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仰望深邃
19213200000006

第6章 太阳经典(1)

人阳的爆发与燃烧似乎是完全放任自由的。它光辉艳丽已经几十亿年了,靠的是分秒不断地消耗自己的能。

太阳直径为139万公里,它不可思议地包含了1396亿亿立方公里极高热气体,重量比1027吨的1.8倍还多。在太阳核心处的每一平方英寸面积要承受上述物质的压力高达4500亿公斤,而那里的原子仍然保持着气体的自由游荡能力,绝对无视一切难以置信的压迫。

太阳核心是太阳一切力量的中心和出发点。

坚持使太阳核心不致崩溃和固体化的是纯粹的能。

核心是炽热的。不绝而来的极大量的能使太阳内部温度升高到1390万摄氏度,不但有大量包裹着太阳的气体而且使太阳系的所有角落都能获得热。这种能是物质转化产生的,这个过程其实惊心动魄,近似一颗氧弹爆炸时的反应,只不过其中的核聚变由环绕太阳核心的无数万亿立方公里的气体所缓和,人类被保护着,看不见、听不见、有所不知罢了。

对于人类而言,毫不夸张地说太阳就是我们赖以生存的那颗恒星。所有地球上的生物以及太阳系中其他地方可能存在的生物,无不仗有太阳中心的火海才得以生存。所谓光与热,倘无太阳便是梦想。

尽管在酷暑时人们会走避骄阳,但更多的时候更多的人总是眷恋并且怀念阳光。

我们知道太阳吗?用肉眼看到的太阳确切地说是一个发光的圆面,天文学上称之为光球。几乎全部可见光都是从这光球发出的,其厚度约500公里。天文学家发现,太阳圆面的中间部分要比边缘亮一些,这就是“太阳临边昏暗”现象。其道理并不复杂,光球中间部分的光是从太阳深处发射出来的,其光也强烈;边缘部分的光则是从太阳较浅、较冷(相对而言)的层次发出的,其光便略淡。

总之与离开太阳核心的距离有关。

在北京天文台的天文望远镜里,我们可以看见光球上面有均匀分布的米粒状气团,用文学的语言说太阳表面是粗糙的,甚至疤痕累累。此种米粒状气团表现为激烈的起伏运动,而成为“米粒组织”。这是让人目瞪口呆的“米粒”每一粒的直径约1000?2000公里,它们时而出现时而消失,平均寿命为10分钟。

以发光发热为本能的太阳,本身却也一直在振荡中。

在1960年发现“太阳5分钟”展荡后,70年代又发现了周期为160分钟上下的太阳表面气体的起伏振动。

我们每天看见的金色的阳光远不是太阳的全部色彩。

1997年3月9日上午9时零7分40秒至9分30秒,我国黑龙江漠河境内发生日全食的罕见天象。当太阳光球被月球完全遮住的瞬间,在“黑太阳”月掩日轮周围有一层美丽的玫瑰式的闪光,这就是太阳“色球”。它位于光球之上,厚约2000公里,色球物质远较光球稀薄,其辐射仅及光球的万分之一,因而其美其色只能在难得一遇的日全食的难能可贵的瞬间闪现。

但,它是存在,并且显现。

可以说真正使太阳不仅极为热烈而且极为美丽的是“色球”。

‘色球’好像是燃烧着的草原,那玫瑰红色的舌状气体如烈焰升腾,有的还形成巨大的环状,即‘日珥’。大的‘日珥’可升起达好几十万公里后,又落回日面。《时空通道中的机遇与挑战》,卡德培、李良)日轮边缘被称为“日面针状物”的,是在我们看来细小而明亮的火苗,但它也像数不清的小小的针插在球面上。它们宽约1000公里,高达数千公里,出现,消失,再出现,再消失,存在时间一般为10分钟。

这是一种怎样的存在呢?

