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百年沉浮
19213300000052

第52章 中国女排启示录(7)

有人说,邓若增也够实在的,还不借着梯子赶紧下来?你老邓把中国女排带着继续拿冠军好说,万一有个闪失,一世英名就毁了。现在退下来兴许组织上也会给你一个官干干。体委副主任你肯定没戏,那就参照孙晋芳她们吧,安排一个副局级不成问题吧!也有人说,邓若增外表看着酣,其实他心里清楚着嘞!现在女排这么热,而且强大的美国队也解散了,日本女排也换了主教练,世界排坛只有中国队一支独秀,何不趁热打铁,再过一把“四连冠”的瘾呢?以前跟着袁伟民后头拿了三次冠军,那毕竟是副手。天知道老百姓心中的功劳簿上给他记了多少。这一次,他作为主教练就不一样了,再拿了一次冠军,他就是“四连冠”的教练!

兴许邓若增当时真的这么斗争过。

但是,在他上任不久的一次“黄河杯”还是“海鸥杯”中国排球国际邀请赛上,邓若增着实冒了一次冷汗。谁也没想到高处不胜寒的中国女排,竟然差点儿阴沟里翻船输给刚刚组队不久的古巴队。当时,郎平因阑尾炎手术不久,没能参加那场比赛,而是戴着一副很秀气的眼睛文质彬彬地坐在看台上,看着队友们与古巴队较量。虽然郎平没上场,但中国女排可都是“三连冠”时的原班人马呀?袁伟民早就说过了,这茬队员至少可以打到下届汉城奥运会。你邓若增刚一接手就输球,全国人民不跟你急才怪呢?

那场球中国队先赢两局,后被古巴队扳平。古巴队的上手坎球让世界冠军中国队无法适应,接连吃球。再加上身高1.73米的路易斯的超手扣球真是够意思……当然,中国队实力还是在古巴队之上,只不过中国女排没把对手放在眼里。殊不知,该队教练就是大名鼎鼎的奥亨尼奥,正是他,于1978年率领古巴队从“东洋魔女”手里夺走了世锦赛冠军。此人若是没点尿水,早就让古巴排协给弹颏了。卡斯特罗没有给奥亨尼奥一个相当于中国体委副主任干干,而是让他继续执掌古巴队。这一次,他就是遵照卡斯特罗的指示率古巴队来向世界冠军学习的。输了是在意料之中,赢了锦上添花。可是中国队不能输,正因为中国队背着想赢怕输的包袱,老革命遇到了新问题了,所以越打越着急……据说那天比赛,刚刚荣升为体委副主任的袁伟民也来到现场观战。据说,当中国女排与古巴队战成平局时,体委副主任袁伟民也按捺不住,利用中间休息的机会,从主席台上溜下来对姑娘们面授机宜……后来,当然是中国女排战胜了经验和技术都不足的古巴队。

对于袁伟民来说,这场球千万不能输。

对于邓若增来说,我认为这场输了不是坏事。起码可以纠正全国人民正在日渐形成的中国女排天下第一的错觉。事实已雄辩地证明了,球迷们对实现“三连冠”以后的中国女排的猜想,有“大跃进”年代留下的后遗症之嫌疑。那时候人们普遍认为:没了美国队以后的中国队可以横扫世界排坛。由于人们持这种看法,让邓若增有种骑虎难下的感觉。

胜了,是袁伟民奠定下的基础。

输了,邓若增毕竟还是邓若增,水平就是没有袁伟民高。

而在“海鸥杯”上袁伟民现场插一杠子,无意之中又造成了全国人民有种想法。袁伟民的出发点当然是好的,就像伟大领袖毛主席发动“文化大革命”时的出发点也是好的一样。结果被人一利用,性质就变了。报纸上一说,电视里一播,邓若增能不起疑心吗?再说了,女排实现“三连冠”后,主教练和功勋运动员都给安排了显赫位置,就他邓若增人老实,啥也没捞着!当然,就职务而言也提拨了,从教练到主教练。可是,鬼知道主教练与教练有多大的不同?就像民间说的“少将中将离了休都打麻将”一样。

但是,邓若增服从了组织的安排。

邓若增那时忍着,邓若增想:等我拿到世界冠军后再看你们怎么安排?

