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让孩子听话的心理学
19205200000030

第30章 因势利导,让孩子打心眼儿里爱上学习(2)

3.用积极的心理暗示给孩子的学习助力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说:“人类生来拥有的是崭新的生命,与生俱来赢得胜利的条件,人人各有其独特的潜力——才能与先天限制。他们皆可因自己的天赋条件成为一个杰出的、有思考能力、有觉察能力和有创造能力的人——强者。”但实际上,为什么真正成为强者的人少之又少呢?这是因为,很多父母和老师没有给予孩子足够的、积极的鼓励,导致他们的才能最终被埋没了。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同龄人中的佼佼者,能成为人中龙凤自然更好。但并不是所有父母都懂得自身在孩子的成长中的巨大作用——只有不断给孩子正向鼓励、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孩子,他们才有可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如果父母只会提要求,而不懂得给孩子积极的暗示,那么孩子只会感觉到巨大的压力,而找不到成功应具备的自信,这时他们反而可能因为压力而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比如厌学、自暴自弃等。

罗森塔尔是20世纪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1966年,他做了一项实验,研究教师的期望对学生成绩的影响。

这天,罗森塔尔和助手来到一所小学,声称要进行一个“未来发展趋势”测验。测验结束后,他们将一份“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交给了校长和相关的老师,叮嘱他们务必保密,以免影响实验的正确性。其实,他们撒了一个“权威性谎言”,因为名单上的学生是随机挑选的。

8个月后,奇迹出现了。凡是上了名单的学生,成绩都有了较大的进步,而且各方面都表现得很优秀。这部分学生的学习有了明显的提高,这一点使得这些学生表现出了更强的学习能力和求知欲。

显然,罗森塔尔的“权威性谎言”发生了作用,因为这个谎言对老师产生了暗示,老师相信专家的结论,相信名单中的那些孩子很有前途,于是对他们寄予了更高的期望,投入了更多的热情,加倍地信任他们、鼓励他们。这份名单左右了老师对学生能力的评价,而老师又将自己的这一心理活动通过自己的情感、语言和行为传递给学生,使他们强烈地感受到了来自老师的关爱和期望,学生的自信心由此得到增强,因而比其他学生更努力,进步得更快。

这个心理学上非常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其实向我们传达了两个信息,第一是孩子如果能从别人的暗示中,得到“自己很优秀”的信息,那么他们也会将自己当作一个优秀的人,从而在各个方面都表现出自信,同时也更加要强,要求自己要做到更好,如此一来,他们身上的潜能就会被挖掘出来,成功的可能性也会大大增强;第二则是对暗示发出者的要求,也就是他们必须要发自内心地相信,孩子才能得到最真实的反馈,才能完全说服自己相信他们的暗示。

为什么暗示能对孩子产生这么大的影响呢?这是因为,孩子的心智尚未成熟,心理控制能力较弱,受暗示性较强,很容易被周围大人的期望所左右,也很容易相信周围人对自己的评价。如果父母总是说自己的孩子很能干、很善于思考,那么他就会在这种暗示下,变得越来越能干、越来越喜欢思考。如果父母整天挑孩子的毛病,总把孩子的缺点拿出来议论,那么孩子心中就会产生一种错觉:“我这不好、那也不好,父母一定不喜欢我。”而一旦对自己有了如此定位的孩子,还能有多大的成就呢?

爱因斯坦小的时候,是一个被人看不起的学生。在爱因斯坦小学毕业时,他的校长对他父亲说:“您的孩子,将来从事什么职业都一样没出息。”

有一次,爱因斯坦的母亲带他到郊外玩。亲友家的孩子一个个活蹦乱跳的,有的爬山,有的游泳,唯有爱因斯坦默默地坐在湖边,凝视着湖面。这时,亲友们悄悄地走到他母亲身边,不安地问道:“小爱因斯坦为什么总是一个人对着湖面发呆?是不是有点抑郁啊?应该趁早带他到医院看看!”爱因斯坦的母亲十分自信地对他们讲:“我的儿子没有任何毛病,你们不了解,他不是在发呆,而是在沉思、在想问题,他将来一定是一位了不起的大学教授!”

