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无敌铁拳:“突击英雄连”纪实
19225300000027

第27章 尾声 新的转变(1)

太行山麓,和风徐徐。总政歌舞团进山为部队慰问演出,彭丽媛来到七连,官兵们想听她唱歌,可人家是大明星呀,那能随便唱呢?彭丽媛说,这个不难,但我想问你们个问题,都说七连上战场如猛虎下山,铁拳无敌,这铁拳是什么?战士们齐声回答: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

——采访手记

你走了,依如你轻轻地来。

一群大雁往南飞,一只只春燕又在北方的屋檐下衔泥。

我和夜间一日查的政委王矩鹤邂逅相遇,于是我们漫步在辽阔的操场跑道上,星空灿烂,七连的光辉就像一块大屏幕,闪闪烁烁,照耀在古老的中原大地洹水之间……

雪花飞舞,正是老兵复员的季节。

我看到团长高翔拉七连紧急出动;冰雪在绿意中溶化,大地在呐喊中震颤。顷刻间,一辆辆兵车,一捆捆干柴,像强弩利箭,整装待发!连长刘瑞江扛着“英雄突击连”的旗帜站在队伍面前,举起拳头高声呼喊:“牢记崇高使命,不负人民重托”!兵阵里顿时发出雷鸣般的吼声,“首战用我,全程用我,用我必胜”!演兵场掀起一阵又一阵热浪,似排山倒海,天摇地动。这个雄浑壮烈的场面,恰被前来视察的集团军军长看到了,军长以浓郁的乡音说,不愧为英雄的连队“猛虎师”的兵,打起仗来就是中央军委放心的铁拳!

我一直在七连待到老兵复员。看到了个体户老板把车辆开进兵营,车头也戴上大红花,挂上标语横幅,车顶上装的是士兵的全部家当一个麻袋。山东、河北、山西、河南籍士兵坐个体户汽车回家。他们流着眼泪,挥舞着手臂,就这样长长的车队开出了营门。胜利街两旁的市民们自发地放着鞭炮;有的小摊主还放着“何日君再来”的音乐……

我坐的是宝鸡、岳阳籍士兵的专列,送兵的是团副政委张殿臣和副主任俞军。我和家住洞庭湖畔的吴亮、易延方、卢忠良坐在一起。吴亮说起他当新兵时老兵走的感受。就在那个晚上,他从二楼跑到三楼,全是空的,“咚咚咚”再跑到四楼也是空的,他一屁股坐在楼梯上,泪水哗哗地流下来。要说对连队的感情,用语言难以表达,你想想,青春年华到部队几年,尽管有酸甜苦辣,但这是要影响他的一生啊!

当过几年通信员也当过公安警察的胡江涛说,我真的很爱我的连队,不知为什么,我在外面几天没回连队,我就吃不下睡不着,闷闷不乐,一回到连队又看到那些可爱的战友们,我就有说有笑,好像又回到家一样。党小辉是被作为预提士官复员的,在四百米障碍中,他比另一个同志慢了一秒,上车前指导员说,也许要他再回来,因为那个同志家里的父母来了,说家里已经找好了工作,可他自己又十分想在部队干。党小辉说,我回去等着部队通知,我真的很想再回来。听说有士兵二次入伍的,当了几年兵,回家年龄还小,又报名体检找找关系当兵走了。党小辉说他当班长几年,培养了好几个班长骨干,他当新兵时有一天晚上站岗,就是现在的某班长,名字不好说了,半夜三更的从宿舍溜出来,我问他干什么,他说出去走走,我一看他是想逃跑啊!我一把拽住他说,你回来吧——没有让他跑掉,嘿,后来那小子干的很好,这回都提士官了。所以说我们的连队就是个小熔炉,当然有时也会出问题……

车过黄河,夜幕渐渐降临,我望着天上的繁星陷入沉思。我想我调查了解这个连队,历经一年,只是从战争准备这个侧面写了些文字,那些许许多多的连队官兵只是挂一漏万,但我相信,凡是在七连待过的,或者在连队当过兵的同志都会相信,这就是历史,人民解放军的光荣历史,千条江河归大海,万般细流源大地。没有基层连队,那有强大的人民军队,抓基层,打基础,强根固本,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这是千古不变的真理啊!

