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让孩子听话的心理学
19205200000025

第25章 坚守尊重原则,给孩子一碗温暖的心灵鸡汤(1)

电视剧《家有儿女》是一部风靡一时的情景喜剧,播出以后受到广大儿童观众的喜爱。之所以受儿童喜爱,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其中的孩子并不是以依附于家长的角色出现,他们不是家长的小跟班,也不是家长的“复制品”,他们被允许有个性,对家长服从少、平等交流多。正是这种平等尊重、而不是一味命令的家庭氛围,感染了孩子们,得到了他们的认可,因此这部剧才深得孩子们的喜爱。这就给了现实生活中的父母们一些警示:要想和孩子相处得如同朋友一样亲密无间,就要坚守尊重原则,而不是过多地干扰和强迫孩子。

1.温和的话语似春风,吹开孩子的心房

孩子为什么不愿意跟我交谈?为什么我和孩子的沟通多半以失败告终?为什么我们之间难有那种温情的话语?相信生活中有不少父母都有这样的疑问和感慨。其实不管每个家庭的具体情况如何,沟通不畅多半都是一个相同的原因造成的,那就是父母没有较多地顾及孩子的感受,而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发言,使得说出来的话让孩子感觉如刺耳的针,而不是温柔的春风,因此自然不愿和父母有过多的交谈。

很多父母为自己和孩子的沟通出现了问题而苦恼不已,向人倾诉时也总是觉得自己很委屈:我费尽心力养大孩子,现在他却不愿跟我说话……其实,父母们有没有想过,是否是自己对孩子的说话态度有问题,才逐渐让孩子对自己“敬而远之”了?

先来看一个真实的例子:

孩子背着书包回家,刚进屋,妈妈就横眉怒目,问道:“你今天上课的时候是不是和同学说话了?你现在怎么学会这个臭毛病了?妈妈不是说不能在课上随便说话吗?要不是我今天给老师打电话,你是不是还不准备告诉我?”孩子看见妈妈的样子,张了张嘴,又把话咽了回去。其实,他是想告诉妈妈:“我只是向同学借了一把尺子,我的尺子坏了。”就这样,这个孩子整个学期都没有尺子用。可他宁愿每天借同学的,也不愿意向妈妈说。

看到这个妈妈说话的态度,相信所有人都会觉得像在谈判、在辩论,不像在和自己的孩子说话。以一种与对手争辩的态度和孩子说话,孩子当然不愿意有所回应。心理学上有一个“低声效应”,说的是,与雄辩型、演说型的谈话方式相比,沉稳、温和的谈话方式更容易让对方接受。相信这个道理很多父母都懂,但在实际生活中,却有太多的父母忘记了这一原则,总是喜欢用“高分贝”来训斥孩子,好像自己的声音越大、气势越逼人,就越能说服孩子。试想,假如我们遇到这样一个人,愿意和他继续沟通、并且做无话不谈的朋友吗?在家庭教育中也是同样的道理,随时谨记“低声效应”,记住不管是谈论什么事情,较低的声音往往都比高声音效果要好。中国有句话叫作“有理不在声高”,同样适用于与孩子的沟通。

父母施行“语言暴力”,也是破坏亲子沟通的一大杀手。什么是语言暴力呢?一是恐吓。父母如果经常用话语恐吓孩子,就容易使其产生紧张、焦虑、抑郁、敏感、恐惧等心理反应,严重时还有可能造成孩子智力低下,甚至出现神经衰弱、偏执等症状。二是攀比。不少父母对孩子期望过高,但又着急孩子一时无法做到最好,于是就从语言上“旁敲侧击”,不是说“谁谁家的孩子数学比你好那么多”,就是说“那谁都当班干部了”。这样的语言在父母看来是激励,但孩子听起来却是沉重的打击。三是故意夸大其词。比如孩子犯了一个小错误,父母为了让孩子意识到自己行为有偏差,就故意将后果说得很严重。其实,这只会让孩子产生恐惧心理,继而为避免惩罚而养成撒谎、隐瞒等坏习惯。

经常使用“语言暴力”的父母,虽然自我感觉没什么恶劣后果,却可能让孩子心里十分不舒服。这就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这一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瀑布心理效应”。也就是说,即使信息的发出者心理比较平静,但传递的信息被接受后却使得对方极度不平静,从而导致接受者态度行为的变化。这种心理现象,就像大自然中的瀑布一样,上面平平静静,下面却已激起了千层浪。

