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小学生经典阅读(四年级上)
19088300000010

第10章 小溪

杨沫

我是一条流淌在崎岖山间的小溪,我满身洒着细碎的光亮,怀着对大自然奇妙的幻想,流呀,顺着山绕过石,不停地流。我有时被乱石阻塞,有时被泥沙搅浑,但我浑浑噩噩,不知宇宙的真谛为何,不知生命的价值何在。我绕过碎石,又淙淙地向前流去,还不时仰望夜空,欢乐地听起夜莺的歌唱。

多么美丽的春天呵,我流淌在山间小路上,路边盛开着艳丽的鲜花,潺石上嫣(yān)红的桃花、轻盈的绿柳笑靥(yè)迎人,我挨着她们轻轻流过。她们对我说:“小溪,你就这样快活轻松地流下去吧,这就是你的幸福、你的归宿。”我点点头,得意地顺流而下。

一天,突然天昏地暝(mínɡ),山崩地裂般一声巨响,我猛地不能动了。我看不见天,看不见地,看不见桃红柳绿,我虚飘飘不知自己是否还存在。我死了,却又渐渐苏醒,我缩在一块硬壳里动弹不得,溪水被阻隔,我渐渐枯竭、干涸……能等待死亡么?我虚弱地问自己。突然石缝间闪烁着几束阳光,“呵,太阳!”我大喊着:“我真喜欢你,你是万物之母,你是光明的源泉。”如今你又出现了,我听见发自宇宙,也好像发自我自身深处的声音:“挣扎、奋斗、拼搏、超越,你才能找回自我!”我沉默了,我想着那快乐的玫瑰色的日子,但那只是短暂的昙花一现,永恒的、永悟的真理是什么?我叹息,我思索,我寻觅……阳光又出现,而且越来越灿烂。我似乎有所领悟,于是我开始挣扎,开始奋斗。几经拼搏,几经寻觅,我的溪水渐渐多了,渐渐活而有力了。猛一挣扎,我竟从埋藏我的地下跳了出来。经此挫折,我反而比过去粗犷了、宽阔了。我跳跃在岩石、树隙间,有意地寻觅起同伴——原来道道山梁间都有那么多或比我大、或比我小的溪流,它们都和我一样向前不停地奔泻。大自然使我们越靠越近,越聚越宽。终于我们汇聚成河,汇聚成江。最后我和我的同伴们一齐涌向无边的大海。

在大海里我才发现我是一条美丽的小溪,因为我已把我的涓涓细流,无条件地奉献给了大海。

佳句品读

佳句:在大海里我才发现我是一条美丽的小溪,因为我已把我的涓涓细流,无条件地奉献给了大海。

品读:奔向大海,汇入海洋,是小溪的最终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小溪曾经历过困顿、绝望,最终挣扎而出,实现了这一目标。其实,人生就是这么一个过程,是一个不断奋进的过程。

赏析感悟

文章以第一人称的写法,写出了一条小溪汇入大海的奋进历程,从流淌到被埋没,到重新跃起,焕发出“挣扎、奋斗、拼搏、超越”的力量,从而昭示给我们一条真理:人生一定要奋斗!

(作家刘京科推荐评析)

古诗三首

湖上①

(宋)徐元杰

花开红树②乱莺啼,

草长平湖③白鹭飞。

风日晴和人意好,

夕阳箫鼓几船回。

注释

①湖上:指杭州西湖。

②红树:开着红花的树。

③平湖:平静的湖面。

古诗今译

在开满红花的树丛中,黄莺儿不住地啼叫,

绿草从水中长出来了,平静的湖面上白鹭在翻飞。

在风和日丽的日子里,游人们欣赏着这美丽的景物,心情非常愉快,他们趁着夕阳波光,在箫鼓声中坐着游船回去了。

快乐赏析

这是一首春游西湖的诗。开头两句着力写出了湖上的风光,乱莺红树,白鹭青草,相映成趣,生意盎然。在风和日丽的艳阳天里,人们欣赏湖上风光,心情该是多么舒畅;趁着夕阳余晖,伴着阵阵的鼓声箫韵,人们划着一只只船儿尽兴而归,这气氛又是多么热烈。全诗语言清新流利,景物绚烂多姿,用音响和色彩绘出了一幅欢乐的湖上春游图。

