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糊涂百年:郑板桥传
19222600000038

第38章 沉浮(5)

童子听得早已厌烦,加之又渴又饿,哪里还有心情听他唠叨。正噘嘴发着闷气,却听郑老爷又问:

“唉,我说小子你听着,回去之后,你得随我开始临这碑文。这是我们郑家的骄傲,是我们郑家的荣耀。”

“老爷,还荣耀啥哩,眼瞅天都快黑了!您肚子不饿?”

郑燮一看,可不是,太阳都快落山了,山下早已是一片灰暗。可他还是舍不得就走,急忙拿出笔墨纸砚铺于山石之上,比画着临摹一番。直到夜幕四合,才恋恋不舍地下山。

夜行中,连他自己的肚子也咕咕地叫了起来。这才想起一天之内只吃了一顿早饭,遂感到心慌腿软,连驴子也饿得不愿抬蹄儿。他正有些焦急,忽见远处隐约显出灯火。

“老爷,那……那该不是鬼火?!”

童子吓得直往他怀里钻。

“什么鬼火,是山中的人家。”

郑燮说着,自己心中也不踏实,但口气还要显出不怕,为童子也是替自己壮胆。

就这样,主仆二人大着胆子摸黑下山。等赶着驴走近了,果然就见山脚有数间茅屋,这才放下心来。

郑燮着童子上前叩门。门开之处,就见一位粗布长袍、鹤发童颜的老翁,笑嘻嘻地将他们迎入。那老翁等客人坐定,就吩咐书童将酒菜端上,郑燮心中不胜感激。待到酒足饭饱,这才端详屋中陈设。中堂字画、书柜几案,案桌之上一方巨砚,十分引人注目。这显然不是山中农舍,显然是遁世闲居之山人。又瞅那老者,目光熠熠、儒雅淡定,更是气度不凡。郑燮心中暗暗思忖,该不是遇到了鸿儒知音?

“敢问老者尊姓大名?”

“一介老朽,何为尊者大者,‘糊涂老人’是也。”

“‘糊涂老人’?先生这一副中堂对联,可是亲自手笔?”

“正是鄙人拙书。”

“‘雨歇千山静,云来万木阴’,嗯,联妙字更妙啊。”

“敢问先生此联出自何处?”老者显出得意之色。

“从书风可见,此联显然为汉《开母庙石阙铭》集字联了。”

老人突然眼前一亮:“先生慧眼,不愧饱学之士呀。”

“学长面前,岂敢岂敢。”

“此铭来龙去脉,先生可曾知晓?老夫正要请教。”

“岂敢班门弄斧,只是略知一二。此铭全称《嵩山开母庙石阙铭》,为东汉延光二年刻立,篆书二十五行,每行十五字。汉篆得存于今者多砖瓦之文,碑碣皆零星断石,唯此碑例外,故甚为珍贵。笔力雄劲古雅,可谓古篆中之珍品也。”

老者听得,击掌而和。遂又谈到《郑文公碑》,二人所见略同。话热酒酣,老翁遂指几案上那方砚台曰:

“先生识砚否?”

郑燮起身端详,但见那砚同案面一般大小,抚之石质细腻,加之镂刻精良,实属砚台中难得之珍品。如此宝物,何以在此深山?见他半晌惊奇无语,老者道:

“请郑大人为此砚题铭。”

郑燮忽然想到老者的怪名,灵机一动,信笔题道“难得糊涂”四字,随后盖上了“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的方印。便请老翁撰写跋语。

老人当即挥笔写道:“得美石难,得顽石尤难,由美石而转入顽石更难。美于中,顽于外,藏野人之庐,不入富贵之门。”遂也用一方闲章:“院试第一、乡试第二、殿试第三。”

郑燮看得,不禁拍手称奇。老人真乃山人方家,果然不同凡响!郑燮兴头正旺,便又提笔补对曰:

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

二人题完之后,会心哈哈大笑。睡得迷迷糊糊的两位书童一下被惊醒,他们揉揉眼睛见窗户都发亮了,又见老爷和那糊涂老头子还在兴致勃勃喝酒聊天,还往那砚台石上题字,相互对视,真是不可思议。

十二

郑燮的笔下,除了竹子兰花,还有不少的石头。沉默无语的石头,在郑燮看来却是深刻的思考者。它浑然敦厚,悄无声息,却给人以思想的启迪。画家在竹下兰旁配以石头,往往象征着质朴顽强、深沉稳固、恒久不变之意。还有石雕的砚台,也是他的钟爱。砚台的文雅是含蓄恒久的。他更喜欢奇石,给人以无限的想象。而巨大的奇石雕成的砚台,就更加的珍贵难得。加之那日砚台上的题字:“藏野人之庐,不入富贵之门”,不同凡响,令人叹为观止。郑燮欣赏那奇石砚台,更羡慕老者的慧眼收藏,折服于老人家的学问德性,就像那“难得糊涂”的奇砚……

