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秦岭论语
19224000000032

第32章 望九峰

从西安城驱车向南,再往西行,高高的秦岭就一直会陪伴着你。约摸个把钟头,就到了九峰山下的耿峪。在秦岭北坡的若干道峪口中,这道峪口是再也平常不过了。它与东西依次排开的大大小小峪口一起,把秦岭高处的流水送向渭河平原,汇入黄河。山和水的秩序,与人的社会环境一样,显示着天然的逻辑。

听当地人说,这道峪口古称景峪,以后叫成了耿峪。沿峪口向里走,有上百里远,最高的山是首阳山,为秦岭第二主峰。有一岭九峰,岭乃凤凰岭,九座山峰依次排开,如虎,如鹰,如仙,如钟,合而为一只凤凰,雄峙于群山之巅。汉武帝时,这里在上林苑中,皇上游猎至此,风雨中迷了路,是这只凤凰引他出山的。更早的传说是周代,义士伯夷、叔齐隐居首阳山,不食周粟,采蕨而食,结果饿死了。天子凤凰,是一种吉兆,而隐士食蕨,则是一种气节。

溪水淙淙,苍山青青,小径弯弯。你浸入的是大自然的怀抱,终是摆脱不了人的社会的领域。过去有皇上、隐士,后来有山民、香客,如今有了不少的别墅,是城里有钱人的,或是一些度假设施。

唐朝的王维,在距这里向东的辋川有别墅,他半官半隐,官场不尽人情,便把山野中的一景一情都化成了诗,遣兴赋志,至今被人称颂。近些年,沿终南北麓兴起许多这样的建筑,有为游人的,有为私家的,有没有再世的王维呢?辋川别墅原先是他的乡党元好问的,王维买的是二手货,又做了翻新。诗归诗,诗是心灵的东西,那些诗的景点在旁人眼里,也许是些柴草罢了。元好问后来运气不好,死在了谪贬途中。王维的心情也不好,从禅意中得到了解脱。

游人到了山水中,只是暂且的角色置换,完了又回到现世的喧哗之中。想讨教这峪中别墅主人的活法儿,可惜到了几处小洋房,只有犬吠,守护的人说,主人进城了。

山路上下来几拨游人,多是妇女,一看出行的穿着行囊,不像是城里人。一问,说是峪口外某某村的,去了九峰的观音山。也许是去求子,去祈福,去看风景,其疲惫的笑容是真实的,是可亲的。

有一位地理学家告诉说,你看,这秦岭以北曾经是周秦汉唐王朝的中心,以南是汉江平原,一南一北,风土人情完全不同,但为什么历来的建置都把汉中划归陕西,硬插一只脚,况且不惜重金修筑道路,这是战略需要证实了的。秦岭南北,开发了几千年,却保留下了秦岭这个中央公园里的金丝猴、熊猫、羚牛、朱寰鸟这些世界珍稀动物。其中一点,是北麓峭壁耸立,人类不容易进入,从峪口的进入是有限的。

于是就想,九峰,这中国国家中央公园的一角,是神秘的,美不胜收的。

皇上和隐士去了,而真正能攀上九峰的会有几人?大多如我等闲客,也只是在峪口溜达溜达,望而却步罢了。

《周至文艺》2004年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