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休闲家庭养花百科大全
19007600000013

第13章 花卉栽培(2)

②浇水:杜鹃喜湿,空气相对湿度在70%~90%为宜。不宜过干,浇水时,水必须清洁,灌法因季节而异。冬季(12~2月)在室内越冬,每隔2~3天,视盆土干燥情况适量浇水,保持盆土湿透,最好在上午10时至下午3时阳光下进行。春季水量稍多些,每天检查1次,盆土略干即行浇水,在花蕾显色时,每天至少浇1次水。5月中旬以后,新枝叶已长大,需水量较多,应在每天早晨或傍晚浇水1次,水量要足;遇日照较强或风大的日子,见盆干即浇水,并在叶面、地面喷水。雨水多时注意清除盆内积水。夏季高温干燥,最好早晚各浇1次水,水量不宜过多,必要时中午在叶面和地面喷水,注意遮阴,入秋以后,浇水量减少,每晨浇水1次,保持湿润即可。

③施肥:杜鹃喜肥,但怕浓肥,一般应用腐熟的肥料(如经发酵的豆饼水、烂黄豆、烂花生米、鱼腥水等)。要适当稀释,忌用人粪尿。若要使用,必须腐熟并加入0.2%硫酸亚铁,使之呈酸性。三四月为促使枝叶和花蕾生长,每月施2~3次;5月需肥最多,每月3~4次,施肥后,1周内盆土宜保持潮润,不宜过干;春鹃在花凋谢后,摘去残花,再施以肥料,可以促使枝叶繁茂;6~8月盛夏季节,杜鹃处于休眠状态,宜少施或停施;9月下旬天气转凉,杜鹃进入秋季生长期,应每隔10天施1次含磷钾的液肥,促使植株生长和孕育花蕾;10月以后一般停止施肥,否则会萌发嫩叶,一旦遇到寒流霜冻,新芽嫩枝受冻就会枯萎,严重时可导致死亡。

④其他:杜鹃萌发力强,一般在花后应进行整形修剪,剪去徒长枝、病弱枝、畸形枝。夏季适当摘心。花后,残花连蒂摘除,以保证新芽萌生,促夏枝茂盛。

【病虫害防治】一般情况下杜鹃的病虫害并不严重,最常见的是军配虫和白绢病危害。为了预防可于11~2月喷波尔多液2~3次。有害虫可以翻盆捕捉或以茶子粕浸水,以浸出液浇于盆土。

8.海棠

【繁殖及栽培】

(1)繁殖:海棠可用分株、压条、嫁接、扦插、播种等法繁殖。播种繁殖常易发生变异,不能保持原来品种的特性,故一般常用嫁接法繁殖。用野生苹果或圆叶海棠作砧木,也可用山荆子实生海棠、花红以及杜梨等作砧木。于早春2月将砧木移到室内。用切接法嫁接,成活率较高。早春萌芽前,自母树基部将根蘖切下,沾以泥浆移栽,易成活。也可在早春进行压条,将枝条弯下,于埋土部分刻伤树皮,埋土后注意经常浇水,保持土壤湿润,次春可与母株分割,成为新株移栽。

(2)栽培:落叶至春季发芽前移栽苗木。移栽时大苗必须带土,保持根系完整,可提高成活率,小苗可裸根,但最好也带土。施足基肥,生长期间多施几次液肥。经常保持土壤疏松肥沃。

9.月季

【繁殖及栽培】

(1)繁殖:月季常用扦插和嫁接法繁殖。不易生根的品种,可用压条法繁殖。一些丛生品种,则可用分株法繁殖。

①扦插法:可分生长期扦插、冬季扦插和水插法3种。

生长期扦插:其法是在4~5月,9~10月份月季生长最好的季图31月季节进行,此时气温为20~25益,扦插容易生根。四五月份梅雨季节,气候温暖、湿度较高,25天左右即可长出根系,秋季生根时间较长。

插穗宜选当年生长充实的开花枝,待花快谢时,剪去残花及花下第一片叶,等数天后,枝条养分得到补充,生长充实,叶节膨大后,于早晨带露水时剪取长约10厘米带有3~4个叶节的枝条作插穗。仅留上部两片复叶,其余叶片连叶柄全部剪去。留下的两片复叶最好也只留下基部两片小叶,以减少蒸腾作用。家庭扦插容器可用花盆或木箱,装入排水、通气良好的土壤,或黄沙、砻糠灰等。插穗剪下后,用筷子先于土中戳一孔,再把其插入孔中,插条间隔距离应以叶片互不遮阴为原则。插好后用细眼喷雾器浇透水,或用坐盆法,使水渗入土中。再用塑料薄膜或袋套好以保湿。将盆放于阴处,避免阳光直射,晚上揭开塑料袋以通气。盆土保持湿润,但水分不宜过多,以利土壤中有足够的空气,防止伤口霉烂。15天后逐渐增加阳光照射时间,以增加光合作用并促进发根。当新芽长出,老叶也不脱落时,说明插条已生根成活,可及时移栽。

