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名作细读:微观分析个案研究
19217300000022

第22章 在大自然面前的审美心灵变幻(14)

把自己提升到与这些历史人物并列的高度上去,已经有了大气魄,但这时,诗人不再谦卑了,不再折腰了,用一个“惜”字,把自己提升到了历史人物之上,还更进一步对这些人物的辉煌业绩加以批评、裁判,而且所评没有赞美,均为不足。最后,毛泽东直截了当地宣称,不管他们如何英雄盖世,都只能是“俱往矣”,过去了,真正的“风流人物”要看今朝了。这是作者的自诩,还是对一代新人的期望?这曾经引起过讨论。1945年当这首词在重庆第一次发表时,曾经有人攻击说,其中有“帝王思想”。作者自注说,这是“反封建主义,批判二千年封建主义的一个反动侧面。文采、风骚、大雕,只能如是,须知这是写诗啊!难道可以骂他们吗?”这当然有道理,站在新的历史高度上,从新时代的政治理念出发,俯视一系列历史人物,理所当然。联系到在此之前四个月,长征胜利结束时,作者在《清平乐·六盘山》中颇为自得地写过“今日长缨在手”,在《念奴娇·昆仑》中说过“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历尽艰辛、几经挫折的作者此时的心境,应该是溢满了宏大的政治抱负。但是,如果把这种抱负直接讲出来,就没有诗意可言了。这里面临一个艰巨的任务,就是把古典诗学话语进行当代转换。

1957年,毛泽东在给臧克家的信中曾经说过,旧诗不宜提倡,因为“束缚思想”。这种束缚表现在,古典诗歌的话语有稳定的历史内涵,与当代政治话语之间有矛盾。当代政治话语的直接搬用,是缺乏古典诗意的。而用古典话语表达当代政治内涵,难度很大。当代政治话语的内涵和古典诗学话语并不对称,二者不可能两全其美,当代观念必然要有所牺牲。硬搬政治话语,可能造成生硬(如把昆仑裁为三截,平分欧美和日本,以示世界大同),当代政治观念进入古典诗学话语,政治内涵可能被朦胧化,甚至可能被淹没。“略输文采”、“稍逊风骚”、“只识弯弓射大雕”,从古典诗意的和谐统一上,是隽永的,但这是以政治内涵的含混为代价的。文采和风骚,古典话语所指本是文学艺术的成就,很难涉及政治文化的创造。话语本身并不能充分传达当代政治理念,读者只能从话语以外,从毛泽东的政治实践中去附会。相比起来,“只识弯弓射大雕”,不但形象跃然纸上,而且意念指向也比较确定,政治观念和艺术形象之间的矛盾得到了和缓。最后的“风流人物”,堪称精彩。古典的“风流”内涵,在人物的才情和精神风格上,转化为当代政治人物的精神境界,应该说是比较自然的。

9.对自然美的科学阐释——解读贾祖璋的《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手记:经典名文的细读或者赏析,有一个潜在的成规,就是只限于文艺作品,当代科学普及小品能不能赏析呢?我这里,作一些尝试。希望引起学者和教师们参与的兴趣。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本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著名电影《冰山上的来客》的插曲,是一首爱情歌曲。本文是科学通俗小品,为什么要用这样一个和文本内容毫不相干的题目呢?

字面上的巧合,内涵上的反差,既统一又矛盾,就有一定的趣味性。科学小品讲的是科学原理,对一般读者来说免不了抽象枯燥。科学小品的任务就是普及科学知识,趣味性仅仅是为了争取尽可能多的读者。

讲到趣味,在一般读者印象中,不言而喻就是情趣。因为我们读的最多的是抒情文学作品,情趣的理论,深入人心。但是,科学小品并不抒情,或者就算有一点抒情,也是辅助性的,情趣的理论无法阐释科学小品趣味性的特点。凡是现成的理论不能解释的地方,就是难点。对于难点,流行的办法有二:一是用现成的说法糊弄,二是回避。显然,这都是没出息的。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是一篇典型的论说文,但是很有特点。一说到论说文,我们就会想到一种“理论”,议论文由三个要素组成:论点、论据、论证。根据论点,组织与论点相一致的材料,就能加以论证了。

这个“理论”有它的道理,但是,不够准确,不够完全。最大的漏洞是,好像所有的议论文的论点都是现成的,无须分析,而且写作的程序都是先把论点亮出来,然后再加以论证。其实情况并不这样简单。就以这篇非常经典的文章为例,文章开头,并没有把论点亮出来,相反,它没有论点,只是提出了一个问题:花为什么这样红?这个借用来的问题,其实并不确切,实际的意思应该是:花为什么有多种多样的(不仅是红色)色彩?

