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微动作:世界顶尖读心侦探公开遍布全身的心理秘密
19203300000012

第12章 公安人员告诉你,耳朵究竟有哪些暗喻(3)

2006年,中美间的海底光缆通信突然中断,导致中国大陆与海外的互联网络瘫痪。虽然有人把这件事情的起因推到了当时的台湾大地震上,但是据说这也是美国窃听失利的结果。虽然这样的传言无法被证实,但是经过这件事,美国吉米·卡特号潜艇艇长罗伯特·D·凯尔索带领部下在太平洋对海底光缆实施监听的行为却曝光了。

那么,凯尔索是怎样对中美海底光缆进行监听的呢?在驻韩美军的《晨鸟报》中,有军事专家细致地描绘出了当时的情景:在太平洋水下300多米的地方,排水量为1.2万吨的吉米·卡特号潜艇,安静地悬浮在水中。凯尔索坐在指挥舱内,有条不紊地指挥着特工人员。随后,潜水艇尾部的一扇门打开,数名穿着特殊潜水服、训练有素的特工人员,向坐落在潜水艇不远处的光缆游去。他们到达目的地之后,把光缆一起拖进潜水艇的一个工作舱,然后熟练地剥开光缆,安装上高级的窃听装置,随后将光缆放回原位。

吉米·卡特号潜艇本来归属于美国太平洋舰队,但是由于它有特殊任务,因此,凯尔索不仅受太平洋舰队的领导,还受美国安全局的领导,甚至有时候,凯尔索的一些行动还由布什亲自批准。

2007年,美国《海军时报》的记者曾经大胆地向凯尔索提问:“你是否窃听过海底光缆?”对于这个问题,凯尔索没有正面回答,只是说:“我不能阻止你那么想。”凯尔索没有直接否认记者的假设,那么是否说明这个假设就是正确的呢?

除了地面监听站和海底的监听潜艇外,美国国安局还在太空中放了大量的“耳朵”。可以说,他们不放过任何来自中国的声音。如今,中国几乎人手一部手机,用手机联系外界已经成为中国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活动。然而,绝大多数中国人并不知道,即便是平时与朋友的聊天,都有可能被美国在地球上方的卫星记录下来,其中有些聊天记录,还可能被分析、整理后送到美国总统的桌子上!

5.美国国安局怎样解读抓挠耳朵的心理暗喻

国安局高层对每个特工都灌输了这样的观点:你们不仅要具备格斗的技术,还要学会搜集信息。如果谁缺少监听和搜集信息的能力,那么他就配不上“国安局特工”的称号。正是在这种教育下,国安局的每个人都具有很强的监听能力。美国的一位高官曾说:“对这些国家安全局的人来说,他们能从别人的面部表情、肢体动作中搜集到各种情报,并运用心理学加以分析;甚至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他们都能发现很有价值的信息。”

在与对方的交流中,人们首先要确定的就是对方的真实情绪,然后再注意观察对方的细微动作,从这些动作中找出对方的心理活动,而这对于侦破案件有很大的帮助。这一点从基思·亚历山大所经历的一个案件中可见一斑。

有一天,基思·亚历山大看见一个着装高档但是看上去很不自然的人。昂贵的衣服穿在他身上似乎失去了原有的光彩,甚至像是对这个人的一种束缚。亚历山大认为他有些不自然,于是便尾随在他身后。不一会儿,他来到一家店铺买东西。在排队时,店员自然地与他聊起天来,而在提及自己的身份时,他说自己是个商人,但此时他的手不自然地抓了一下耳朵。经过长时间的训练,亚历山大知道他的这个动作表示他在说谎,因此更加怀疑他。于是,在那个人离开店铺之后,亚历山大便继续跟踪他。

可疑人员没有回家,而是来到了一间小旅馆。因为楼层不高,所以亚历山大很轻易地就看到了他在房间里的活动。让人奇怪的是,他回去之后没做什么,连上衣都没脱,倒头就睡了。亚历山大没有回家,也在这个旅馆住下了。第二天早上,亚历山大早早地就起来了,在旅馆的大厅中等待可疑人员的出现。不久之后,亚历山大看到那位可疑人员穿戴整齐地出来了,但是没有穿袜子。显然,这样的行为与他的衣着很不协调,于是亚历山大马上带他回去审问。最终审问出,他的真实身份是一个盗窃的惯犯。

在这一事件中,亚历山大凭借一个抓耳朵的小动作,以及对方怪异的着装,就判断出对方是一位可疑人员,除了让我们佩服他的智慧之外,也不得不感叹“读脸术”的可怕效果。那么,挠耳朵为什么就是在说谎呢?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保罗·艾克曼在为精神病学家演讲的时候,有人提出疑问:“如果一位曾经企图自杀的精神病患者声称自己已经好多了,向你申请这个周末在外面过,你该怎么办?”很显然,从生理上来说,患者的病症不可能这么快就好,但是患者总是信誓旦旦地说:“我说的都是真的。”他们看上去很诚实,没有一点撒谎的迹象。面对这种情况,应该如何判断他们是否在说谎?

