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世界地理之谜总集(求知探索系列丛书)
19007900000023

第23章 太平洋大面镜之谜(8)

这个巨石圈位于英格兰北部坎伯兰郡,在英国,这种巨石圈大约有900个。这些巨石圈的功能部分的在于天文方面,石头位置和排列是与大阳、月亮、恒星及行星的运动相关联的。这项科学是可以重新复兴起来的。而如同现代科学一样,它需要透过物理仪器及大量的理论来实行。我们一直试着要证实这些仪器的轨迹仍在许多伟大建筑及寺庙中,而理论的应用也大量地体现在许多史前的雄伟雕刻及神话里。科技与理论所产生的综效并不是一个意外,总体的表现优于个别的成效。似乎像神话的产生是为了使石雕与伟大天文建筑融入生活之中,而这些建筑也同时给予神话具体形象与意义。

失落的文明

我们一直企图在神话与建筑遗迹中去了解天文寓言及天地二元论中的含义。

在建筑遗迹中,我们一再地发现循环的天文巧合及具天文象征意义的形体。埃及的基沙、中南半岛的吴哥窟,与中美洲的玛雅文明——均留下模仿天上星座的浩大规模建筑。

在我们所搜集的神话、传统与经典中,我们发现了其中所共同蕴含的中心——生命曾以不同的态貌在各种环境中重生,进而累积经验并逐步迈向完美。而我们也从中发现,砥砺性灵以臻完美的工作中不仅要求思想与行为良好,且要屏除对物质世界的执着,并且精通古文明系统的精神知识。

精神知识中所涵盖的范围很难确切地厘清,然而从许多历史遗迹中不难找到线索,这些线索一再地显示古文明对天文学及岁差周期的特别兴趣。此外,也有许多的文字记录与传统显示,历史遗迹往往被直接地用作教导知识的工具。据闻这些建筑物可能就是先知们转化为天神或天上星宿的地方;或者也可能是成为轮回再生的候选人之处。

至目前为止,这些广泛流传的思想最有可能的起源仍是失落已久的古文明。在《上帝的指纹》一书中,我们曾提出一个特殊的假设,即是这些文明的蓬勃发展是在公元前10500年,而在最后一次冰河时代的一次剧烈地壳变动中消失得几乎不留痕迹。我们认为之中有生还者遍布在世界各洲,在定居下来后他们建立起以天体知识为基础的信仰,并且开始将永生的圣杯传承给其教徒。

天体知识的信仰体系一度以地心为中点向外发散。根据天文的计算,证据显示至少有几处历史遗迹的建筑中刻意地布置的相互的关联性,例如,依据春分的岁差,各与经度线距离72度、54度、108度或144度。

更令人惊奇的发现是,经过岁差计算来检验这些刻意模仿天文景观的历史遗迹,如人头狮身像、埃及的三大金字塔,与高棉吴哥窟的72座寺庙,可以发现它们均丝毫无差地模仿出与12500年前,春分日出时的天文星象。

当然这些历史遗迹的建造时期均是不同的,但是从它们清楚地表现出共同的时点,且是意在表达共同的精神概念;因此我们可推论出在公元前2500年建造金字塔及在公元1150年建筑的吴哥窟时的信仰体系必定是古老且存在已久,甚至极有可能还存在于今日。

埃夫伯利环绕在马尔伯拉周围。世界上最大的巨石柱看起来像行星,是设计的吗?

光的使者

17世纪的英国哲学家培根未完成的遗著《新亚特兰提斯》中,阐述一群居住在班塞冷岛的智慧族群。他们民智开发、科技先进,同时也是伟大的天文学家与几何学者;此外,他们也建造了飞机与潜水艇。培根笔下的这群人们同时具有基因工程的知识,能够目视千里,并且熟练各式机械技术。他们虽是优秀的探险者与航海家,然而一向行踪隐秘;他们几乎了解所有生物所居住的地方,然而旁人对他们的所在却不可得知。

