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百年沉浮
19213300000054

第54章 谁在左右中国体育?(1)

●从乔伊娜之死说起

●政治左右体育

●商业控制体育

●兴奋剂戕害体育

●媒体掺和体育

●体育迷失体育

记住乔伊娜,是在1988年汉城奥运会上。那一天,我原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指望“五连冠”的中国女排能在汉城给我一个意料之中的惊喜。不成想,她们和许多原本问鼎金牌的运动员一样,给我也给战战惊惊的中国奥运代表团一个意外的打击。她们大败给独联体女排……当终场的哨声吹响了多时,我仍木呆呆坐在电视机前,恍如在梦境中那样不敢相信标有“中国女排”字样的“泰坦尼克”号,竟然搁浅在小小的汉城?我没有像那些敢恨敢爱的球迷那样,迁怒于电视机,因为我的收入买一台电视机很不容易。在我失望的时候,我迁怒的办法就是换频道。于是,我手持遥控器,不停地从这个台跳到那个台,无意之间,一位始终微笑的黑人女子,吸引住了我。她就是汉城奥运会上三枚田径金牌获利者和女子两项世界田径纪录保持者——格里菲斯·乔伊娜。

那一年,乔伊娜年届28岁。

汉城奥运会以后,她笑傲退隐了。然而谁也没想到,十年后的1998年9月21日凌晨,乔伊娜像一颗定时炸弹一样,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她的家中引爆了……一时间,各大新闻媒体关于乔伊娜猝死的猜想,铺天盖地。乔伊娜连同那个极不光彩的汉城奥运会一起,重新走进人们的视野。

为了让乔伊娜在天之灵安息,一直被性丑闻困扰的美国总统克林顿此时人模狗样地站出来,发表了哀悼声明说:“她的速度使我们震惊,她的才能使我们惭愧,她的风度最吸引人。”老克这番话,连洋鬼子也糊弄不了,人们依旧对乔伊娜说三道四。尽管美国人解剖了乔伊娜,正如国际田联主席内比奥多罗说的那样,她那令人吃惊的短跑还是让人心存疑惑。为了平息这场风波,一直缄口不语的国际奥委会医学委员会主席梅罗德亲王不得不权威地站出来,将10年前汉城奥运会上药检人员对乔伊娜的药检过程和盘托出。他说:“我亲自委派国际奥委的头号专家率人对她进行了尿检……当时,已有传言说她服用了兴奋剂,因此我们对她动用了所有能采取的手段,全面反复地对她进行了药检。最终,我们发现她百分之百的清白。”

梅罗德亲王的一番话,无疑给乔伊娜盖棺定论了。

关于梅罗德亲王,我是在1999年2月的一天下午从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中认识他的,老头看上去斋心仁厚的。在与记者不长的谈话中,他道出了国际反兴奋剂组织的无奈。他说:“在高科技手段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不是道高一仗,而是魔高一仗。我们总在追赶他们……”看来,中国政府机构中衍生出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手段,已经在竞技体育这块土壤上,生根发芽了。然而,最让梅罗德亲王头痛的不是反兴剂手段的滞后,而是如何面对那些十七八岁的孩子。他说:“面对这些成长中的孩子,你简直不知道如何办是好?在1988年汉城奥运会上,我们查出了70多人服用了兴奋剂,最后只公布了11人……”

对于那些十七八岁的孩子,梅罗德亲王网开了一面。然而,对于已经死去的格里菲斯·乔伊娜,斋心仁厚的梅罗德亲王是不是也网开了一面呢?果真如此,那么梅罗德亲王和他的国际反兴奋剂组织不就成了乔伊娜猝死的真正凶手吗……那一天,梅罗德亲王当着中国记者的面表扬了中国运动员,他说中国运动员在这方面是世界各国运动员学习的榜样。应该说,中国运动员在服用兴奋剂的水平上,还没有与世界接轨。毕竟,中国奥委会加入国际奥委会组织不过才二十年的历史。随着中国体育的不断市场化,几年以后,中国运动员在这方面的智慧,准让梅罗德亲王瞠目结舌的。

据说,1954年有人开始借助兴奋剂超水平发挥,拿金牌。当时,国际奥委会对这玩艺不太在意,他们欣喜这玩艺能够帮助运动员改写了一个个大会记录。由于国际奥委会对此爱昧,人们惊异地发现:1964年东京奥运会主赛场的厕所里,到处都是被丢弃下的小约瓶……这之后,国际奥委会才深刻地觉悟到兴奋剂的威害。