冬季扦插:又称硬枝扦插,从月季落叶进入休眠期直到来年春天发芽前都可以进行。母本上健壮的枝条都可作插穗,同生长期扦插一样剪10厘米长的枝条,只是没有叶子,插后,浇透水,套上塑料袋,放于温暖向阳处,保暖、防干。到第二年春天插穗发芽时,揭去塑料袋,当幼叶长大并转绿时,下部根系长好后即可移栽。

水插法:月季水插以春秋两季较好,但只要室内温度合适,一年四季都可进行。温度(包括水温)以20~25益最好,插穗宜选刚开过花的枝条,它们容易生根。

月季扦插除用枝条外,还可用芽插。春发新芽生长力强,用其做扦插材料容易成活,待新芽长到3~7厘米时采下,采时可轻轻用手掰下,也可用刀片从芽基部紧贴枝干切下,以长势粗壮、芽头饱满和主枝基部发出的新芽最好。采下后,用清水洗净,然后扦插,扦插土用素沙土,隔年培养土、园土等也可。插时先用竹签戳孔,将芽顺孔插入,深度为芽长的1/3,使其与土壤贴实,浇透水,用塑料薄膜罩好,防止风吹,但罩内湿度不宜过大,每天通气1~2次保持土壤潮湿,约2周后可发根,20天后可去掉薄膜,一个月后可上盆。

月季全光照扦插法:此法在整个扦插过程中,不用遮阴而给以充足的阳光照射,但此时插枝因无吸水器官———根系,吸水有困难,为使插枝能正常地进行生命活动,特别是光合作用,就要从叶面不断补充水分,经常喷水,使叶面形成一层水膜,既满足了叶肉细胞对水分的需要,又能降低叶片温度(因在阳光照射下,叶片温度会很快升高,高温会破坏植物的生命活动,植物以不断蒸腾作用来降低温度),以保证光合作用正常地进行,如果有喷雾装置就更好,即全光照喷雾扦插法,如没有喷雾条件,用勤喷水来解决,插后第1周,每隔半小时喷水1次,使叶面保持一层水膜,并使苗床空气湿度较高,1周后可每隔两小时喷水1次,并开始发根,3周后就可移栽,名贵月季和难生根月季1月后也可移栽。

②嫁接法:良种月季主要采用嫁接法,嫁接苗一般比扦插苗生长快,当年就可以育成粗壮的大株,开出该品种特有的花朵。但其缺点是寿命较短,5年左右就开始衰老,且常易萌发砧芽,嫁接技术也要求较高。嫁接前还需要培育好砧木。月季最常用的方法是芽接、切接和根接法。砧木常采用野蔷薇和十姊妹等。

芽接:芽接较方便,可用T字形方法,首先要培育好砧木,选枝条粗壮,根系发达的植株作砧木。每年5~10月进行。接前3天施1次液肥,芽接当天要浇适量水,在离地面3~5厘米处,选择光滑无节的茎段作T形切割,然后用芽接刀的角质薄片挑起皮层。接穗应选取优良品种的长开花枝,选其饱满的芽,保留叶柄作盾形切下,剔除木质部,然后插入砧木的T形切口内,用塑料带绑扎好,留出叶柄和芽。置于阴凉处,避免阳光直射。一星期后观察,如芽呈绿色,叶柄发黄,并用手轻触叶柄即会脱落,表示嫁接已成功。如果芽呈黑色,叶柄干枯,则表明已死亡。接活后的植株可给以阳光照射,并把砧木上发出的幼芽剥除,但砧木上的老叶要保留,使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提供给接穗芽。当新芽长到15~20厘米时,最好立支柱,防止新枝被风吹断。等此接穗芽全部木质化,并发第二次新芽时,可将砧木上的枝叶全部剪除,并解除绑扎的塑料带。

切接法:可在11月下旬至2月进行。嫁接时,掘出砧木,修剪掉过长的根,砧木的主枝留10~15厘米高,用利刃截断。接穗长5~7厘米,带2~3个壮芽,接时注意形成层要相互接合,置于15~20益下,伤口约15天即可愈合,约20天后可发根。要注意及时清除砧木上发出的嫩芽。

根接法:冬季可用根接法繁殖月季,其优点是不用培育砧木苗,且冬季为植株休眠期,嫁接时可避免因蒸腾失水过多而使接穗枯萎,并能把其放于室内较高的温度下,打破休眠,促进伤口早日愈合。根接时,首先将野蔷薇、十姊妹等作砧木的植株根部周围挖出一些粗壮的侧根,截成8~10厘米的一段作砧本用。再从月季的母株上剪取健壮、腋芽饱满的枝条作接穗,一般剪三节一段,在基部一节的下方的节间部位用利刀削成鸭嘴形切口,切口长2~2.5厘米,把已挖出的根洗净,用干布吸干后,从断面处由上向下切出一道切口,将接穗插入,使相互的形成层对齐,用塑料带绑扎。接好后的苗木接口要埋于素沙土中,保持湿润,上面塑料袋罩好,放于15~20益的温度下,约20天后,砧木的根段可长出新根,即可移植上盆。

