埔南岗,古时有扶胥镇,那里有一南海神庙,庙前大江为波罗江,无物障目,日出时朝霞映水,波光粼粼,非常壮观。为此地庙前小丘建了一个小亭,名为浴日亭,故而得名,至今犹存。其余三景均在白云山范围。为白云晚望、蒲涧濂泉、景泰僧归。过去人们把以上八景说成是清代八景,实为误传。因为有些景点如金山古寺等到了清代已不复存在,同时有我家藏的明代高望公所绘羊城八景图为证。到了明代中期,嘉靖年间,广州经济发展,文化复苏,南园五子等一批文人,在品评羊城风光时,把前朝八景全部摒弃,他们以广州城内的景点为主,推出了粤秀松涛,足指越秀山上的松林,大风一吹,绿色波涛起伏,颇为壮观;穗石涧天是今惠福路的五仙观。明初建于坡山之上,坡山有红色砂岩出露,上有水蚀穴,人们附会为仙人脚印,有五仙人骑五色羊降临楚庭的传说。此外还有岭南第一楼,因而得名;番山云气,番山是今文德路十三中学内一带,明代时,是城内中心区的最高处,空旷林密,水足充足,云霞自生,番山隐现,成为一景;药洲春晓,今教育路南方戏院内。古西湖是广州城内的天然池沼,南汉时开凿成湖,湖中建洲,为“伪刘聚方上习丹异之地”,故称药洲;琪林苏井,位于今海珠北路与光孝路之间,为明代的玄妙观,因观前为琪林门,观内有苏东坡寓居所凿的井,故名;珠江晴澜,是今白鹅潭,当时为三江汇合之处,江而宽广,潮涌成澜,雄伟壮观;象山樵歌,位于越秀山西则,象岗山因形似大象,故名;荔湾渔唱,即广州西郊的荔枝湾,水乡泽国,渔业发达,渔民捕鱼晚归,别有一番情趣。由此可见当时八景均选在市区,说明当时广州城本身的扩大和繁荣,城市建设规模已有较大发展。此八景一直延续到清初。
乾隆年间,推出清代的羊城八景。除越秀连峰即明代的越秀松涛,五仙霞洞即明之穗石洞天两景外,有镇海层楼、琶洲砥柱、孤兀禺山、浮丘丹井、东海渔珠、西樵云景。
从羊城八景的历史沿革中可以看到,历史上的广州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变迁和发展的轨迹,也可以看到广州历史上的名胜古迹的烟没和复兴,凡是选人各个朝代的羊城八景,都有特定的风光景色,确实是使人为之驻足流涟之处,在历代的八景中,不少都成为当时的广州游览中心地区,是游人的集中点。但是鸦片战争之后,国家、民族历遭浩劫,名胜古迹遭到破坏,民不聊生,山河失色,羊城八景亦不再有人问津。
解放以后,人民成了国家的主人,人民重建自己的河山,经济建设,文化事业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名胜古迹复活生机,古老的羊城,亦焕发了青春。时代在发展,羊城也在发展,1963年元旦,“羊城晚报”发动广大读者评选出红陵旭日、珠海丹心、白云松涛、越秀远眺、鹅潭夜月、东湖春晓、双桥烟雨、罗岗香雪新的八景。1985年至1986年初,在文史、书画界知名人士胡根天老先生倡议下,得到当时广州市的市长叶选平同志的热情支持,并组织重评羊城八景评委会,经过反复的选景、评景,最后评出了云山锦秀、珠水清波、红陵旭日、黄花浩气、流花玉宇、越秀层楼、黄埔云樯、龙洞琪林新的八景。人们可以从中看到解放后广州的新面貌,可以看到时代的步伐,它像一幅幅真实而美丽的画卷载入羊城史册。
二、明清扇面书画作品展览
扇面书画展览,是改革开放以来谢志峰推出的第二个专题收藏展览。扇面虽小,但在艺术的领域容量却很大。山水、人物、花鸟、虫鱼,诗词书法,都能在尺幅之内去施展书画家们的才华。而节香楼义能容纳书画家们的艺术作品。
但谢志峰绝不是艺术品的垄断者,而是真善美的艺术使者。
他把艺术不断播向社会,让广大人民群众能与之共赏。因此,当他提出要搞扇面书画展览时,各界人士都能给予大力支持。上海著名书法家沙孟先生亲自为展览题写了“谢志峰藏明清扇面书画展”。
广东省长叶选平同志题写了“中国扇面书画,东方艺术明珠”。
广东省政协主席吴南山同志题了“文华雅萃”。
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国画大师关山月先生则题了“翰墨菁华,流光溢彩”。
上海中国画院名誉院长唐云先生题了“文彩风流今尚存”。
北京故宫博物院研究员、中国著名书画鉴定家、书画家徐邦达先生题了“群芳荟萃”。
由此可见,谢志峰扇面书画展览的分量在经过近两个月的筹备后,终于在1987年4月16日卜午在广东民间工艺馆举行了隆重而热烈的揭幕式。省、市的领导及老同志叶选平、梁灵光、李坚真、曾生、刘田夫、吴南生、杨应彬、寇庆延、许士杰、张汉青、杨资元、宋怒忠、黄菘华、邬梦兆、赖竹岩以及美术界的知名人士商承祚、关山月、黎雄才、胡一川、赖少其、杨奎章、陈雨田、刘仑、杨之光、何为、苏庚春等500多嘉宾出席了揭幕仪式,并进行了雅集。
