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逝水流痕
19227200000029

第29章

从延吉去长白山,汽车走人了柔肠寸断的山道,越走越静。这一路皆是保存完好的原始森林,在车上望去无边的林海,刮起风来松涛声宛如海浪声一般,密林深处,古木参天,遮天蔽日。

长白山一开始就引人入胜的便是它那绚丽多姿的垂直景观。其特色在于我们从脚下到山顶上不足100公里的行程,即可观赏到欧亚大陆从温带到极地几千公里植物生长变化的垂直景观,领略到从温带到寒带的不同自然景观,如同走了半个世界。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气候、土壤、生物呈现明显带状分布,上下相差悬殊,景观变化无穷。

海拔1200米以下,地势平缓,气候温和,是针阔叶混交林带,生长着红松、柞树、锻树、水曲柳、黄菠萝、春榆等。树高数十米的长白赤松,枝干挺拔,修长妩媚,顶部成伞状,树冠下部的枝条稍向下伸展,颇似迎宾手臂,在微风中翩翩起舞,人们称其为“美人松”。海拔1800米以下,土层较薄,气温冷湿,常年云遮雾罩,是针叶林带。这里生长着苍松翠柏,无一杂树。云杉、冷杉、落叶松的尖塔形树冠格外俊秀美丽。快到山顶的时候,我看到了清一色的岳桦林。这里地形坡度陡,土层瘠薄,气温低,降水量大,风力强劲,8级以上大风日达200多天以上。因而这些桦树枝常随风向而倾斜,形成特殊的旗形树冠,分枝和树叶主要长在主干的背风一侧。这些岳桦林,树干扭曲变形,树皮则一层层被寒风撕裂,我为它们的那种百折不挠、顽强生息的韧劲深深感动。

到了山顶,已没有一棵树,只有绿菌菌的苔藓和贴着地的杜鹃,恰如天然地毯,姹紫嫣红。

长白山是一座著名的休眠火山。史料记载这座活火山在历史上曾有过三次火山喷发。第一次喷发是1597年8月26日,第二次喷发是1688年4月,而最近一次喷发是在1702年4月14日。长白山经过数次火山爆发后,山顶上堆积了灰白色的浮石,加上长年累月堆积着的白雪,从远处望去就是一座白雪皑皑的山峰,所以叫长白山。

山上气候多变,多云、多雾、多雨、多雪、多冰雹,使长白山区的形象变幻无穷,虚幻神秘,迷迷茫茫。这里的人说盛夏季节,风雨不定,变化频繁,有时一日之内,甚至一小时之内就可能发生几次变化。刚刚是骄阳直射焦灼似火;突然间狂风大作,黑云滚滚,电闪雷鸣,大雨倾盆,山峰、湖面顷刻间淹没在风雨之中;一会儿又风和日丽,山野如洗,景色格外迷人。很多到长白山的人因气候的变化都看不到天池,我们一路也在担心此行是否如愿。

我们的运气很好。我们来到了山顶时,晴空万里,老天爷掀开了天池的面纱,天池的真容出现在我们面前。天池以湖心为界,湖两边分属中朝两国。天池顶的喷火口积水而成的火山口湖,是松花江、鸭绿江、图们江三江的发源地。湖面呈椭圆形,静风时,天池内壁悬崖峭峰倒映于如镜水面,天然画图雄奇壮丽。但天池之美又在于神奇变幻和云遮雾关于天池,主人给我们讲了这样一个美好的神话故事。说是很早以前,一头火魔在长白山作恶多端。每年七月十五日,从地下喷一次大火,烧毁山林、花草,吞噬田园、村舍。一位名叫日吉纳(意为杜鹃花或金达莱)的姑娘决心拯救乡亲,降服火魔。她抱着一块最冷最冷的冰,等火魔张开嘴喷火的时候,一头扎进火口,钻到火魔的肚子里。只听得天崩地裂一声巨响,山峰塌下去了。大火熄灭了。火魔喷火的大口被雨水填满,形成清澈的湖泊。人们为纪念日吉纳姑娘,便给这湖起了一个名字叫天池。

这样的鬼斧神工自然不是一般景致所能比拟的,生态的变迁在地球这个角落雕琢,创造了一处绝无仅有的壮丽,充满了神秘的色彩。我坐在山顶的岬角上,腑瞰着夏日碧蓝的池水,想象着冬日满山的雪白和秋日遍地的执黄,觉得自己正处在一种迷蒙的状态,像某一时期的文学,可以陶醉,可以分享,却无法驾驭文字去描述。

