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演说经典之美
19218000000033

第33章 冷眼看钱锺书:对浪漫爱情的消解(8)

他那原配的糟糠之妻,凑趣地死了,让他娶美丽的续弦夫人。结婚二十多年,生的一个儿子都在大学毕业,这老婆早死了。死掉老婆还是最经济的事,虽然丧葬要一笔费用,可是离婚不要赡养费么?重婚不要两处开销吗?好多人有该死的太太,就不像汪处厚有及时悼亡的运气。并且悼亡至少会有人送礼,离婚和重婚连这点点礼金都没有收入的,还要出诉讼费。何况汪处厚虽然做官,骨子里只是个文人,文人最喜欢有人死,可以有题目做哀悼的文章。棺材店和殡仪馆只做新死人生意,文人会向一年、几年、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陈死人身上生发。“周年逝世纪念”和“三百年祭”,一样的好题目。死掉太太——或者死掉丈夫,因为有女作家——这个题目尤其好;旁人尽管有文才,太太或丈夫因为只是你的,这是注册专利的题目。

表层逻辑上全是歪理,但是滔滔不绝,振振有词,这是表层的;在深层,读者一清二楚,极端的自私和卑鄙。非常恶劣的、卑劣的思想。表层的意味和深层的意味,读者不会混淆,因为全是反语。反语的特点,正是这样,表面的逻辑头头是道,深层的意味恰恰相反。正是由于二者才相反相成,才有幽默的趣味,如果用正理把汪处厚卑劣的思想直接讲出来,就没有趣味了。从这里可以看出:

1.逻辑的歪推,

2.人心的险恶。

3.亲情的虚无,

4.皆以连环妙喻出之。

这种二重逻辑之间的错位,达到如此天衣无缝的程度,是需要才气的,而且是需要智慧的。

问:非常感谢孙教授给我们带来的精彩的讲座,我已经连续听过孙老师您的几次讲座了。去年我在网络上看过您写的一篇关于福州女和闽南女的文章,请问您是否还有印象?希望您谈一谈自己对爱情的理解。

答:当然有印象了。我个人对于爱情的理解是这样的:浪漫的爱情是不讲时间地点条件的:有诗曰:“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爱情是不讲空间的,在天在地都是一样的我在美国的时候,对美国大学生这样解释这几句涛:不管你到了北冰洋还是撒哈拉大沙漠,爱情是不变的,是不以空间为转移的。“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恨,是爱情不能团圆之恨,天长地久是时间感情是超越时间的,是绝对的。而人恰恰又不是这样的。人的感情就是要受到寿命的限制的,人的感情就是要随着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的。我这样说:“it always changes with passing days。”有时候,不是一天天变化,而一分钟一分钟地变幻,with passing minutes,美国大学生都笑了,认同了。如果两个人条件差不多,相互喜欢上了,这并不保险,我们刚才讲过了,钱锺书展示的围城现象,就是人在结婚以后,就会变成另外一个人。其实,结婚不结婚无所谓,要变,随时都可能变。比如说,男的飞黄腾达了,注定会有其他的女孩子对他产生爱慕之意,那么这时候,男孩子就要把持住自己了,最好要像柳下惠一样,人家坐到你的怀里你都不乱其实这是很困难的听说我们厦门有一个干部,赖昌星想千方百汁贿赂他,可给他什么东西都不要,给他钱,十万,他不要一就请他吃饭,吃完了,唱唱歌,可以吧,唱完了,洗个澡,可以吧,洗完了,太晚了,就在这个著名的红楼里休息一个晚上,给家里打个电话,可以吧钥匙给了他。他开了门,走到床边,把被子一翻,还有一个人,光溜溜的。这个干部,这个非常清廉的负责干部,就顶不住了。所以说,人的感情是会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一般来讲,最理想的,好像柳下惠那样,任何的条件都不会改变但是人又是很现实的,尤其是男孩子,我看过美国的一本杂志,心理学家曾经说过男人都有“多恋”的倾向。他不是一元化,而是多元化的。男女之间为什么总吵架呢?像美国这样的社会,每年有两百多起的家庭暴力事件,连布什的女儿都会挨打,美国学者分析原因是什么呢?男人有多恋的倾向,女人也有一个毛病,就是嘴巴快,伶牙俐齿。两个人吵架的时候,女人一定要当场就获得胜利,不肯给男人面子可是男人要是理屈同穷的话怎么办呢?武装斗争啊!(众笑)白居易的看法是认为爱情要超越时间李间,但是我也不太相信钱锺书的看法,爱情全是逢场作戏,全是假的。理想的爱情固然好,但它也是会随着条件而发生改变的。好,谢谢。

