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伟大的人物
19204100000009

第9章 堪称楷模的世界名人(1)

1.印度救星甘地

在印度,有人称甘地为圣雄,也有人相信甘地是印度神的化身。因为只要他振臂一呼,印度人就能从睡梦中被唤醒。

还记得吗?很久以前,印度曾有一个穿着破旧衣服、身材瘦小的人。他躺在帆布床上,宣布绝食,并劝勉其他人也吃素,直等到他死。这件事轰动了全世界,各报都把这件事当做重要新闻,竞相以大标题刊载。因为这个绝食的人,正是莫汉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是20世纪的一位世界伟人。

从物质上说,甘地是非常贫穷的,有人估计过,将他的全部家产变卖,也值不了75美分。然而,全世界有哪一位富翁能拥有超过甘地的权力呢?

印度民族不是占地球上人口的1/6以上吗?不过,数百年来他们都沉睡在梦中,因此尽管人多,可是有什么用呢?任凭你生得高大,又有什么能耐呢?但是,一位瘦小得不满100磅的人振臂一呼,却把所有的印度人都唤醒了。

关于甘地,有许多值得记述的传闻。比如他那副假牙,在不吃东西的时候,总是被放在他那破旧的衣服内。等到要吃东西时,他才把它安放在嘴里。吃完后,立刻又拿出来洗一洗,依然放在他那破旧的衣服里。

最初教甘地英语的是一个爱尔兰人,所以甘地的英语总是略带一点爱尔兰音调。

甘地通常穿一件半长的破旧衣服。但谁又知道,当初他在伦敦时,其实也是戴丝质帽子、穿大礼服、还拿着手杖,满有绅士风度呢!

甘地肄业于伦敦大学,之后还做过律师。在他当律师时还有一个笑话:当他第一次到法庭上为人辩护时感到非常害怕,两条腿不自觉地抖着……他的律师生涯,也就此“寿终正寝”了。

如果你以为甘地是个缺乏办事能力的人,那就错了。因为他虽然缺乏做律师的才能,但做过一件很有益于人类的事情,并且因此每年能获得一万五千美元,这完全可以推翻前面的论断。

那么,你是不是又会认为:他因为每年能获得这么一笔巨款,一定过得很快乐吧。那你又错了,因为他同情在贫困中挣扎的同胞们,又眼看许多同胞在饥饿中死亡,所以他认为自己的小小成就实在是微不足道,他把所获得的钱全部都用于救济穷人。并且他还立志,终生为那些贫穷的人们服务,尽自己的所有力量去帮助和解救他们。

甘地所吃的食物,价钱都很便宜,但都很有营养。他吃的有水果、羊奶、橄榄油等等。

甘地所提倡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可以说是起源于美国人亨利·戴维·梭罗的思想。最早时候,梭罗在哈佛大学毕业后,就花费了28美元在人迹罕至的湖滨建造了一间茅屋。在那里他开始了他的隐居生活,并且还拒绝纳税。因为这个原因,他曾被警察逮捕。他出狱后又写了一本书,反复声明“每个人都不应该纳税”的主张。正巧这本书被甘地读到了,他十分赞赏梭罗的观点,所以决定采用他的方法唤醒人民。他很清楚,英国政府没有真正使印度自立。所以大声疾呼反对英国,并对印度民众提出:“宁可入狱,不要纳税!”的口号,同时他还掀起抵制英货的运动。当英国政府向他们征收盐税时,他们就跑到海边去自己晒盐。

从印度教的立场说,印度有近一亿的人民是永远被视为下等人的。这是什么原因呢?不妨用你来比喻。假设你住在印度,而你的祖先在很久以前做过一件不光彩的事情,那么根据印度教的主张,你的祖先是卑鄙无耻的,就连千百年后的你,甚至你的子孙们,也是卑鄙无耻的,永远没有翻身的日子。那些甘甜的泉水,你是没有资格去喝的,只配去喝那污秽的臭水。

最令人奇怪的是,你竟然渐渐地自以为自己是卑鄙无耻的。你不敢进店里买东西,战战兢兢地站在相当距离之外,等待人们把东西扔给你。你没有资格进学校,更不配进入法庭和人们讲道理。你被万人诅咒,要是你的影子投射到一份食物上时,这份食物就只有被人抛弃,再也没有人肯吃它了。在印度,像这样过着悲惨生活的人,竟然有近一亿人之多。

伟大的甘地决心为这些人争取自由。他先以身作则,把一个正过着这种可怜生活的小女孩抱来认做养女,并好好地抚养她成人,对待她如自己的亲生女儿一般。

所以,甘地,有人尊他为圣雄,更有人相信他是印度神的化身。

2.说话奇才托马斯

人们喜欢听他说话,他说这全归功于他早年的卑贱工作。要不是做过这些事情,他的生活经验不会那么丰富,他也不会成功。

西方联合电报公司有一次曾在电台播音说:

“某日下午,凡是打给罗威尔·托马斯的电报,可享受免费的权利。”这个消息传出后,到了那天下午,该公司就突然忙乱了起来。你相信吗?在一小时内,竟有25万个电报之多。

托马斯是一个杰出的人才,他的著作丰富极了,甚至连自己都记不清楚所写过的书名。他有演说的天才,至少和400万的民众面对面地讲过话;他担任电台播音工作是最适合的,差不多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有他无数的听众。

我记得,曾经一连好几个月,整个伦敦的人都疯狂地争购入场券,使得各繁华路口的交通受到了阻塞。我起初也搞不清楚,他们买票去看什么?难道是去看大明星吗?

