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红杜鹃白杜鹃
19225600000033

第33章 红四方面军主力西征(1)

一棵老乌相倾诉着风雨苍茫一片新栽的劲松闪耀着阳光庐山会议1932年6月12日,刚刚在上海与日寇签订了《淞沪停战协定》的蒋介石,又马不停蹄地登上“美龄号”飞往庐山。和往常一样,他的美丽的夫人,宋家的小闺女宋美龄小姐陪他同行。自他们结婚以来,宋美龄很少远离蒋介石身边。那个时代的中国,第一夫人确实有很强的魅力。大别山红军的胜利和发展使蒋介石感到比江西苏区还要头痛。6月初,蒋介石亲任鄂豫皖“剿匪”总司令,决定改变其在全国“剿共”的总战略,首先集中主力,“剿灭”已成心腹大患的鄂豫皖三省红军,然后再全力进攻中央苏区。6月12日,蒋介石在庐山召开军事会议,正式成立“豫鄂皖剿总”,下编左、中、右三军。左路军司令官何成浚,率徐源泉、肖之楚等部共六个师另五个旅,十余万人,“围剿”湘鄂西苏区;蒋介石兼任中路军司令官,刘峙为副司令官,指挥六个纵队十五个师另两个旅,“围剿”鄂豫边苏区;李济深兼任右路军司令官,王钧为副司令官,率三个纵队共五个师两个旅,“进剿”皖西苏区。“剿总”所属的战役总预备队部署于武汉地区,司令官十三军军长钱大钧,辖八十八、八十九师及四个航空队。其余部子举新编第二十师、葛云龙第三十三师、夏斗寅第十三师为二线兵团,随时准备加入“围剿”。

6月的庐山花香袭人。蒋介石上山虽然带来一股火药味,善解人意的夫人还是让各路“剿共”司令长官们度过了一个迷你良宵。曾是法国传教士避暑山庄的伊丽舍大厅灯火辉煌,各路长官各展雄姿,翩翩起舞。蒋介石不嗜烟酒,也不善舞蹈,但他并不反对夫人蹦跳,他的王朝,还需要夫人外交。因此夫人举行舞会他必到场。

一面是刀光剑影,一面是灯红酒绿,在历史的哈哈镜里,就连他自己也认不出谁是真正的蒋介石。

1887年10月31日正午,蒋介石在浙江省的溪口镇上玉泰盐铺的二楼降生到世界上。

蒋介石的生母王氏名采玉,生于1864年阴历11月19日,是本省嵊县葛竹村人,其父王有则,以贩卖土产为业。她有兄弟四人,长兄王贤臣,次兄王贤裕,余二人不详其名。王氏先嫁给本地人某某为妻,夫亡,后回娘家茹素念佛,度其寡居生活。

但那时王氏只有二十二岁,她的哥哥王贤臣、王贤裕都劝她改嫁,庶几终身有靠。适蒋家蒋明火继室孙氏新丧,由其堂兄王贤东说合,王氏嫁给蒋明火为填房,次年生蒋瑞元(数年之后,一位教师给他起名“介石”、“周泰”。真正叫起来便是“介石”)。其后生女名瑞莲、瑞菊及子瑞青。

1895年,也就是蒋介石八岁的时候,其父染疾去世,其母又成为寡妇。王氏带着亲生的两个儿子和两个女儿,与前妻所生子蒋介卿分宅而居,抚养着三个均未成年的孩子,内心是非常痛苦的。她除了诵经拜佛解心烦外,将全部希望寄托在蒋介石身上。谁知小蒋便不争气。

他是个古怪又多病的孩子,动辄大发脾气,在村里总受奚落。一个算命先生说,他长了一个形状不规则的头,而且“出奇的怪”。他长大以后还是这样,时而低声哭泣,时而暴跳如雷,时而长时间的闷闷不乐。注意到他这种怪僻举止的一位私塾先生说:“你会以为他有两种不同的性格。”在他镇静时,他讲话嗓门高,速度快,是低浊的浙江口音。

寡妇日难熬啊!不光儿子受人欺凌,母亲也受人欺辱,还有当地势力,也常找他家的麻烦。有一次,一个村民不缴稻谷税逃跑了,小蒋被拖进法庭,法官威胁他说,如果他找不到钱替那人缴税就要坐牢。小蒋终于筹措出这笔钱,但他却为这次不公正的判断所激怒。他说这件事“首先点燃了我的革命火焰。”

