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秦岭论语
19224000000037

第37章 西藏散记(1)

去拉萨

乘飞机去拉萨。西安大雨如注,当飞机凌空而起,乌云之上却是蓝天白云。乘客有外国人,但大多是内地游客,一部分是能说普通话甚至陕西话的藏民。

到达拉萨贡嘎机场,望身后大山苍茫,白云,蓝天,艳阳高照,风丝溜溜地吹,爽朗极了。司机是个老陕,长安郭杜人,他当兵复员到拉萨,也是50开外的人了。跑这么远,也还好像没离开陕西。乘车60公里住拉萨市区,跨过蓝得发亮的宽阔的雅鲁藏布江,穿过长长的隧道,过了拉萨河,道路的现代感与内地无异。江河漫流,河床开阔,天在水中,水在天上,如此清澈透明的山水画,如此美丽的大自然,我一生都很少见到过。山裸露着,有沙梁,川道里是田畴,方形的石垒的两层小屋组成的村落,牦牛,羊只,都那么安详地低头吃草,没有一只抬头张望,完全不理会周围的世界有什么动静。没见到牧人,有小拖拉机在犁地,有背东西的老妇人携着小孩儿,那么弯着腰的姿势,默默赶路。

车到拉萨,远远地看见了楼房后面的布达拉宫。入住的雅鲁藏布大酒店奢华之极,西安的西式大酒店不少,如此有藏族文化品位的建筑,令人顿生尊贵之慨。一半是高原,一半是深渊,主人创造了奇迹中的奇迹。

说是世界上唯一能住的博物馆,淘宝的仓储区,每移一步都是铜制的罐、桶、锅、酒器,或油画、唐卡、藏文图案,有兽骨雕、藏传佛尊佛塔、转经筒。藏十二生肖与汉人相似,只是有的称鸡为乌鸦。从建筑到文物到装饰品,都透出异域、古老和豪华的气质。在大殿用餐,当中的饰品是羊毛毯子,摆件是宝石和铜壶,方椅的边角是用有云纹图案的铜皮包裹的,对黄金,对金色的崇尚,无以复加。用餐说是有川味,十分可口,一品菜是酥油人参果,甜甜膻膻的,便是藏味了。我斗胆与藏族主人对饮了一杯青稞啤酒,尽管初入高原者是不可饮酒的,我尽管头有点沉,想是这异域的环境气氛和感觉,远离喧嚣都市的宁静和超脱让我有醉意了。席间,藏族的歌舞如仙乐,但黝黑的少男少女似乎刚刚从牧场归来,有着纯净的眸子。

主人说,昨天当雄发生6.8级地震,不足百里之距的拉萨也震感强烈。翌日晚上,我躺在雅鲁藏布大酒店的床榻上,感觉到了屋子的剧烈摇晃,是地震。楼道里已有人在慌恐地喊地震了,人们从楼上跑下来,站在了大楼外。仓皇逃出屋顶遮蔽的旅客中,有穿睡袍的外国老人。只是我在下楼时,发现三几个着西装领带的酒店人员跨台阶向楼上跑去,职责胜于个人的生命安危。过了半个小时,酒店人员分别用中英文向客人介绍情况,说百里之外的当雄又发生了5.2级地震,人们虚惊一场。

站在布达拉宫脚下,才能感觉到它的高大雄伟。一群小鸟在宫殿顶端旋飞,有几只黑色的大鸟在滑翔。

先是在广场上拍照,又在半山脚拍,后来在攀登的仰视中找到了最佳位置。一角的宫顶高处,一群藏族女子呼着号子在夯修屋顶,那才是天地间最美的舞台,背景是伸手可以摘下来的片云,再远处是苍山蓝天。

拾阶而上,有欧美人种,有藏人,有内地游客,也有扛木头的维修工人。宫殿是土木石结构,一道道斑驳的宫门,琳琅的殿堂,金身塑像与佛塔,酥油味的甜腻中一苗苗黄中带白的烛火。迷宫一样到达喇嘛坐禅会客的本宫,小窗外是拉萨的全景和呼呼吹起来的清新的风。