天平山中

(明)杨基

细雨茸茸①湿楝花②,

南风树树熟枇杷③。

徐行④不记山深浅,

一路莺啼送到家。

注释

①细雨茸茸:细雨蒙蒙。

②楝花:楝树开的花,淡紫色。

③枇杷:一种水果。

④徐行:慢慢地走。

古诗今译

细密的蒙蒙小雨,湿润了淡紫色的楝花,

南风吹来,树上的金黄色的枇杷都成熟了。

顺着山路慢慢地走着,竟不知路途远近,

一路上黄莺婉转啼鸣,一直伴我回家。

快乐赏析

天平山——吴中第一山,位于苏州灵岩山北,海拔221米,因山顶高接云天,常有白云缭绕,古称“白云山”。宋庆历四年(1044年)因范仲淹先祖葬于此,宋仁宗以山赐之,又称“赐山”,俗称“范坟山”。又因山顶平整而名天平山。这里风景以怪石、清泉、红枫取胜,素有“天平三绝”之誉。

诗人顺着山路慢慢地行于天平山中,一路沉醉于花香鸟语,被诱人的景象所陶醉,心情何等的悠闲,何等的欢畅!这首小诗,不仅写出了天平山的秀美,而且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真是一幅优美的游春图。

山行

(清)施闰章

野寺①分②晴树③,

山亭过④晚霞。

春深无客到,

一路落松花⑤。

注释

①野寺:山野中的寺庙。

②分:分开。

③晴树:晴空下的树林。这句是说寺庙在树林中间,把林子分开了。

④过:飘掠,飘过。

⑤松花:松树三月开花,四月凋谢。

古诗今译

山野寺庙把林子分开了,

山亭好像从晚霞中间穿过去。

春已经深了,可是从没有客人到来,

一路走来,仿佛听到了松花落地的声音。

快乐赏析

山上的树绿绿的,拥抱着山野中的寺庙,红红的晚霞从山亭顶上掠过,绿绿的树、红红的晚霞相互映衬,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山间小道上,作者一个人一边闻着路边飘落的松花的香味,一边欣赏山中的美景。诗中有动有静,有情有景,写得自然、别致。

小石潭记(节选)

(唐)柳宗元

原文

从小丘西①行百二十步,隔篁(huánɡ)竹②,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③道,下见④小潭,水尤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chí),为屿(yǔ),为嵁(kān),为岩⑥。青树翠蔓(wàn),蒙络摇缀(zhuì),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⑦,皆若空⑧游无所依。日光下彻⑨,影布⑩石上,佁(yǐ)然不动11,俶(chù)尔远逝12,往来翕(xī)忽13。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cī)互14,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liáo)无人,凄神寒骨,悄(qiǎo)怆(chuànɡ)幽邃(suì)15。以其境过清16,不可久居17,乃记之而去18。

注释

①西:向西。②篁竹:成林的竹子。③取:这里指开辟。④下:向下,往下。见:出现。⑤尤:格外。⑥坻:水中高地。屿:小岛。嵁:不平的岩石。岩:磐石。⑦可:大约。许:大约。⑧皆:都;若:好像。空:在空中。⑨彻:直照。⑩布:映现。11佁然,愣住的样子。12俶尔,忽然。13翕忽:轻快敏捷。翕:迅疾。14势:形势。犬牙:像狗的牙齿那样。差:交错。15悄怆,寂静得让人感到忧伤。邃,深。16以,因为。清:凄清。17居:停留。18乃:于是。去:离开。

译文

从小山岗向西行走大约一百二十步,隔着竹林,听到水声,好像人身上佩带的玉佩、玉环相碰发生的声音,我心里感到快乐。砍伐竹子,开辟一条道路,向下看见一个小水潭,潭水特别清澈透明。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的地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成为坻、屿、堪、岩等各种不同的形状。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茎蔓,覆盖,缠绕,摇动,联结,参差不齐,随风飘荡。

池潭里的游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可依靠的。阳光直射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面上,呆呆的,一动不动;忽然间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跟游人逗乐。

顺着水潭向西南方向望去,溪流曲曲折折,一段看得见,一段看不见。溪岸的形势像犬牙般交错参差,不能够知道水的源头。

坐在小石潭上,四面有竹子和树林包围着,静悄悄的没有其他人,感到心境凄凉,寒气透骨,寂静忧伤极了,幽深极了。因为这地方过于凄清,不能长时间地停留,于是就记下小石潭的景色离开了。

赏析解读

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文章先写所见景物,然后以特写镜头描绘游鱼和潭水,再写潭上景物和自己的感受,写出了小石潭及其周围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气氛,抒发自己怨愤抑郁的心情。作者观察入微,描摹细致,融情入境,情景交融。

(特级教师林莘推荐评析)

读点·点睛

鸟儿只知道飞行,却不知道时间的永恒;人人心中都有一股泉水,日常的烦乱生活,遮蔽了它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