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近代历史大事详解:浩劫风暴卷(1969-1976)
19013400000079

第79章 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

“文化大革命”开始以后,我国各条战线都受到“左”倾错误的严重影响。农业亦是如此,其基础地位严重削弱,影响了全国经济形势的发展。

大寨是地处山西省晋中地区昔阳县,海拔1000多米的一个山区大队。60年代在党支部书记陈永贵等人领导下,大寨人凭着镢头和箩筐等简陋工具,把全村的沟壑全都改造成良田,坡地修成水平梯田,并通过秸秆还田、大施农家肥、深耕土地等,大大提高了粮食产量,改变了大寨的穷困面貌,同时也培养了大寨人艰苦奋斗、为国家多做贡献的高尚品格。1964年2月10日,《人民日报》发表《大寨之路》的长篇报道及社论《用革命精神建设山区的好榜样》,介绍了大寨的事迹和经验,号召全国学习大寨。随后,毛泽东发出“农业学大寨”的号召;12月21日,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期间,周恩来指出:“大寨大队所坚持的政治挂帅、思想领先的原则,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爱国家、爱集体的共产主义风格,都是值得大大提倡的。”从此,全国范围内的“农业学大寨”运动展开。

“文化大革命”开始以后,我国各条战线都受到“左”倾错误的严重影响。农业亦是如此,其基础地位严重削弱,影响了全国经济形势的发展。毛泽东在意识到“左”倾危害之后,于1974年发出“要把国民经济搞上去”的指示;1975年1月,’四届人大一次会议重申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和“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的战略方针。、为加快农业机械化步伐,提高农业发展水平,进而促进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经毛泽东与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召开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1975年9月15日,会议在山西省昔阳县拖拉机厂厂房内正式开幕。邓小平、江青、姚文元、陈锡联、华国锋、陈永贵、吴桂贤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了会议,出席会议的还有各省、市、自治区有关部门负责人,各地区、县和国营农牧场负责人,农业、农业机械、企事业和科教、财贸系统的代表、知识青年,大庆油田和解放军有关单位代表共计3700多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主管农业的国务院副总理华国锋主持了开幕式,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陈永贵致开幕词,邓小平代表中共中央作重要讲话。此外,大寨党支部书记郭凤莲、中共山西省晋中地委第一副书记贾俊、山西省委第一书记兼革委会主任王谦等也作了讲话。

会议将《毛主席指示》、《国务院关于北方地区农业会议的报告》、《国务院关于加速实现农业机械化问题的报告》等作为大会的学习文件;会议的任务是:“以毛主席的三项重要指示为指针,认真讨论农业学大寨,特别是建设大寨县的经验,研究普及大寨县及加速实现农业机械化的问题。”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参观了大寨和昔阳县其他先进大队。9月29日,会议移至北京继续进行;10月13日,国务院副总理吴桂贤作主题为计划生育问题的讲话;10月15日,华国锋代表中共中央、国务院作题为《全党动员,苦战五年,为普及大寨县而奋斗》的会议总结报告;10月19日,陈永贵致闭幕词,历时一个多月的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落下帷幕。

当时主持全面整顿工作的邓小平对这次会议极为重视,将它列为整顿工作的一个具体步骤,希望以此为起点,使全国农业发展走上正常轨道。他在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这个会议非常重要,“是1962年七千人大会以后各级领导干部来得最多的一次会议。”“这次会议涉及的问题,虽然不像1962年七千人大会那样全面;但就实现20年的目标来说,这次会议的重要性仅次于那次会议,或相当于那次会议。”他还突出强调了本世纪末全面实现四个现代化的问题:“从明年起,我们就是要干这一项伟大的工作”,“实现四个现代化,关键是农业现代化,更费劲的也是农业现代化”。他提醒大家“必须认真注意这个问题”。“如果农业搞得不好,很可能拉我们国家建设的后腿。”他告诫全党要头脑清醒,不要重犯浮夸风等错误:“毛主席提出‘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我们现在积了多少粮?”“全国还有部分县、地区粮食产量还不如解放初期。”在突出强调农业整顿的基础上,邓小平还明确地向全党提出了全面整顿的任务。他说:“毛主席讲过,军队要整顿,地方要整顿。工业要整顿,农业要整顿,商业也要整顿,我们的文化教育也要整顿,科学技术队伍也要整顿。”关于农业整顿的关键,他强调农村领导班子的重要性,提出“要把那些思想好、联系群众,能够带头干,能够艰苦奋斗的人提起来,不管过去是这一派那一派,不管过去犯了点什么错误,要用,用这种党性强的人”。另外,农业学大寨要“真学,不要假学,不要半真半假。真学,就表现在学到了,回去就老老实实地干”。

华国锋代表中共中央、国务院所做的《全党动员,苦战五年,为普及大寨县而奋斗》的总结报告,集中体现了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的主要精神。报告指出:“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正处在一个重要的历史发展时期,全国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也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重要阶段,摆在我们面前的伟大战斗任务,就是:全党动员,大办农业,苦战5年,为普及大寨县而奋斗。这是落实毛主席关于学习理论、反修防修重要指示,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迫切要求;是把国民经济搞上去,使我国在本世纪内走在世界前列的迫切要求;又是做好战备工作的迫切要求。”报告认为,农业学大寨,普及大寨县,是“一个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农业的伟大革命和群众运动。这同土地革命、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一样,是农村中又一次伟大的革命运动”。我们要通过这个运动,使每个县都能“在毛主席革命路线的基础上实现安定团结,万众一心地大干社会主义,贯彻执行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的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基本上实现农业机械化,使粮棉猪油和各种经济作物、林牧副渔各业的生产超《纲要》、超计划,使农业现代化更有力地带动和保证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

总结报告还明确指出:大寨是毛主席亲自树立的一面红旗,是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农业的典型。大寨的根本经验,“就是坚持无产阶级政治挂帅、毛泽东思想领先的原则,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爱国家、爱集体的共产主义风格”。建成大寨县的标准,共有6条:(1)有一个坚决执行党的路线和政策、团结战斗的县委领导核心;(2)树立了贫下中农的阶级优势,能够对资本主义活动进行斗争,对阶级敌人实行有效的监督改造;(3)县、社、队三级干部都能够象昔阳县那样坚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4)在农田基本建设、农业机械化、科学种田方面,进展快,收效大;(5)集体经济不断壮大,穷社穷队的生产和收入,达到或超过当地中等社队现在的水平;(6)农林牧副渔业各业全面发展,增产数量大,对国家贡献多,社员生活逐步得到改善。

此外,总结报告还强调了基层领导班子的重要性:“建成大寨县,县委是关键。”并要求各县制定农田基本建设的全面规划,以改良土壤、治理江河为中心,实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同时切实抓好科学种田、发展社队企业两项工作;报告还要求:今后5年内,除了已有的300多个大寨先进县必须巩固、继续发展外,全国每年平均至少要建成100个大寨县,从而达到到1980年为止,全国1/3以上的县成为大寨县的目标。

会议闭幕以后,10月19日,中共中央批转了华国锋的总结报告。10月20日《人民日报》发表《普及大寨县》的社论,号召全国各地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掀起农业学大寨、普及大寨县的高潮。从此,各地迅速抽调上百万干部下到农村,帮助社队进行整顿,很快掀起大抓农业、大搞农田基本建设的高潮。全国农业学大寨运动呈现空前的高涨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