碰到这样的情况,如果迷信前面的理论,就要抓瞎。

这篇文章属于另外一种模式,不是先把论点亮出来,而是先把问题提出来,然后加以分析和说明,先得出第一层次的结论,再推演出第二层次的结论,由此一层一层推演下去,直到最后才把结论完整地总结出来。

这篇文章最显著的特点是,每一个大段落都得出一个局部结论。第一个大段落得出的结论是:花的颜色取决于植物细胞液里所含的花青素。这种物质,没有永远固定的颜色,在酸性细胞液中,颜色变红,在碱性细胞液中则变蓝,中性时,呈紫色。而黄色的花,则是胡萝卜素在起作用。

这段文字有两点值得注意:第一,很有说服力;第二,很有趣味。有说服力,原因在于分析和说明很有系统性,把各种各样的色彩都涵盖了,色彩是纷繁的律却是统一的、简明的。科学规律性的特点在于,首先,能以最简明的原理说明最复杂的现象,爱因斯坦强调科学的美学就是“真简美”。其次,科学阐释,还得是全面的、系统的,无所不包,不允许有遗漏。

以花青素解释植物有丰富色彩的原因,达到了科学规律真实、简明和系统的要求。因为真而简,所以有科学的美感。

而这篇科学普及小品,不但满足了科学的要求,还具备了科普小品的特点——很有趣味。文章把原来很分散、很无序的现象,一下子变得集中而有序了;把原来感性很鲜明的现象,一下子和抽象的原理水乳交融了;特别是把原来很自然,似乎没有道理的现象,一下子变得很有系统、有道理了。这一切激起了我们的兴趣,不是因为其中包含着多少情感,而是因为其中包含的智慧。

这不是通常所说的情趣,我们把它叫做智趣。从无序的色彩背后,找到了深藏着的原因,趣味也就在其中了。这里,文章的任务不是已经完成了吗?但是,纵观全文,这才是文章的五分之一。

还有五分之四的篇幅用来做什么呢?

用来在智慧的趣味上、广度上和深度上一步步展开。

第二个大段落开始时说,“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还需要用物理学原理来解释”,这就是说,前面不是从物理学原理解释的,前面用细胞液的酸碱性来解释花的颜色,属于化学原理。这就给我们一个启示,科学原理,不满足于单向地对现象作出阐释,最高的科学性,要求尽可能从多方面作出解释。从化学方面讲通了,还不是科学意义上的全面和系统,如果再从物理原理上讲清楚,就更加全面和系统了。所以作者又从光谱分析的角度,来阐释光波长短和颜色的关系。

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并未丢开前面从化学角度得出的初步结论,而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作光波理论的阐释:

花青素在酸性液中会反射红色的光波,我们便感觉到是鲜艳的红花。同样,花青素在中性液中反射紫色的光波,在碱性液中反射蓝色的光波。

一般的议论文,经常采用分点论述的办法。把一个问题分成几个方面来讲,这种做法的好处是条理分明,但也有个坏处,就是平面铺开。每一个方面都在同一个层次上,讲第二个方面,就把第一个方面丢在一边,论述第三个方面,又把第二个方面丢在一边,方面很多,层次只有一个,不能把问题引向深入。本文的论述,表面上,也是平面铺开,先从化学方面阐释,再从物理方面阐释。但是,当作者从物理方面阐释的时候,并没有把前面化学方面的原理丢在一边,而是把化学的酸、碱、中性原理放在物理学的光波长短原理上再行阐释,这就是议论文追求的层层深化的模式。理论上深化了,智性的趣味上也就深化了。

在这个大段落中,还有一点值得注意,就是一方面追求规律的简化、深刻化,显示科学美学的特色,另一方面又在行文中时时刻刻防止简单化,时时要照顾到那些一般原理解释不了的特殊现象。文章用了一些篇幅讲“白花”现象,因为白花和花青素、和细胞液的酸碱性无关,而是因为细胞组织里含有空气,用空气反射全部光波的理论来解释,就顺理成章了。

从化学和物理两个方面进行了阐释,文章似乎可以结束了,但作者又从生理学的角度进行了分析。这种分析的好处在于,无需另外起头,只要接着光波规律继续阐释:光波的长短不同,产生的热效应也不同。

