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休闲85个实用好学的幽默技巧
19166200000024

第24章 幽默技巧守口如瓶,最后一刻揭谜底显奇效

最后一刻未到来之前,对幽默的谜底守口如瓶、滴水不漏,将结果弄得玄而又玄,迷离莫测。

关系好的朋友之间。

关系较近的亲属之间。

非严肃场合。

守口如瓶这种幽默方式,要求表达着具有一定的含蓄性。即在关键点尚未出现之前,对幽默的谜底守口如瓶,滴水不漏。如果在渲染过程中提前露出了底,幽默的乐趣就会像皮球跑气一样消失得无影无踪。

马季先生的相声《新桃花源记》中有这样一段台词:马:贤弟,日后有空来愚兄寒舍一坐。唐:有空我一定到你家里做客。马:一言为定。唐;肯定去。马:且莫失约。唐:你住在哪啊。马:由此往西。唐:什么地方啊。马:二号坟地。唐:不去了!

这段相声台词层层渲染、反复铺垫。在这个过程中,马季丝毫不露他家住在“坟地”这个“包袱”,直到最后一刻才揭晓谜底,使观众顿觉意外,不由得哄堂大笑。

幽默这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形式,无论其构思如何别致奇巧,欣赏第二遍时总不及第一遍有趣。究其原因,恐怕在于那深藏起来的幽默谜底仅仅对第一次欣赏者是一个真正的“谜”。

守口如瓶的幽默方式,要求相当的含蓄性,制造悬念和进行渲染的目的都是为关键点做铺垫,对此幽默者必须心中有数,始终围绕这个中心目的来选材、描述、烘托。

1.不露声色,保密到最后一刻

守口如瓶的幽默方式,取得成功的关键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谜底的保密程度,越是拖到最后越是有较强的幽默性。因此,幽默时务必含蓄,谨防失之于“露”。

我国当代着名的相声艺术大师侯宝林指出,“铺平垫稳之大忌是提前泄漏天机”,“漏底”以前,不仅任何能联想到“底”的词语都要力求避免,连某些有可能“漏底”的下意识动作亦须严格避免。

2.顺应对方心理

通过守口如瓶达到幽默效果,保密时必须顺应对方心理,慢慢引导对方前行,直到最后一刻才把谜底揭晓。这样,对方既能顺“台阶”而上找谜底,又能在谜底揭晓后感到出奇的幽默。

3.制造悬念也要适可而止

守口如瓶的幽默方式,最需要把握的是制造悬念时要适可而止。幽默的含蓄性并不是没有限度的,应以对方能够意会为标准。为此,幽默者必须了解对方的欣赏水平,使幽默含蓄的程度及产生幽默意境的难度恰到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