长白山是美的,因为她是自然的,至今仍像个混沌初开的世界,尚未遭受人为的破坏。从事文字工作多年,我曾在幅员辽阔的大地上旅行、采风,足迹遍及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将山岳峰峦雕琢得雄伟壮丽、浩瀚苍茫;把江河湖海塑造得碧波万顷、旖旎多姿。在很多自然景观的怀抱中,望着湛蓝的天,感受着绿色的植被,连我们呼吸的空气都是甘甜的,真可谓心旷神怡、尘虑尽消、流连忘返。可是,我也为一些地方生态环境被人为破坏而深深忧虑,担心让人回味无穷的秀丽山河会在我们手中丧失殆尽,担心不少濒危野生动植物的处境更加艰难。我坐在天池的边上担忧,长白山能保持这样苍绿吗?天池水能保持这样清纯吗?

但愿永远。

1998.9

长白山还有一个海陵岛

我去过国内外的不少海滩,北海的银滩是很好的,它的沙质细软、色白给我留下过美好的感觉。但由于近年来的无度开发和规划失妥,游人蜂拥而来,生态遭受损害,银滩的美丽被打了折扣,银滩让人们为它的明天担忧。

近日,应邀参加花城出版社的一个讨论会,来到位于广东省阳江市区西南海域的海陵岛。踏上美丽的海陵岛,极目蓝天大海,有一种说不出的爽朗与轻快,山的青翠、海的碧蓝、沙的金灿、浪的银烁,真的是大自然的良赐。

海陵岛有大小岛屿13个,宛如一块块翡翠在碧波中荡漾。岛上,奇石嶙峋,林木成荫,绿树婆娑,风光绮旎,美丽迷人。但那海岛的幽静,不禁让我总想起60年代电影中描写国民党特务偷偷登陆的阴森。

海棱籍广东老作家江俊桃几十年一直是该岛的老导游,他对我们侃侃道来,称该岛从明代起,这里一直作为沿海军事重点设防地区。早在鸦片战争之后,英国人就看中了这里的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在“租借”香港的同时,提出“租借”海陵,未获中国同意。后来,国父孙中山也在《建国方略》中提出开发海陵的构想,可惜未付之实施。解放后的40年,该岛也一直被列为南粤前哨,严加设防。

海陵岛上有5座著名的庙祠,但庙里供奉的是人而不是神,或者说是已经神化了的人。宋太傅张世杰的陵墓和庙址位于岛屿的东端。现存的宋太傅陵墓墓碑上刻有“宋太傅枢密副使越国公张世杰之墓”字样,墓文字迹依然清晰,两边工整的对仗“瓣香露祝天难捭,忠骨函理地有灵”,铮铮有声道出了长眠者的凜然一生及后人对其敬仰怀念之情。南宋末年,忽必烈率元军南侵,宰相贾似道、陈应中和朝中的大官僚纷纷“请降”。逃亡时,张世杰、文天祥、陆秀夫三人领导着不屈的军民英勇抗战。.因兵力悬殊,且战且退,于1277年由浙江、福建退到广东,最后退至新会县的崖山。一年后,文天祥率兵往海丰时,兵败被俘。元将张弘范迫他写信劝张世杰投降,文不从,最后写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著名诗句给张世杰。接着张弘范集中广东元军分四路围攻崖山。张世杰孤军苦斗,最后转战海上。兵败后,陆秀夫负宋帝員在崖山投海而死。张世杰突围,船至海陵岛附近遇上台风沉船溺死。相传当地渔民从一具飘上来的尸体衣冠及朝靴辨认出这是当朝太傅,便将他安葬于此地,始称海陵岛。

大角湾那金黄般的沙滩,蔚蓝的大海,轻轻的海风,有如软梦缭人,给我留下了无尽的温馨。十里金黄般的沙滩纤柔秀美,仿佛是为了调和海岸之间的气氛而存在似的。沙滩后面是一条茂密的依山绿色林带。海陵岛海滩以其“滩长、沙黄、水净、浪软”的特点而贏得了“东方夏威夷”的美誉。我漫步沙滩,好像走在金色的绒毡上。那“哗哗”的浪花,组成无数洁白的“飘带”向我围过来,又从我的脚下悄然无声地隐去,一次又一次,不知疲倦地重复着。