花的组织,尤其是花辨,一般都比较柔嫩。在野生状态中,在阳光强烈的地方,红、橙、黄花反射了热效应大的长光波,不致引起灼伤,有保护的作用。在树林下、草丛间阳光弱的地方,蓝花反射短光波,吸收微弱的热效应大的长光波,对它的生理作用有利。

化学、物理、生理三个学科,实际上就是三个层次,每一个层次都把前面的观念和智趣往前推进了一层,其间的逻辑是环环紧扣的。

应该说,层次越深,作者的难度越大。作者越是对难度大的问题作出解释,就越能表现出智慧,也越能激起读者的兴趣。

第四层次,文章从植物进化的历史发展观点来考察。原始的裸子植物的花大致都是绿色的,而花药和花粉,则呈黄色。可贵的是,作者仍然上承光波长短的原理把绿色放在逻辑中心,揭示其规律:

在光谱里面,与绿色邻接的,长波一端是黄、橙、红,短波一端是蓝、靛、紫。

揭示规律越是深刻,读者越是感到奇妙:从原始植物到高等植物之间,居然有这么一条简明而又系统的规律,不但逻辑上很系统,而且和历史的发展是统一的:

我们可以说,花色以绿色为起点,向长波一端发展由黄而橙,由橙而红;向短波一端发展,是蓝色和紫色。红色的花最鲜艳,最耀眼,可以说在进化途程中是最成功的。

既有历史的脉络,又有逻辑的连贯,历史与逻辑居然猝然遇合,这实在是太奇妙了。如此复杂的植物进化的历史,并没有经过上帝的安排。深邃的智慧和奇特趣味天衣无缝。

下面一段,用达尔文的进化学说,从历史的发展来看花的色彩的变迁,早期花朵色彩朴素,只能靠风来传播种子,后来,色彩鲜艳了,就吸引昆虫来为之传播了。在揭示了从风媒花到虫媒花的进化以后,作者还特别阐释了虫媒花对“自然选择”的作用:

昆虫参与自然选择的作用,造成各种不同的植物,也造成各种不同的花色。

文章写到这里,好像已经无可挑副了,然而作者还是不满足,又提出了一个新问题,自然选择固然保证了植物色彩的多样化,但还是不足以解释当今植物花朵的万紫千红。因为,自然选择有一个很明显的局限,那就是进度太缓慢。如今如此众多的花色,其实也是人工参与的结果。人工参与选择加快了进化和色彩繁化的进度。例子举得很精彩。这倒是有点符合传统的议论文三要素的说法。先提出人工选择的优越性作为论点,然后举例说明。举例并不是随便的,而是有讲究的。第一,贵在有代表性,因为例子都是个别的,个别的就可能是孤立的、例外的,这就叫做“孤证”,在论说中是无效的。第二,举例要有效,就既要有普遍的代表性,同时又要很鲜明突出,不能是一般化的,最好是对读者的想象有冲击力的,或者是很雄辩的。接着文章举了两个例子,在举第一个例子之前,先交代一下背景材料,自然选择花了亿万年才有少量的品种,而人工选择大大加快了其进度。接着,例子才出来,牡丹花在北宋中叶,仅仅用了几十年的工夫,就培育出了“多叶、千叶(重瓣)、楼子(花心突起)、并蒂等(各种)不同的姿态”,“由粉红创造出深红、肉红、紫色、墨紫、黄色、白色”等多种多样的色彩。

例子要举得成功,还要有广泛的涵盖面。

这个例子是中国历史上的,如果第二个例子还是中国古代的,就没有多大涵盖面,可能给读者一种印象,这种情况只是在中国古代出现过。幸好下面的例子举到墨西哥去了:

(大丽花)原产墨西哥,只有8个红色花辦。人工栽培的历史仅二三百年,却已有上千种形状、颜色不同的品种。

例子的精彩有趣在于,不但有时间、地点,而且有数据。

至此,文章把五个学科方面(化学、物理、生理、生物进化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转化为五个逻辑层次,使观念和智趣经历了五度深化。每一个层次深化,作者都要提示一下“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五次提示,跟着五个连贯性的答案。到了最后,所有的意思都说完了,文章可以结束了。这时有两种选择,第一,把文章的五个层次总结一下,例如,花儿的多彩,是一系列化学、物理、生物、生理、人工选择等等历史积累的结果。这样写,本来也未尝不可,但思路上比较呆板。本文作者的高明之处,就在于换了角度,把五个层次从理论上归结为两个对立的方面的统一:自然的杰作和人工培育。这样就不但高度概括了全部内涵,而且丰富了表现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