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天行健
19219400000044

第44章 世纪之举(3)

華开门论绩选人才。近年来,学校先后制定了《关于鼓励中青年科技人才脱颖而出的办法》和《关于加快选拔学科带头人的办法》等4大类30余项制度与措施,努力使人才的使用、考核和管理步入正规化、规范化轨道:建立优秀中青年科技人才库,在全校范围内精心选出160余名优秀中青年骨干,并将他们的政治表现、教学水平、科研项目、获奖成果、论文数目等量化考核、分类排队;采取打擂等形式,优中选优,鼓励优秀中青年科技人才公开答辩,脱颖晋升;在学科带头人这个关键环节上实施科室主任任期目标责任制,建立了能者上、庸者下的公平竞争机制,并实行—年—考核,三年—滚动的动态管理制度,使科室主任的平均年龄由原来的52.4岁降低到45岁,具有硕士以上学位者达到了58%。在这些措施下,—大批优秀中青年科技人才和学科带头人脱颖而出。

⑩创造条件引人才。为了吸引留学人员归国服务,学校先后制定了留学归国人员选择工作优先、开展课题优先、科研经费优先、晋职晋升优先等措施;设立了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支持回国中青年科技人才发挥所长。为延揽海外英才,造就跨世纪学科带头人,校长苏博亲自带队赴美国、日本,使—批海外学子满怀报国之志返回母校。生化教研室主任药立波、副主任杨安钢、韩骅,分别留学美国、日本,在学校的真诚关怀和热情邀请下,先后举家回国。四年来,他们分别在细胞信号传导机理研究、肿瘤与基因治疗及基因剔除技术等方面取得—系列重要进展,并分别被总后勤部评为科技金星、银星、新星,杨安钢教授还成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现在该学科承担国家、军队重大研究课题和国际合作课题46项,获军队科技进步—等奖2项,中国十大科技新闻、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各—项。学校还努力为科技人员铺出国深造之路,架学成归来之桥。九五期间,学校留学人员学成回国132名,留学归国率达78。回国人员中已有89人成为学科带头人,34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43人成为博士导师,6人成为国家或省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7年学校被国家教育部、

人事部评为全军唯—的全国留学归国工作先进单位。

嚳人尽其能用人才。对—些优秀中青年科技干部,学校有意识地把他们推到教医研第—线。成立重点课题攻关组时,学校规定必须要有—定数量年轻人参与,为中青年优秀人才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除对优秀人才优先选送进修深造、优先审定晋职晋级、优先安排参加学术交流活动、优先支持科研课题、优先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外,还推出有利于人才成就事业的多项措施:设华山杯奖,奖励以中青年为主体协作攻关取得显著成绩的先进集体;设张华杯奖,奖励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干部。

人才高地育英才不仅产生了辐射效应,而旦使—大批英才苗壮成长。校领气欣喜地告诉笔者,学校硕士以上学位者已达58%,其中博士占24%,有1人被授予中同青年科学家奖,3人被评为省级以上有突出贡献的博土、硕士学位获得者,252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人被总后勤部授予—代名师、伯乐奖,4人列入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4人获中国青年科技奖,4人被评为全国百名医学科技之星,9人次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3人被教育部聘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在总后勤部三星工程评选中,学校有3人被评为科技金星,数量在总后院校居第—位。

学科大船的锻造,人才大厦的构建,为科研之花绽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强大的支撑,同时也为科研水平在平原上形成高原、高原上崛起高峰创造了条件。

决策三:实施四合—新战略

春注重多个领域新技术的融合。当今世界上的重大科技成就,儿乎都是多学科渗透、融合的产物。他们以解决重大医学难题为纽带,融合多学科、多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共同进行攻关研究。学校西京医院樊代明教授将免疫学技术与只技术结合,研制成功胃癌早期诊断的新方法,获国家技术发明三等奖和陕西省科技进步—等奖,并在第十届世界胃肠病大会上受到学术界广泛重视。学校唐都医院范清宇教授将微波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和外科技术相结合,首创了治疗恶性骨肿瘤的新方法,获军队医疗成果—等奖;学校唐都医院高国栋教授将解剖形态学与电生理学的研究方法结合起来,发明了微电极边界定位法介入治疗帕金森氏综合征,提高疔效显著,已成功治疗帕金森病人1700余例,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和军队医疗成果—等奖;学校口腔医院借助新材料技术与生物力学理论,在全口义齿固位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固位有效率由32%提高到93%,2000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是迄今为止口腔医学界获得的最高奖项。

拳注重学科之间的结合。将相关学科组织起来,由单元操作变为系统的多元操作,增强科研竞争实力,是学校的又…科研战略。他们以航天航空医学为支柱学科,与心理学以及基础医学等学科协作,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研究方向,在航空供氧装备呼吸阻力容许界限国家军用标准,中、长期模拟失重心肌功能、结构的变化及机理和飞行人员基本心理测量方法研究与应用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为我国的航空航天科技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医学理论基础。学校战伤与创伤外科学以西京医院全军创伤骨科研究所为依托,结合神经外科学、普通外科学、心血管外科等学科,以提高战伤、创伤临床救治水平为0标,在颅脑损伤、胸部外伤、胸腹联合伤、四肢血管神经伤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在重症颅脑救治、骨移植修复骨缺损与骨不连、器官移植等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闻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技术发明奖1项,军队医疗成果奖和陕西省科技进步—等奖各2项。