马尾岛上有两个小孤山,脚下四周全是岩石,四面是海,如没有船,潮水退后才能上去。当你陶醉于大海的怀抱后,到岛西南边的两座小孤山揽胜更有一番情趣。潮水退后上山,一是领略孤山的风光,一是享受一下涉海的滋味。当你脚踏万顷波涛,迎着缓缓的海浪行走,和着徐徐吹拂的海风时,飘飘乎有如欲飞的海燕,十分惬意。

这两座小孤山的风光各异,左边的山上矗立着一座国际航标灯塔,夜里大放光芒;右边山上有一座马尾石庙,由几块几十吨重的大岩石天然垒成,鬼斧神工,别具一格。站在山顶上眺望南海,水天一色,波浪翻滚,令人心旷神怡,思绪万千。坐在山脚下木麻王的绿荫下放眼西北的海湾,辽阔的南海平静得出奇,晶莹如镜,三三两两五彩缤纷的游艇在海面上穿梭而过,恰似一幅清雅的水墨画。两个小山下四面是海水包围,脚踏万顷波涛,背倚马尾山余脉,有如欲飞的雄鹰。远远的天边,有几朵白云低垂海面。静观这娴静的海色,对比岛外那动魄的气氛,一静一动,近在咫尺仿佛千里,使人浮想联翩,大有“一霎神游造化外,恍疑坐我缥渺峰”之感。

人常道“谁不说俺家乡好”,我却说海陵要比北海胜一筹,那是因为海陵岛纯粹的天然景色感动了我。海陵岛也开发,但它的规划是科学、有度的,它的建筑物有限地掩没在依山的树林里,高低有致,没有像北海银滩的砍伐或恨不得把所有的楼宇推向海中。

我说的这些,不得不使我把曾见于报端的一则消息摘录于下:

“黄山作为我国的名山,以其松、石、云泉著称,是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其北海景区散花坞中有一株黄山松立于岩顶,颇为奇特,有‘梦笔生花之誉。但因附近北海宾馆需要用水,人工建造了一个水池,于是改变了该‘松的生态环境,导致该松的迅速死亡。由于修路建房、架设登山索道等工程,黄山风景区有些地方的森林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动植物资源减少。

“在中国的第一大瀑布——黄果树瀑布的上游河谷地带,近年来当地兴办了十几家采冶炼企业,它们排放的废水使这里的水流不再洁白晶莹,而变成泛着黄色泡沫的浊流!

“在被联合国评为‘世界自然遗产的九寨沟,由于沟内居民发展生态旅游无规划,无限度地建立旅馆、商店,给沟内某些地方造成相当严重的环境污染,以致进行考察的联合国官员在《世界遗产提名——IUCN技术估评》材料中对中国发出了警告。”

这已是触目惊心的教训。

我们走出城市,回归自然,远离尘嚣,皈依淳朴,就是为了放松快节奏工作和生活带来的界时性心理紧张和精神疲劳。

曾几何时,许多居住在乡村的人们极其羡慕生活在大城市的居民,可今天,作为一个城市人已不再是一件令人羡慕的事,钢筋、水泥、玻璃塑造的“丛林”让人愈来愈感到压抑和孤僻;废气、噪声、污水形成的氛围使人越来越觉得烦躁和不安。利用假期外出度假,追求宁静宜人的环境,暂时告别城市生活的喧闹和工作的紧张,以达到消闲、健身的目的,成为相当一部分人度过周末和假日的时髦方式。但,我们享受自然风光的同时,也应该保护自然。当旅游者逃离都市的混浊喧嚣,回归山青水秀、空气清新的深山幽谷中,在尽情地体味大自然所赐与的宁静与和谐的同时,理所当然地应该承担起保护自然环境的义务。

从这个意义上讲今天的我庆幸还有一个海陵岛没遭破坏,海陵岛还有自然的美丽I清新的空气、洁净的水体、迷人的沙滩、奇妙的景观以及保存完好的古迹遗址……

这是阳江人对人类的贡献,也是我们的福气。

2001.3.

走上明梅山寨

这里说的“走”是实实在在的,足足徒步走了5个多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