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小学生经典阅读(四年级上)
19088300000043

第43章 哦!冬夜的灯光

[英国]莫里斯·吉布森

我和我的妻子珍妮特抛下我们自己的诊所,离开我们的舒适可爱的家,来到8000公里外的加拿大西部,这个名叫奥克托克斯的荒凉小镇。这里十分偏僻(pì),天气很冷,但是我们感觉到:我们生活的地方辽阔无垠(yín),这里有的是温暖、友谊和乐观。

我记得一个冬日之夜,有个农民打电话来说只有他一个人在家,而婴儿正在发高烧。虽然汽车里有暖气,他也不敢冒险带婴儿上路。他听说我不管多么晚也肯出诊,因此请我上门去给他的婴儿治病。

他的农场在15公里外,我要他告诉我怎样去法。

“我这里很容易找到。出镇向西走6公里半,转北走1公里半,转西走3公里,再……”

我给他搞得糊里糊涂,虽然他把到他家的路线再说了一遍,我还是弄不清楚。“我知道该怎么办了,医生。我会打电话给沿途农家,叫他们开亮电灯,你看着灯光开车到我这里来,我会把开着车头灯的卡车放在大门口,那样你就找得到了。”他在电话里告诉我这个办法,我觉得不错。

启程前,我出去观察了一下阿尔伯达上空广阔无边的穹(qiónɡ)隆。在冬季里,我们随时都要提(dī)防风暴,而山上堆积的乌云,可能就是寒天下雪的征兆。每一年,都有人猝(cù)不及防地在车里冻僵,没有经历过荒原风雪的凶猛袭击,是不知道它的危险性的。

我开着车上路,车窗外面寒风呼呼地怒吼着。果然,正如那位农民所说的,沿途农家全部把灯开亮了。平时,一入夜荒野总是漆黑一片,因为那时候的农家夜里用灯是很节约的。一路的灯光指引着我,使我终于找到了那个求医的人家。我急忙给婴儿检查病情,这婴儿烧得很厉害,不过没有生命危险,我给婴儿打了针,再配了一些药,然后向那农民交代怎样护理,怎样给孩子服药。当我收拾药箱的时候,我心里在想,那么复杂的乡村夜路,我怎能认得路回去呢?

这时候,外面已经下大雪了。那农民对我说,如果回家不方便,可以在他家过一夜。我婉言谢绝了。我还得赶回去,说不定深夜还会有病家来求诊。我壮着胆子启动引擎。把汽车徐徐地驶离这户人家的门口,说实话,我的心里满怀着恐惧。但是,车子在道路上开了一会儿,我就发觉我的恐惧和忧虑是多余的。沿途农家的灯都仍然开着,通明闪亮的灯光仿佛在朝着我致意,人们用他们的灯光送我回去。我的汽车每驶过一家,灯光随后就熄灭,而前面的灯光还闪亮着,在等待着我……我沿途听到的,只是汽车发动机不断发出的隆隆声以及风的哀鸣和轮下辗雪的索索声。可是我绝不感到孤独,那种感觉就像在黑暗中经过灯塔一样。

这时我开始领悟到了阿瑟·查普曼写下这几句诗时的意境:

那里的握手比较有力,

那里的笑容比较长久,

那就是西部开始的地方。

佳句品读

佳句:沿途农家的灯都仍然开着,通明闪亮的灯光仿佛在朝着我致意,人们用他们的灯光送我回去。我的汽车每驶过一家,灯光随后就熄灭,而前面的灯光还闪亮着,在等待着我……品读:我深夜出诊,是乐于助人;沿途的灯一直开着,既是人们照我回去,又像是向我致敬,是对我的一种细心体贴和关爱,这种心中装着他人的行为和思想,令人感动。

赏析感悟

文章用朴实的语言、朴实的情节,叙述了一个充满温情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真理:社会是由人组成的,只有彼此惦念、彼此宽容、彼此相助,生活才是温暖的、美好的。(特级教师赵玉合推荐评析)

名家·名篇·名句

马克·吐温

人物简介

马克·吐温是美国的幽默大师、小说家、作家,亦是著名演说家,代表作品有《百万英镑》、《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王子与贫儿》等。

作家点评

马克·吐温虽然家财不多,却无损其幽默、机智与名气,堪称美国最知名人士之一,被誉为“近代幽默文学的泰斗”、“代表美国文学的世界一流作家”。

海伦·凯勒曾言:“我喜欢马克·吐温——谁会不喜欢他呢?即使是上帝,亦会钟爱他,赋予其智慧,并于其心灵里绘画出一道爱与信仰的彩虹。”威廉·福克纳称马克·吐温为“第一位真正的美国作家,我们都是继承他而来”。

