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文字生涯
19224100000044

第44章 我看歌星

歌星,不是会唱歌的星星。会唱歌的星星是童话,而歌星是现代都市的一个很酷的族类。他们或者有一张爹妈给的乖巧可爱的脸蛋,或者有一副天生的好嗓子,更要紧的是命好,遇到一个出人头地的好机会,像《圣经》里说的:事情就这么成了。于是,这群新时代的宠儿,文化市场的幸运者,便不遗余力地把自己的歌声及形象撒遍四方。新星升起,老星陨落,你热他冷,此红彼黑,你方唱罢我登场,歌坛成了一桌不散的宴席。

歌星似乎不同于歌手,更有异于歌唱艺术家,这期间的称谓既有界定,又好像有点暖昧。唱歌乃兴之所至,放羊娃来了情绪,也隔山隔沟地吼出:见不上的那个面面哟招一招手的野曲儿。听者说,谁谁唱得好,一传十,十传百,这便产生了最早的歌星。看戏买票,听歌交钱,唱歌便有了职业化的市场。加上传播工具的科技化,艺术与商品的结缘,于是乎,满世界都是时尚的歌星了。

在某种程度上说,歌是时代的标签,每一首流传广泛的歌,都打上了那个时期磨灭不去的印记。唱歌听歌的人,从儿时牙牙学语到衰老后的失语,生命凋敝了,那歌儿却新鲜如初。歌是不老的,老歌也会唱出嫩芽,唱出鲜花。新歌酿久了,才会有醇香。不同年代的歌可以串起一个世纪,而不同年龄段的代沟却划出了异样的审美标准。难怪上了年岁的人会对时下流行的歌星不屑一顾,殊不知他们年少时也曾是愣头青。只能说,歌是青春的明证,青春是歌星的专利,他们最时尚,最夺目。于是,歌星成了众多小小少年和新新人类的青春偶像,崇拜歌星的发烧友结集成了一个庞大的群体。他们期望借助歌星实现心中的价值取向。言为心声,歌则是眼泪和血液,是性情的流露,是心灵的呼啸。歌声可以囊括人类感触世界的各种情绪,释放后去求得心理的平衡。追星族只不过是支付一种寄托,天真烂漫而又虚无缥缈,也不失为一种青春幼稚病。待到年岁稍长,真正进入实质性的自食其力的生活,甚至为人父为人母时,回头看那些追星族的日子,多么可笑又多么可贵。

歌星现象自古有之,像其他职业之星一样,本没有什么值得大褒大贬的地方,只是在这个商品文化方兴未艾的花花世界里,歌星便有了名声和利润的广阔市场。卡拉0K的推广和普及,造就着成千上万的不同品位和档次的歌星。但歌星的高低,以票房价值和音碟发行量论定,谁都不敢保证自己永远是排行榜第一。风水轮流转,后浪推前浪,唱歌的星星大多是一时闪烁的流星。而艺术的恒星,则永远镶嵌在历史与现实的天幕上,我们稍稍仰头便望见了它。

《作文大王》2001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