他十五岁时与一村姑结婚,女子名叫毛福美,家住奉化岩头村。比他大五岁。

1910年生子名经国。结婚没有使他安下心来,他不愿呆在偏僻的溪口,或者从事盐业生意。结婚以后四年,他利用母亲的一些私蓄去奉化,在一所称为文学馆的简朴学校里念书。

在这所学校里,蒋介石发现了一本薄薄的中国军事经典着作叫《孙子兵法》,是在公元前四世纪中国古代战国时期由孙子写的。孙子认为,“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他主张以机智胜蛮勇,以诈谋克刀兵。孙子的思想引起了蒋介石的兴趣,形成了他未来的理想。也正是在这所学馆里,他的老师把他引进到宋朝学者朱熹的简相的儒学理学中去。这一学说把无私、律己和道德修养作为和谐之道。迄今蒋介石的生活一直是同贫困作斗争,是一场忍受由于自己的相貌而招慧来的嘲笑的战斗,同时也是克服自己的暴躁性情的个人的磨练;对他来说,这一律己的哲学具有特殊的意义,他试图把这一哲学作为生活中的信条,但没有取得显着的成功。

在这所学馆里,他还养成了延续终生的习惯:拂晓之前起床,穿着睡衣睡裤或村裤,到卧室的阳台上笔直地站着,双唇紧闭,双臂交叉放在胸前,冥思半小时。

由于孙子思想的影响,他成了一个献身于戎马生涯的人,一个将指挥军队和间谍的人。1906年,他离开学馆,决定投考保定军校,作为一名治国的军人。可是没有路费怎么办?他便写信给家中的母亲索取。母亲回信反对,他无可奈何,便心生一计,剪掉自己的满清辫子寄给母亲,一时轰动了村人。众说纷纭,有的说,这孩子有宏志,还是去的好;有的说,这孩子不成才,趁早别花钱。作为母亲王采玉,权衡利弊,还是狠了狠心,取出了她这个寡妇的血汗钱,寄给了儿子。蒋介石接到了母亲寄来的路钱,欣喜若狂,翌日便登上了去投考保定军校的路。

保定学校是袁世凯一手办起来的。表面上这是为满清朝廷保江山的武备学校,暗中袁世凯有他自己的打算,他要使这所学校毕业的学生成为他的死党,使他北洋军阀的系统发扬光大。

“蒋介石!”军校主持人个别谈话时问道:“你是什么地方人?有几个兄弟?”

“浙江奉化,”将介石恭恭敬敬地答道:“兄弟姊妹一共四人。”

“看来家里同意你当兵啦!你们南方人好静不好动,怎么你倒愿意当兵?”

“本来,”蒋介石一路上同人们商量过如何回答,早已胸有成竹,只听他滔滔不绝地说道:“本来我在读书,因为感到读书不能打洋鬼子,平乱党,所以我决定投笔从戎,效忠皇上。”

“瞧你志气可不小哩!”那主持人也不便跟他细谈,打量他一下问道:“瞧你身体不大结实,倒像是个念书的样子,你念过些什么书呢?”

“不瞒老爷说,”蒋介石眨了眨眼睛:“我读书读得不多,八岁读《大学》、《中庸》;九岁念《论语》、《孟子》、《礼记》;十岁读《孝经》;十一岁读《春秋》、《左传》;十二岁读《诗经》,间习古文辞,学作制艺;十三岁读《尚书》;十四岁学《易》;十五岁学《策论》;十六岁温习《左传》,圈点《纲鉴》;十七岁学英文、算术;十八岁诵《周秦诸子》、《说文解字》及《曾文正公全集》,尤爱读《孙子》及研究性理之学。”

“那还叫我们教你什么?”军校主持人为之大惊:“你一肚子学问,去考状元得啦,还进什么军校?”

“我说过,方今天下不宁,男儿志在四方,上马杀贼,下马草檄,大丈夫应该如此。困难当头,匹夫有责!”

“那好,我们收下你。”

那时的保定军校叫做“陆军部通国陆军速成学堂”。课程和设备都非常差。蒋介石怕骑马给摔断了腿,怕放炮给震聋了耳朵,终于选择了步兵科。打打野外,练练把式,因为这是个速成班,平常稀松,课程进展得快。一年功夫,蒋介石没费多大劲,便以优异成绩毕业了。

袁世凯当然不会放过这个“网罗天下英雄豪杰”的机会,这个速成军校的校长和教官平时便不断留心,想在这批学生中挑选几个,送到日本上学,好在将来派上用场。蒋介石鉴貌辨色,能言善辩,并且非常服从,看见教官老远就一个立正敬礼,同学们都背后批评讥笑他,他便偷偷告密,害得说话的同学屁股上挨了十大板,还不知道是谁请的客。于是彼此猜忌。打斗时,蒋介石便从中调解,充作好人。这么着,事无巨细,同学们便把他当作知己,放假时出去游玩,少不了请蒋介石大吃一顿;同时在教官面前,他又把同学间的事情源源本本报告一番,大大地赢得了校方的信任和赏识。

毕业前那几天中,蒋介石便被教官叫到办公室个别谈话道:“蒋介石,快毕业了,你有什么想法?”

“报告教官,”他眼观鼻鼻观心,恭恭敬敬答道:“这一年来,我是如鱼得水,毕业后一切任凭教官支配,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好小子!”教官暗暗点头:“你知道学武艺了,应该怎使用?”

