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明伦汇编官常典王寮部
19192700000009

第9章 将军

崔赜

按隋书崔廓传廓子赜字祖浚七岁能属文容貌短

小有口才开皇初秦孝王荐之射策高第诏与诸儒

定礼乐授校书郎寻转协律郎太常卿苏威雅重之

母忧去职性至孝水浆不入口者五日征为河南豫

章二王侍读每更日来往二王之第及河南为晋王

转记室参军自此去豫章王重之不已遗赜书曰昔

汉氏西京梁王建国平台东苑慕义如林马卿辞武

骑之官枚乘罢弘农之守每览史传尝窃怪之何乃

脱略官荣栖迟藩邸以今望古方知雅志彼二子者

岂徒然哉足下博闻强记钩深致远视汉臣之三箧

似涉蒙山对梁相之五车若吞云梦吾兄钦贤重士

敬爱忘疲先筑郭隗之宫常置穆生之醴今者重开

土宇更誓山河地方七百牢笼曲阜城兼七十包举

临淄大启南阳方开东阁想得奉飞盖曳长裾藉玳

筵蹑珠履歌山桂之偃蹇赋池竹之檀栾其崇贵也

如彼其风流也如此幸甚幸甚何乐如之高视上京

有怀德祖才谢天人多惭子建书不尽言宁俟繁辞

赜答曰一昨伏奉教书荣贶非恒心灵自失若乃理

高象系管辂思而不解事富山海郭璞注而未详至

于五色相宣八音繁会凤鸣不足喻龙章莫之比吴

札之论周颂讵尽揄扬郢客之奏阳春谁堪赴节伏

惟令王殿下禀润天潢承辉日观雅道贵于东平文

艺高于北海汉则马迁萧望晋则裴楷张华鸡树腾

声鹓池播美望我清尘悠然路绝祖浚燕南赘客河

朔惰游本无意于希颜岂有心于慕蔺未尝聚萤映

雪悬头刺股读论唯取一篇披庄不过盈尺复况桑

榆渐暮藜藿屡空举烛无成穿杨尽弃但以燕求马

骨薛养鸡鸣谬齿鸿仪虚班骥皂挟太山而超北海

比报德而非难堙昆仑以为池匹酬恩而反易忽属

周桐锡瑞唐水承家门有将相树宜桃李真龙将下

谁好有名滥吹先逃何须别听但慈旨抑扬损上益

下江海所以称王丘陵为之不逮曹植傥预闻高论

则不陨令名杨修若切在下风亦讵亏淳德无任荷

戴之至谨奉启以闻豫章得书赉米五十石并衣服

钱帛时晋邸文翰多成其手王入东宫除太子斋师

俄迁舍人及元德太子薨以疾归于家后征授起居

舍人大业九年除越王长史于时山东盗贼蜂起帝

令抚慰高阳襄国归首者八百余人十二年从驾江

都宇文化及之囗帝也引为著作郎称疾不起在路

发疾卒于彭城时年六十九

王延

按隋书秦孝王俊传有开府王延者性忠厚领亲信

兵十余年俊甚礼之及俊有疾延恒在阁下衣不解

带俊薨勺饮不入口者数日羸顿骨立上闻而悯之

赐以御药授骠骑将军典宿卫俊葬之日延号恸而

绝上嗟异之令通事舍人吊祭焉诏葬延于俊墓侧

王贞

按隋书文学传贞字孝逸梁郡陈留人也少聪敏好

学善毛诗礼记左传周易诸子百家无不毕览善属

文词不治产业每以讽读为娱炀帝即位齐王暕镇

江都闻其名以书召之曰夫山藏美玉光照廊庑之

间地蕴神剑气浮星汉之表是知毛遂囗脱义感平

原孙慧文词来迁东海顾循寡薄有怀髦彦籍甚清

风为日久矣未获披觌良深伫迟比高天流火早应

凉囗陵云仙掌方承清露想摄卫攸宜与时休适前

园后圃从容丘壑之情左琴右书萧散烟霞之外茂

陵谢病非无封禅之文彭泽遗荣先有归来之作优

游儒雅何乐如之余属当藩屏宣条扬越坐棠听讼

事绝咏歌攀桂摛词眷言高遁至于扬旌北渚飞盖

西园托乘乏应刘置醴阙申穆背淮之宾徒闻其语

趋燕之客罕值其人卿道冠鹰扬声高凤举儒墨泉

海词章苑囿栖迟衡泌怀宝迷邦徇兹独善良以于

邑今遣行人具宣往意侧望启予甚于饥渴想便轻

举副此虚心无信投石之谈空慕凿坯之逸书不尽

