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百年沉浮
19213300000021

第21章 中国足球到底怎么啦?(6)

当然,要说“假球”猖獗,应该是97赛季。当中国足协在最后几轮作出甲A扩军的决定时,中国足球简直成了“假球”大汇战……有人说,在这场“假球”大汇战中最大的收害者,当数实力不弱的天津三星队,它们壮烈地降到甲B的行列;而最大的收益者则八一队。我没作过这方面的技术统计,因而不敢苟同。但凭良心说八一队在最后关头赢得也不那么磊落。尤其是对万达队那场比赛,面对全是国“字”号后卫的万达队,八一小将竟然如入无人之境,实属不正常。当然万达队也没让八一队战胜他们,2∶2打平也算帮了子弟兵一回忙吧……但奇怪的是,八一队后三场的两胜一平竟成了各媒体纷纷指责“假球”的代名词,有人甚至不友好地说八一队有保级秘方。如果有秘方,那肯定军民关系在起作用,再者是赛制安排上让八一队有利可乘。谁让八一队碰上提前四轮夺冠的万达队呢?稳坐冠军的万达队何必跟一个保级有困难的队杀得天昏地暗呢?中国有句古话:光脚的不怕穿鞋的。穿鞋的万达队只要继续保持不败,干吗非要争赢而伤兵折将呢?如果没有看到问题本质的一面,就断然说八一后三场都是“假球”有失公允。其实像万达队这样的踢法在世界杯还少吗?A组的巴西队在稳获小组第一后,最后一仗对只有获胜才能出线的挪威队不也没有全力以赴吗?人家摩洛哥也没有上诉国际足联说巴西人踢“假球”。再说D组的尼日利亚队获得小组第一后,尽遣替补上场,输给了该组实力最弱的巴拉圭队,使得大比分胜利的西班牙人无功而返!西班牙队和他们的球迷也只是抹抹眼泪一起回家了事……国际足联也知道这场球没真踢,但他们只能对像西班牙这样的种子队过早地被淘汰表示遗憾而已。因为国际足联知道:人家有权利选择输赢,这与“假球”无关。

引证世界杯赛场上的不真踢,并不是为中国“假球”开脱罪责!我们只想提醒球迷们一点:不能劈开问题的客观性,动辄把弱队赢强队说成是“假球”,那就真的印证了陈亦明说的那句话——“滥杀无辜”了。球迷因一时不理解喊两嗓子没有什么大不了,但媒体和足协不能不具体分析。当然,强队和他的球迷是不喊这个词的,只有那些弱队和他的球迷还有他的媒体怕别人踢“假球”时,才不管三七二十一地过把嘴瘾再说。

不管怎么说,“假球”确实存在。但它是一种金钱之间的交易,而不是像八一队过去那样仅凭军民关系让地方队无偿拥军一把。据有关媒体称:金钱正在左右着中国足球赛场上的胜负。另据广州的一家报纸透露:广州市两年就有了赌球这项活动,其后波及到广西,并随着广东球员转会到内地及一些原先在广州踢球的北方球员的离开而向全国“普及”。这些“庄主”们正用重金收买球员的办法结合现代化通信手段,操纵着足球上的胜负……

这则消息让我们再次想“隋波事件”及贾秀全说的那番话:“赛场以外的东西确实让我们教练很费脑筋……”所以,我们说判断一场球是不是“假球”不能仅以该赢或者不该输,来贸然下地结论。中国足协必须加大这方面的取证工作,否则,中国的足球真的会陷入:甲A是“假A”,足协是“足邪”了!