这个问题艾克曼没有当场给出答案,他在回到自己的住所之后对此进行了研究。他录制了自己与一家精神病院患者交流的视频。开始时,他并没有观察出有人说谎,但是之后,一位患者告诉他,自己说谎了。于是,艾克曼开始仔细观看与这位患者交谈的视频,并放慢视频的播放速度,一遍又一遍地分析。后来,他突然发现,有一瞬间,患者的手突然挠了一下自己的耳朵,而他在挠耳朵时所说的话,也正是那句谎话。

后来,经过无数经验总结,艾克曼认为,人说话时挠耳朵的动作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谎言。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父母在孩子犯错之后骂孩子,孩子却在自己的屋子里堵住了耳朵,这样的动作很明显,就是不想听父母骂自己的声音。而当孩子们都长大了,这样的行为就变成了抓挠耳朵。据观察,人们在抓挠耳朵时会抓不同的部位,而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抓挠不同的部位,也有不同的含义。那么,该怎样解读呢?

(1)摩擦耳廓背后表示不同意你的观点

如果你在与其他人交流、详细地介绍自己的观点之后,对方却一言不发,只是冷静地看着你,然后下意识地用手指摩擦了一下耳廓后面。一般来说,做完这样的动作,接下来他不是转移话题,就是直接提出反对你的意见。因为这个动作代表的就是他并不认同你的观点,而此时,他的大脑中一般都是在构思如何反驳你。如果你再继续向对方介绍自己的观点,其结果往往是让对方产生厌恶,或者是干脆一走了之。如果你与别人聊天时,发现对方做了这个动作,这就表示对方的观点与你相反,因此,这时你要给对方发言的机会,否则你们的聊天可能很快就会终止。

(2)不停地抓挠耳朵表示内心焦虑

艾拉是一个善于观察的人,她总能从周围人的动作中解读出其中的意思。有一次,艾拉在办公桌前无意间抬头,发现背对着她的杰森正在紧盯着面前的电脑,手不停地抓挠耳朵。于是,艾拉走上前去询问他是否需要帮助。杰森感到有些诧异,随后很高兴地说了自己的需求。原来,杰森是一位新人,他对图像的处理还不够熟练,刚刚遇到了一个高难度的技术问题,自己想了很久也没想出解决方法,而这个问题在公司元老艾拉手中不算什么,所以,艾拉很快就帮他解决了问题。

艾拉只是在背后看了杰森一眼,怎么就知道杰森遇到了困难呢?没错,就是杰森不停抓挠耳朵的小动作泄露了他的内心。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人在焦虑的时候会有一种坐立不安的动作,这些动作可能是不停地挠头,也可能是不停地抓挠耳朵。

(3)挖耳朵表示不屑

如果你正在滔滔不绝地说着,对方却开始用手指挖耳朵,这样的动作一定会让你不悦,因为这表示对方对你不尊敬,同时还表示了对方内心对你的不屑,或者是对你所说的话的不屑。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当人们出现这种小动作时,多半是表示不愿意再听到你的观点。如果碰到这样的情况,你就要转移话题或者是让对方发言,因为即使你继续说下去也没有效果。

正是因为了解这些心理,所以美国国安局要求所有人员必须学习“微动作”。其实,不光是美国安全局,各国的安全局都一样。对于国安局来说,察言观色是他们最拿手的本领。因为国安局的人员除了要掌握必需的监听技术及格斗技巧之外,还要学习如何通过外在的动作与面部表情来判断对方的心理。

正因如此,国安局的人员都拥有洞察人心的火眼金睛,而他们每一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都是普通人的数倍。美国安全局局长基思·亚历山大曾经说过:“国安局是与心理学最接近的一个机构,国安局的特工全部都是心理学精英。”而在美国安全局中有一套完整的“微动作”——这能帮助其工作人员很快读懂人心。

6.耳朵和一个人的潜在特质有哪些关联

人的耳朵每天都会被使用,但是它不像眼睛与嘴巴一样被重视。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是感觉不到它的存在的。美国国安局总能找出旁人看不到的东西,他们认为耳朵里隐藏着很多密码,通过观察耳朵,不仅能看出一个人的健康状况,还能看出一个人的性格和天赋。经过二十多年的研究与观察,对于耳朵与性格的关系,国安局肢体语言方面的专家做出了如下总结:

