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我的外公陆定一
19222800000029

第29章 外公被誉为中国共产党内的大秀才(5)

11月下旬,中共确立了打的方针,但仍不公开提“打倒蒋介石”,却也拟定了孤立蒋介石,进而达到打倒蒋介石的方针。宣传工作上,对蒋介石的任何一个反动设施、阴谋花招、恐怖行为,都要尽情揭露,宣告中外。外公的这个声明,正是贯彻、体现这个宣传方针,淋漓尽致地将蒋介石的阻险计谋揭露无遗,义正辞严地对蒋介石的罪恶行径予以痛斥,唤起人民不受蒙骗、认清蒋介石的丑恶嘴脸,毫不妥协地与其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

论战也是一场硬仗。外公在青年时期,就“初生牛犊不怕虎”,敢于向反动“理论权威”挑战,成为批判反动思潮的骁勇小将。经过长期革命斗争的磨炼,这时候与国民党反动派的论战,锋芒更加锐利,思想、逻辑、语言、论战的技巧等各方面,都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蒋介石及其手下人摊上这么一位论敌,怕是既感到万分恼火但又是十分头疼的吧?

第五节卓越的判断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一年多,国际时局变化复杂,特别是在1946年春,雅尔塔格局刚刚出台,根据雅尔塔的秘密协议,中国被划入美国势力范围。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各国反动派,日益加紧反苏、反共、反人民的活动,鼓吹所谓“美苏必战”,所谓“第三次世界大战必然爆发”。在中国民主阵营的一些人,对于战后国际政治形势中的一些重大问题,产生错误的认识和悲观的论点。这些悲观的论点,就是所谓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民主势力向前发展的规模,还不如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规模那样大;美帝国主义与国民党当局的反动力量十分强大,将压得全世界全中国喘不过气来;美苏必战,第三次世界大战将无可避免或快要来临,巩固和持久的世界和平不能取得;等等。持有这些悲观论点的人,由于惧怕爆发新的世界大战,惧怕美帝国主义,因而不敢在国内发展革命,在美蒋反动武装进攻面前表现软弱,不敢坚决地用革命战争反对反革命战争。

当前国际政治关系中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国际上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是否会发起“反苏战争”?第三次世界大战真的会爆发吗?这些,无疑是当时所面临的国际形势中的基本问题和重大问题,也是中共所要做出正确估计和判断、并加以科学地说明的问题。

毛泽东早在1945年4月中共七大的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中,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新形势作了预测。1946年4月,针对当时出现的错误悲观的论调,毛泽东又写下题为《关于目前国际形势的几点估计》的文件,指出:世界反动力量确在准备第三次世界大战,战争危险是存在的。但是,世界人民的民主力量超过世界反动力量,并而正在向前发展,必须和必能克服战争危险。因此,美、英、法同苏联之间或早或迟可能在若干问题上,包括某些重大问题上取得妥协。但是这种妥协,并不要求资本主义世界各国人民随之实行国内的妥协,各国人民仍将按照不同情况进行不同斗争。

这个文件,当时没有发表,只在中共中央一部分领导同志中间传阅过。1947年12月中共中央会议,才印发了这个文件。

1947年新年伊始,外公根据毛泽东在“七大”政治报告中对世界形势的预测和上面文件的精神,写下了《对于战后国际形势中几个基本问题的解释》的重要一文,较系统、细致地阐明了党中央对国际形势的估计和应采取的对策。文章发表在1947年1月4、5两日的《解放日报》上,并被《群众》等刊转载。

外公在文章中指出,毛泽东同志对国际形势的预测,表明了两个基本点:第一个基本点: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给各国民主势力胜利的发展,开辟了道路。第二个基本点:民主势力与反民主势力之间的斗争,将充满于世界大部分地方。

当时错误的观念中包含着对国际政治中的主要矛盾的错误的分析,认为主要矛盾是在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之间,即美苏矛盾是主要的;英美矛盾和中美矛盾是次要的;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不能和平共处;美苏战争不可避免等等。

外公即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的实际政治中的主要矛盾,是在世界内的民主势力与反民主势力之间,而不是在资本主义世界与社会主义世界之间,也不在苏美之间。更具体的说,现在世界的主要矛盾,是美国人民与美国反动派的矛盾,是英美矛盾和中美矛盾。”