那时候,中国人民刚刚放下了鸦片枪不久。中国人民发展体育事业,纯粹为了增强人民体质。那时候,西方人因为政治不带中国人玩。于是,中国人民在毛主席的领导下自误自乐。真正和西方人比赛的,也就是乒乓球。为了调动调动世界各国人民参与这项运动的积极性,毛主席指示我们:友谊第一比赛第二。我国运动员积极响应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号召,在与亚非拉兄弟国家的运动员比赛时,我国乒乓球运动员经常发扬国际主义风格,把一项或两项冠军让他们……让球在那个年代是家常便饭的事,即便是自己人与自己人比赛,也不是说你有能力拿冠军就可以拿,还得经过党支部研究决定,你才能代表队友去拿。直到八十年代初,中国运动员还不忍同室操戈。

有人说,这是国际和国内政治第一次左右中国体育。

无庸讳言。在“友谊第一”的年代里,好多优秀选手因为这句话,拱手让掉了世界冠军。这种情况,在中国乒乓球队中最为普遍。中国乒乓球运动员除了和欧洲敌对国家的运动员真打以外,留下的悬念:就是哪名中国运动员最终站在世界冠军的位置上?或者哪名中国运动员把世界冠军让给了中国人民的哪个朋友?1975年和1977年,在第33届和第34届世乒赛上,为帮助兄弟国家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出一个乒乓球世界冠军,中国乒乓球代表团临时党支部,要求所有与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选手朴英顺对阵的中国运动员,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无条件为朴英顺过关开绿灯……朴英顺过关,意味着自己被淘汰。虽然她们拖着疲惫的身子在洗澡间里暗自啜泣,但是在被淘汰的一刹那,她们还要面带微笑向朴英顺祝贺,祝贺她淘汰了自己!这真是世界上最残酷的玩笑,但这绝不是天方夜谭!虽然朴英顺死了,但事实绝不因为朴英顺英年早逝而死无对证。两次屈居亚军的张立还健康地活着,正是她和她的队友在关键时刻发扬了国际主义风格,朴英顺得以两次顺利地站在世界冠军的位置!有趣的是,朴英顺以后,全是中国选手……

中国人在国际赛场上的“友谊第一”,直到1979年奥运会足球预选赛分组赛结束以后,才让中国运动员彻底地扔给了历史。那一年,中国队第一次参加奥运会足球预选赛。那时,分东亚赛区和西亚赛区。两大赛区的前两名再循环角逐,最终确定哪两支队伍代表亚洲参加莫斯科奥运会。东亚赛区中国队的强劲对手有日本、朝鲜和南朝鲜三支队伍。那时候,日本刚跟中国建交不久,也就是一般的朋友关系吧,南朝鲜是中国的敌对国,相比之下,只有朝鲜是中国人民的朋友加兄弟。于是,哥俩商量,决定联袂出线。中国人向来重义轻利,就信了……但亚洲足联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让中朝两国先进行比赛。这下哥俩傻眼了,连夜紧急搓商对策。伟大的朝鲜人民在研究对策方面的智慧一点也不亚于中国人民。他们说,咱们假踢,来他娘的3∶3战平。中国方面马上应承说,行!

于是,中朝两队就按照赛前既定方针,在终场前战至了3∶3平。接下来,中国人以为朝鲜队员跟中国队逗乐玩,趁中国队不注意又进一场。中国人心想,再进一个就再一个。岂料想,朝鲜人民突然翻脸,不让中国队进。他们高喊着为朝鲜人民之父金日成而战……这下,中国人傻眼了。

打那以后,中国人幡然醒悟:竞技场上不相信友谊!

翌年的莫斯科奥运会,中国人没有参加。据说,中国人之所以抵制莫斯科奥运会,是与美国时任总统卡特先生给当时中国最高领导人华国锋先生写了一封信有关。卡特那时不像克林顿,他是一个热爱和平的人,看着强大的苏联入侵弱小的阿富汗,就像强大的北约入侵弱小的南联盟一样,气不打一处来。于是,游说中国人民共同抵制莫斯科奥运会……那时中国跟苏修关系正紧张着,美国总统信涵一到,中国主席立马圈阅了。中国人民是世界上最热爱和平的人民,中国人民的重要组织部分中国运动员当然是这个集体中最杰出的代表,为了反对非正义战争,他们明智地和政府保持了高度一致。那时中国人还没有金牌意识,直到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中国射击运动员许海峰实现“零”的突破以后,举国上下才强烈地感到小小的奥运会金牌,竟能给全世界华人带来如此巨大的荣光!