(1)有耳垂与无耳垂

一般来说,耳朵可以分为有耳垂与无耳垂两种。实践证明,有耳垂的人大多个性温和、待人随和、乐于助人,办事的时候条理分明、不骄不躁,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而没有耳垂或耳垂小的人,如果再加上内耳部分突出,这类人则通常叛逆心很重,容易冲动,并且一般比较自私、不肯吃亏,但是反应灵敏,有很强的应变能力。

(2)耳朵形状的不同

耳朵形状圆滑丰满的人,人际关系会比较和谐,就像有耳垂的人一样,是比较随和的人,喜欢帮助别人,凡事不会太过计较。

如果耳形不整齐,有锐角或者呈现三角形等类似形状,这种人大多是叛逆心重、不服输的性格,并且不喜欢接受别人的意见,在听到别人的观点时总是不自觉地想要反驳。这种人较为冲动,很容易与人发生争执,人际关系一般比耳形齐整的人差一些。

耳朵的形状向前张开、成“招风耳”的人,会像雷达网一样接收信息。古书记载,招风耳会败掉祖宗留下的资产。不过,这个说法并不科学——很多企业家都是招风耳。招风耳表示此人像情报员一样,对于消息的搜集非常灵敏快速,判断事情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甚至喜欢从事冒险性的工作。此外,还有投机、吹毛求疵、疑心重等特性。

(3)耳朵的位置

一般来说,耳朵的部位比眉毛高的人容易成名。耳朵的上半部分代表一个人的行为能力,如果上半部分长得好,并且看上去很有力,高度还能接近或超过眉毛,则说明这个人有坚定的意志力,动手能力很强。耳朵的下半部分则代表一个人的思考是否周密。一般来说,有耳垂的人比较圆滑、不易冲动;耳垂往后者,个性内向、被动,欠缺热心,不够积极。

(4)耳朵上肌肉的形状

耳朵上的肌肉厚重有力,表示个人的持续力强,童年一般较为顺利;耳朵上的肌肉薄,表示做事情的意志力薄弱;耳垂的肌肉厚、往前翘,表示此人进取心强、外向好动,为人固执而积极,具有领导统帅的才能。

(5)耳朵对称

以耳形判断,左右耳对称、耳形好的人,有容人长处的宽大心胸;左右耳不对称、耳形差的人,则较为倔犟、嫉妒心强,且心中不易平衡,不喜欢他人一帆风顺,有愤世嫉俗之心;耳朵往后贴、正面看不到耳朵全貌的人,较能吃苦耐劳,且守口如瓶;耳朵长度超过嘴巴,则富有群众魅力和领导才能。

(6)耳朵的大小

耳朵大的人,一般来说,心胸比较宽阔。此类人对知识的追求和好奇心很强,具备过人的见解。他们对于是非善恶、真理俗见,均能了然于胸。由于这类人生命力充沛,个性稳重谨慎,做事头脑清醒、脚踏实地,并且任劳任怨,所以他们大多事业有成。

小耳的人大多为感性型的人。他们的情感比较细腻,意志不够坚定,很容易被别人的意见所左右;他们生活中的困惑较多,往往为芝麻绿豆的小事而过意不去,不太爱面对现实。因这类人自我意识强,所以他们对别人给予的中肯意见大多不予理睬,而这往往会影响到他们的人际关系。由于这类人用钱无计划,所以不太适合做生意。由此而言,这种人需慎重规划自己的人生,以免把自己搞得一团糟。

如果你仔细观察耳朵,就会发现它就像一个倒置的胎儿,头部朝下,臀部朝上。其实,耳朵就是人体的缩小版,每个部分都连接着身体的每个部位。经过研究,人们发现耳朵的上部可以体现一个人的智商,中部可以体现一个人的意志,下部可以体现一个人的感情观。

耳朵作为面部的五官之一,是面相中唯一不变的部位,不像有些人的眉毛、嘴形或脸形,在成长过程中会因为某些因素的影响而产生变化。比如,有的人长期过于忧愁、操心,可能会使眼睛周围过早地出现皱纹,眼睛就会因此产生变化。有的人由于有爱捏鼻子的不良习惯,使鼻子的皮肤松弛出皱,时间长了,鼻子也会变形。但这些情况在耳朵上都不会出现。由此而言,一个人的耳朵与性格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所以人们更应该了解耳朵与性格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