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我的外公陆定一
19222800000032

第32章 外公的新闻理论与实践(3)

下面,将外公的新闻学观点做具体的说明。

(1)关于新闻的本源。所谓新闻的本源,也就是新闻的来源。外公坚持用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认识论来理解和说明新闻的本源,他认为:“辩证唯物主义,主张依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去解释它,而不作任何曲解和增减。通俗一点说,辩证唯物主义就是老老实实主义,就是科学的主义。”因此,他申明,“在新闻事业方面,我们的观点也是老老实实的观点。”

新闻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它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用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来认识新闻现象,外公对新闻的本源的理解便是:“新闻的本源乃是物质的东西。”这种物质的东西也就是客观的社会生活实践——“人类在与自然斗争中和在社会斗争中所发生的事实”。事实就是客观的实践活动中发生的事件的实际状况。

既然新闻的本源是事实,新闻是对事实的反映,外公于是指出,新闻与事实,这二者的关系,只能是:“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事实在先,新闻(报道)在后。”

这就是外公对新闻的本源所作出的科学唯物主义的说明。这一说明,是唯物主义的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基本原理在新闻学问题上的贯彻和应用。

(2)关于新闻的定义。探明了新闻的本源,也就能认清新闻的本质,并对“新闻”这一概念作出科学的界说。外公给“新闻”下了一个定义:

新闻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这一“新闻”的定义,长期来在新闻界是极其著名极有影响的,并被许多新闻学教科书所引用。这一定义的提出,已有半个多世纪,时至今日,尽管新闻学界对“新闻”的定义众说纷纭,然而外公的这一定义的基本点及其科学性,却是无可置疑的,因为它坚持的是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和观点,是不能推翻和否定的,因而这个定义依然焕发着生命力。

(3)“新闻必须真实”。这是外公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运用于指导党的新闻工作而坚持和倡导的一个重要原则。他十分重视这一原则,强调指出:“新闻真实性,是无产阶级新闻学的根本原则。”

为什么要把“新闻真实性”确立为无产阶级新闻学的根本原则呢?外公对此作了阐述:

第一,是否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是区分无产阶级新闻学与其他阶级新闻学的根本标志。

在阶级社会里,由于各个阶级各自所代表的利益不同,因而对于事物的理解也就不同。别的阶级,因他们自己的狭隘利益,对于事物的理解是不能够老老实实的,或者是干脆不老实的。只有无产阶级,由于它是最进步的生产者的阶级,能够老老实实地理解事物,按其本来面目而不加添和减损。不但这样,而且能够反对一切不老实,反对一切曲解。“反动的阶级为什么不能尊重事实,必定要曲解事实,而且要闭着眼睛造谣呢?因为他害怕事实。有些人为什么不能彻头彻尾尊重事实呢?因为他们对反动派有所畏惧,有所迎合,只有无产阶级这个最革命的阶级,不怕面对事实,对反动派没有任何畏惧,也无所迎合,因此就能彻底尊重事实。”

可见,新闻的真实性与阶级的革命性是统一的。只有革命的阶级才能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只有坚持新闻的真实性,才符合革命阶级的根本利益,也才称得上是革命的阶级。一定要认识我们革命的新闻工作者必须尊重事实,因为尊重事实是与政治上的革命性密切结合不可分离的。反之,凡是不尊重事实的,哪怕装得很像革命,实际上一定是反动的家伙。

结论是:真实性与革命性,两者不可偏废,“只有把尊重事实与革命立场结合起来,才能做个彻底的唯物主义新闻工作者。”

第二,新闻真实性是无产阶级的新闻必须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这一宗旨的客观要求。

新闻必须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取信于民,成为人民大众的新闻。要实现这一点,就必须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原则,即告诉人民以真实的消息。一是要把人民大众所必须知道的消息,告诉人民大众;二是把人民大众的意见,提出来作为舆论。

外公写道:

