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无敌铁拳:“突击英雄连”纪实
19225300000022

第22章 飞越大峡谷(1)

我夜里做了一个梦,战士们的背上都背了一台预警机。那里面装置着纳米材料,能窥视敌人的一切行动。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来无踪,去无影。你说这不成了孙悟空?我说幻想也是一种“科学”!

——采访手记

峡谷幽深,月亮弯弯;像一把镰刀,又像水中小船。

连队在峡谷里运动。你说“MO”是什么行动?

他说这是一种战争准备的跨越训练。

我遥望天河、星星,还有月亮船;心想战争这部活剧,啥时演出?谁来导演?谁也摸不清?你没想到,海湾战争打起来了;你还没想到北约轰炸我大使馆!军人虽然走在峡谷迷茫之中,但战争的秘诀就是有备无患!

我和指导员走在队伍之后。有几个士兵背着罗锅和炊具,还有几捆干柴。摩托化步兵走在山谷中,炊事车用不上,炊事员累的大汗淋漓。我也累的够戗,但没有歇脚的地方。

指导员说,峡谷幽深,道黑难行,现在我们变换一下角色,我说你听。党支部的“龙头”作用,我还没像你汇报过吧。

“龙头”牵引这是当今很流行的一句话了。连队党支部是“龙头”我觉着恰如其分。

1999年9月,济南军区授予七连“全面建设模范连”荣誉称号,还号召全区部队学习。七连怎么办?当时有的同志飘飘然,向党支部建议,咱连保持了几十年的荣誉,现在又有新发展,开个会庆庆功吧!

荣誉当然来之不易,但是七连的路也是曲折弯弯。几年前出现的“偷桃事件”和战士喝药事故,闹的满城风雨,警钟应该常鸣。书记副书记两人一碰头,觉得是应该开个会,但不是“庆功会”,而是“找差距会”。会议一开始,书记张振平先带领“一班人”学《纲要》,学南京路上好八连和硬骨头六连等全军模范连队事迹。

副书记郭建立说,这次连队获得了称号,是上级党委培养的咱,这里面包含了连队全体官兵的血汗,红旗能扛多久?关键是看咱们“一班人”能不能认清形势,做好固强补弱的工作,使连队建设不断有新突破。如果盲目自满,势必停滞不前,甚至落后。大家对照《纲要》和学先进,翻箱倒柜查找了自身存在的不足,让“龙头”摆的更欢。

我们党支部“一班人”深知加强团结的重要性,一直象爱护眼睛一样珍惜团结。自觉做到讲党性,齐心协力为党的事业奋斗;讲使命,一心一意为提高连队战斗力努力工作;讲道德,与人为善不争个人名利得失,坚持思想上相互帮助,工作上相互支持,生活上相互关心。多年来,“一班人”中从没因无原则的“蝇头”小事闹过红脸。连长郭建立家在农村,家庭实际困难比较多但他从没因家事影响连队工作,用他的话说“家里的事再大也是小事,连队的事再小也是大事。”有一次家里出了事他也不说,指导员就主动到团里为他请了假,并悄悄给他买好了回家的车票,催他上路。指导员郭泽利至今还是未婚青年。他笑着说,像我这样的大龄青年,不光是支部的同志关心,就连士兵复员时,都要说一句,祝愿指导员早日找个好嫂子。

走了一段狭窄谷道,忽然柳岸花明,听到流水潺潺。

这里叫石板岩,三面悬崖峭壁,一面临谷,行进灯火管制,几乎看不到人的影子。

我们在这里碰到一个老乡,他在这里卖水,白天游客走到这里,口渴了买一瓶水喝。他就躺在一块大石头上,看到部队来了,干脆把水拿给官兵们喝,当然谁也不忍心去喝。我和老乡聊起来,居然说出桃花谷的来历。

他说传说北魏权臣高欢,篡权失败逃到石板岩,他想东山再起,等待出兵。有个老道士告诉他说,欲出兵须待桃花开放。这时正值数九寒天,大雪封山。高欢出兵心切,急令士兵出洞观望,看桃花开放没有。士兵回来禀报说,没有。高欢大发雷霆,败类,尽说丧气话,拉出去斩首!

隔了几天,高欢又派人观望,士兵回来仍如实禀报,冰雪未消,桃花仍未开。高欢破口大骂,畜生,崭!士兵屈斩后,高喊,冤枉啊,救命啊!凄惨的哭喊声惊动了天上的桃花仙子。为了拯救生灵不死,忙向太行山神下令,高欢再派人来,桃花立即开放。

又隔了几天,高欢又派兵观望,那兵想,说桃花未开要杀头,不如说开了吧。那兵未出山门即报大王,那桃花开了。高欢带兵出洞,果然山崖桃花怒放。后人就把这里叫桃花谷。

一轮弯弯的月亮照在谷底,要不是夜间,我想也许能看到桃花开放?

