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爱情不设房
19200300000032

第32章 男人的结,女人的劫(3)

6

能量守恒定律是久经验证的,你从房子里享受过多少舒适和方便,就要归还多少狼狈。那套房子于他们,就像一个鸡肋。为了将那套房子租出去,姚倩几乎跑细了双腿。

那套房子的第一位房客,入住的第一天,就嫌周围的汽车太吵。一个月后,给姚倩打来电话投诉,说楼下养狗,三更半夜的吵得他睡不着觉。姚倩同邻居交涉,不料蛮横无理的邻居说:“我们家的狗就是我儿子,你能不要你家儿子我就不要我们家狗宝贝。”姚倩哭笑不得。

房客不乐意了,嚷嚷着长此以往会导致神经衰弱,并坚决提前退租。

第二位房客小赵,是个老老实实的小青年,上班族。无任何不良嗜好,只是太邋遢了。他自从租住姚倩的房子以来,就从未打扫过卫生。脏衣服扔得随处可见,垃圾堆在垃圾桶里都发臭了,卫生间结了厚厚的一层黄垢。姚倩每次来收房租,都得义务为他做免费的钟点工。

小赵的租期一满,姚倩就坚持不肯续租了。但这脏得像猪窝一样的房子,她不得不亲自打扫。她用了整整一天才将房子恢复成原样。令她大为光火的是,本来是光面的油烟机,收回的时候变成“磨砂”效果的了。清洗抽油烟机时,用了大半瓶“威猛先生”费力擦洗都无济于事,还得用刀使劲儿刮。

对比小赵的不整洁,姚倩不禁为方驰的洁癖感到万分庆幸。她也更坚定了信心,下一个房客,坚决要找一个体面一点的人。

房客小陈,某世界500强公司的白领,全身都是名牌。他租房一年半的时间里,姚倩见过的女人至少有六个。他还好几次向姚倩抱怨,说床的质量不好。有一次她收房租时,敲了半天门也不见有人开,便直接开门进去。不料房间里突然传出小陈的声音:“倩姐你在外面等一下。”

姚倩这才面红耳赤地逃了出来。此时她才看到,客厅散落着几件女人的衣服,还有胸罩,内裤!

婆婆听说了此事,直说撞见这种事晦气,还称这房子再也不能给那个人住了,要不他们不会发财。姚倩本不信这些事,但那个“万箭穿心”的房子让她多少有些心有余悸,她又赶走了桃花常开的房客小陈。

房客小张是典型的富二代,在大二时就租姚倩的房子居住。他时常开着跑车,带一帮男女进来,夜夜笙歌,吵得邻居几次打110报警,还多次向姚倩投诉。他付房租一向很大方,有一次还多数了一百元给姚倩,姚倩不好意思赶他走,只是委婉地提醒他要注意影响。好在小张开公司的父亲一次性付款为儿子买了一套180平米的房子,小张很快就搬了出去。

小张离开后,房子里没有姚倩想象中的一片狼藉。因为小张每周都会请钟点工来收拾。他走后,除了衣服外,几乎没带什么东西走。姚倩本想将这些东西全都扔了,婆婆却舍不得,说这些东西都是八九成新,扔了可惜。两人一起收拾了半天,拣了一堆洗护用品,床单被套拖鞋什么的。婆婆欢喜得跟得了宝贝似的。

最近的一位房客,叫小杜,自称与房子苦大仇深。

她原本住在郊区,嫌上班不方便,且儿子出生了,想换套大点儿的,离母亲家也近些的房子。她看中一套100万元的房子,便将自己的房子以40万元卖掉了。因为她再买的房子算二套房,必须付五成的首付,她想,自己将卖房所得的钱款再凑10万元也够了。但办理贷款时却被告知利率突然上调,她手头的钱突然不够买房了。如此反复折腾,她不仅房子没买成,现在也流离失所了。她索性租姚倩的房子住,等房价下跌时再购房。