世界上为什么会产生现代报纸?这是因为人民大众要求知道真实的消息。现代报纸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物,几乎是同民主主义的思想同时产生出来的。专制主义者不要人民聪明懂事,只要人民蠢如鹿豕,所以他是很不喜欢现代报纸的。新专制主义者,他们比其先辈,就更加高明些了。戈培尔的原则,就是把所有报纸、杂志、广播、电影等完全统制起来,一致造谣,使人民目中所见,耳中所闻,全是法西斯的谣言,毫无例外。到了戈培尔辈手里,报纸发生了与其原意相反的变化,谣言代替了真实的消息,人民看了这种报纸,不但不会聪明起来,而且反会越来越糊涂。最后成千成万替希特勒去当炮灰。所以,有两种报纸,一种是人民大众的报纸,告诉人民以真实的消息,启发人民民主的思想,叫人民聪明起来。另一种是新专制主义者的报纸,告诉人民以谣言,闭塞人民的思想,使人民变得愚蠢。前者,对于社会,对于国家民族,是有很大好处的,没有它,所谓文明,是不能设想的。后者,则与此相反,它对于社会,对于人类,对于国家民族,是一种毒药,是杀人不见血的钢刀。

无产阶级是先进的阶级,是代表人民群众利益的阶级,无产阶级政党的新闻事业担负着推动历史前进,促进人类文明发展的重任,必须服务于人民,唤醒人民的民主意识,让人民当家做主。因此,无产阶级的新闻坚持对人民负责和真实性的原则,并不是新闻本性的简单复归,而是要“在新闻界里制造一种新的作风,力求真实的作风”。

坚持为人民服务,力求真实的原则和作风,是外公几十年来一以贯之的思想。1946年11月,为纪念《新华日报》八周年他写了《人民的报纸》一文,其中提到“八年过去了,今后怎么办?”他写道:“这样办:(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二)力求真实,丝毫不苟。”到了八十年代,他回顾起办报的经验仍然认为:“我们过去在延安办《解放日报》就是这一条,要真实,文字上好一点差一点,比较不要紧。真实了,人家就相信。不单我们解放区的人相信,连国民党统治区的人也相信。他们不看国民党的《中央日报》,却千方百计收听延安的广播。”他还多处说到:“新闻工作搞来搞去还是个真实问题。新闻学千头万绪,根本性的还是这个问题。有了这一条,就有信用了。有信用,报纸就有人看了。”“办报,搞来搞去就这一条:真实,讲理,而且有事实。比如过去我们揭露国民党,我们都是有事实根据的。有历史事实,有现在的根据。有证据,缴来的文件也是证据。国民党反动派对我们的新闻很想反驳。就是反驳不了;他存心反驳也没办法反驳。……新闻要真实。完全真实。有了不真实的报道,即使是部分不真实的,报纸就要作更正,对人民负责。”“陈词滥调,不实事求是的东西,一概不要。”“写新闻一定要实事求是,就是要真实。有些东西不便公开讲的,当然不要讲,不该讲的话就不要讲。凡是要讲的,就要讲得完全真实。这样子,报纸就有威信,党也就有威信。”“‘人无信不立’。报纸的这个信用,关系着党的信用。”

(4)批判资产阶级唯心主义新闻学理论。“理论是从实践中来的,与不正确的新闻学理论和实践作斗争,就同时丰富和发展了我们自己的关于新闻学的实践和理论。”外公关于“新闻真实性”的思想,正是在同旧社会的“很糊涂的,不太老老实实的,甚至是很不老实的,也就是不科学的”新闻学理论作斗争中丰富和发展起来的。

外公为了坚持和捍卫唯物主义新闻真实性原则,着重批判了资产阶级唯心主义新闻学理论中的“性质说。”

新闻学中的唯心主义的“性质说”,对于新闻的定义,认为新闻就是某种“性质”本身。这就是资产阶级新闻理论中的所谓“性质说”(Qualitytheory)。最早的“性质说”认为“新闻乃是时宜性与一般性之本身”。后来,花样越来越多,代替“时宜性”、“一般性”的,有所谓“普遍性”、“公告性”、“文艺性”、“趣味性”、“完整性”等等。总而言之,唯心论企图否认“新闻是事实的报道”,而把新闻解释为某种“性质”本身,脱离“性质”就不成其为新闻。

这种理论,确能并且确实迷惑过许多新闻工作者,特别是年轻的新闻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