从此,爱因斯坦时常拿妈妈的话来审视和鞭策自己,并不断地自我暗示:我是独一无二的!我会做得更好!这就是爱因斯坦之所以成为伟大的科学家的原因。

利用“罗森塔尔效应”给孩子积极的暗示时,父母还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辅助该效应发挥作用。

孩子做得好时,要及时给予鼓励。当孩子在你积极的暗示下取得进步时,哪怕只是一丁点儿的改善,父母也要认真、自然地对他进行鼓励和表扬。这种事后的肯定,会让孩子之前受到的暗示更加巩固和强化,孩子进一步努力的愿望也会更强。

如果孩子比较调皮,单纯“暗示”的“剂量”比较轻,那么父母可以用一些激将式的暗示。比如,孩子这次成绩没有考好,妈妈可以说:“听说你们班特别爱玩的小宁都考了90分,我想你这次一定是失误了,才会比他考得低,否则你一定比他考得好!”妈妈这样一说,孩子就会得到这样的暗示:我在别人眼中是比小宁强的。下一次考试的时候,孩子自然会加倍用功,争取考过小宁,考出自己的“正常水平”。

罗森塔尔效应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在孩子说谎话的时候,可以通过暗示来让孩子改正。这比直接拆穿孩子的效果要好很多。比如,发觉孩子没说实话的时候,父母可以这样说:“你刚才说得很好,不过我觉得你好像还没讲完,你再想想,是不是还有什么没告诉我?”切记不要直接斥责孩子“你撒谎”“你骗人”,这样会损伤孩子的自尊心,使他更不愿意对你敞开心扉。

父母应该记住,无论何时,利用这一效应,父母传达的都应是首肯的信息,而不是相反,即希望孩子做什么,而不是不希望他做什么。孩子面临挑战时,父母鼓励的语言能促使他积极地行动,战胜困难而获取成功。

父母小贴士

每个孩子都像一座火山,他们日后成就的高低,就取决于这座火山是否能喷发出来,而“罗森塔尔效应”,就是一个提倡通过积极的暗示,将孩子的内在潜能都激发出来的好的教育方法。作为父母,在了解这一效应之后,就应在教育孩子时给予其正向的刺激,给予其肯定,让孩子发挥自身的优势。

4.爱孩子应该胜过爱分数

学生之间曾经流传着这样两句有趣的话:“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老师的法宝。”似乎对于学生来说,成绩就是天大的事情,自己必须获得好成绩、必须名列前茅,才有资格成为一个好学生,才经得起老师的考验,才对得起父母的付出,才能在社会上有所成就。但实际情况是这样吗?

先来看一些名人的经历:爱因斯坦和比尔·盖茨上学的时候都不是出类拔萃的学生,而是“晃荡”在十来名甚至更往后的孩子,他们在读书时期,成绩并不好,可是后来却分别成为了出类拔萃的科学家和企业家;牛顿、爱迪生、拜伦、巴尔扎克、雨果、黑格尔、华罗庚,这些名人小时候甚至都曾因学习成绩差而被他们的老师评价为“差生”“笨蛋”“劣等生”,但最后他们都为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成绩很差劲,但长大后却还能成为出色的企业家、著名学者、科学家,这是为什么呢?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第十名效应”,可以给我们合理的解释。

1989年,杭州市天长小学的周武老师受邀参加一次往届毕业生的聚会。令他大吃一惊的是:那些担任副教授、经理的学生,在小学时成绩并非十分出色;相反,当年那些成绩突出的好学生,现在却成就一般。

这个现象引起了周武的好奇心,他开始关注毕业班的学生。经过10年时间对151位学生的追踪调查后,周武发现,学生的成长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种动态变化中,小学生随着就读年级的升高,会出现成绩名次波动的现象:小学时主科成绩在班级前5名的学生,进入中学后名次后移的比例为43%;相反,小学时排在第六名到第十五名的学生,进入中学后,名次往前移的比例竟为81.2%。

很多老教师也都有这样的经验:那些在中小学里被老师看重的优等生,在进入大学或参加工作后,并没能保持优势,也没能取得突出的成就。相反,往往排在班里十名左右甚至更靠后的学生却能爆发出令人意想不到的巨大潜力,他们在大学时期脱颖而出,在工作岗位上也是建树颇丰。这种后来居上的现象便是“第十名效应”。

导致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呢?我们仔细分析一下就能得出答案:

首先,那些过于追求以分数取胜的学生,他们的知识面往往过于狭窄。虽然他们对书本研究得很透彻,考试成绩很优秀,但平时很少接触课本以外的知识。而排在十名左右,甚至十名以后的学生,本身没有太大的学习压力,能够留出一定的空闲时间,来翻阅课本以外的书籍,学到更完整、更丰富的知识。

