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文字生涯
19224100000011

第11章 我读《鱼王》

人总是这样:只要活着,他的记忆就兢兢业业地工作着。不仅记得住个人的大量往事,而且还会记住生活交叉路口萍水相逢的人们,他们中间有的已经永远淹没在翻腾的人流旋涡里。有的却成了始终同你休戚与共、心心相连的人。

这是《鱼王》的首篇《鲍耶》开头部分的一段话。朋友为我推荐这本书时,曾用诉说的语调朗读过这段文字。作为一部由12篇中短故事组成的36万字的长篇小说,仅此一斑,足以使我受到感染,而径直奔向书店买回了这本书。

作者维-阿斯塔菲耶夫曾因短篇《落叶》受到批评。也正是那篇《落叶》,当我同友人在《外国文艺》上读到它时竟被强烈地感染了。两人几乎是一起逐字逐句读完的,所以,《鱼王》作者的名字我是亲近的。

阿斯塔菲耶夫属于那种初作默默无闻,嗣后日臻佳境的作家,以荣获苏联国家奖的这本《鱼王》而成为苏联当代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在体现作家创作个性最为充分的这部长篇中,他创作固有的那种自自往事性质、抒情散文风格和道德人性准则得到了高度的发挥。以个人体验映照出普遍感受,通过眷恋乡土和追忆往事来再现时代,是阿斯塔菲耶夫创作风格的核心所在。

读《鱼王》时,感到作者很少去刻意组织情节,他越是淡淡地写来,其自白的色彩就越加浓厚。作者的自白性又超越于表象之外,写人与自然,发掘人性的善恶,反映出时代更替的深层矛盾。西伯利亚的大自然、冻土带、原始森林和叶尼塞河,这故乡故土的一切始终使作家梦牵魂萦,构成了作品中反复再现的基调,自自身世和自述见闻的因素在其中占主要位置。貌似平淡的生活素材与情节淡化的特点相融合,对具体社会历史背景的有意虚化和对人物心理乃至意识流程精细的描绘,则体现了二十世纪现代小说的新观念,达到了传统与创新的内在的艺术综合。

从《鱼王》的抒情风格中,可以看出屠格涅夫、普里什文和帕乌斯托夫斯基的笔触。阿斯塔菲耶夫的成就在于熔小说与抒情散文于一炉,而显示了无比自由丰富的表现手段。而其创作最根本的价值,还在于它所体现的道德激情。那一种纯真的抒情气息里,有着评价事物的抽象准则。当我在读它时,感觉似乎是偎在故乡的热体里聆听那忧郁而喜悦的往事。

《西安晚报》1987年11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