指导员又说,我们“一班人”中有时也发生一些问题,但从来没有出过连,都是支部独立解决的。我们每月召开一次党员大会,讲评党员;每季度召开一次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正副书记每周谈一次心,互相交换意见和看法;定期组织战士评议党员和干部,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对支部出现的问题,敢于当面批评,大胆处理。有一年,连长和指导员曾一度有些矛盾,在支部民主生活会上,一位支委排长说:“你们想把七连往哪里带呀?你们不团结,就会影响支部的团结和全连队的团结,这样下去,怎么能把连队建设搞好呢!”其他同志也进行批评帮助,使他们深受触动。

在七连,党员和战士眼里是存不住沙子的,他们有意见敢提,批评不讲情面。一次,副连长刘涛因感冒发烧,折腾了一夜没睡觉,第二天出操没听到起床号,迟到5分钟,营里点了他的名,心里很委屈。支委会上,“一班人”帮助他提高认识。副书记说:“营里从严要求干部是对的,要虚心接受批评,不能强调客观,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书记也批评他说:“作为连队党支部的成员,就要处处为战士作表率,不能有病就影响出操。”其他同志也你一言,我一语,对副连长进行严肃的批评,副连长虚心接受,再也没犯过类似的错误。

这时连队在峡谷栈道里休息,我乘机来到战士们中间,七连的干部个个形象正,作风硬,威信高。战士们饱含敬意地谈起了一位排长的故事。这位排长父亲因食物中毒住院,家里给他发来一封“父病危,速归”的电报,但当时连队正在进行“红蓝对抗演习”的准备工作,他默默地把电报锁进抽屉,直到父亲经抢救无效死亡,也没有声张。排长谈了两年多的女朋友,看到他在父亲病危时都不想回家,就给他来了一封吹灯信说:“你父亲有病尚且如此,万一今后我有个三长二短,你说不上还比这更绝情,咱们干脆分手吧!”母亲在这飞来横祸面前受到强烈刺激,患了精神分裂症,后来又哭瞎了眼睛。妹妹也被人拐卖,至今下落不明。排长强忍父死、母疯、妹妹被拐、对象吹灯的痛苦,硬是装着象没事一样,全身心投入到演习当中。连队的战士们说:“在这样的干部手下当兵,我们还能说什么呢?”

班长战立同说,七连的干部人人不能搞特殊,事事不能有例外,每个人都能做到:“早操到位当排头;操课到位跟班走;劳动到位带头干;吃饭到位不特殊;睡觉到位不离兵。娱乐到位不离兵。自授称以来,团以上共树立各类标兵23名,其中光七连就有6人,而这6人中有4人是干部:连长郭建立是“优秀四会教练员”标兵;指导员张振平是指导员标兵;副指导员是团支部标兵;二排长李邦奎是障碍标兵。

战士易延方说,七连的党员也是个顶个、硬梆梆的,人人都是一面旗帜。战士党员吴胜先,是全连公认的“老黄牛”,从战斗班到炊事班,又从炊事班到生产班,不管在哪个岗位工作,他都兢兢业业埋头苦干。前年夏天,连队在山上的训练器材需要马上抢运下来。只见吴胜先挥臂大喊“党员跟我来”,全连党员一起出动,很快便把所有的器材转移到了安全地带。

指导员说,在七连凡是艰巨的任务都是党员承担;凡是苦事难事都是党员领先,星期天帮厨做饭、节假日站岗值班,就连掏厕所、修猪圈这样的脏活累活也都由党员承包了。今年年初,团赋予七连清理鱼塘的任务后,面对鱼塘内脏臭冰冷的污泥浊水,支部文记带领全连24名党员率先跳进了齐腰深的鱼塘中,战士们也豪不犹豫的纷纷跟着跳了下去,尽管有的被冰茬划破了腿、脚,污水浸透了衣服,面对呛人的腥臭味,大家都全然不顾,出色的完成了鱼塘清理任务。年终总结评选,24名党员都是优秀党员。

我听说太行山有个许家沟,七连每年都要在这里进行封闭式训练。王矩鹤政委就是从那里当兵出来的。他说出门有个小塔山,海拔五百米,山不在高,有兵则灵;士兵出操就爬山,到了山顶太阳升;有条小河,水不在深,有鱼则清。山里没有电,点蜡烛、煤油灯;没有自来水,河水中流动着士兵的黄脸盆。冬天的早晨,官兵们在冰河边洗漱;夏日的傍晚,官兵们在小河边冲凉;冬天来了,编草帘,堵窗户,做煤球,烧铁炉;许家沟的月亮没有星星亮,官兵们在山凹里点起篝火,唱歌跳舞讲故事;火光闪闪,映照着士兵们黑红的脸膛,嘹亮的歌声在山涧回荡,唱的是“假如一天风雨来,风雨中会显示我军人的本色……”