我看到太行山高,阳光明媚……

这里是珍珠瀑布,潭水清澈,潭旁有一竖立的平板巨石,高、宽各4米,成桃形状,这叫仙女镜。传说七仙女常在此沐浴戏耍,这镜为仙女们洗澡后梳妆照脸所用。当地人说面对仙镜照一照,女子美丽更俊俏;面对潭水看一看,男子威武更骠悍。真是美丽的地方。

照一照吧,七连男子汉们!

你——连长刘瑞江,被战士誉为军中铁汉;

你——指导员郭泽利,把党的温暖倾注在士兵心间;

你——副连长李顺涛,连队建设好模范;

你——副指导员张春华,连队文化优秀教员;

还有你——“科技尖兵”一排长刘风源;“军事全能”二排长李邦奎;“当代学生官”三排长王新海;“后勤好管家”司务长朱玉溪。

都来吧,同志们——李金龙、黄永、白江枫、蒋亚东、李强、顾明、张鲲鹏、王茂军、吴金生、黄国荣、牟义作、尚岩、谢高波、苏磊、徐晓明、吴玉端、阳辉、何能、田春江、石家高、宋家军、吴士野、卢德华、胡尔奇、王小扣、刘鲲鹏、王凯、李新英、李存海、吴云龙、党小辉、易延方、潘均伟、马云峰、刁国勇、吴亮、彭晓银、杜修华、杨希恒、张彦清、王滔、战立同、张世功、张国良、武建科、葛立山、方勇、戴战民、张京磊、郑涪勇、陆世豪、王辉亮、刘加勇、王加明、陈国华、马军义、俞荣、齐文军、李红旗、李文爽、胡江涛、张彦军、丁文胜、唐海波、王文海、江利伟、曾盛、赵仁启、黄梅丰、魏恒勇、孔发勇、彭最敏、夏学林、冯向元、吴升先、简邦、钱燕、李强、陈龙、张学林、张贵利、唐卫卫、廖龙……。

啊!皑皑中原雪,洁白洒人间!

你似乎听到一首无言的歌——这是一个士兵的心声:

几年前我走进直线加方块的连队,弹指一挥,曾经稚嫩与瘦弱的双肩已锤炼得百折不挠;那赢弱与单薄的躯体已铸成钢筋铁骨;曾经浮躁的心灵已变得沉稳与果敢。同吃一锅饭,同睡一个铺,结下手足之情,共握一支钢枪,保卫同一个家园,叙写生与死的篇章,一色的寸发,一样的心境,描绘青春的蓝图,火红的连队,过得硬的兵,为梦想不再空虚,为祖国不辱使命,为春日绿意盎然,为夏日阳光灼热,为秋韵硕果满枝,为冬日银装素裹,为人民把热血捧出……

啊!知识铸利剑,打赢为和平。

上个世纪已经去,新世纪的连队和士兵正面临“两个根本性转变”。

在军事斗争准备上,由准备打赢一般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向准备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转变;在军队建设上,逐步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由人才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

曾经两度参战,又是地方大学生入伍的团长高翔一番话,使我看到英雄连队在新世纪的曙光!

他说未来战场不仅有士气和体能的较量、还有高科技知识的较量。七连的官兵深深懂得,锤炼打赢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精兵,仅有强度是不够的,只有在新的“起跑线”上向未来战场突进,才能使“打得赢”的能力不断跃上新的台阶。

七连官兵说的好:战斗力的成长如爬坡攀峰,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任何一个环节松动,都有可能使战斗力滑坡;只有以打赢高科技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为目标,全面摔打自己,才能使克敌制胜有能力在新的“起跑线”上锻铸构成战斗力的第一个模块,形成握起来如拳、展开似剑的战斗力。直面未来战争是我们的具体任务,这几年七连的官兵组织训练逐步从五个方面进行了深化:在加强体能训练的基础上向智能训练深化;在练好应急机动的基础上向练制胜深化;在坚持苦练的基础上向科学练兵深化;在培养“单一型”人才的基础上向培养“复合型”人才深化。

七连作为一支常年担负重要任务的连队,其武器装备精良令官兵们引以为自豪。近几年来,所属轻武器和训练保障器材,都陆续进行了更新换代。然而,未来战争科技含量高的特点,对官兵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