一天,妈妈做好了饭,看着女儿放学的时间已经到了,但左等右等,女儿还是没回来。这时,妈妈先是责怪说:“这孩子,肯定又贪玩了。”一会儿,妈妈语调高了起来,明显带有愤怒的情绪:“这都什么时候了,还不见人影!饭菜都凉了!这孩子真不懂事!”又等了一会儿,女儿还是没回来。夫妻俩越想越害怕:该不会出什么事了吧?都这么晚了能去哪里?两人正要出去找,女儿开门回来了。妈妈上前就是劈头盖脸的一顿骂:“你这个死孩子!你死哪去了?我们差点一家一家给你同学打电话了!你还知道回这个家啊!”女儿几次张口想解释,都被妈妈的骂给堵了回来。女儿再想说,已经被妈妈一把推到了屋里:“今晚别吃饭了!好好在房间里反思反思吧!”

妈妈的本意是关心,看到孩子时也是放心,但却用责骂和推搡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女儿呢?从父母那里得到的只有斥骂和责怪,原本想沟通的心思也没有了。父母这种拙劣的爱的表达,不仅打破了原本可以顺畅沟通的局面,想必还深深伤了女儿的心——很多研究都已经证明:父母苛求、缺乏温柔的养育方式与过分保护、干涉一样,都有损子女健康成长。

父母要想和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必须牢记上面所说的“低声效应”,也必须杜绝“语言暴力”。父母和孩子说话,要时刻抱着和陌生人说话的心态,这样才能做到对孩子尊重。比如,孩子回到家,先用愉快的语调和孩子打招呼;观察孩子的心情,确定孩子有时间和情绪聊天;在和孩子沟通之前先征求他的意见,问他此时是否愿意和自己交谈;和孩子说话要尽量用温柔的语调,即使是探讨孩子的错误和严重的事情也是如此;尽可能地找孩子感兴趣的话题聊。

每个人都希望被别人温和地对待,孩子也不例外。并且,对于心灵相对脆弱一些的孩子来说,对别人和自己谈话的态度会要求更高一些。父母要用心体会孩子的感受,尽量用温和的话语来和孩子沟通。

父母小贴士

温和的语言是一阵春风,能够吹开孩子的小小心房、打开孩子的“话匣子”,让他愿意将自己的心里话说出来;温和的语言是一汪泉水,能够滋润孩子的心灵,让父母讲的道理更容易渗透到孩子的心中;温和的语言还是一剂疗伤的良药,能够快速治愈孩子心中的伤口。

2.蹲下来跟孩子交流,做孩子的“自己人”

美国精神病学家威廉·哥德法勃曾经说过:“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是把孩子当成与自己人格平等的人,给他们无限的关爱。”无数事实也证明,只有以平等的眼光看待孩子,孩子才能将父母当作他的“自己人”,也才能够和父母达到最佳的沟通效果。正如两个相连的装水容器,只有两边一样高低,才能达到“对流”、相互容纳的效果,如果一边高、一边低,那么水就只能朝着一个方向流——亲子之间的沟通就会变成“一言堂”。

在如今的家庭中,父母对孩子爱则爱矣,但却少有父母能和孩子做到平等交流的。父母教育孩子,总是习惯性地对孩子发号施令,把自己认为对的强加到孩子身上,而很少考虑孩子内心的想法。而当孩子不愿按照自己的意思做时,父母就对孩子大失所望,连说孩子“不懂事”“不听话”,最终不是强迫孩子按自己的想法行事,就是一副“痛心疾首”的表情。

父母总觉得孩子理解不了自己的良苦用心,但假如父母扪心自问,就会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没有谁愿意按照别人的想法来生活,孩子也是一样。如果父母肯蹲下来,从孩子的视角来看世界、看问题,以和孩子完全平等的地位来与其交谈,也许就能体会到孩子内心深处的感受,或者有机会倾听到孩子心底的声音。

圣诞节这天晚上,一位年轻的妈妈带着5岁的女儿去参加圣诞晚会。热闹的场面,丰盛的美食,还有圣诞老人的礼物……妈妈兴高采烈地和朋友们打着招呼,不停地领女儿到晚会的各个地方,用餐、跳舞、谈笑,她以为女儿也会很开心,但出乎她的意料,女儿的情绪始终不好,宴会到一半时,她几乎哭了起来。为了不破坏这一夜的好心情,妈妈耐心地哄着,但女儿却不领情,赌气似的坐到地上,鞋子也甩掉了。

妈妈气愤地一把把女儿从地上拖起来,狠狠地训斥几句之后,蹲下来给孩子穿鞋子。在她蹲下来的一刹那,她惊呆了:她的眼前晃动着的全是大人的屁股和大腿,而不是自己刚才所看到的笑脸、美食和鲜花。她明白了女儿为什么会不高兴,于是立刻带着女儿离开了宴会,回到了家里。