言更惭词费及贞至王以客礼待之朝夕遣问安不

又索文集贞启谢曰属贺德仁宣教须少来所有拙

文昔公旦之才艺能事鬼神夫子之文章性与天道

雅志传于游夏余波鼓于屈宋雕龙之迹具在风骚

而前贤后圣代相师祖赏逐时移出门分路变清音

于正始礼高致于元康咸言坐握蛇珠谁许独为麟

角孝逸生于战争之季长于风尘之世学无半古才

不逮人往属休明寸阴已昃虽居可封之屋每怀贫

贱之耻适鄢郢而迷涂入邯郸而失步归来反复心

灰遂寒岂谓横议过实虚尘睿览枉高车以载鼷费

明珠以弹雀遂得裹粮三月重高门之余地背淮千

里望章台之后尘与悬黎而并肆将骏骥而同皂终

朝击缶匪黄钟之所谐日暮却行何前人之能及顾

想平生触涂多感但以积年沈涸遗亡日久拙思所

存纔成三十三卷仰而不至方见学仙之远窥而不

睹始知游圣之难咫尺天人周章不暇怖甚真龙之

降惭过白豕之归伏纸陈情形神悚越齐王览所上

集善之赐良马四匹贞复上江都赋王赐钱十万贯

马二匹未几以疾甚还乡里终于家

常得志

按隋书文学传京兆得志博学善属文官至秦王记

室及王薨过故宫为五言诗辞理悲壮甚为时人所

重复为兄弟论义理可称

尹式

按隋书文学传河间式博学解属文少有令问仁寿

中官至汉王记室王甚重之及汉王败式自杀

李撝

按唐书新兴郡王德良传新兴郡王德良少以疾不

任职薨赠凉州都督孙晋先天中为雍州长史治有

名袭王坐豫太平公主谋被诛改氏厉晋就刑僚吏

囗解唯司功参军李撝从王如它日晋死哭其尸尽

哀姚元崇叹曰栾向俦邪擢为尚书郎

李善

按泾县志善南直江都人有雅行淹贯古今人号为

书簏显庆中累擢崇贤馆直学士兼沛王侍讲为文

选注敷析渊洽上赐赉优渥除潞王府记室参军为

泾令坐贺兰敏之难流姚州遇赦还居汴郑间授经

诸生四方传业者甚众

后唐

刘赞

按五代史唐臣传赞魏州人也举进士为罗绍威判

官去为租庸使赵岩巡官又为孔谦盐铁判官明宗

时累迁中书舍人御史中丞刑部侍郎是时秦王从

荣握兵而骄多过失言事者请置师傅以辅导之大

臣畏王不敢决其事因请王得自择秦王即请赞乃

拜赞秘书监为秦王傅赞泣曰祸将至矣秦王所请

王府元帅官属十余人类多浮薄倾险之徒日献谀

谄以骄王独赞从容讽谏率以正道秦王尝令宾客

作文于坐中赞自以师傅耻与群小比伍虽操笔勉

强有不悦之色秦王恶之后戒左右赞来不得通赞

亦不往月一至府而已退则杜门不交人事已而秦

王果败死唐大臣议王属官当坐者冯道曰元帅判

官任赞与秦王非素好而在职不逾月詹事王居敏

及刘赞皆以正直为王所恶河南府判官司徒诩病

告家居久皆宜不与其谋而谘议参军高辇与王最

厚辇法当死其余可次第原减朱弘昭曰诸公不知

其意尔使秦王得入光政门当待赞等如何吾徒复

有家族邪且法有首从今秦王夫妇男女皆死而赞

等止其一身幸矣道等难之而冯赟亦争以为不可

赞等乃得免死于是论高辇死而任赞等十七人皆

长流初赞闻秦王败即白衣驾驴以俟人有告赞夺

官而已赞曰岂有天子冢嗣见杀而宾僚夺官者乎

不死幸矣已而赞长流岚州百姓清泰二年诏归田

里行至石会关病卒

姚坦

按宋史本传坦字明白曹州济阴人开宝中以尚书

擢第调补将陵尉历隰州推官将作监丞知浔州太

平兴国三年召还为著作佐郎通判唐州八年诸王

出合诏给谏以上于朝班中举年五十以上通经有

文行者以备宫僚乃以户部员外郎王适监察御史

赵齐为卫王府谘议左赞善大夫戴元为本府翊善

水部员外郎赵令图为广平郡王府谘议国子博士

阎象为本府翊善又以起居舍人杨可法国子博士

杨幼英左赞善大夫杜新及坦为皇子翊善国子博

士邢昺为诸王府侍讲坦仍赐绯鱼太宗召王适等