关于足球,我们已谈了很多,似乎也探究出点中国足球屡战屡败的一二三来。但是,对于解决痼疾颇多的中国足球来说,以上阐述的论点还远远不够!毕竟我们不是圈内人,我们有太多的“搞不清”。我们只能就事论事甚或发一些无谓的牢骚!我们本不该关心足球,我们应该更关心的是我们热爱的文学……可是,当我们走进足球,并开始痛骂它的时候,我们恍然感到其实我们就在这痛骂的过程中,不知不觉中爱上了足球,被她迷住!我不知道我的同行们是不是有此相同的经历,但据我所知,中国作家群中有很大一部分人是球迷,他们中的一些人和我们一样,开始“不务正业”地举起笔刀,为中国足球开膛破肚,查找“肿瘤”……

在这方面,女作家徐小斌可谓是“一把刀”,下手煞狠,经常在体育报刊上把她在中国足球的肚子里割下的一些长有肿瘤的杂碎,抖出来,让中国足协干气没办法。我没听过徐小斌谈过足球,但听中央电视台电视剧文学部主任李功达先生在军艺课堂上说:徐小斌要是跟你侃起足球来,你干脆别插嘴,甭说你,就连雨点都洒不进去……其实李功达也是这方面侃爷,他来军艺文学系讲课那天,正好是十强赛期间。记得那天有同学请他预测一下当天晚上中国队对沙特队在大连金州的比赛结果时,他轻轻地拍了一下他那充满着“胡编乱造”的亮脑门,若有所思地说:“中国队将以一球小胜!”果然那天晚上中国队以1∶0战胜了沙特。几天以后,李功达再次来军艺时,同学们简直把他当神看了,纷纷请他预测余下的几场比赛结果。我记得李功达除了对中国队主场与卡塔尔队那场比赛说了一句——这回咱不知道了——以外,几乎都准确地预测出结果来。不一样就是不一样!难怪人家能写出那么好的电视片来?神!

著名作家南丁先生也是一个球迷。为了看世界杯,他老人家提前几个月就把生物钟调整到巴黎时间。今年6月份,我到河南出差,路过郑州时顺便看他老人家。老人家跟我谈起法国世界杯时,像个孩子似的天真可爱,你不由得不对他老人家生出一分敬意来!当谈到中国足球时,老人家的心态非常平和,虽然他也深深为中国足球屡战屡败而叹惜,但是不像我们年青作家那么义愤填膺。也许是老人坎坷的人生经历对中国足球比我们多一丝宽容的成份吧!也许宽容就是他的天性。我无论是走近他的人还是走进他的文,无不让我感到这种宽容的存在。虽然他的创作巅峰期被无情的“文化大革命”剥夺了,虽然历次政治斗争他都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但是从他后来的一些文章中我们很难发现伤痕文学中的那种怨恚情绪。他总是将残酷的迫害化作一种“玩笑”的形式幽默在他的文章中。这绝不是一种简单,而是对人生大彻大悟后的一种参悟……我曾想,要是他老人家以他特有的宽容和幽默,写一篇中国足球方面的文章,或许给中国球迷带来一份意想不到的收获!

中国作家群中,像南丁先生这样痴迷足球的人,实在是太多了。据我所知:贾平凹、蒋子龙、史铁生、洪峰、刘震云、雷达、李姗等,都是高段位的球迷。他们不光痴迷足球,而且对足球有着自己很独到的见解。据说,蒋子龙曾在《足球报》上侃足球还获了一等奖。了不得!如果说他写小说得个一等奖,我们一点不惊讶!可是,离开他的本行侃足球也能得奖,实在让我们感到文化其实无处不在无所不通。青年作家洪峰写了一本《中国足协梦难圆》的书,此君的笔刀,恐怕也不亚于徐小斌。虽然这本书我没能通读,几乎以蜻蜓点水式的方式扫了几个章节,但给我的感觉,这位仁兄好像是“屠夫”改行当作家的,那狠劲俨然像对待一具剃了毛的死猪,横七竖八地劈了一通……但你又不能不觉为他“鞭辟入里”的解剖竖起大拇指!