(2)栽培:月季栽培,有盆栽和地栽两种。

①月季盆栽:

盆土:配制盆土应注意排水、通气及各种养分的搭配。每年越冬前宜翻盆、修根换土,盆逐年加大。盆以泥盆为最好,盆土可由园土、腐叶土、沙土适当混合,加少量腐熟干牛粪、菜饼、骨粉等。

浇水:月季浇水因季节而异。冬季休眠期保持土壤湿润,不干透就行。开春枝条萌发,枝叶生长,适当增加水量,每天早晨或日落浇1次水。月季生长旺季及开花期,枝叶旺盛,需水量增加,浇水量也需增多。夏季高温,水蒸发量大,植株处于虚弱半休眠状态,最忌干燥脱水,每天早晚应各浇1次水,避免在烈日下给月季浇水。每次水要浇足,直到少量水从盆底渗出为止。浇水时不要将水溅在叶上,以防止病害。

施肥:月季喜肥。基肥以迟效性的有机肥为主,如腐熟的牛粪、鸡粪、豆饼、骨粉等。每隔1周酌加液肥,能常保叶片肥厚深绿而有光泽。早春发芽前,可施1次较浓的液肥,如已萌发,开始长叶,则不宜施浓肥。5月盛花期忌施肥,6月花谢后,可施1次中等浓度液肥。9月间第四次或第五次腋芽将发未发时,再施1次中等液肥,12月休眠期施腐熟的有机肥越冬。花农常说:“月季施肥,三要浇,三不浇”,这话意思是:3月迎春时要浇,9月迎秋时要浇,12月冬眠时要浇;发芽时不浇,开花时不浇,叶子上不浇。

其他:每开完一期花后必须进行一次全面修剪。一般宜轻度修剪,及时剪去开败的残花和细弱、交叉、重叠的枝条,留粗壮、年轻枝条,从基部起只留3~5厘米长,留外侧芽,修剪成自然开心形,以利通风、透光,又可促进多发新枝、新蕾,从而可达到控制生长,美化株形,延长花期。另外,盆栽月季首先要选择矮生多花且香气浓郁的品种。

②月季地栽:

种植密度:扦插小苗株行距10厘米伊20厘米,嫁接小苗的株行距20厘米伊25厘米,1~2年生中苗,单行种植,株距50厘米,3年以上大苗,单行种植,株距70~100厘米。

浇水:夏季干旱季节要浇足水分,保持土壤湿润,尤以孕蕾和开花期供水量不能缺少,雨季要及时排除积水。

施肥:平时经常除草。冬耕后可施人粪尿,让其渗入土中,也可撒上塘泥或腐熟的有机肥,然后翻入土中,也可开沟施菜子饼、鱼粉等有机肥料。生长期要勤施追肥,花谢修剪后必须施追肥1~2次,最好用速效肥。高温干旱季节,尽量施用薄肥。10月底施最后一次肥时,应多施磷钾肥,以增加植株抗性,抵御寒冷。

其他:月季的修剪,分夏季修剪和冬季修剪。夏季修剪主要剪除嫁接砧木的萌蘖枝,花后带叶剪除残花和疏去多余的花蕾。如不及时剪除残花,则会继续消耗养料,影响下一次开花。为使株形美观对长枝可剪去一半,中短枝剪去1/3,在叶片上方1厘米处斜剪,有的人舍不得,仅剪去花柄或很少一点枝条,这样做,植株越长越高,枝条越长越细,花也越开越小。冬季修剪则随品种和栽培目的而异。修剪时不仅要留枝条,而且要注意株丛整体形态,大花品种宜留4~6枝,每枝在30~45厘米处选一侧生壮芽,剪去其上部枝条,蔓性和藤本品种则以疏去老枝,剪除弱枝、病枝和培养主干为原则。

另外,栽培地点必须阳光充足,干燥通风,排水良好并含有大量有机质的沙质土壤。

【病虫害防治】月季主要病害有黑斑病、白粉病。可用多菌灵、代森铵、托布津等农药。月季主要虫害是蚜虫、红蜘蛛、甲壳虫、星天牛等,可用乐果或马拉硫磷等喷洒。

月季还会发生根癌病,是由于土壤中病原菌侵入根部,使其产生像核桃般的小球,叶子发黄、变小,生长开花受到影响。最好用利刀削掉病瘤,严重的应整株拔除烧毁,刀剪、土壤均应消毒,以防传染。

10.蔷薇

【繁殖及栽培】

(1)繁殖:蔷薇以地栽为主,繁殖可用扦插、嫁接、压条、分株等法。

①扦插:此法极易生根,可在早春采硬枝扦插,也可在梅雨季节采当年生枝条插于露地苗床。枝条可于花后剪取,切取中、下部带3个芽一段。

②分株:于休眠期进行,以早春萌芽前为好。挖起全株,抖散株丛宿土,一枝一枝剪开。也可母株不动,将新株切开另行栽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