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人生要淡定,生活要从容
19200400000011

第11章 童心常在,享受生活(2)

洞悉自己是从容生活的一把钥匙。认识自己,找到最本真的自己,从而确定适合自己的人生轨迹,我们才能活出自己的精彩。这当然是需要时间的。我国著名的学者胡适,既是一位诗人、文学家,也是历史家、哲学家,人生非常成功,但他也曾经历过迷失自我再重新找到自己的过程:1910年,胡适在康奈尔大学学习农业,他作这个选择是因为当时美国的农学院可以免交学费,而这对家道中落的胡适而言是很好的一件事。可是,胡适进入大学不久,就发现自己对这个专业不太感冒。他说不出是为什么,但就是提不起热情来学习,而且对某些科目他还学得非常吃力。比如果树学这门课上,他总是洋相百出,许多美国学生二三十分钟就能解决的问题,他要花费两个多小时才能勉强完成,这样,胡适渐渐丧失了学习的兴趣,甚至对自己的能力失去了信心。胡适越来越觉得学习这样的课程是对自己生命的极大浪费,他开始怀疑自己当初为了省钱而选择学农业是一个严重的错误。后来,他根据自己对哲学、文学、史学的兴趣,毅然从农科转到了文科,最终功成名就,一生中获得了35个博士学位。

胡适的经历告诉我们,一个人在某方面做得不好,并不见得就是他的能力有问题,很可能只是因为他没有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优势所在。兴趣确实永远是学习和工作最好的动力,无论任何人,对于一件自己不感兴趣的事、一份自己不喜欢的职业、一种不适合自己的生活,都很难做好、做成功,而这也将成为烦恼的根源。只有自己喜欢,才会有动力去行动,才愿意坚持不懈地付出努力,才不会在过程中怨天尤人或自怨自艾。

了解自己,是通往幸福的捷径

要想活得不累,其实很简单,那就是不要太在意别人的目光,更不要听从他人的安排而勉强自己。人生短暂,任何一个人的能力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在生活中都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无论是面对事业、爱情或是其他方面的抉择时,我们首先要看清自己的意愿、衡量自己的能力,然后再作出决定。无论是谁的意见,哪怕对方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人,都只能作为参考。人是为自己而活的,也只有为自己而活才能活得出色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千万不要受任何人任何事的掣肘,去做违背自己意愿的事情,那样不仅事情做不好,反而会导致自我迷失。是的,不认识自己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迷失自我,然后,便开始欣羡他人。

若真的让他们换位生活会怎样呢?比如,有的人明明不是做生意的材料却非要下海经商,有的人明明不适合演艺圈却非要去挤那道门,等等。他们可能是为了满足家人的意愿,可能是被明星那绚烂的光环迷了眼,无论是出于什么原因,只要那些事情不是他们喜欢的或不是他们擅长的,他们只会是浪费了自己的生命,徒添了自己的苦恼。找不到自己,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能做什么,这样的人在做任何抉择时必然都是困惑的,他们实在活得很累。培根也曾说过,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诚然如此,别人的方向不是我的,别人的任何东西都只是别人的,看清自己,正确地给自己定位,那么无论是在日常生活里,还是在人生长长的跑道上,我们都能踏踏实实地走好每一步,不给自己留下遗憾。迷失自我的人注定了平庸,下面这个真实的例子就见证了这一点:

在日本有一个天才书法家,9岁时参加青少年书法展,就已经名震东京。他的四幅作品全部被私人收藏,总价值 1400万日元。当时,日本最著名的书法家小田村夫曾预言说,在日本未来的书坛上,必将会升起一颗璀璨的新星。然而,二十年后,即使是原来籍籍无名的人也脱颖而出了,这个天才书法家却再也没有音讯。是谁断送了这位天才的前程? 2002年,小田村夫特意走访了这位天才,在看了他的作品后,忍不住仰天长叹,说道:“右军啊!你毁了多少神童!”右军是谁?就是中国大书法家王羲之。原来,这个天才书法家临摹王羲之的书帖成瘾,二十年来苦练不已,却终于把自己的书法个性给磨光了。现在,他临摹王羲之的作品,几乎已经能以假乱真,却一点也找不到自己的东西。于是,在鉴赏家眼里,他的书法已不再是艺术,而仅仅是让人厌恶的仿制品。一个天才因模仿另一个天才而成了庸才,这让人惋惜,更让人警醒。纵观古今中外,凡是有所成就的人,无不是坚持着自己的个性和特色。而那些找不到自我的人,别说成就了,连普通的生活可能也过不好。