谓曰诸子生长深宫未知世务必资良士赞导使日

闻忠孝之道汝等皆朕所慎简各宜勉之坦历殿中

丞仓部员外郎赐金紫迁本曹郎中转考功仍为益

王府翊善坦性本强固滞王尝于邸中为假山费数

百万既成召宾僚乐饮置酒共观之坦独俯首王强

使视之曰但见血山耳安得假山王惊问故坦曰在

田舍时见州县催科捕人父子兄弟送县鞭笞流血

被体此假山皆民租税所为非血山而何是时太宗

亦为假山闻而毁之王少佚豫坦即丑诋王颇鄙其

为人自是坦每暴扬其事上尝戒之曰元杰知书好

学亦足为贤王矣少不中节亦须婉辞规讽况无大

故而诋讦之岂裨赞之道邪顷之左右乃教王诈称

疾不朝太宗日使视疾逾月不瘳甚忧之召王乳母

问状乳母曰王本无疾徒以姚坦检束居常不得自

便王不乐故成疾上怒曰吾选端士辅王为善王不

能用其谏而又诈疾欲使朕去正人以自便何可得

也且王年少必尔辈为之谋耳因命捽至后苑杖之

数十召坦慰谕曰卿居王宫能以正为群小所疾大

为不易卿但如是勿虑谗间朕必不听王薨改卫尉

少卿判吏部南曹他日因事得对上以其旧人召升

殿与语坦言及故府意短诸王而称己之敢言坦退

上谓侍臣曰坦在宫邸不能以正理诲谕事有微失

即从而扬之此卖直取名耳景德初求补郡俾知邓

州转运使表其治状诏嘉奖之大中祥符初复知光

州二年卒年七十五

张茂直

按宋史本传茂直字林宗兖州瑕丘人励志于学开

宝中州将器其为人首荐之且给钱五万以助其装

二年登进士第解褐海州推官进司农寺丞通判泰

州为转运使韦务升诬奏徙监梓州富国监代还自

陈得雪复通判静安军军不领县城闉之外即深州

之下博茂直奏割下博隶焉进秩著作佐郎扈蒙荐

其才改秘书丞会福州民讼田命茂直按之将行留

不遣参知政事李至称其端实命入益王元杰府为

记室参军王好学多为诗什遇茂直甚厚虽受时果

之赐亦分饷焉王尝遣使征诗茂直援笔而就甚称

赏之端拱元年召对赐金紫数日改度支员外郎三

迁本曹郎中真宗居藩时茂直与朱昂并在诸王府

每预宴集屡因酬唱识其名即位选用旧臣得茂直

及昂与梁周翰师顽辈相继知制诰茂直既入西阁

会元杰生旦遣持礼币为赐复至旧府时人荣之茂

直淳至寡言晚年多疾才思梗涩不称职改秘书少

监出知颍州咸平四年卒年七十五子成列

周孟阳

按宋史本传孟阳字春卿其先成都人徙海陵醇谨

夷缓第进士为潭王宫教授诸王府记室英宗居环

列以其质厚礼重之会除知宗正寺力辞凡上十八

表皆孟阳为文又从容陈古事以讽英宗悚然起拜

及为皇子愈坚卧不出孟阳入见卧内劝之曰天子

知太尉贤参以天人之助乃发德音何为坚拒如此

英宗曰非敢侥福以避祸也孟阳曰今已有此迹设

固辞不拜使中人别有所奉遂得燕安无患乎时中

使趋召十辈又命宗谔倾一宫往请不能动及是意

乃决帝即位命为皇子位说书以尝侍藩邸固辞加

直秘阁同知太常礼院数引对访以时务最后召至

隆儒殿在迩英苑中群臣未尝至人疑且大用帝亦

谕以不次进擢意孟阳称他人使代己乃迁集贤殿

修撰同判太常寺兼侍读神宗初立入奏事方升殿

帝望见恸哭左右皆泣下拜天章阁待制卒年六十

九诏特官子孙二人

黄裳

按宋史本传裳字文叔隆庆府普城人少颖异能属

文登干道五年进士第调巴州通江尉益务进学文

词迥出流辈人见之曰非复前日文叔矣改兴元府

录事参军以四川制置使留正荐召对论蜀兵民大

计迁国子博士以母丧去宰相进拟他官上问裳安

在赐钱七十万除丧复召时光宗登极除太学博士

进秘书郎迁嘉王府翊善讲春秋王正月曰周之王

即今之帝也王不能号令诸侯则王不足为王帝不

能统御群镇则帝不足为帝今之郡县即古诸侯也

