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四书五经入门
19206700000012

第12章 《孟子》:性本善,施仁政,民贵君轻(3)

对君子做出具体论述的始于孔子。儒家推崇的君子,是一种理想化的人格,以行仁、行义为己任,并且是一种自觉行为。一般来说,孔子心目中的君子首先是一个知书达礼的读书人。而士,既可称为有职业的人士,也可理解为一个社会阶层。这个阶层从社会地位上来看,在我国商、周时期指的是贵族的最低一级,介于卿大夫和庶民之间的一个阶层;从儒家推崇的道德操守上来看,介于已经脱离小人趣味且具备一定品德操守的人与君子之间。他们距君子所差的就是没有将仁融入心性。士是整个社会中的一种不可替代的阶层,对于他们,儒家要想将自己的德治和礼治天下的目标实现,就不能绕过他们。对他们有何要求呢?与君子必须将仁融入心性不同,孟子对他们的要求是必须懂得什么是“道”,而且在懂得“道”的基础上再去行义。

孔子曾说过:“道不同,不相为谋。”那么,士的行为取舍中,该选取什么样的道呢?这可从《孟子·滕文公下》中有关大丈夫的标准中化解出来。

首先要做到贫贱不能移,即在贫困卑贱的处境中不动摇和改变坚强的意志。贫穷是人性中排斥的成分,但又是人生际遇中往往排斥不掉的一种生活状况,其极端处能威胁人的生存。贫穷是人生的低潮部分,处在贫穷之中,人的心性无疑是受到压抑的。这时,人的选择无不是试图改变它们,即常言说的穷则思变。但是,现实往往是,不论人怀着怎样良好的愿望,付出多大的努力,始终无法改变贫穷。当这种状况无限拉长时,考验人的意志的时候就到了。这时,首先就让人看到了人生的负面,有了诸如人穷志短、坑蒙拐骗之类的不良现象。这时,如果是君子呢?“君子固穷”,所以不用担心会出现败德背道甚至丧尽天良的事会发生。对于士呢?他们本该是有一定操守、有一定志向的人,他们自然会有耐不住清贫的时候。所以,孟子就希望他们能做到“穷不失义”,要有羞恶之心,不去做违背世道准则的事。并且,还要学会“独善其身”,不去做违背良心的事,不与道德败坏的人同流合污。

坚守贫穷,不改气节,往往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但一旦做到,无不让人肃然起敬。比如说,战国时齐国的那个不受嗟来之食的农夫,虽未留下名姓,但他往往比那些以圣贤自诩的人不知要高贵多少倍。

其次要做到富贵不能淫,即身处富贵之中不能放纵身心,不能暴殄天物。荣华富贵是人性中向往的成分,也可说是人追求的生活目标的最高情形。如何对待富贵?在这方面,中国人似乎想偏了、走偏了,以致于把富贵当做了一种罪恶。儒家包括孔子的学说当中,从不排斥人们对富贵的追求,他们所反对的是追求手段上的不义——“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和获取方式上的无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所以,追求富贵是符合人的心性的。那么,该怎样对待富贵呢?孟子认为,对待富贵“不能淫”,通俗地讲就是,有钱不能放纵,有钱不能任性,不能为富不仁。富贵了,就该把道义放在心头,不做败坏人伦道德的事,不做伤风败俗的事,不做丧权辱节的事,不让利欲熏心,而应该有悲天悯人的情怀,有同情不幸的良知,更要有兼济天下的心胸。这也是孟子对士的要求。

贫贱和富贵可说是人生中两种极端的生活状况,处在其间的人自然有着截然不同的处世态度。孔子对此的观点是:“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这也是他对君子的要求。可以说,如果严格按照孔子和孟子的要求去对待,那么,这样的人生必然是坦荡的、无愧的,也必是充实的。

另外,还要做到的就是威武不能屈。在强权、强势面前,个人的实力往往是极其有限的。这时,出现的情形往往就是,要么顺从权势,要么坚守气节。做到前者,一时能获得荣华富贵,但气节有亏;做到后者,气节虽保全了,但往往会付出身家性命的代价。这时,该怎么取舍?孟子认为,应做到“舍生取义”。士可杀不可辱,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历史上,多少人做到了舍生取义,慷慨赴死,留下了多少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荆轲别易水,舍身刺秦王;蔺相如大义凛然,完璧归赵;文天祥鄙视威逼利诱,英勇就义……

人生总有许多追求,总会遇到顺境和逆境,总会处于各种变化之中。在这些状况之中,该如何面对?孟子给出的答案就是,修养身心,固守本性,端正自我,以良好的精神风貌适应社会,以积极的进取精神奉献社会,忘掉权势,不畏权势,不阿谀奉承,不谗谄媚俗,不为五斗米折腰,穷困时独善自身,发达时兼顾天下。

穷不失义,达不离道,在今天对于人格修炼仍有积极意义,如今它也有必要成为普天下之人的一种处世信条。

5.“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反映了孟子什么样的思想?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出自《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三节。孟子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其意思是说,一味地相信《尚书》,还不如没有《尚书》。我对于《武成》这篇文章,只不过取其中的二三个道理罢了。能爱民的人无敌于天下,以最爱民的政策征伐最不爱民的,怎么会血流成河把舂米的木棒都漂起来呢?