大昭寺的门面并没有想象的高大,浓郁的酥油味一下子拥抱了你。金色寺顶装饰璀璨,佛像众多,是一个神所居住的世界。我特意找到了松赞干布,他的一旁是尼泊尔公主,另一旁则是我所要拜见的来自大唐长安的文成公主。我凝视了她久久,认出了长安老家来的人了吗?在此购了几件藏银首饰和玉石手镯,以为它一定是真的。门口一棵古树在风中阳光中呼吸,它是唐文成公主手植的吗?我在树下乘凉,与老藏民、红袈裟人一排坐靠在石栏杆上。眼前广场上是跪拜的人群,在磕长头,起起伏伏,错落有致,波浪一样持续着,是一个个生命在向主宰命运的神灵祈求。

内地有农家乐,拉萨有藏家乐。在小巷里寻到一处藏家,吃到了青稞酒、酥油茶、奶茶、羊腿、牛肉包子、手掌参鸭汤,还有辣子醋调面条。牦牛肉的粗纤维,让我想到小时候在老家偶尔尝到的刚煮出锅的黄牛肉的香味。

绕着大昭寺,在八廓街走一圈,需半个多钟头。各种金银铜器,各种织品,稀奇的古玩,让人目不暇接。我注视了一些牦牛骡马的铃铛,还有古旧的铜壶银器,它们有怎样久远的故事呢?

林芝途中

天不亮,五点钟起床,六点启程坐大巴从拉萨前往林芝。途中游览景点,下午五点半抵达,整整十二个钟头,相当于曾经从海南岛飞巴黎的时间。

似乎从梦中出发,拉萨的黎明灯火稀疏,围绕着布达拉宫的一片辉煌。远山幽暗,一缕青色的亮光渐次幅射开来。拉萨河在黎明中更是一片幽蓝,在宽阔的河床上静静地漫流着。路过一处处村庄乡镇,大多是石头垒成的二层楼的房子,也有一些黑色帐篷,牛马羊群自由自在地向沼泽草地散了开去。车子一直逆拉萨河而上,渐渐地牦牛群多了起来,高山下的草坡舒缓开来。仍然是蓝天,白云,晴空,不重复的山川,河流,牛羊,很少见到人们耕种田地或修筑房屋。一片片红色或蓝色屋顶,显然是现代材料,架在两层石垒的屋舍上,是政府资助牧民定居的标志。

车子一直爬到亚拉山口,四周是方圆最高的山,有雪峰白皑皑地发光,其它围绕的山脉呈流线型,且有一层黄黄绿绿的草皮或苔藓,像异常柔软的地毯。下车小憩,风热很大,很冷,一下了进入了寒冬。阳光却暖暖的,彩色经幡、洁白的哈达,在高处织成一个迎风呼啸的神圣阵营,在传达虔诚者的寄托,在与天地对话。下山的路很流畅,周围浅浅的草皮一路铺到山脚下,细密而洁净。路边一队信徒有十多人,磕着长头向山顶挺进,据说到达拉萨还要三五个月。朝拜的后勤供给也现代化了,或小推车,或拖拉机,或小轿车,一路前去。黑色的帐篷有炊烟升起,高山之下的丰美草场,吸引来了远处乡镇的牧民。脚下的溪流细小,从雪峰下的沟沟岔岔流下来,带远方的客人前行。溪流又很快汇成湍急的河水,翻着白色浪花,在哗哗流淌。

过了高山,便进入了林芝,树木多起来,一直进入原始林区。高处是雪峰,中间是森林,山脚是草场,宽阔的河谷满眼是数不尽的牦牛,撒满了河流旁错错落落的草坡。还有骡马,羊,猪,在村舍旁自由散漫地摆布开来。没有冲撞,没有奔跑,没有抬头张望的,千百头牦牛都那么安详平和地啃草。这不正是人间天堂的图景么。

车子拐入一处河川,溯流到拉木措湖。这是一处天然的堰塞湖,远处是雪峰和青山,倒映在一望无际的蓝幽幽的湖水里,透明,洁净,恍若仙境。湖心岛上是一处寺庙,古木参天,经幡和哈达摇曳,一片幽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