周之王惟不能号令诸侯故春秋必书王正月所以

一诸侯之正朔今天下境土比祖宗时不能十之四

然犹跨吴蜀荆广闽越二百州任吾民者二百州守

也任吾兵者九都统也苟不能统御则何以服之王

曰何为九都统裳曰唐太宗年十八起义兵平祸乱

今大王年过之而国家九都统之说犹有未知其可

不汲汲于学乎他日王擢用东宫旧人吴端端诣王

谢王接之中节裳因讲左氏礼有等杀问王比待吴

端得轻重之节有之乎王曰有之裳曰王者之学正

当见诸行事今王临事有区别是得等杀之义矣王

意益向学于是作八图以献曰太极曰三才本性曰

皇帝王伯学术曰九流学术曰天文曰地理曰帝王

绍运以百官终焉各述大旨陈之每进言曰为学之

道当体之以心王宜以心为严师于心有一毫不安

者不可为也且引前代危亡之事以为儆戒王谓人

曰黄翊善之言人所难堪惟我能受之他日王过重

华宫寿皇问所读书王举以对寿皇曰数不太多乎

王曰讲官训说明白忱心乐之不知其多也寿皇曰

黄翊善至诚所讲须谛听之裳久侍王邸每岁诞节

则陈诗以讽初尝制浑天仪与地图侑以诗章欲

王观象则知进学如天运之不息披图则思祖宗境

土半陷于异域而未归其后又以王所讲三经为诗

三章以进王喜为置酒手书其诗以赐之王尝侍宴

宫中从容为光宗诵酒诰曰此黄翊善所教也光宗

诏劳裳裳曰臣不及朱熹熹学问四十年若召置府

寮宜有裨益光宗嘉纳裳每劝讲必援古证今即事

明理凡可以开道王心者无不言也绍熙二年迁起

居舍人

桂彦良

按明外史本传彦良名德称以字行慈溪人元乡贡

士为包山书院山长改平江路学教授罢归张士诚

方国珍交辟之不就洪武六年征诣公车以白衣赐

宴授太子正字尝与秦府纪善林温入见帝曰卿二

人一为帝者师一为王者师其各自重十一年授晋

王府右傅帝亲为文赐之彦良入谢帝曰江南大儒

惟卿一人对曰臣不如宋濂刘基帝曰濂文人耳基

峻隘不如卿也复赐诰称其心醇而不欺守固而不

变十三年更王府官制改左长史十五年朝京师上

太平十二策其目曰法天道广地利通民情培国脉

养君德辅圣学精选举审刑狱敦教化严边防搜才

俊广言路言皆剀切帝曰彦良所陈通达事体有裨

治道世谓儒者泥古不通今若彦良可谓通儒矣十

八年请告归卒

李希颜

按明外史本传希颜字愚庵郏人隐居不仕太祖手

书征之至京为诸王师规范严峻诸王有不率教者

或击其额痕隐起帝抚而怒高皇后问故曰乌有以

尧舜训吾子顾怒之耶乃解授左春坊右赞善诸王

就国希颜归旧隐足迹不及公府一日部使驺舆访

之途遇一老枕囗而卧前驱蹴之起乃希颜也倚囗

与语竟日而别

董子庄

按明外史本传子庄名琰以字行江西乐安人博学

有操行洪武中以乡荐除云南学官迁知茂名县与

修永乐大典擢国子司业严重善教士选为赵王府

右长史恭勤小心随事匡正不为苟容王所行多愆

礼度帝辄以责长史子庄不挫不变而执守愈坚永

乐十八年春当陪祀国社子庄夙兴正衣冠端坐而

刘淳

按明外史董子庄传淳南阳人洪武末为原武训导

周王聘为世子师寻言于朝补右长史以正辅王虽

在燕游不忘规讽端礼门槐盛夏而枯淳陈咎征进

戒王用其言修省枯枝复荣王旌其槐曰摅忠淳致

仕十余年而卒年九十有七

程通

按明外史周是修传通绩溪人祖平坐事戍延安通

以贡入太学上书乞赦还其祖词甚哀太祖怜而许

之后以廷对称旨授辽府纪善从王之国辽东燕兵

起从王浮海归朝上封事数千言陈备御之策进左

长史成祖即位从王徙封荆州有言通前上封事多

指斥者械至京瘐死狱中家属戍边

萧用道

按明外史董子庄传用道泰和人建文中举怀才抱

德诣阙试文章擢靖江王府直史召入翰林修类要