父母居高临下地和孩子沟通,必然无法看到孩子眼中的世界,也无法体会孩子的内心所想。只有蹲下来,才能和孩子处于平等的位置——不只是生理上的高度,也是心理上的高度达到了一定的平等状态。这时,孩子才能将父母当成“自己人”,才愿意说出自己的心里话。

心理学上有一个“自己人效应”,是指对方把你与他归于一类。在人与人的交往中,面对“自己人”时是自己最愿意说出心里话的时刻,因为在人们的心中,“自己人”与自己有着一样的视角、一样的思想,最容易接受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父母想要成为孩子的“自己人”,第一步就是要“蹲下来”。其实,“蹲下来”只是一种形式,目的是让孩子感觉到你尊重他、重视他,在认真地和他沟通。这样,孩子才愿意把你当作自己的朋友,向你一吐内心的想法。

日本著名的儿童文学家黑柳彻子,曾以一本《窗边的小豆豆》享誉全球。这本书流行于很多国家,作者被认为是“再也没有比她更了解孩子的了”。许多孩子看了这本书后,很羡慕豆豆能有那么好的机会去巴学园,能碰到像小林校长那么好的老师。

在很多大人的眼中,这本书的主人公小豆豆纯粹是一个“问题儿童”——实际上在巴学园中,每一个孩子都是我们眼中的“问题儿童”。那么孩子为什么还会羡慕她呢?原来,小豆豆因为淘气被原学校劝退,来到一所新学校——巴学园。小豆豆到巴学园的第一件事情,不是被妈妈当着校长的面“揭疮疤”,也不是校长、老师的思想教育,更不是听“要是再那样的话,你就没学上了”之类的恐吓、危言。而是校长把妈妈打发走之后,把椅子拉到小豆豆面前,面对小豆豆坐下来,说:“好了,你跟老师说说话吧,说什么都行,把想说的话,全部说给老师听。”然后,小豆豆就把陈谷子烂芝麻的事情都搬了出来,甚至把“擤鼻涕、钻篱笆”的事都说了出来,当小豆豆因绞尽脑汁仍找不到有什么可说的而伤心时,校长摸着她的头说:“好了,从现在起,你是这个学校的学生了。”

校长一上午4个小时的时间就这样“浪费”了,但在这么长的时间里,校长先生不但“一次呵欠没打,也没有露出一次不耐烦的样子,而且像小豆豆那样,把身子向前探出来,专注地听着小豆豆的话”。小豆豆觉得“只有校长一个大人这么认真地听她说话”,“和这所学校的校长在一起的时候,她感觉非常安心、非常温暖,心情好极了”,“能和这个人永远在一起就好了”。

现实生活中,有几个大人能够做到像小林校长一样,认真地听孩子“发牢骚”“倾倒情绪垃圾”呢?又有哪个家长能够如此认真地听孩子说话,达一个小时呢?小林校长一听就是4个小时,完全将自己和小豆豆放在一个平等的位置上,没有丝毫说教的架势。很多父母埋怨孩子不愿意和自己沟通,或者说现在的孩子太难教育,其实真实情况是他们不肯花时间去认真倾听孩子、平等地和孩子交流。所以,孩子只好对父母锁起了心门、关闭了心扉。

所以,当父母们看到孩子因为帮助同学而晚归时,别再只顾着发泄自己焦急等待的情绪了,而应该对孩子竖起大拇指,说一句“你真有爱心”,接着再说“下次最好先打个电话回来”,相信孩子会更乐于接受;看到孩子捡起别人扔掉的东西,先别火冒三丈地呵斥孩子扔掉,耐心地问一问孩子,也许他只是记住了妈妈的一句“不要乱扔垃圾”……

孩子的世界其实并不难懂,孩子的心与大人的距离也不像我们想象得那样远,孩子就是一个单纯的“小人儿”,就看你愿不愿意去接近他、了解他,做他的“自己人”。

父母小贴士

不是居高临下地命令,也不是简单粗暴地呵斥,而是蹲下来,和孩子处于平等的位置,耐心地去听、用心去理解。当你真正做到时,也许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3.对孩子放手,给他百分百的信任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一个儿童都是带着想好好学习的愿望来上学的。这种愿望像一颗耀眼的火星,照亮了儿童的情感世界。他以无比信任的心把这颗火星交给我们——老师、父母。但这颗火星很容易被尖刻的、粗暴的、不信任的态度所熄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