打那以后,中国人民一致认为:中国强大,体育先行。于是,洛杉矶奥运会上拿金牌的选手,差不多人手一顶“全国十大杰出青年”和“全国十佳运动员”的头衔。然后,由中宣部率领他们深入到全国各项各业做先进事迹报告。惜时如金的老科学家们,在他们到来之时,像一个小学生那样,规规矩矩地坐在台下,聆听他们的教诲……中宣部这边刚完,中组部马上行动起来,他们不像中宣部光耍嘴皮子不办实事,这回他们来实惠的:职务房子票子一起到位……

【背景资料之五十】

1986年的国庆节刚过,在中南海勤政殿,前党中央总书记胡耀帮在听取第10亚运会的情况汇报时说:“凡是在国际比赛中获得冠军、金牌的,退役后上学、分配工作都要有一定的优待。要论功行赏,不拨尖的不能优待。我认为物质奖少了,要适当提高一下……这些同志第一是为国争了光,第二钱给了他们也是用于消费,他们无非是安个家。要下决心搞,快点解决,得一次荣誉奖一次,一个人一辈子最多两三次,数额奖大一点,不要小气……体育上发奖金要从政治意义上看,没几个钱嘛!”

胡耀帮同志的最后一句,发人深省!有人说,李宁就是报告做多了,没时间练体操,所以在汉城奥运会上老从器械上掉下来。不管李宁从器械上掉下来与作报告的多少有无关系,但在88年汉城奥运会上,除了楼云外,剩下获得4枚金牌的选手,没有一人是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的金牌选手……而强大的中国女排也因为主教练当官了,最终一落千仗。反观古巴女排主教练奥亨尼奥,这位1978年世界冠军的教练,至今仍是古巴队主帅。当奥亨尼奥率领古巴女排登上汉城奥运会冠军时,身为副团长的袁伟民将作何感想呢?

当然,这不是袁伟民的错。

问题同样出在体制上。

88年汉城奥运会上,我们大败而归。时任国家体委主任、汉城奥运会代表团团长李梦华,在他回国后不久即被罢了官……李梦华被罢黜,雄辩地证明了国家体委是国务院下属的一个行政机构,而不是一个纯体育实体。否则,李梦华应该是引咎辞职而不是黜免!由于国家体委属政治机构,注定了他们的行为方式更多地迎合政府行为。换句话说,由于体制上的政治性,注定了中国体育被政治左右。甚至,连发奖金也要上升到政治的高度来认识。

政治左右体育,是中国政治体制逐步走向完善的过程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同样,我们也要上升到政治高度上来认识。因为竞技体育自进入中国那一天起,就被烙上浓重的政治色彩。那时候,中国人发展体育为了增强体质,尔后反帝反封建;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发展体育是为了表明中华民族不是“东亚病夫”;中国成为国际奥委会成员国之后,发展体育是为了拿金牌,然后为国争光……虽然中国“奥运战车”在汉城奥运会上抛了锚,但是,金牌让中国人瞬间应验的那种强国梦,并没有因此苏醒。1990年9月,我们成功地举办了第11届亚运会,180多枚金牌的巨大胜利,很快又一次让我们这个民族陷入集体无意识的泥淖之中。这之后,中华大地上掀起了一浪高过一浪的申办奥运热……直到1993年9月24日凌晨,我们以两票之差与2000年奥运会主办国擦肩而过的以后,中国人民虽然义愤填膺,但还是以平静的心态笑傲面对英美的政治联手,并且突然地理智起来,仿佛一夜之间大彻大悟:金牌的多少,并不能解决泱泱十亿人口的温饱问题。中国走向强盛,抓经济建设才是根本!

实质上,经济上去了,中国才能强大。中国强大了,中国人民才能安心发展体育。像1999年的南联盟,他们的运动员不可能安心体育,他们只能放下体育去献血。如果这时南联盟人民仍在增强体质,那真是太阿Q了……因为强健的身体在拥有现代化武器的北约军队面前是救不了国的。这一点,鲁迅先生比我们都要觉醒得早,他在《藤野先生》这篇文章中深刻地阐述了我今天才明白的道理。若干年以前,我在学习这篇课文时,来自国家教委修订的语文《参考资料》上说,鲁迅先生有阶级局限性……1984年,当我看到中国运动员让鲜艳的五星红旗在洛杉矶上空屡屡飘扬的时候,我来自心灵深处地觉得鲁迅先生确实有局限性。那时候,当我听到雄壮的国歌一响彻,我的热血立马就沸腾了,我就感到中国是老子天下第一。事实上,中国当时的综合国力比金牌大大落后于我们的日本,差远了。那时我们温饱问题还是问题时,小日本早就是现代化了。

由此看来,金牌的有着不可抗拒的蛊惑人心的作用。

但这不是体育的错,也不是奥林匹克的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