指导员说,那个灼热的夏日还在我们的记忆里,营成纵队向天安门广场集结途中,遭到街道两边不明真相的群众漫骂和围攻,连长贺爱华主动向营请求担任营的后方尖兵连,负责全营的收拢工作,虽然所有的官兵都受了不同程度的外伤,但却仍然以完整的建制按时到达集结地域。顶着烈日,同志们仍然高唱着连歌:

“军号嘹亮,战旗红,

我们是突击英雄连的兵,

祖国的希望鼓舞着我们,

人民的重托牢记心中,

继承金汤桥的光荣传统,

发扬英雄连的优良作风,

高举新时代的伟大旗帜,

在前进的道路上英勇冲锋……”

他说那是世纪末的春天,江主席亲笔为中原部队题词:“建设一支全面过硬的应急机动作战部队”,我连在紧急出动上,为全师树立了标杆,先后为全师作训股长、参谋长、营长、连长和全师班以上干部示范了紧急出动。

他说一级作战部队建设已有十年。新纲要颁发后,连队围绕“打得赢、不变色”,坚决落实江主席“五句话”的总要求。一切为了提高战斗力,一切围绕打赢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从难从严苦练精兵。

在长期的斗争和建设中,七连形成的铁心跟党走,党指向哪里就打到哪里;善于打大仗,打恶仗,敢于刺刀见红;任务重于生命,敢打头阵争第一;作风泼辣顽强,能连续作战;坚决服从命令,一切行动听指挥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在新的时期,又叫响了“三句话精神”。

“任务重于生命”--如此简单而崇高的军事思想,在市场经济时代更显圣洁和超越。和平时期,养兵千日,任务就是准备打仗。有人当面问七连干部,这个提法是不是太“左”了。七连的官兵回答道:“这是我们的传统,老一辈传下来的,一直在叫。我们连队很少有白脸兵,脸黑的像李逵。官兵们不是习武冷,而是练兵热,人家下海,我们上山。”此言不虚。当人们步入连队的营区时,会被这样一幅幅动人的画面所感染:从干部到战士,人人身穿迷彩服,佩带“虎头”臂章,连队的所有车辆上也印上了“虎头”标志。与震天动地的喊杀声、番号声、喝彩加油声互为响应,科技含量重的军事课目摆开了“龙头”,好一派龙腾虎跃、热火朝天的练兵景象。

“使命高于一切”--把任务摆得比生命还高,他们做到了。每当任务完成后,如何看待已付出的代价,如何正确对待荣誉、职务、待遇,如何长久地保持旺盛的士气,这是师里完成总部对全师的全面验收合格之后提出的口号,七连的官兵把它当成一句座右铭。这一口号较好地统一了七连官兵的思想。干部们说:“现在,我们科技练兵不是怕热不起来,而是怕热过了头”。他们倒是经常要做降温的工作。

“事业重于家庭”--应该说,七连面临的家庭困难,并不为全军之甚。他们自己也确实没作这种渲染。但他们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任务上去,与家庭矛盾又显得十分突出。难得的是正确对待和处理中表现的精神境界。

还有“四句话目标”:全面建设、整体过硬、争创一流、再上台阶;“五句话思想”:随时准备打仗的思想;当尖兵,打头阵,首战用我,首战必胜的思想;全方位机动作战的思想;立足现有装备打胜仗的思想;在现职岗位上带兵打仗、当兵打仗的思想。

这就是七连的连魂!

“在七连面前,没有啃不烂的硬骨头,没有趟不过的火焰山”。重点建设以后,团先后交给七连13项团里遇到的最艰巨的任务,次次都完成得很好。政委王矩鹤让我采写七连时,话语中带着坚信和自豪。

有一年团担负埋设一段京九通信光缆任务,施工中遇到了“卡脖子”工程:电缆要穿过一条30米宽的污水河。工业废水加上人畜粪便的堆积,使这条排水不畅的污水河,整日臭气熏天,污水底是一层半米多厚的“肉泥层”,挖掘难度极大。团长政委一碰头,不约而同地定下了决定:这块“硬骨头”交给七连“啃”。

这是令人感奋的一幕!

岸上狂风撕叫着搅得天昏地暗,河中污泥散发的臭气直往人的鼻孔里钻,熏得人肠胃翻滚直想呕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