后来我才打听出来,这么多人不过是去听托马斯讲一些历史上有声有色的故事而已。

许多人急于知道托马斯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我可以在这里给你一些零星的提示:他曾做过金矿工人、牛场烙印员、播音员、主编和大学教授。他的足迹遍及欧洲、亚洲、非洲、阿拉斯加、澳大利亚和四大洋中各个岛屿。他不但曾陪同威尔士亲王到印度游历;而且还获得美国政府准许,第一个进入阿富汗荒野区域探险。

此外,他还擅长摄影。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他和他的摄影助手曾拍摄英、法、比、意、美和埃塞俄比亚等国的参战情形。在印度时,为了拍摄印度珍奇的内地景物,印度政府曾交给他许多车辆、轮船、大象,任凭他指挥运用。

他曾在普林斯顿大学教过“日常会话”课程,而且成为了一个最会谈话的人。他的职务就是把每天的重要新闻报告给美国数百万民众,并远播到全球各地。不论是澳洲山脚下的牧羊人,或是监狱里的囚犯,都是他的听众。甚至南非钻石矿的工人和新加坡的船长,都寄过“捧场信”给他呢!

总之,他无论在哪里说话,总是会有许多人在听。

他有这么大的成就,在你想象中的他,大概至少会和萧伯纳一般,有了花白的胡须了吧,其实,他在40多岁时,连一根灰色的头发都没有。

我第一次遇见罗威尔·托马斯是20多年前的事,那时他正在读书,既贫穷,也没什么声誉。可是等到他成功后我再碰见他时,他依然是这样的和善、热心和谦逊,并没有因为已成功而骄傲。

在纽约,托马斯虽有一座华美的房子,但他却喜欢在乡下的田园内消磨时光。

他每晚必定回到田园去,这似乎已成了习惯:每天晚上七点,他在电台播音完毕,而最后的一班车,就在五分钟以后发车。他虽然尽快地赶到车站,车子却经常在他到达以前已开走了。后来,纽约中央铁路局特地发出通告:“每晚七点零五分的车子,在托马斯未登车前,绝对不准发车。”从这可以想象得出托马斯受人景仰的情形了。

托马斯十岁的时候,曾在小科罗拉多河畔的大赌场和酒楼中做过卖报童,这些地方虽然都是有名的魔窟、罪恶的源泉,但值得我们称颂的是,托马斯并未因此染上种种不良嗜好。他不抽烟,不喝酒,而且痛恨赌博。他的夫人是一个贤惠的女子。他俩结婚后,从未发生过口角。家庭中充满了快乐和幸福。他的儿子也是个聪敏的孩子。

假使有社交场所请托马斯谈一个晚上的话,就该奉送他500美元的酬金——托马斯虽是一个善于谈话的人,但私底下十分缄默,愿意静听别人的谈话。在寒冷的冬夜里,他往往伴同他的爱犬坐在火炉边,痴望着炽红的火炭,好几个小时都不吭一声。

据说,学生时代的托马斯因为家境不富裕,是在半工半读方式下完成学业的。他管理过炉灶,当过厨师兼侍者,也曾替一位教授喂牛。因此托马斯常对人说,要是当年没有做过这些卑贱的工作,他的生活经验就没有这么丰富,也就不会成功。

不错,托马斯是一个大忙人,每天有许多事情等着他去做,有许多话等着他去说。然而,最难得的是,他却能够永远不慌不忙、安静地工作着,沉默地应付着。记得在一个冬天的早晨,我和他从他的田园出发,去赶开往纽约的火车。根据我当时的估计,仅允许我们有七分钟的时间吃早餐,其余的时间就得匆忙地赶路了,谁知他却很从容地走进饭厅,还亲自动手生了炉火,然后悠闲地一面观赏火,一面闲谈进餐。

最后,我要说:托马斯确实不会开汽车。然而,他却能够驾驶飞机,信不信由你。

3.《艾丽思漫游奇境记》的作者道奇生

把一个信口胡编的荒谬故事公诸于世,不是太有损一个大学教授的尊严吗?可是他却因此而大享盛名。

100多年前的某一天,英国泰晤士河上有一叶扁舟,载着三个活泼天真的小女孩以及一个默默无闻的害羞的年轻人。不过,当他泛舟回来三小时后,他已经加入19世纪名人之列了。

他的名字叫做查尔斯·勒特威奇·道奇生。这个名字说出来,虽使人觉得生疏得很,但这确实是他的真名。有人称呼他道奇生牧师,也有人称呼他道奇生教授,因为他平日在牛津大学教授数学,礼拜天便在教堂中讲道。

他很害羞,和成年人交谈时总觉得心中有点胆怯,因此也就显得很狼狈,往往说不出心中想说的话。可是,谁会想到他在小女孩们面前,竟能讲出一些近乎荒谬的动人故事呢?所以,那一天,一个值得纪念的下午,当他们泛舟于泰晤士河上时,他就替三个小女孩编造了一个极其生动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