燕师渡淮与周是修同上书指斥用事者永乐初预

修太祖实录改右长史从王之国桂林尝为王陈八

事曰慎起居寡嗜欲勤学问养德性简鞭扑之刑无

侵下人利尝接府寮以通群情简择谨厚之人以备

差遣又作端礼体仁遵义广智四门箴以献人服其

切直久之以疾乞归成祖怒贬宣府鹞儿岭巡检卒

子晅

金实

按明外史董子庄传实开化人成祖即位实奏书言

治道帝嘉之复对策称旨除翰林典籍预修太祖实

录永乐大典选为东宫讲官历左春坊左司直甚见

褒重仁宗即位除卫府左长史正统初卒为人孝友

敦行谊阅经史日有程限至老不辍

叶铭臻

按宁波府志铭臻字维新登永乐二年进士少以文

名诗得盛唐风度每为举主解学士缙所称赏时韩

王素爱士一见悦之遂乞除为府伴读王改封于凉

恳归得允与祭酒陈敬宗齐名郑珞来守郡造庐求

见时铭臻杜门已久谢不出郑曰来求作府堂记耳

何拒之深也乃出见欢如平生延至郡斋援笔为记

郑叹服立碑堂隅其居家勤遵礼度不威自肃士大

夫语家法之善者以为称首所著有诗集二卷居家

集三卷

叶生

按宁波府志生字则存登永乐二年进士时成祖重

藩辅之任命学士杨士奇选进士优行者相之授生

蜀藩伴读同谱兄铭臻亦与选得韩藩人称丹山双

凤衔命抵藩进侯度箴二十章王大悦赐号明德先

生其学以主敬为先正心复性为本每陈谟训典坟

王未尝不肃襟竦听会谷庶人有反谋王召议生正

色对曰大义灭亲机当速发尚得姑徐徐哉即命属

草白诸朝由是湘汉肃清江淮安堵生之力焉卒于

藩邸所著有明德集二十五卷

赵季通

按明外史董子庄传同时有赵季通字师道天台人

由教官历永丰龙溪知县与修太祖实录除国子博

士进司业出为赵王府左长史与子庄同心辅导委

曲规诲多所裨益为人雍容详雅而执守坚确人不

能夺于时藩府僚之贤者首称赵董

杨黼

按明外史董子庄传黼吉水人由进士授监察御史

仁宗即位上疏言敬天勤民崇俭戒奢等十事多见

采纳擢卫王府右长史尽心献替笃学好古未尝苟

取一钱宣德初卒

宋子环

按明外史董子庄传子环庐陵人由进士入翰林为

庶吉士与修永乐大典除验封司主事历考功司郎

中从师逵采木湖广以宽厚得众心仁宗即位简授

梁府右长史丁内艰去服阕改越府为人和易淡泊

居两府皆有贤声宣德中卒官

王瀹

按明外史王铣传铣子瀹永乐四年进士改庶吉士

仁宗即位迁左春坊左司直郎时封建亲王瀹为郑

靖王左长史靖王当祀不斋瀹谏王不悦宣德四年

王就国累月不朔瀹谏又不听拟荀卿成相篇撰十

二章以献语激切由是与王不合帝闻之贻书让王

王终不听召还改行在户部郎中英宗即位拜户部

右侍郎巡抚浙江未几有母丧诏起复莅事五年多

惠政父老感而叹曰真先大夫布政子也会入觐留

摄部事寻以老乞归卒

刘良

按宁远县志良双桂坊人年十七以书经中景泰癸

酉乡试十就礼部不利志到衰白人皆轻之尝自语

曰进士必为我有第时未至耳先是良有梦费宏状

元己登科凡赴试必遍物色之不得感化丁未铅山

费宏遂访而饮之至酣抚掌大笑曰今科状元必子

吾三十年前梦神人告余曰汝登进士必费宏作状

元甲子科觅不见今得之天定故也是年宏果状元

良登二甲进士初授翰林检讨选入西阁侍兴献王

竭衷开导以勤慎闻授右长史转左长史进阶正四

品奉议大夫在任二十年以老乞归王亲书忠贞良

辅四大字及金帛以荣其行归田二十余年寿九十

有一

凌翰

按明外史李沧传翰字德容嘉靖中由乡举授泰宁

教谕日与诸生讲学秩满迁周府纪善以正道迪王

府中皆严惮之卒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