著名表演艺术家卓别林就是一个坚持自我的人。他是不列颠帝国勋章佩戴者、AFI百年百大明星之一,可他刚开始拍电影的时候,导演并不认可他,坚持要他去模仿当时非常有名的一位德国喜剧电影演员的风格。因为这样,卓别林始终被别人的光环所笼罩,这让他感到非常苦恼。后来,卓别林意识到必须保持自己的本色,便拒绝再模仿,终于创造出一套自己的表演方法而名垂青史。

美国歌星金 .奥特雷刚出道时也曾经历过对自我的怀疑,他极力想改变自己的德国乡音,以使得自己能像个城里的绅士,结果却受到了大家的耻笑。后来他终于明白自己就是自己,与其否定自己,不如好好发挥真实的自我,他开始利用自己独有的音色来演唱西部歌曲,最终一举成名。由此可见,个性才是一个人最宝贵的东西。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无论为了什么,请不要放弃最真的自己。只有坚持自己,说自己想说的话,做自己想做的事,才能保持从容的步态,在人生的道路上安然前行。然而,我们究竟要如何以生活为镜照出真实的自己呢?

美国有一家大学的科研人员,曾经做过一个名为“伤痕实验”的心理学实验。他们告诉参与的志愿者说,这个实验是要观察人们对身体有缺陷的陌生人的反应,尤其是面部有伤痕的人。于是,志愿者们被安排由专业化妆师在他们的左脸做出一道血肉模糊、触目惊心的伤痕,并被允许照镜子看看化妆效果。实验的最后一步是,当镜子拿走后,化妆师对志愿者们说,要在伤痕表面再涂上一层粉末以防止伤痕被擦掉。而事实上,化妆师在这时用纸巾偷偷抹掉了化妆的痕迹。志愿者们对这一切毫不知情,他们被派往各医院的候诊室,完成观察人们对其面部伤痕反应的任务。

实验结束,志愿者们回到实验室来描述他们的感受,结果他们的描述竟完全一致——他们觉得,人们对他们比以前更加粗鲁无理,很不友好,而且总是盯着他们的脸看!可是,实际上,他们的脸与往常是一样的,伤痕早就被擦掉了。他们之所以会产生那样的感受,完全是因为错误的自我认知影响了他们的判断。这个实验发人深省。原来,一个人在内心怎样看待自己,在外界就能感受到怎样的眼光。正如西方格言所说的,“别人是以你看待自己的方式看待你的”。

现实生活中也是这样,一个从容的人,感受到的眼光也是平和的;一个自卑的人,感受到的眼光多是歧视的;一个和善的人,会觉得别人也和善;一个叛逆的人,会总是认为别人在向他挑衅……所以最重要的是,你怎么看待自己。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是什么样的人,在他人眼中,你就是你给自己安排的那个角色。

当我们看清了自己的样子,确定了自己的心,我们的生活目标就会越来越清晰,我们的人生道路也会越来越明朗。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活得坦然,活得自在,尽情享受生命的阳光雨露,从容地面对生活中的风风雨雨。

快乐地做好自己

傍晚时分,园丁在花园里散步,却惊讶地发现,几乎所有的花草树木都是愁眉苦脸的样子。园丁询问了一番才知道,原来橡树抱怨自己没有松树那样俊秀,松树又为自己不能像葡萄树那样结许多果子而感到郁闷……只有花园角落的一棵小草,在夕阳里绽放着愉悦的笑容。园丁讶异地问小草:“同它们相比,你是这么的渺小,为什么你没有抱怨,还生长得如此生机勃勃?”小草微笑着回答说:“我不是橡树,也不是松树,我只是一棵小草,所以我就快乐地做好我自己。”小草的回答让园丁赞许,同时,也给了我们生命的启示:与其羡慕别人,不如做好自己。快乐地做好自己是小草生机勃勃的秘诀,同样也是我们为人处世的指导。生活中,我们都应该像小草那样,不为自己的渺小自卑,也不去攀比他人的荣耀,要知道,我就是我,独一无二,无可替代。

如果像故事里的橡树和松树那样去生活,那纯粹是自己给自己添堵。他们看不到自己所拥有的,却成日欣羡着他人的风光,最后应该做的事情没有做好,却没完没了地自寻烦恼,让自己的天空布满愁云惨雾。遗憾的是,生活中有许多人总是习惯于和他人去比较,他们的心思总是放在诸如此类的问题上:我的妻子有没有别人的温柔漂亮?我的丈夫有没有别人的富有或体贴?我的孩子有没有别人的出色?我的房子有没有别人的大?我的事业有没有他人的成功?我有没有他人优秀?等等等等。然而,正所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这么比下去,哪里会有尽头呢?