姚倩很同情小杜,但后来发生的一件事,却让姚倩改变了对小杜的看法。

那天,小杜将一季度的房租3000元交给姚倩,姚倩数了数,三十张,没错,便直接拿到银行存活期,准备发了薪水后再凑够一万元提前还贷款。谁知,银行的办事员却告诉她,里面有两张钱是假钱,还直接将两张假钞没收了。

姚倩气愤地当即给小杜打电话,没想到小杜却打死也不承认,还怪她当时为什么不把钱点清楚。姚倩百口莫辩,只得自认倒霉。

从那以后,每次收房租时,她都会一张张地仔细辨认,为此,宫成还笑她应该改姓钱。她反问道:“我要真姓钱,这辈子就不会为钱四处奔波了。我为了房子都脱了好几层皮了,现在还得天天跟房子打交道,都是拜你所赐啊。”

宫成反驳道:“倩姐你错了,你跟房子的渊源不是我促成的,而是你家的老公。你想想,你老公叫什么?方驰!不就是房痴吗?你跟他一样,也是个房痴。你天生就该跟房子结下剪不断理还乱的缘分啊。”

宫成牵强附会的这番话,她听了反觉得很有理。是啊,方驰,房痴。原来冥冥之中早就注定了他们要与房子打一辈子交道,只是他们从未发觉。

莫非,这辈子她注定要与房子纠缠到底?

7

同方驰商量后,她决定把方驰买的第一套房卖掉,在市区投资一个商铺。

因为那套房位置偏远,且房龄较长,姚倩用了一个多月时间才将它卖掉,净赚十几万元。

周边的商铺面积普遍较大,动辄几百万元。姚倩只能选择购买小面积的商铺。通过反复比较,实地考察,她终于选定江汉路上一处即将开盘的商铺。

她当机立断交了四万元订金认筹了两个号。她一看手上的号,立即开始皱眉头:总共两百多套房,她的号竟是105和106号。不行,这样下去,她绝对选不到自己中意的商铺。

她直接闯到售楼部,问:“请问你们经理在吗?”

一位售楼小姐拦住她:“你有什么事?”

姚倩说:“昨天他和我约好了,今天让我来找他。”

“请问你贵姓?”

“姓姚。请转告你们经理,我上周还和他一起吃过饭的。”

售楼小姐进去通知售楼部经理,姚倩却紧跟着她,直接冲进了经理室。

“陈总,你好啊。”陈总惊讶地看着她。

“您不认识我,可我久闻您的大名。您年轻有为,是本市房地产销售行业的翘楚啊。”听了她的马屁之辞,陈总对她也不那么戒备了。

“请问我们一起吃过饭吗?”陈总问。

“如果今晚我请您吃,那算不算吃过?”姚倩道。

陈总不禁笑了:“说吧,有什么事?”

“我刚在您这儿认筹了两个号,是一百多号。希望陈总能帮忙换两个靠前一点的号。”

陈总为难地说:“这个很难办啊,排号都是按认筹的先后顺序来的。”

姚倩正色道:“陈总,我也不是第一次买房了,实不相瞒,我是‘问鼎天下’的销售主管。这其中的奥妙我自然是懂的,就看陈总愿不愿意帮忙了。”

陈总哈哈大笑:“这是碰到行家了,不帮也不行啊。”

陈总想给她一个29号的,她笑了笑,并不接过。陈总说:“美女今晚能否赏脸吃个饭?”

姚倩狡黠地说:“陈总要是买‘问鼎天下’,我给您打折。”

陈总无奈地给了她一个8号,她这才心满意足地接受。

售楼大厅里坐满了准备购房的人。九点钟开始选房,许多人六点多钟就来了。大厅里人头攒动,一百多平米的售楼部被围得水泄不通。姚倩内急,很想上卫生间,却被阻隔在人群中,寸步难移。

一个女人突然神秘兮兮地出现在姚倩面前问:“我这儿有个18号,5000块钱你要不要?”姚倩笑了,扬了扬手中的号:“我的是8号,2000块卖给你怎么样?”