“一切为了皇上!”介石诚惶诚恐,几乎要跪了下来。

“你错了!”教官双眼一瞪,随即和颜悦色,拍拍他的肩膀道:“蒋介石,你知道我们的学校是谁办的?”

“袁大人!”

“是啊,算你的造化,你给袁大人看中啦!”他根据我们的报告要提拔你,重用你,你将来得好好报答袁大人才是!”

“那,”蒋介石满心欢喜,满身打颤,像做梦似的,结结巴巴半天,双膝落地向教官跪拜道:“都是大人所赐,学生来世变牛变马,也当图报。”

“起来起来,”那教官把他扶起,笑道:“不用行这么大礼,咱们以后是一家啦,当今咱们袁大人,连皇上也得怕他三分,好小子,好好干吧,记着别忘记袁大人的大恩!咱们以后听他指挥便是!”

“那我分发哪里去呢?”

“你?”那教官哈哈一笑:“你好造化哩!袁大人要派你到东洋去深造,回来再派你带兵,限你半月之内动身!行吗?”

蒋介石一听要派他日本留学,咕咚一声又跪下来谢过教官栽培,答道:“从今以后,袁大人就是我的再生父母,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去日本的行期请袁大人决定,学生在校待命!”

袁世凯派往日本学陆军的四个留学生,在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自天津直航东京,立刻向东京振武堂报到。振武堂是日本陆军预备学校,是专门为中国人设立的,蒋介石在那个学校里读了两年。当然日本鬼子也不会把真本事,像“武士道”什么的传给你!

当时在日本的同盟会很复杂,有孙中山、黄兴、章太炎、陈英士等不同的派系。

孙、黄、章等在日本的干部根本瞧不起蒋介石,认为这个留学生,不过是袁世凯浪费了民脂民膏,冤冤枉枉派错了人。吃喝嫖赌、吃拍奉迎他样样精通,就是缺少一点革命者的气质。有时也拍拍胸脯,伸伸大拇指瞪眉瞪眼几声,或者争辩得脸红脖胀,同人家打成一团,但这些都跟革命无关;当时孙中山、黄兴、章太炎等人都不想吸收他加入同盟会。但陈英士对他非常欣赏,一来陈是浙江湖洲人,同蒋算是同乡;二来陈同蒋的脾气、个性、素养、外型都差不多,再加上蒋是袁世凯所派的留学生,陈英士一心一意要网罗这个同乡,于是便把他吸收进了同盟会。

光绪三十四年那年,孙中山在钦州进行第七次革命失败,赴美筹晌,黄明堂等举事于云南河口,也未成功。同年光绪与西太后相继病死,溥仪嗣位宣统元年间,蒋介石已经在振武堂毕业,转入日本高野炮兵等十三联队实习,先充二等兵,再升上等兵。

蒋加入了同盟会,极力追随陈英士。一天,二人谈起了心。“袁世凯恐怕今后日子也不好过?”蒋介石试探地问道。

“他?”陈英土哈哈大笑:“他虽然老谋深算,当上了北洋军阀的头儿,可是将来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北洋系统首先要拿他开刀!”

“为什么?”“你应该明白,袁世凯手下谁的势力最大,大到几乎可以同他相提并论。”

“冯国璋,段祺瑞!”

“可不是么?今天的政治,大家在看几个要人,老袁万一下台,冯、段既然具备了北洋系统首领的条件,就可以牺牲袁世凯取而代之。”陈英士说到这里哈哈大笑:“所以你们虽然是老袁派来留学的,可是一旦回去,将来冯国球和段棋瑞可以不买帐!”

“别提了!别提了!”蒋介石连忙声明:“我已经加入同盟会,当然追随你和中山先生起来革命,反对袁世凯到底!虽然是他把我送到日本留学,但我可以大义灭亲!”

“好小子,说得好!改天孙中山到达东京,要不要我给你引见一下,他是个好好先生哩!”

蒋介石正是求之不得,免不了表白一番对孙中山的仰慕以及对革命大业如何忠贞云云。没几天孙中山果然到达东京,蒋介石随同陈英士前往集会的地方,见到了这位领袖。

“孙博士,见到您很荣幸!”蒋介石道。

“革命不分先后,欢迎你加入我们的队伍。我们革命任务是很艰巨的,我们的道路是曲折的,但是胜利是属于我们的!”孙中山说到这里,又道:“我们要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人,对付我们的敌人,包括团结运用帮会势力,希望你跟陈英士好好学学,他有不少东西哩!”

从孙中山那里回来,已是星斗满天了,蒋介石没有睡意,又到陈英士那里坐了两个时辰。才知陈英士是青红帮,江浙一带的“大哥”(首领)。蒋介石说他在奉化和军校的时候同他们已经有来往了。

“那好极了!”陈英士非常高兴:

“你怎么不早说?你老兄懂得其中的规距吗?”

蒋介石说,只懂得其中一些“海底(暗语)。”

陈英士说,小蒋,除了革命关系以外,我们还多了一个关系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