问:钱锺书在《围城》里表现出对爱情的态度是那么地刻薄,那么在现实生活中他又是怎么看待自己的爱情的呢?

答:这个问题很尖锐啊!这正是我们想要研究而研究不出来的问题、我前边讲过,《围城》里面,方鸿渐和孙柔嘉订了婚以后,对话就开始困难了,说是聋子的对话,已经是比较文雅的了。大量的对话,都带着辣椒水、火药味,关于先吃好葡萄还是先吃坏葡萄的俏皮话,本来是说着玩玩的,人家却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唐小姐和苏小姐是前面的好葡萄,我是后面的坏葡萄么?”方鸿渐就反复地向她解释,不是这样的,他讲的不过是理论嘛,是具有普遍性的,不是具体落实到个人的,等等之类。其实这个沟通是很困难的,只要想吵架,她总能给他找出理由,还都是歪理。所以男人和女人对话,这是一种艺术,科学,也是一种哲学。

我有时候会想,那些古怪的歪理肯定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脑袋里天生的,而是从生活体验中提炼出来的。钱锺书从哪里得来女人和丈夫对话的原生体验呢?莫不是从杨绛的话语中获得灵感的?还有,钱锺书和杨绛是怎么沟通的呢?难道他和杨绛对话,也有过这样的尴尬局面?当然这些都不敢写出来,因为杨绛老师还健在。我的胆子不够大,而且也怕讲错了杨绛骂我。所以你提的这个问题我们可以把它留下,好好地研究一下:男人和女人怎么对话?偷偷研究,钱锺书和杨绛怎么对话?但是今天不能公开研究。请你原谅谢谢你的提问。

问:您好,我非常欣赏您的幽默风趣的讲话风格,请问,您是从执教开始就是这样的风格,还是后天逐渐形成的呢?

答:关于我的讲课风格好像是从改革开放以后形成的,因为这个时候讲课就比较开放自由了。“文革”以前,我讲课,老是挨批,弄到后来,就不让我上课了到了开放以后,起初,我并不知道讲得怎么样,后来,大约是80年代中后期,安徽大学中文系请了全国十几个著名人士,每人讲一次,然后由学生投票,选出得票最多的两个,过一年再到那里讲一个月。结果本人受到学生青睐,第二年,去讲了一个月。从那以后,我才知道自己讲课效果还怪不错的。我在东南大学的讲座也是偶然来了一次。并没有想到,每年来讲。可是很幸运,你们很喜欢我。我的口语速度比较快,在一般大学,有时,一些同学跟不上,效果就不一定太好,而你们的理解力很强,你们的反应相当快,真有心有灵犀一点就通的感觉。那么在这里我的讲话最自由,也最容易发挥。虽然我72岁,但一讲起来却有一种返老还童的感觉。

问:老师您好,对于《围城》的主题我们大家都很清楚了,有的人提出,因为方鸿渐不爱孙柔嘉,结了婚以后他和孙柔嘉必然会吵架。如果假设方鸿渐娶的是唐晓芙,结了婚之后会慢慢地发现,她也变成了另外一个女人,那么这样写是不是逻辑性更严密一些呢?是不是对人性的描写更深刻一点。

答:你说的这种看法世界上只有两个人赞成,第一个是我,第二个是杨绛。你的观点我明白,先要把这样的一个恋爱故事写得非常的缠绵,结果结了婚以后爱人就变成了另外的一个人,如像孙柔嘉前后判若两人。我觉得,你与其写这样的一部小说,不如写一部《续红楼梦》。写贾宝玉和林黛玉,两个人结婚以后发现天天吵架,你是不是觉得这样的更精彩些呢?谢谢。(热烈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