以上当然是小说中的情节,同时也被认为是培根寄托个人哲学与政治思想的篇章。然而,我们所关切的重点是,书中的这位祭司说:“他们所寻求的是万物起因的知识,与事物的神秘动态,而这些是他们为了滋养上帝的第一个创造——光——所背负的任务。同时已派遣使用化名的十二位使者出海的做法,持续地将此任务传播到外国。因此,我们称此为光的使者。”

关于《新亚特兰提斯》的真实性,及培根是否特别以预言的方式来传达一件不可思议的历史讯息,是我们另一本新书将讨论的议题。然而,可以肯定的是,在相距千年的不同年代中,各地均有预言者及贤人扮演重要的角色,在类似的精神发展的路径上引领不相关的文化体。据说这些文明的导师总是来自他方,他们通常是自海上另一端的岛屿乘船而来。

神秘的知识

在本书中所探讨的概念主要是与神圣奥秘的知识相关,不论是吴哥、墨西哥或古埃及,知识的信仰者均是经由直接的经验来探索存在的奥秘。然而,“灵知信仰”通常指的是一种神秘的知识,此信仰在公元前后广泛流传。

埃及是灵知信仰的重镇,1940年时在丹德拉神庙附近的纳格哈马迪出土了许多相关文献。大约在公元前3世纪,这些经典记载了神秘社会组织的存在。许多文献指出,这些组织清楚地传达出以建立大型建筑来代表精神所在(如天上的星星),并反抗黑暗及无知的意念:

引领那些在处于困惑,同时因受欺骗而走入歧途的人们;这些人们直至终老都未曾得到过欢乐,他们亦不识真理之神也未获得真理,因而此天地初创起便受奴役至今。

在古埃及、高棉、墨西哥,灵知信仰教派传递出宇宙乃是无数经验集合的概念,而这是为了使不完美的灵魂能够有正确的机会在面对物质的存在与挑战中去学习并成长:

所见到的一切生物……乃因需要接受教诲及养成而存在于此世上。他们因而将一点一滴地茁壮成长,而这正是天神造人的原因。

灵知信仰同时主张宇宙中具有两种强大的力量,一是光与爱的力量,另外则是黑暗与虚无的力量。无知的力量是天神为了不使人们发觉潜在的神性火花而创,因而它令人饮下遗忘之水。无知麻痹了智性,同时散播心盲之毒,因为无知是所有邪恶的孕母。无知使人们受奴役,而知识则使他们解脱。

相反地,这些社会组织信奉光的力量,同时透过知识的传导为帮助人类从奴役中解放而奉献。在灵知信仰的教义中,人是这广大无边挣扎中的焦点与支点。人们选择恶行是因无知而起,因而会对于纯物质、生死与人性的看法产生了分歧。因此,灵知教派认为应努力对抗的不是人性,而是黑暗与邪恶精神的统驭者。

统治者与巨蛇

灵知信仰与古埃及的宗教可说有密切关联性,同时期还有犹太教及早期基督教。他们崇奉冥的欧西里斯。而耶和华在他们眼里则是黑暗力量的主宰,令人类永存于无知的黑暗中。因此,灵知教派认为在伊甸园中引诱亚当及夏娃的巨蛇并不是邪恶的代表,反而是真正对人类具有恩惠的英雄。

“上帝对你说了什么?”巨蛇问夏娃,“是不是要你别吃知识之树上的果子呀?”夏娃回答道:“不只是不能吃,上帝说一旦碰到它就会立刻死去。”然而,巨蛇对夏娃保证:“别害怕,吃一个不会死的;上帝是因为嫉妒才说这样的话吓唬你的。一旦你吃下知识的果,你将如上帝一般仍够分辨善良与邪恶了。”

灵知信仰认为在亚当与夏娃吃下了智慧之果后,感受到了内在光明与永生的本性受到了启发与觉醒。这样的觉醒虽然尚不是永生的保证,然而却是品尝生命之味的先决条件。

宇宙洪荒

灵知信仰的经典告诉我们,亚当与夏娃的后裔渐渐地发展出高度的知识文明,开始懂得以机器来操控世界,同时开始对深奥的精神问题发出疑问。这样的发展令上帝忌妒,因而它再度决定要削弱人类的潜能。在诸神讨论之后,决定以大洪水来淹没所有的人类与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