著名评论家雷达在评论文学之余,也将“雷达波”投向了足球。他不仅在中韩吉隆坡赛后写了一篇评述《求和的悲剧》,而且还走进了中央电视台举办的“体育沙龙”里侃足球。女作家池莉因为迷足球,竟然为意大利球星巴乔写了一本传纪——《巴乔传》。多产作家史铁生也经常为足球“随笔”一下,他的《“足球”内外》足以让球迷无须通过看他的小说和散文,就能想象出他在文学方面上的天才。史铁生因为知青下放那会儿,在陕北得病而失去了站起来的权利……他进场看球,不得不借助轮椅来到足球场。也许他天性豁达,也许他比正常人多一分独特视角。他对足球和球迷的理解不仅局限球场表面的热闹,而是从人文方面来思考这问题。他曾写道:“球场就像盛大的舞台,观众席上五彩缤纷旗幡涌动,呐喊声、歌声、喇叭声……沸反盈天。第一个感受是,观众不再仅仅是观众,此乃一场巨型的卡拉OK。”在谈到足球暴力时,他没有一味的鞭挞,而是从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角度、多视点地思考:“鲜花、崇拜都向着战胜者去,败者一无所有,这差别太刺激人了,刺激的结果必然是愤恨产生……这个与人间同构的球场,最可能成为人间模型或象征,刺激起人的种种占有欲,倘占有落空,便加倍地勾起平素积蓄的怨愤,坏脾气就关不住闸门。爱的祈望并不总比恨的发泄有力量。如果地球世界的强权、歧视、怨恨和复仇依然长寿,当然足球世界就最易受到侵染,足球场上就最易出现殴斗和骚乱。”……让人不由地对他多一份敬意和叹报。

旅美女诗人李姗却没有史铁生那样把视点落在了足球的本体,而是有点像四川的“麻辣汤”,火在表面热在心里。在异地那乡,历经了中国足球两个“黑色三分钟”之后,当下与胡欣欣一起写下了《告别罗马》的悲愤又感伤的诗句:“那天,我们挥泪告别罗马/群星却会在夏日古城坠落……在这块挚爱的绿茵地上/竞争从不怜悯某种颜色/唯独黑白意味着永远/于是半世飘泊/化作一次又一次/失败的重叠……”后来,他们的诗,被人谱了曲以后,在广大球迷中传唱。

关于中国作家群中的球迷与他们的趣闻轶事,我们无法一一枚举。举出其中的一些代表性的人和事,并不想哗众取宠另有他图。我之所以要把他们搬出来,是想进一步地问一问中国足球——你到底怎么啦?因为,对于惜时如金的作家们来说,中国的臭脚,居然让他们着了迷?并为此纷纷不务正业地拿起笔来,满腔悲愤地非要论足球一番!

屡战屡败的中国足球,你简直是一本天书……

为了这本谁也读不懂的天书,我曾遇到一件非常尴尬的事情。那是在世界杯期间,我出差到某地顺便看望在某大学读博士的同学。因为多年不见知心话挺多晚上没回旅馆,就在他的宿舍里宿了一晚上。我记得那天晚上大约两点时分,我被一阵嘈杂声吵醒了,遂记起今天晚上是阿根廷队和荷兰队的一场四分之一决赛。于是,我悄悄地爬起来,轻声打开门,顺着响声走进学生公寓那间唯一有电视机的房子里。因为大家都是球迷,也就不太在意陌生人的闯入。其实,好几个年级的,大伙儿相互也不太认识。接下来,问题就出在相互不认识上。因为是球迷,自然有立场。有立场就有争论。有人说阿廷根不好,而另一拨人说荷兰队该淘汰。当阿根廷人进一球时,拥护阿根廷的球迷一片叫好。后来,当荷兰队也打进一球时,另一拨荷兰队的支持者们不但叫好,反而开始攻击起阿根廷的支持者,起初还文明点,慢慢地污言秽语跟着就上来了。起先是几个人之间,后来发展到一拨对一拨……都有文化的人,我想君子动口不会动手,仍自得其乐地坐在他们之间看我的电视,不成想说打就打起来了,且一团糟……看这架式,我赶紧往后躲,就在我将要逃离现场之时,我的鼻子上重重地挨了一下,当下鲜血直流……我根本顾不上擦,直奔同学的宿舍,摇醒他要卫生纸。

同学见状,立马坐起,问我:“怎么了?”

我说:“在球迷殴斗中不幸祸及了一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