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建筑到莫干山看老别墅
19226000000025

第25章

杜月笙与姚玉兰逛了荫山街,在荫山街陈众新竹器店买了几把竹骨雕边扇。据说那几把扇子后来一直被他当作宝物带到香港。杜月笙这一次在莫干山住的时间较长,一方面因为莫干山确实风最优美,另一方面杜月笙骨子里也有浪漫情怀。他只苦于不会做诗,否则他要像清人陈敬第咏莫干山那样,一口气写它个五首。从荫山街到碧坞龙潭有不少路,但这天杜月笙突然来了兴致,与姚玉兰坐着轿子经过莫干岭,越林穿竹,几经周折终于到了古木参天、泉水淙淙的又一”清凉世界。姚玉兰是唱戏出身,见到如此好最就哼起了曲调,杜月笙也随即哼了起来。人们不会想到这个大流氓哼起京戏来也不差,难怪他那么喜欢姚玉--0碧坞瀑布发自天泉山巅,如百道泉流从崖上倾泻而下,落到悬崖处两侧为峭壁所夹,于是飞空而下,形成巨瀑直捣龙潭。杜月笙简直看呆了,他傻傻地望着高达五丈的瀑布,一时心极宁静。龙潭溪水的上游有一块平坦的巨石,杜月笙听说那是八仙中的汉钟离和韩湘子下棋的地方,觉得不虚此行。

回到别墅的当晚,杜月笙翻来覆去睡不着。他感到学问的重要了,他想应该与知识分子有些交往才好。于是离开莫干山后,他用金钱和手段笼络与控制了各行各业的一大批知识分子。其中有许多是当时全国知名人物,如曾任北洋政府总长的杨度、章士钊、上海名律师(曾为蒋介石证过婚〉江一平,以及我的祖父曾任中央银行业务局总经理兼上海分行经理的顾立仁〈顾立仁是唐朝大诗人顾况第72世孙)。

杜月笙的抗日热情是很高的。1937年10月,应八路军牡沪代表潘汉年的要求,杜月笙向音北前线的八路军将士,捐赠荷兰进口防毒面具100套,这是他对共产党表示合作的态度。这期间他还不惜巨款,买了不少中共党组织设法出版的《西行漫记I(鲁迅全集》等进步书箝,烫上“杜月笙崤”的金字,送给租界各大图书馆,支持抗日宣传。

无权无势。但他的革命家兼大学者的名声很大,响彻全国。而他的学生遍布全国文化教育界,其中如乔迅、周作人、黄侃、钱玄同等,也都是桃李遍天下的着名作家与学者。所以杜月笙很想与亭太炎结交,以抬高自己的身价并扩大影响。然而他们无论经历学识还是性格都风马牛不相及。

机会终于来了。葶太炎有一侄子住在上海法租界,因为与一位颇有背景的人物发生房屋纠纷,就请章太炎帮忙。可章太炎人在苏州且又在病中。他觉得与上海法租界的大亨没有交往,但一下子又不想马上拒绝侄子,于是就想起了好友顾立仁,顾立仁当年与杜月笙在银行业务方面有些联系。于是顾立仁与杜月笙谈起了这件事,杜月笙心中大喜,立即借此机会专程去苏州拜访章太炎。

章太炎见杜月笙登门拜访,又为侄子排忧解难自然热诚接待,相见甚欢。临别时杜月笙悄悄地将自己早已准备好的一张两千银元的银票压在一只茶杯底下,作为对荦太炎的馈赠。葶太炎发现这笔厚礼时杜月笙已经走了,只得收下,送还了怕杜月笙不高兴。此后杜月笙得知章太炎病重又来看过他几次,葶太炎认为杜月笙原来挺讲义气,重礼节,敬贤重士有古豪侠之风。

接下来卢沟桥事变爆发,中国进入了全面抗战时期。

抗战胜利后,杜月笙回到上海颇有复兴帮会的野心。昔日称霸上海滩的“三大亨”中,老大黄金荣已年老体衮无力称雄,老二张啸林也早已一命呜呼。所以他笃定以“抗战功臣”自居,坐上上海帮会第一把交椅。他很快恢复了恒社活动,并在上海丽都花园召开战后第一次社员大会。

1946年5月,国民党政府发出了积极筹建上海证券交易所的“训令”,并指定杜月笙为筹备委员会主任委员。7月他没有忘记莫干山,携最小的姨太太麦小冬住进了莫干山547号杜月笙别墅。这时候的莫干山经过抗日战争,比从前冷清了不少。有些别墅被日军捣毁了门窗、墙壁与器物。所幸的是杜府完好无损,不过由于战争的洗礼,547号别墅也抹上了些沧喿。

这年杜月笙在莫干山是孤单的。因为他在莫干山上的不少朋友都死的死、走的走,他似乎有些什么预感,沮丧地感叹世事无常起来。据说莫干山的塔山茶喝了长寿,在南朝时是作为贡品献给皇帝的。于是他就亲自到荫山街去买了许多塔山茶叶,塔山茶有“茶吸云雾,其香烈十倍”的说法。

杜月笙的547号别墅离塔山不远。那天买完茶叶,他便与麦小冬来到塔山西首转角处。这里的石头如鬼削神剜,各个争奇炫异。其中有一块巨石,高四五丈,人称怪石角。杜月笙对这块巨石格外喜欢,只因年纪大了无法像青年人那样攀到巨石之巅。