当然,这一切都是我以小人之心度邓若增之腹。事实上我也不可能钻了邓若增的肚子里,将这一切打探清楚。留给我们的权利只有猜想,设身处地地站在邓若增的立场上,猜想那时候的邓若增。

人吗?将心比心。

为了迎接第四届世界杯,邓若增默默地将队伍拉到漳州进行集训,他要为“四连冠”而战。老邓知道,中国女排已经成了世界排坛的众矢之敌,虽然强大的美国队没了,但苏联队和古巴队正在茁壮成长。她们不会轻易将第四届世界杯的冠军拱手让给自己。苏联队自从第22届奥运会以后,就着手准备第四届世界杯赛的阵容。为了对付中国女排,苏联女排朝着大型化上下功夫,两名主攻手的身高都在1.90米以上,全队平均身高为1.83米,列世界排坛第一位。紧随其后的古巴队,她们平均身高为1.81米。但是,她们的弹跳力太出色了,出色得让人不可思议。特别是身高仅有1.73米的路易斯,原地起跳达1.03米,助跑摸高达3.35米……面对2.24米排球网,有人曾这样形容路易斯的扣球:她的扣球如同乔丹扣篮一样。日本女排现任主教练小岛孝治说:“路易斯不像是地球上的人,地球的吸引力好象对她不起作用。”世界舆论也纷纷认为:只有古巴队能够扼制住中国队第四次夺冠。

然而,古巴队毕竟是一支平均年龄只有19岁的年轻队伍,她们的最大特点是冲击力强,但是她们的情绪波动大。打顺了谁都敢赢,若不顺,谁也敢输。在与中国队的多次交锋中,充分地暴露了这一弱点。对此,中国队做了充分的思想准备,并进行了针对性地训练。特别是针对重点人物路易斯,邓若增像当年塞林格针对郎平那样,不让她疯起来!只要路易斯一疲软,古巴队立马就阳萎了。

苏联队也有这方面毛病,爱急!

中国队中毕竟是老队员居多,除了郑美珠,场上清一色夺得洛杉矶奥运会冠军时队员。无论是从技战术的稳定性,还是从心理的应变能力,中国女排都是苏古两队学习的榜样。有人说,苏古两队与郎平为首中国女排的差距就像若干年后的罗纳尔多与马拉多纳的差距一样,罗纳尔多与马拉多纳的差距在于:罗纳尔多是该进的球进了,马拉多纳有时不该进的球他也进了。苏古两队与中国队之间的差距就在这里。而著名扣球手路易斯与天才主攻手郎平之间的差距也是如此……邓若增正是抓住了苏古两队致命弱点,以己之长克敌之短,在第四届世界杯赛上,搬掉了苏古两个气势汹汹的绊脚石,打通了通向世界冠军的坦途。

本届世界是在日本东京举行的。

赛前日本舆论称:本届世界杯是郎平与路易斯之间的较量。为了这场关键比赛,郎平付出了自戕身体的惨痛代价。战胜古巴队以后,当姑娘们一个个活蹦乱跳庆祝胜利的时候,“铁榔头”确实捂着肚子蹲在地上。豆大的汗珠在郎平因剧烈的痛疼而变型的脸上,叭嗒叭嗒往外滚……此时的中国队不能没有郎平呀。在场的所有中国人都在为此时郎平捏了一把汗。在东京留学的原中国男排名将汪嘉伟见状,亲自驾车,把郎平送进了医院……医生做了全面检查后认为:郎平的剧烈痛疼是因为过度疲劳引起的,需要好好休息几天。那天晚上,郎平一直在医院里被折腾到翌日凌晨一点多。

第二天,中国队对南美劲旅秘鲁队。

所有局外人都以为郎平不会出现在这场力量悬殊的比赛场上。然而,当郎平依然生龙活虎地出现在赛场时,所有的人都惊呆了。郎平知道,现在的中国队不能没有她,她是这个队伍的核心,她在场上可以起到稳定军心的作用,可以激励队友超水平发挥……

就这样,郎平以她顽强的毅力,坚持到最后,坚持到第四次捧起那只金光闪闪的金杯。领奖后郎平对记者说:“夺得‘四连冠’固然值得高兴,但是应该清醒地看到古巴、苏联两队正在走向成熟。她们在1986年的世界锦标赛上,将是我们队的威胁。我们通过这次比赛学习了各队的长处,也找到了自己的不足。我们要着力培养新手,希望她们超过我们,把中国女排的作风传下去,让中国女排永远站在世界强队之列!”

有人说,这是郎平意欲退出国家队的一个重要信号。但是,祖国需要郎平,郎平不能退。再说,25岁的郎平从年龄上讲,正值运动的巅峰期。可是有谁知道心力憔悴的郎平,为了中国女排的早日腾飞,早已透支了身体的那部分潜能……她很累,她需要休息,她需要功德圆满地结束自己辉煌的运动生涯。但是,国家体委和北京市组织部没有给郎平提供休憩地。这意味着郎平必须为中国女排走向衰败做最后的挣扎。

“四连冠”以后,郎平很少上场。

郎平很少上场的中国队,与古巴队不相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