黎雄才、吴南生、寇庆延、杨奎章、刘仑、何为等逐一挥毫,使展览变成了雅集。
中央电视台当日新闻节日中,即作了及时的报道。
广东电视台除在新闻节目中进行了报道外,而且还在《艺术长廊》专栏节目中,对谢志峰所收藏的扇面书画艺术作为专题欣赏,逐一介绍了明、清以来周臣、董其昌、张学曾、盛时秦、李芳膺、高风翰、赵执信、黎二樵、谢兰生、吴荣光、苏六朋、居巢、居廉、梁启超、吴昌硕、齐白石、张大干、吴湖帆、关山月、黎雄才、唐云、程十发、谢稚柳等名家共200幅扇面。
《羊城晚报》、《南方日报》、《广州日报》香港的《大公报》、《文汇报》均先后作了报道。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为了让群众对中国扇面书画的历史和艺术有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羊城晚报》还特约谢志峰撰写谈中国扇面书画艺术的文章。这篇文章后来还在《广东画报》、《南国》月刊转载。不觉至今又十多年了,原来看过的也可能淡忘了,原来没有看过的,现在看起来会更有新鲜感,让我在资料库中找出来,供大家欣赏。
中国扇面书画艺术
谢志峰
扇面书画,是我国民族优秀文化艺术遗产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文采风流,世代相传。自宋、元、明、清以来,历代书画名家、词人墨客,都喜欢在咫尺的扇面上,施展自己的才华,开拓妙趣盎然的意境。扇骨往往也有雕刻家们的精心之作,构成精美完整的艺术佳品,为历代艺术爱好者和收藏家们所赏识。
我国扇子的兴起,始于商周时期,到了汉代,扇子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招风纳凉的一种器物。扇子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纨扇,又称团扇;另一类是折扇。最早是团扇,自汉以迄宋代普遍流行。随着历史的演变,它与文学、书画、雕刻结下了不解之缘。在扇面上题字作画,始于晋代,当时就有大书法家王羲之为一位老妇所卖扇子题字,被市人争购的故事。到了两宋时期,纨扇已发展到了顶峰,故宋代人画扇多为团扇。如苏东坡在杭州上任,曾为一卖扇人的扇面作画,使此人赚了一笔大钱,还清了欠债。而现在能见到宋代扇面书画已为之极少了,仅有大画家范宽、马远等人屈指可数的团扇书画名作。到了元代,由于战乱,民族文化遭到了严重破坏,而作为艺术形式的纨扇或团扇绘画亦急递衰落。
明代,由于社会趋于稳定,经济发展,民旅文化得到了复兴,折扇取代团扇面开始崛起。据历史文献记载,折扇来自高丽(今朝鲜)和日本。早在北宋时传人中国,但尚未流行。折扇的普及是在明朝永乐年间,当时高丽国进贡一批折扇,成祖很欣赏这种扇折展便利,不但遍赐给群臣,而且命工匠仿造,于是这种折扇很快在民间仿造、出售,日趋兴盛。自明代中叶以后发展到清中,更臻完善。可以说这是我国折扇流行的鼎盛时期。究其原因,主要是明代经济复苏,手工业技术更为精良,再加上明代书画风气浓厚,书画家们看中了这绢裱纸糊的咫尺天地,用以施展技能,抒发感情。
此外,更主要的一点是折扇可以收拢或张开,舒展自如,携带方便,迎合了明代讲究闲情逸致、重视生活情趣的文人需要。一面是绘画,一面是书法,翻过来,覆过去,都有艺术享受。一扇在手,在微微的风里,带有几分风流和潇洒。那些仕宦文人、商贾阔佬、少爷公子,一扇在手,出入怀袖,成为点缀生活,制造气氛的不可缺少的工具。尤以文人,喜欢随身携带,被视为是儒雅倜傥的象征。折扇除受文人士大夫的青睐外,广大群众也极为喜欢,炎热之夏,手执折扇,招凉风以消酷暑,甚为舒适自在。因此,折扇逐渐成为民间新兴的热门手工艺品之一。到道光年间,团扇曾一度复兴,但时间不长,就被人们所淘汰。清末,民国初期,折扇又重新兴起,可以说这是第二次颠峰时期。特别是京华、上海、天津等地,文人、商贾以及清朝的遗老遗少,“斗扇”之风更甚,早、午、晚手执的扇子不同,以表示自己的身份和文化素养,以扇子的质料、书画的名气斗比,风靡一时。
扇骨同样也是艺术品,多数以竹为主。明代对扇骨不太讲究,到了清代和近代,就十分讲究了,有象牙、玳瑁、牛角,而主要的还是以竹、木为主。常见的有白竹、玉竹、棕竹、乌竹、湘妃竹、梅花鹿斑竹、方竹、佛土竹;木类有紫檀、檀香、乌木、沉香、鸡翅、黄杨、南木以及桃丝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