在郑燮的画笔之下,石头变得有了灵性,更加的人格化了。挺拔的,丑怪的,灵动的,顽劣的,像仰天举杯吟风弄月的名士,如斜欹古松之下闲散闭目的隐者,同朝服衣冠谨慎侧立着的宰相,似顶天立地傲视群雄的英雄……他也常常由石头想到友人,想到牢不可破的友谊。要好的文友为了生计与前程,总是聚少离多,天各一方……面对着茅屋青灯,他便更加地怀念他们。他决心为每个人作一幅画,来表达思念与鼓励的情谊,其中更少不了石头。

这是一幅《石头图》。此前他还没有专意地画过石头。整个画面的主体就是一块石头。自从那夜同那位怪老头子山中论石,他就有了一个新的构思创意,要为最要好的朋友们画几块耸立峻拔的石头。他于政务之余,计划先画三幅。眼下,他画着这第一幅,心中想到的是临危不惧的高凤翰。高凤翰的性格就像一块大海边上高耸的礁石,孤傲地挺立在风浪之中,任凭波涛汹涌、风浪冲击,却是岿然不动。这是高凤翰的秉性人格,也是郑燮自己所推崇的。面对着高官显宦,不显出丝毫的卑屈,甚至严刑审讯,也不曾使他屈服。他画着画着,手就开始有些抖颤,眼睛也被泪水模糊,面前就幻化出高凤翰的身影。那走起路来总是昂首挺胸,蔑视世俗的一切。右臂残废了,他改用左臂挥毫……

眼下这一幅,是画给李鱓的。这个老友的身上有着高贵的气质,也是石头的品格。石头的命运往往是困苦的。仿佛老天故意要给它打磨的机会,好使它的光彩像玉石一样地显亮出来。李鱓第二次被罢了官,原因似乎还是与坚硬的个性有关。但反复的伤害蹂躏,没有使他屈服倒下。郑燮听说他又一次毅然返回故乡,仍旧开始了闲居卖画的恬淡清贫的日子。眼下想象着他的情形,这一块石头,他相对画得圆润,线条是柔和的。因为李鱓生性也有温厚随和的一面,总是泰然处之。每遇文人纷争,总是一副与世无争的样子。印象中总是慢慢地摇着扇子,品着茶茗。再不然就是坐在那里,闭目养神,活脱脱就是一块圆润的石头。但石头的圆润并不改变石质的坚硬与分量的沉重。骨子里,李鱓也有李鱓做人的原则与底线,那就是自尊自重,外圆内方。郑燮想着,即在石头的上面淡淡地施以青色,使得玉石的质地温润地显现出来。这是郑燮对这位同乡挚友人格秉性的理解。温润如玉,却不失钟磬之声。

最后一幅,他是画了要寄给久居京华的书画大家图牧山的。这是他十分钟爱和敬慕的一位书画大家。图牧山的字和画就像他的人一样,既有古朴淡泊、静寂萧瑟的一面,也具才情横溢、飘逸奔放的一面。这后者在他看来更是难能可贵。即使画一块石头,他挥毫之时,也总要形成心中不同凡响的奇特意象:图牧山像荒坟的断碑一样苍苔古老,又像山巅迅疾而来的滚石一般充满无法遏制的凌然气势。他和他的书画,给人的感觉永远都是那么独立不群、桀骜不驯……欣赏图牧山,这体现了郑燮的生活观,更是他的艺术观。

千里寄画,笔墨传情。可见郑燮对于人际友谊是多么的珍重,也可见他此时的心境是多么的宽广闲适。画作好了,似乎还意犹未尽。他便在题款时情不自禁地信笔写道:

是日在朝城县,画毕尚有余墨,遂涂于县壁,作卧石一块。朝城讼简刑轻,有卧而理之之妙,故写此示意。三君子闻之,亦知吾为吏之乐不苦也。

题罢搁笔,他自我欣赏一番,显得十分得意。随即苦笑着背着手在地上踱开了方步。心中暗暗自嘲,郑燮呀郑燮,你可真是报喜不报忧呀!瞧那款语,十足一副乐天派的样子。其实他的日子过得并不轻松。一个人,同时管着两个县的事务,哪还有许多的闲暇?他只不过是自律隐忍、驾重若轻罢了。

再说这朝城在范县西北,与范县同属山东曹州府所辖,是郑燮所兼管的一个小县。郑燮知范县,同时兼管着朝城的公务。这样的情形在清代并不多见。可见朝廷对于郑燮还是信任有加。一个人的肩上挑着两副担子,其公务的繁忙也就可想而知。他却还有如此的闲情为友人作画,足见他的行政才干之强与性情飘逸之一斑。

十三

郑燮从政,有他自己的章法。就像他的书法绘画一样,最为可贵处正在于不落俗套。比如由于他对风土民情的热爱与深入了解,他就能同百姓心心相印,他就不用遵循官习,不必墨守成规,而是从体察民情之中独立思考出种种的治理之法,无形之中就破除了许多古板僵死的繁文缛节,而使得作风平实务实扎实靠实,老百姓也渐渐地心中踏实了。百姓安居乐业,违法、告状的人自然就少。眼下,他手中画着石头,就把自己也想象成一块实实在在的卧地之石。他把自己的理政风格形象地称之为“卧而理之”。卧而理之,乐在其中。充满了老庄的哲学思想,也体现出郑燮的政治智慧。