名著介绍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马克·吐温一部重要的作品,故事的主人公是在《汤姆·索亚历险记》中就跟大家见面的哈克贝利·费恩。美国小说家海明威称颂它“是我们所有的书中最好的一本书”。

在贫穷的圣·彼得士堡小村子里有一场大骚动,这场骚动是由汤姆·索亚和哈克贝利·费恩两个小顽童所引起的。他们两人在马库他耳洞窟内玩耍时,发现了凶恶的杀人犯英姜乔的尸骨和一大笔巨款。英姜乔把偷来的巨款藏在洞窟内,但因为找不到出口而在洞窟内活活饿死。汤姆和哈克发现巨款后一下子变成巨富,他们回到村子后就引起了一场骚动。哈克这个流浪顽童最后被道格拉斯寡妇收养并受到她的严厉教养。当然哈克的钱也被她收去了。哈克虽然住在道格拉斯家中,但是天生的野性使他无法忍受,所以他常离家出走。刚好这时有一位从没露面却自称是哈克的父亲的人,要带走哈克并要回那笔钱。哈克的父亲是个酒鬼和流氓,他每次酒醉后闹事。村人们大伤脑筋,最后终于答应让他带走哈克和那笔钱,可怜哈克被父亲关在伊利诺伊州附近的一处古老的小木屋里,不过,这时候刚好是密西西比河的泛滥期,哈克就利用这个机会逃走。他逃到杰克逊岛避难,在岛上他无意中遇见黑人吉姆。吉姆是道格拉斯寡妇的妹妹的奴隶,他因为无法忍受沉重的工作而逃到杰克逊岛。他们两个人就躲在岛上。后来有人来搜索,他们就乘着竹筏逃到对岸的自由区。

航行到半途时,他们的竹筏和蒸汽轮船撞上了。哈克和吉姆掉到河里。哈克后来被一位富有的商人救起,但是随而卷入纷争和枪击事件,在一片混乱中他和吉姆再次见面。不过他们很不幸地被“年轻的公爵”和“老国王”两位郎中所骗。他们教哈克和吉姆到各城市去传教骗钱,或是耍宝、愚弄乡民以骗取他们的金钱,或是遇到有人死亡便到他家中诈骗钱财,这两位郎中对哈克和吉姆无所不用其极。后来哈克好不容易才逃回到船上,但是他却没找到吉姆。原来吉姆被“老国王”卖到菲尔富士农夫家。而菲尔富士的太太刚好是汤姆的叔母。哈克知道这件事后就和汤姆商量如何救出吉姆。经过一番惊险的行动,他们三个人终于逃出菲尔富士家。逃亡途中,汤姆的脚被枪击中,伤势很严重。由吉姆陪他到镇上治疗,一不小心吉姆又被捉走了。

这个时候汤姆的叔母玻莉到镇上来。她带来消息说:道格拉斯寡妇的妹妹已经死了。她在遗嘱里恢复吉姆为自由身。而哈克的父亲也死了,他也恢复自由身。不过这次他要由玻莉叔母收养。哈克曾经在道格拉斯寡妇那儿吃过苦头,对于这种被文明人士教养的经验,他实在受不了。

名言名句

永远说实话,这样的话你就不用去记你曾经说过些什么。

说实话,办实事,言行一致,是一个人最起码的做人准则。正如我国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提出的那样:“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谎永远撒不圆,而且,人们为了把谎撒圆,常常要编造更多的谎言,久而久之,将自食其果,成为人格低下的人,成为虚伪透顶的人,最终害的是自己。马克·吐温一直崇尚真实,有关这方面的名言警句也很多。而且他自己也是这样做的。有个趣事,马克·吐温曾公开在报纸上发表“国会议员有一半是混蛋”的言论,批评他们政治欺骗,遭到质问,他又登出“我错了,国会议员,有一半不是混蛋”的致歉信。

“那么好吧,下地狱就下地狱吧。”——我一下子就把它扯掉了。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与老黑奴吉姆患难与共的经历,使哈克贝利·费恩改变了偏见,彻底打消了要告发吉姆的想法。在保护吉姆问题上,哈克的心理活动或良心上进行的斗争,以及他越来越强的反对蓄奴制的情绪,可谓本书最为动人的章节。作者自己说,“在这部小说里,健全的心灵与畸形的意识发生了冲突,畸形的意识吃了败仗。”哈克的话,好像一句宣言,是向一切不民主、不平等制度宣战的号角,成为打破压迫、社会偏见、种族歧视的名句。“下地狱就下地狱吧”,让我们读出哈克贝利要丢弃世俗陋习的坚定决心,体会到马克·吐温对自由、民主、平等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