出现时便快要消失了。

消失时便快要出现了。

日全食时太阳被月球全部掩盖的短暂时间里,日轮周围浮现出银白色的光区,此为“日冕”。日冕气体动能极大,且具有高温,可以克服太阳的引力向太空膨胀,形成一种稳定的不断发射的粒子流,也被称为“太阳风”。

“粒子流”是宇宙流吗?

“太阳风”是宇宙风吗?

目前世界上最早的太阳黑子的记录见于中国古籍《汉书·五行志》:“汉成帝河平元月三日乙未,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这是公元前28年5月10日的一次宝贵的天文记载。可惜古人惜墨如金,不知道这一太阳黑子现象给汉成帝和他的臣下带来了怎样的震惊与困惑。

太阳黑子仿佛是块大磁铁,寿命很短,往往在出现后几个小时或几个月便告消失,以11.1年为周期。太阳黑子的极性固执而顽强,它们出现时总是成对的,一个为正极,另一个紧随其后是负极。在一个周期内,一系列太阳黑子缓缓地朝太阳赤道移动,然后失去踪迹。在另一个周期开始后,新的黑子群又在太阳的高纬度地带形成,极性会倒转过来,即负极在先正极断后。在每一周期内,黑子的数目会无缘无故地增多、减少,甚至完全消失。

太阳黑子是一种深色的孔穴,宽800?80000公里,大多数太阳黑子一对对地成一路纵队越过太阳表面,每个黑子的磁场等于地球磁场的1000倍。黑子其实不黑,只是因为它的温度为4650摄氏度,低于太阳表面的6100摄氏度,所以看起来它便是黑色的、昏暗的。所有黑子总是由一个比较亮些也更热烈些的半影包围着。

太阳黑子至今还是神秘的。

对人类而言,“太阳也有黑子”这句话更多地被当作社会、人文学的语言在使用。对太阳来说假如没有黑子或者有太多的黑子,其结果如何都还是难以想像的。不过,考虑到太阳黑子所具有的强大的磁场,它的活动影响着诸如无线电干扰、磁暴以及极光等等就是题中应有之义了。有的科学家正在把太阳黑子的缺少和地球上发生的某些事件联系在一起,听起来除了可怕以外还会让人对黑子肃然起敬:“1645年至1715年太阳黑子骤然消失,正好是地球上小冰期最寒冷的日子,欧洲被冻得麻木瘫痪了,把移民美国的清教徒冻僵了,把斯堪的纳维亚人在格陵兰的殖民地消除了。《宇宙》,大卫伯尔格米尼。”

太阳不是静静地燃烧自己的。

太阳上可见的各种物质均处于不安定状态,这一切组成了太阳全面不安定的征兆。

当太阳活动趋于猛烈,太阳黑子便是太阳表面区多种类型活动的一种,而且并不是最引人注目的。日珥在静静地连续几天拱越几千公里后可能突然发生爆炸,把原子猛然间推进太空,其速度甚至高过逃逸速度达每秒623公里,这是由太阳的强大引力场造成的。而磁放电则造成龙卷风,日珥和燃烧的氢喷出火舌,并且贸然跃升到太阳表面上方16万公里或更高的空中。太阳的一切大爆发之中,最巨大最明亮的是耀斑,而且会形成极光的闪烁带。太阳的一切爆发,在爆发中燃烧自己,而且这样的爆发与燃烧似乎是完全放任自由的。它光辉是光辉了,它艳丽是艳丽了,它光辉艳丽已经几十亿年了,靠的是分秒不断地消耗自己的能。科学家告诉我,即便太阳能够从星际质点的云雰中网罗到更多的供燃烧的原子,以带着跟随它的行星漫游,其所得的也远远不足补充它的损耗。

太阳也会衰老吗?是的,太阳必然会衰老。

太阳在银河系内是比较年轻者,银河系的年龄在100亿年以上,而太阳的年龄只有它的一半科学家说。

太阳本身没有说,它和大地一样是无须言说的,它只是燃烧着自己。

发光意味着能董和生命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