接着,外公分析美帝国主义“反苏战争”的宣传,指出这种宣传是施放烟幕。美国的垄断资本与军阀,与社会主义之间是有矛盾的,而且从性质上说是新世界与旧世界的矛盾,是世界的基本矛盾之一。美国与世界的反动派,的确是痛恨苏联的,而且要进行反苏斗争的。但是,反苏是一回事,反苏战争又是一回事。不是说美国帝国主义者不想进攻苏联,可是,美国的帝国主义者在压迫美国人民和压服各资本主义国家及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之前,无法去进攻苏联。因此,美苏之间的矛盾,虽然是世界的基本矛盾,却不是当前政治情势中的主要矛盾。美国帝国主义者无法进攻苏联,然而就大谈所谓“反苏战争”,是在施放烟幕,其目的在于使美国人民和一切资本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广大人民,对美国帝国主义者的实际政策失去警觉性,因而失去我们对美国帝国主义进攻与侵略的抵抗力。

外公认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所谓“对苏联的资本主义包围”是没有根据的。因为,美国帝国主义侵犯各资本主义国家的政策,必然引起这些国家的反对。英法等国家抵抗美国的压迫,要逃脱经济危机的打击,并恢复经济,必然与苏联合作通商。因而,所谓资本主义包围就不存在了。

外公指出:现在世界上存在民主势力与反民主势力,世界的反民主势力是美国帝国主义者,与各国的反动派,世界的反民主势力自然联在一起,进攻美国人民、各资本主义国家的人民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人民。但美国人民、各资本主义国家的人民,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人民,势必也联成一起,结成世界规模的统一战线,“这个世界规模的统一战线不可能是其他性质的统一战线,只可能是这样的统一战线:即反对美国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的、为世界和平与民主、为各民族的独立而奋斗的统一战线。”“这个世界规模的统一战线,将标志着世界历史的新的一页,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世界的巩固与持久的和平得到保障的日子为止的世界历史。中国的独立和平民主的斗争,是这一段世界历史中的重要一部分。”

在两种力量的对比上,外公认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一年多以来的事实,证明世界进步的速度是很快的。表现为:世界各国民主力量发展的规模,是远远超过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的情形;世界上最进步的国家——社会主义的苏联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其影响力量是巨大的;相反,美帝国主义将要到来的经济危机,将是有着剧烈性质的,其对内政策对外政策,将导致其孤立,“总起来说,世界的进步,苏联的成功,美国的危机,这是对于世界今后历史发展有决定意义的三个因素。”随着这三个因素的发展,民主的力量会更加壮大起来。民主力量与反民主的力量的对比,将对于人民更为有利。

外公写道:当然,“不能想象,反动势力会自愿退位给民主势力,因而在达到毛泽东同志所说的‘最广泛的人民胜利’和‘巩固与持久的和平得到保障’以前,还有长期的曲折的斗争。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人民,将不怕任何困难,坚持斗争,一直到达民主事业的完全胜利,并取得国家的和平与独立。对于这个光辉前途,我们是有坚强的信心的……全党同志与全中国人民,都应当为这一个新中国与新世界而坚决奋斗。”

外公的这篇文章从理论上分析当时的国际形势,很好地说明了展开的国际和平民主统一战线的根据及其主要性。正如潘梓年(《群众》周刊主编)在《群众》周刊转载了这篇文章后同期发表的《定一同志关于国际问题的报告》一文所说:“这一报告的中心论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的实际政治中的主要矛盾,是在资本主义世界内的民主势力与反民主势力之间,而不是在资本主义世界与社会主义苏联之间,也不是美苏之间’。这是斯大林‘战争的实际危险性目前并不存在’这一语的阐发,是解放日报新年献辞中‘美国的帝国主义分子集团代替了德日意法西斯而成为世界的侵略者,美国的帝国主义及其在各国的走狗和法西斯的残余势力,成为世界人类的公敌’这个论断的进一步的阐发。”“这个论点是非常主要的。如果我们对于目前国际形势中这样一个基本点认识不够真切,把握不够坚紧,那我们在开展国际和平民主统一战线的斗争中就不能有坚强勇敢的步调,就不能免于为战争叫嚣者所迷惑而有意无意或多或少地为它所愚弄。”

这一对战后国际政治形势的正确估计、分析和阐述,不但反击了国际敌对势力的叫嚣,揭露了他们在烟幕后面的阴谋,消除了革命阵营内部的错误悲观论调,还从根本战略思想上,保证我们党能够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夺取胜利。后来形势的发展充分证明了我们党对形势的估计和分析的无比正确。特别是后来革命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则从实质上实现了对雅尔塔关于势力范围划分的第一次重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