女人不声不响地走了,鱼一般地在人群中钻来钻去,令姚倩佩服至极。

激动人心的选房时刻即将开始。人群开始沸腾,购房的人们蜂拥到前台,几十个保安层层将疯狂的人们阻隔在门口。5个人组成一批,进入挡板隔成的选房区。排号靠前的姚倩有幸成为第二批进去选房的人。

第一批被叫到号的人欢呼雀跃着进去了,外面的人努力向里面张望着,却什么也看不到。念到8号时,姚倩兴奋地冲了进去,以最快的速度幸运地选到了自己中意的那一套房子。她认筹了两个号,本想选两套最小面积的商铺,无奈却被第一批选房的人选中了,手中资金有限的她,只好选择一套面积稍大的房。

选好房,她好不容易从人群中解脱出来,长舒了一口气。手中还多一个选房号,她思忖着是否该直接退掉,还是像刚才那个鱼一样的女人将这个号转手倒卖掉呢?

一个干部模样的老者上前同她攀谈,她感觉很眼熟。想起来了,他不正是前两天在售楼部碰上的老者吗?他自称是某国企的党委书记,手头有些闲钱了,便来投资房产。

老者知道她手中有两个号,便问她认购了几套房。她诚实答道,一套。老者拿着自己的197号,欣喜地问:“能不能把你手中的号给我?”

姚倩犹豫着。她深知自己的号虽比较靠后,但相对于那些两百多号,她的还算靠前的。

“这样,我给你五百块钱吧。”老者非常识时务。

因前两人已认识,姚倩不好意思拒绝,而且反正也白捡了五百块钱,便同意了。他们正准备交易,旁边忽然冲出来一位看上去打扮得很时髦的中年妇女,说:“你的号我给你八百,怎么样?”

姚倩犹豫着到底该答应谁。老者说:“你不是已经答应我了吗?”老者咄咄逼人的气势令姚倩自觉理亏,再说以后还是邻居,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也不好为三百块钱伤了和气,便拒绝了妇人的诱惑。

老者异常精明,他提议:“等我选好房后,再把订金两万块和五百块钱一起给你。”

姚倩虽不大情愿,但为了赚这五百块钱,不得不同意了。她坐在等候席上,吃着开发商提供的水果、蛋糕,喝着咖啡,饶有兴致地欣赏后来选房的人们的表演。

那个刚才向她卖号的女人手中拿着几个号正四处向人兜售。一对年轻的夫妇拿出三千块钱从她手中买了一个号,欢喜地插队提前选房。

看上去像夫妻的一男一女为选哪套房而激烈争吵着,最后甚至准备动武了,现场的保安强行将他们拉开了。

大厅里的空气闷得令人窒息。一个年纪稍大的老妇人因体力不支,突然昏厥过去,被立即送往医院急救。

姚倩感慨,如果自己不是找到销售经理,也会在这里乖乖地傻等,或者花钱买靠前的号。许多事情,如果按照常理来办,或许只能老老实实地吃亏。

选房的人被隔在里间,突然人声嘈杂,好像是有人在吵架,谩骂。不一会儿,听到什么东西被摔碎的声音。“打起来了,打起来了。”有人喊道。

很快有喜好八卦的人探听出,里面有两个人都选中了同一套房,结果谁都不让谁,吵着吵着就动起手来。一方扔了把椅子朝对方砸过去,伤到另一方的头部。双方互不相让,最后房没选成,两人反被几个保安合力架了出去。

好不容易老者一家人用她的号买到合意的房了。老者将两万元订金交到她手上,她继续等待卖号所赚的五百块。老者的妻子掏出一沓钱,数出五张,却又留了一张,准备递给姚倩。

姚倩的脸瞬间变色:“明明说好五百的,怎么只给四百?”

老者的妻子不服气地说:“就这个破号,还要五百,太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