首先要明了,孟子所说的“书”,指的是《尚书》这本书籍。并且,他还举例提到了其中的《武成》一文。《武成》这篇文章,讲述的是周武王在灭商取得重大成功后的重要政事。

根据《史记·周本纪》记载,武王进殷都伐纣并杀了纣后,就命令召公把箕子从牢狱里释放出来;命令毕公释放了被囚禁的百姓,表彰商容的里巷,以褒扬他的德行;命令南宫括散发鹿台仓库的钱财,发放钜桥粮仓的粮食,赈济贫弱的民众;命令南宫括、史佚展示传国之宝九鼎和殷朝的宝玉;命令闳夭给比干的墓培土筑坟;命令主管祭祀的祝官在军中祭奠阵亡将士的亡灵。然后才撤兵回西方去。

路上武王巡视各诸侯国,记录政事,写下了《武成》,宣告灭殷武功已成。孟子所要表达的意思是,既然是记叙政事,就没有必要照本宣科,只要记住它的中心内容就行了。而《武成》的中心只有一个:爱民!以爱民为基础,以爱民为前提,这就是周文王、武王能成功的道理。所以武王伐纣,心中装着百姓,一切行动都是从爱民出发,这样的战争怎么会血流成河呢?这简直就是不流血的战争。而据《史记》记载,当时武王伐纣时,所率兵力不到三万人,而纣王派来对抗的军队多达七十万人。结果,武王的军队一到,纣王的军队无心抵抗,全都阵前倒戈投降了。这就是爱民者无敌于天下的最好范例。

到这里,孟子所说的“尽信书,不如无书”的用意就十分明朗起来:天下的书是读不尽的,没必要为读书而读书,只需知道书的中心思想就行了——如果这些中心思想中没有仁的主张,那这样的书也就没必要读了,而且这样的书还不如没有好。所以,孟子所说的这句话,目的是为了引出他的仁政主张。

孟子的仁政主张是从孔子仁学的思想上继承发展而来的,继而成为一门学说,扩充发展成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施政纲领,目的是希望统治者能够宽厚待民,惠泽于民,从而安抚人心,安定天下。它的最基本的精神就是爱民。在《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五节中,孟子明确提出仁政的主张:“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故曰:‘仁者无敌’。”其意思是说,国王如果对老百姓施行仁政,减免刑罚,少收赋税,深耕细作,及时除草;让身强力壮的人抽出时间修养孝顺、尊敬、忠诚、守信的品德,在家侍奉父母兄长,出门尊敬长辈上级,这样就是让他们制作木棒也可以打击那些拥有坚实盔甲锐利刀枪的秦楚军队了。所以说:施行仁政的人是无敌于天下的。所以,孟子的仁政就是,让民有产,有业,对民省刑罚,薄税敛,让民有德识修养……一句话,一切为了爱民。

具体如何施行仁政呢?孟子认为,仁政的基础就是“制民之产”,让民有“恒产”。让老百姓在生活上有保障,能够安居乐业。这样,政权就能因老百姓的拥护而稳固。在具体措施上,有农业上的。比如,孟子主张施行井田制,让一度遭到破坏的井田制恢复过来,让流离失所的农民回归土地并拥有土地。有政策上的。比如,孟子主张轻徭薄赋,征发徭役时要不违农时,以减轻百姓负担。有教育上的。比如,孟子主张以礼来强化人伦秩序和社会秩序……所有的这一切,其出发点和动机都是爱民。这就是施仁政。

“仁者爱人”,其所取得的效果就是孟子所说的“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所以孟子说:“以佚道使民,虽劳不怨;以生道杀民,虽死不怨杀者。”其意思是说,以让老百姓安逸舒适为目的来使用老百姓,老百姓虽劳累却不埋怨;以让老百姓能生存为目的而杀该杀的人,老百姓即使知道自己会死也不会埋怨杀害自己的人。道理很明显,提倡、号召老百姓过上幸福的日子,国强民富,老百姓谁不愿意呢?孟子认为,人性本善,谁对自己好,自己就对谁好。所以,当统治者让自己的心性中融入仁德并以仁政行天下时,老百姓就会投桃报李,对统治者和国家也就充满着爱心,对他们的施政措施也就会认同也就会拥护,即使牺牲自己也在所不惜。这恐怕也是孟子憧憬和希望看到的结果。

不过应该看到,孟子推崇的仁政,并不同于现代意义上的博爱,也不同于让社会变成无阶级差别的民主社会的主张,而是一种让社会秩序回归到有利于统治的良性发展层面上的政治主张。毕竟,在形式上,他不过是模仿周制拟定了一套从天子到庶人的等级制度;在理论上,又把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比作父母对子女的关系。所以,他的仁政主张,并没有消弭阶段差别,并没有鼓动人民当家作主,而只是一种理想化的人治诉求:通过施行仁政,统治者就会像父母一样关心人民的疾苦,人民就像对待父母一样自觉自愿地去拥护和服侍统治者。

当然,也可以直接从字面上来理解“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即,读书时应该加以分析思考,不能盲目地迷信书本。这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反对教条主义。所谓的教条主义,指的是完全遵从书本上的规定,一切从定义、公式出发,照搬书本上的经验,不和现实中的具体情况相结合来处理问题的一种思想作风。其实,在自然科学领域,如果能时刻考虑环境因素的话,则只有人的思维的僵化,而无所谓的教条主义。所以,教条主义的危害多出现在社会学领域,尤其是政治和思想意识领域。

人的思想意识是千变万化的,随着时空的改变而改变。从社会存在的角度来看,每一种思想意识都是一种合理的现象,无所谓对错之分。错就错在,现实中有的人硬生生地把一家之言当做普遍的真理而凌驾于其他思想之上,并且让别人去膜拜。所以,思想领域的教条越多,接受他的人所犯的教条主义错误就越多。从这个角度来说,倒是宁愿看到人们做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人人都做到这一点,那么,所犯的教条主义错误也就必然少之又少了。这样说来,孟子的这句话,在今天反而更有普遍意义,更有推广的必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