老话说得好,人比人,气死人。这个世界本来就是参差多态的,有高有低,有多有少,比较,只是一个虚幻的陷阱,不是智者的选择。何况,我们活着的目的和意义并不是在于比谁更漂亮、更聪明或更有钱,不必非要站在他人的肩膀上,只要能不断地超越自己便已经是成功了。

1972年,新加坡旅游局打了一份报告给总理李光耀,报告的大意是:新加坡不像中国有万里长城、有秦始皇兵马俑,不像埃及有金字塔,也不想日本有富士山……新加坡什么名胜古迹都没有,只有一年四季直射的阳光,因此,想要在新加坡发展旅游事业,实在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当时,总理李光耀看过报告后,在后面批了这样一行字:你想让上帝给我们多少东西?阳光,我们有阳光就足够了。旅游局的工作人员看了这行批文后,方才恍然大悟,明白了李光耀的意思是让他们好好利用自己的优势——阳光。后来,新加坡便开始利用一年直射的阳光来种植花草,并且很快就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发展成为世界上著名的“花园国家”,其旅游收入连续多年都位居亚洲第三位。

在这个故事里,新加坡旅游局工作人员一开始的思路就出现了偏差,他们钻进了比较的误区,只看到其他国家的优势却忘了自己也有独到之处。而事实证明,只要他们发挥好自己的优势,一样可以获得成功。

是啊,我们到底希望上帝给我们多少东西呢?如果所有的美好都给了我们,别人得什么?而那些在我们看来无比富有、无比成功、全身都笼罩着光环的人,谁又知道他们在遗憾什么、欠缺什么?每个人都拥有不同的人生,每个人的生命里都有得有失,没有人的生活是十全十美毫无瑕疵的,没有人可以拥有一切,当我们在拿自己的不足去和某人的圆满比较并为之羡慕不已、嫉妒万分或自卑自怜的时候,说不定也有某人在和我们比,并将我们视为偶像而无比崇拜呢。

做最好的自己

和他人比较,确实能在某种程度上带来前进的动力,激励自己做得更好。可如果把握不好分寸,就很容易使自己的思维进入到死角中,对人对己都很不利。比如一味向下比,会产生不健康的满足心理,觉得自己已经很不错了,不用再努力了,人开始变得懈怠、丧失斗志,人生的脚步自然会停滞不前;一味向上比呢,便会常常处于不知足的状态,对于现有的一切不能感到满意,最后衍生出来的结果不外是,要么不停地抱怨生活,要么陷入自卑中闷闷不乐,要么压力倍增,成日背着一座大山过日子。而无论哪一种结果,带来的肯定都是郁闷、烦恼、痛苦,而不是快乐。

一个人一生最难超越和战胜的,不是伟人,不是偶像,而恰恰是自己。不要再把目光投射在他人身上,只有踏踏实实地把自己做好,将自己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才能让我们的生命闪光。

有一个小有名气的诗人,因为自己有很多的诗篇没有发表出来也没有人欣赏,而感到非常的苦恼,他向禅师倾诉了这一切,希望禅师能帮助他。禅师听后笑了,用手指着窗外的一株植物说:“你看那是什么花?”诗人看了看,那是一株夜来香,带着些微的疑惑他回答了禅师的问题。而禅师点了点头,继续说道:“是的,因为这种花只在夜晚才开放,所以被人们称为夜来香。那你是否知道,夜来香为什么不像其他花一样在白天开放,而只在夜晚开放呢?”诗人望着禅师,不解地摇了摇头。“夜晚开花,总是难以引人注目,可夜来香还是快乐地开放着,这是因为它开花只是为了取悦自己罢了。”“取悦自己?”禅师的解答让诗人有些吃惊。“那些白天开放的花,都是为了引起人们的关注,赢得他人的赞赏。而这夜来香,在无人欣赏的情况下,依然绽放着独属于自己的芳香和快乐。

这才是真正的为自己而活。”诗人似乎有些明白了。

禅师继续说道:“做人也是这样,许多人所做的一切好像都是在做给别人看,要得到他人的认可和赞赏才会感到快乐,这其实是把自己的快乐交给别人决定啊。可是一个人只有先取悦自己,才能不放弃自己,才能提升自己,然后才能影响他人。夜来香只在夜晚开放,但许多人都是枕着它的芳香入梦的,一个人难道还不如一棵植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