这是杜月笙最后一次在莫干山避暑。离开时,他并不知道这一走就难再返了,所以他还吩咐随从找人来把每个房间装潢一下,以便来年住得更舒服惬意些。

1947年8月30日杜月笙60大寿,蒋介石为他亲笔题写“嘉乐宜年”镜框匾额,并派蒋纬国夫妇前往柷寿。南京政府要讨宋子文、王宠惠、吴铁城、吴鼎昌等专程从南京赴沪祝贺,各省都派代表参加。除杜府常客与亲友门生外,贵宾6000多人云集丽都花园寿堂,为杜月笙柷寿。排场确实很大,好像不这样不能体现杜月笙重霸上海滩,成为真正上海滩上第一号巨头似的。

接下来,杜月笙接连为6个儿女办了婚事。这6场婚事办下来,昔日仗义疏财、挥金如土的杜月笙,忽然变成了一个斤斤计较的守财奴。白花花的银子像水一样流出去,他却再也无法像从前那样赚很多很多的钱了。1948年杜月笙的儿子杜维屏等人因工作上的问题,被蒋经国下令拘捕入狱。这让上海帮会包括杜月笙震惊得目瞪口呆、失魂落魄。他们不敢相信,这正是不久前对他们还优礼有加的蒋氏父子亲手策划的行动。他们也不愿承认,这是抗战胜利后上海社会环境变化、帮会发展演变的必然结果。同时更不愿承认是帮会全面危机的开端。

杜维屏事件给杜月笙打击很大。这时候他才知道老蒋的厉害。此后,他虽然为蒋介石策划的上海“国际化”阴谋揺旗呐喊,但已经丧失了早年对反革命事业的热情。他以45万美元的低价,把杜美路杜公馆卖给了美国领事馆,做好了出逃的准备。1949年4月10日,蒋介石在上海复兴岛会见了杜月笙,并对蒋经国扣杜维屏事件表示道歉,这才缓和了杜月笙对老蒋的不满。

1949年4月27日,杜月笙举家迁往香港。但他对上海仍不死心,多次声称要重回上海。不久上海解放,章士钊亲自赴港,杨虎派人梢口信,潘汉年让杜月笙留在上海的儿子杜维翰带信,他们都劝杜月笙回沪。

杜月笙很感激潘汉年副市长,但因病暂时无法回来。不过他保证本人在香港决不进行任何反共活动,也绝不去台湾,并且一定关照上海的徒弟们服从政府法令、安分守己。

1951年8月16日,杜月笙63岁时病死于香港。潘汉年代表政府,同意其家属在上海《新闻日报》上刊登讣告。

说起莫干山黄庙上端88号别墅,大家都知道它是陈毅住过的地方,但几乎没有人知道它的业主就是当年大名鼎鼎的双喜烟王简玉阶。简玉阶在1933年58岁时,由于耐不住上海夏天的炎热,经朋友介绍来到莫干山,一下从美国人太克手里买了两栋别墅,如今编号为516号和517号。517别墅是他送给儿子简妙希的。然而年轻有为的简妙希并不喜欢这两栋式样和结构都显得陈旧和不够大气的别墅。于是建议父亲自己盖两栋,这就是后来的87号和88号别墅。

岁月悠悠,尽管双喜香烟这个牌号至今依然使用着,88号别墅也成了莫干山主要的宾馆,但人们对它的主人简玉阶是相当陌生的。所以我们在了解这栋别墅之前,还是先来认识一下它的主人。

一、简氏兄弟应该说简玉阶的发迹,全靠其兄简照南的扶助。简照南17岁那年从广东佛山来到香港,投靠其叔简铭石。简照南的工作就是到日本收款,天长日久他对日本商业市场比较熟悉,也认识不少客户。日本明治维新后商业很发达,有一天简照南忽然产生在日本经商的愿望。于是在其叔简铭石的帮助下,简照南在日本海滨城市神户开设了东盛泰商号,经营日本海产品和布匹,并将其贩运到泰国、新加坡等地销售。没想到生意很好,业务不断扩大。这时候简照南一个人忙不过来,便回老家把15岁的弟弟简玉阶接到日本学习经商,并让他帮助抄写电文和记账。

弟弟简玉阶也有经商的才能,他不但账记得好,还常常帮助哥哥出谋划策,兄弟俩总是一拍即合。于是决定回香港去经商,由此开始了他们后来更加辉煌的亊业。

1895年,兄弟俩来到香港开设了怡兴泰商号,此时的香港商业十分繁荣,简玉阶也已经20岁了,他们兄弟俩从日本贩运瓷器等杂货向东南亚各国推销。他们的业务一直与航运有关,所以他们把眼光瞄准了航运业,创设了顺泰轮船公司,开始租船跑运输。不久买下了“广东丸”号船。“广东丸”号的航线跑得很远,简氏兄弟在南洋一带的名气也越来越大。然而“广东丸”号在一次驶向日本的航程中,遇到台风沉没了。船上的旅客虽脱险,但顺泰轮船公司蒙受巨大损失,不得不宣告破产。

1905年中国人民掀起了抵制洋货、收回利权的实业救国热潮。这对简氏兄弟是个极大的震动,他们决定转向国内市场I走实业救国的道路。于是兄弟俩几经权衡协商,终于选定了香烟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