春注重重大科研攻关上的联合。不同学科联手,国内国外联合,合力冲击世界医学前沿。作为晚期肝病有效治疗手段的活体肝移植,是近年来刚刚发展起来的—种高难度手术。1997年6月,学校西京医院肝胆外科与检验科、药剂科、麻醉科等19个科室联合,全院50多名令家教授联手,成功地将—位父亲的300克部分肝移植给他九岁的女儿,开启了我国肝胆外科史上新的篇章。目前,患者已成活3年,是国内肝移植成活最长的患者之—。学校免疫学科与澳大利亚纽卡绍尔大学合作,在关于人类白细胞分化抗原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得到国际学术界的承认,2000年被评为中国医药卫生十大科技新闻。

注重大型设备使用中多单位的配合。当今时代,大型先进设备在科研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为了充分发挥这些设备的效益,他们采取既有集中又有分散的管理模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例如,视电生理检测系统不仅是眼科临床诊断上—个重要的检査设备,也是航空航天医学临床研究中必不可少的科研设备。为避免重复建设、重复投资,学校购问—台视电生理检测系统,由航天航空医学系负责管理,眼科与航天航空医学系共同使用,既方便了科研工作,又满足了临床需要,也提高了设备的使用率。2000年,学校投资近百万元添置了大分子生物传感器。由于该仪器比较复杂,—般技术人员管理不了,他们经过充分论证,将该仪器放置在技术实力较强的免疫教研室专管,全校科技人员共同使用,既保证了服务,又提高了使用率。

1999年11月,在国家实施创新工程的新形势下,学校筹资100万元,及时地启动了科技创新工程:集中有限经费支持创新性强的科研项目,支持围绕重大科学、技术问题开展的科技创新研究,改变了以往校内基金撒胡椒面的做法。这样做的结果孕育和产生了—批很有价值的研究课题。例如,学校首批资助的14个重点项目中,有2项列入国家973项目,有4项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9面七项目及十五拟资助的重点项口,明显地增强了学校在各类重大课题申报中的竞争实力。2001年,他们又投入经费150万,通过招标的形式,筛选了34项具有创新性的研究课题,给予重点资助。

决策四:跨江过海,实施三开方略

―开拓眼界。到国内外著名综合大学、医科大学参观学习。1998年,校长苏博亲自带队,访问了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等多个世界—流大学,还先后组团赴北大、清华等4所综合大学、10所医科院校调研学,赴华东、西南等13所大学、24所医院和科研机构考察。这些学习不仅开拓了视野开阔了眼界,而且促进了学校和国内外名牌大学的交流与合作。

——开放交流。积极和国外高水平大学、科研机构展开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2000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荷兰自由大学、口本佐贺医科大学校长都亲自率闭,赴西安与学校签署合作协议。近年来,他们先后与美国加州大学、英国牛津大学、日本京都大学等国外21所高等院校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与美国、香港地区的大学、研究机构合作,在校内建立广6个合作研究与医疗中心。1998年与美国哈佛大学等5所世界著名院校研究机构中的华裔学者联合成立了西安国际分子医学研究中心。九五期间,学校高层次的学术交流活动十分活跃,组织、参加国际、全国及全军的会议百余次,多次在—些具有全国影响的会议上取得了参会人数、论文交流数以及获奖数居全国医科院校、全军各大单位之昏的好成绩;他们还成功举办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第三届生命科学青年学者学术研讨会等影响较大的会议,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开门迎客。为扩大影响,学校还于1998年实施了声望工程,热烈欢迎国内外专家和各方面人上来校参观指导,建立广泛的联系。仅近两年来,就有350多批、4500多人次来校参观汸问,其中有李鹏委员氐、周光召副委员长等国家领导人,有中央和国家机关领导和50多位院十,有杨振宁等国际著名科学家,有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校长,有香港著名实业家查济民等,大大提高了学校在国内外的知名度。

广泛而活跃的内外开放,给学校带来了新的学术思想、新的管理观念、新的技术方法,极大地促进了学科建设弓发展,促进了科学研究水平的提高。笔者了解到:截止目前,已有包括7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内的74个国家的专家学者8000多人次来校讲学,与国内40余所大学和美、英、日等11所高校科研机构建立固定的校际交流关系;派出1700多人次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并与0、美、德、法等9个国家进行20余项高水平的课题合作研究。

决策五:建—流设施,打牢全面发展的基础

早在211工程建设之初,四医大的领导就敏锐地认识到:211工程是—个系统工程,没有基础设施的强有力支撑,学校建设也会成为空中楼阁。

他们首先抓住重点建设好211工程的标志性建筑—学校科技大楼这个关键环节。在两年多的时间里,他们精心组织施工,严格质量标准,使这座高度近百米,总面积达4.2万平方米,包括所有基础医学教研室在内的大楼顺利竣工,并于1998年11月投入使用。它的建成使第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学科的环境条件—跃成为国内同类院校的排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