其次,过于追求分数的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将自己关在教室里学习,因而很少有时间去参加体育运动,这样不仅会导致身体孱弱,不懂得“劳逸结合”的学习模式也容易使他们变成“书呆子”,身体和思维并不那么活跃。而第十名左右的学生,一般在校期间就比较活跃,喜欢参加各种体育活动和课外拓展,进入社会后也能承担繁重、复杂的工作。

再次,一味追求第一名、第二名的人往往缺乏个性。他们为了追求好成绩,花去了所有的时间,很多活动都不参加,本来具备的一些特长也不敢发挥。而那些“第十名”的孩子,往往喜欢、也有时间参加一些文艺活动、体育活动,各方面能力相对较强,使得他们在走上工作岗位后往往有更充沛的精力,以及更大的影响力。

最后,那些在学校经常顶着第一名、第二名光环的人,在进入社会之后心理可能不够坚强,经不起挫折、失败;而第十名左右的人不在乎名次,其抗干扰、抗挫折的能力以及承受能力都比较强。这也就无形中降低了“尖子生”成功的几率,而增加了“第十名”左右的学生成功的可能。

分析到这里,我们已经可以看出,在求学时期,一味追求高分是没必要的,甚至是不可取的,这种以心理健康、身体健康换取高分的代价实在是太大了。而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依然信奉“高分法则”,觉得孩子只有在学校表现得优秀,将来走上社会才能优秀。怀有这种想法的父母,应该重新审视自己的观点了。

壮壮捧着考了92分的卷子回家,一路上非常忐忑,他知道,自己没能考到95分以上,或者没能拿到第一,回家一定会挨批的。

果不其然,壮壮刚走进家门,妈妈就立刻迎上来:“壮壮,怎么样?卷子发了吧?考得不错吧?满分了吗?”壮壮心里一冷,知道今天是躲不过挨骂了,干脆直接把卷子递给了妈妈看。爸爸也立刻围了上来。看完试卷之后,爸爸和妈妈的脸色都由期待转为了恼怒,爸爸声音响得像雷似的:“不是告诉你了吗?小学每一科考试必须拿到95分以上、接近满分,你才勉强算是一个好学生。连95分都考不到,以后这样的试卷不要给我们看了!”说完,就把卷子扔到了沙发上,壮壮既害怕又伤心,捡起卷子,默不作声地回自己的房间了。从那以后,壮壮再也没有出去玩过,也很少跟父母沟通。一个学期后,他的确考了满分,爸爸妈妈都很高兴,但壮壮却连一点孩子的活力都没有了。

很多父母都像例子里壮壮的爸妈一样,在乎的是孩子的考试结果,而不管孩子学习的过程是否快乐。平时对孩子爱护有加,一旦孩子学习有闪失就立刻暴跳如雷,甚至惩罚孩子,这会使得孩子将不快乐的体验与学习相联系,导致孩子对学习的兴趣锐减,把学习只当作满足父母要求的一件事。这样的话,即使孩子真的考出了好成绩,也远远弥补不了他失去的快乐和其他方面的缺失。

这就告诉所有的父母,要用平和的心态面对孩子的成绩。成绩是对孩子上一个阶段学习成果的检测,父母不妨以学习成绩为依据,了解孩子的学习状况,帮助孩子找到进步的方向。不要以分数来评判孩子该受到奖励还是惩罚,更不要因为孩子成绩不够理想,就将孩子全盘否定。要知道,只有父母对孩子有信心,孩子才能对自己有信心。

父母小贴士

一个人要想成功和成才,起决定作用的是他的全面素质,即品德、知识、能力、身心健康等,这些因素是缺一不可的。只注重孩子成绩的父母,就像是在强制孩子进行不平衡的成长,这种压力下长出来的孩子,性情和能力必定都会有缺陷和不足。所以,为了孩子的长远发展,父母千万不能只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应培养孩子全面均衡发展。

5.“感官协同效应”助力孩子提高学习效率

宋代大学者朱熹发明了一种独特的读书法,叫作“三到”读书法。他说:“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绝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朱熹的这个理论被后代的许多文人奉为圭臬。它之所以有效,就是因为它包含了两种感官的协同作用——视觉和听觉。

所谓的“感官协同效应”,是心理学上一个著名的理论,指参与收集信息的感官越多,信息就越丰富,所学的知识也就越扎实。也就是说,多种感觉器官一齐上阵参与记忆,多种感官协同活动,能够提高感知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