此刻的郑燮,开始真正处在了自己辛苦营造的桃花源中,他真正像一块石头,安卧在田园之中,悠哉游哉地望着闲云野鹤,何其淡定自然。

小河里,几只白鹅,悠然地游着。远岸的柳丝,淡淡的,像青雾一般地飘动。浓密的树阴下面,农人和耕牛同样闲散着,同样在清风的拂触中睡卧着。不远处的田埂上,采桑叶的少女,躲进茂密的叶丛中。喜鹊在枝头好奇地翻飞舞蹈,只闻嬉笑不见倩容。树下几个活泼的男童,提着筐笼,捡拾随风飘飞的桑叶。

郑燮正看得出神,就见眼前一只母鸡领着一群小鸡走来。它们啾啾地叫着,也不躲人,而是同人十分的亲近。小鸡来到他的眼前,伸着小小的脖颈,歪头注视,随即张着鹅黄的小嘴,啄他鼻尖上刚刚落下的一只小毛虫。绿色的虫子落地挣扎,它急切地呼叫着伙伴,母鸡也被孩子的勇敢惹得兴奋不已。郑老爷欣喜地笑了,仿佛回到了童年,回到了在瓦砾丛中捕捉促织的欢乐岁月。他把自己想象成那只勇敢的小鸡,眼瞅着它征服了那只小毛虫。母鸡亲昵地用嘴点点它的屁股。他想到了费妈的亲昵抚慰……

正是夏季瓜果成熟季节。甜美的五色瓜,翻滚的麦浪,桃杏枝头结得密密麻麻的果实……郑燮的眼中,每样事物都呈现出鲜明的色彩,显得活泼而生动,充满了自然的情趣。

这一切,不但象征着自然的繁荣,也象征着他生命的繁荣。他的创作力,像泉水一般地涌现。他的生活,也像这个偏僻的县城外围的小河,在单纯、闲适与恬静中悠然流淌。

由于他的疏导与感召,人们之间,即使偶然有什么纷争,也很快地化解开来。日常的公事处理完之后,署衙里的县吏们,逐渐地散去。整个庭院,变得空荡荡的,冷清而寂静。大门之外,执勤的衙役懒洋洋地呆立在夕阳中,仿佛是泥塑一般。偶尔,邻居的公鸡,咕咕地叫着,跳过廨墙反倒带来一阵生气。邻近庙中的和尚不时地送来几把苦蒿或新鲜的蔬菜。厨子感谢着送他出去。这是郑燮一天中最闲适的时刻,也是他创作的良辰。他喜欢凭窗画画、写字或是修改诗稿。窗户洞开着,秋日夕阳的冷辉泛红溢入。落红与黄叶在风中窃窃私语。他不时地抬起头,望望外面的风景,便会获得灵感的冲动。于是不无自嘲地信笔写道:

年过五十,得免孩埋。情怡虑淡,岁月方来。弹丸小邑,称是非才。日高犹卧,夜户长开。年丰日永,波淡云回,鸟鸢声乐,牛马群谐。讼庭花落,扫积成堆。时时作画,乱石秋苔;时时作字,古与媚皆;时时作诗,写乐鸣哀。闺中少妇,好乐无猜;花下青童,慧黠释怀。图书在屋,芳草盈阶。昼食一肉,夜饮数杯。有后无后,听已焉哉!

似乎一切都释然,一切都那么惬意。他感到生活的溪流,是那样平静地淌着。美丽年轻的饶氏,正守在他的身边。那丰润的身子散发出花朵一样迷人的气息,令他心跳加快。不是为了传宗接代,不是为了任何的功利目的,只是为了眼前的适意与快乐,他与年轻的饶氏卿卿我我。这个时期,他似乎也喜欢用空灵的文辞,来抒发流动在心中的那股不安分的清流。就像青春期二次到来,爱怜的词语在胸中涌动,令他悸动不安。

然而,更多的时候,他仍然还是一个立足现实的官人。国家社稷,百姓生计,还有他那时时留意的官场阴晴沉浮动态等等……于是,他此一时的诗文中,仍然是“载道”“言志”多于花前月下的柔情蜜意。这样的文风与诗风,显然还是体现着《诗经》与《离骚》传统的影响和儒家治世思想的熏陶。总体来看,郑燮的诗歌,写实的内容比想象的意味要浓。而相比之下他的词,则更具浪漫主义的情调,更能委婉含蓄地抒发自身内心深处人性的热情与光耀,更能够体现出他的文人雅士的多愁善感所营造出来的奇异诗境。

总之,这是一个收获的季节。范县的农民们陶醉在丰收的喜悦之中。郑燮也沉浸在思想与艺术的丰收喜悦中。日积月累,他的生命的记录与宣泄的诗词,竟然有了数百首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