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皇朝经世文编
18957600000089

第89章 吏政二吏论下(4)

委员知其如此。或竟挟持短长。妄意婪索。此其不便者二。所得谷价。解贮司库。至秋稔时。又复请领。出入之闲。亦自多故。此其不便者三。州县苦其烦难。不敢轻言出粜。以致仓谷鼠耗霉变。日有损耗而不顾也。社仓所病。大率类此。夫商贾居积不尽厉民。州县发敛仓谷以平市价。纵使少有赢余。要之于民有益。于事无害。此刘晏所谓私用无穷。则官物坚好矣。乃多方拘禁。使贪者冒于法之外。黠者巧于法之中。廉贞者重足柴立。听其耗折。而后设法弥补。至于自累。此亦法之可议者也。榷盐之法。昉于管子。顾其事烦琐。可以行之一国。不能通之天下。汉以下不可考。唐之盐法。但于盐场置官收买。转鬻商人。任其所之。无余事也。至北宋之季。岁课不敷。乃至抑配编户。扰民殊甚。今行盐虽有纲地。而无抑配之累。法至善也。至于查禁私盐。例稍密矣。律曰私盐事发。止理现获人盐。注获盐不获人者勿追。获人不获盐者勿坐。盖虑其展转攀指株累无辜也。宋之法。诸犯榷货。不得根究来历。违者以故入人罪论。独茶法根究来历。乃致妄引平民。以报私怨。官司不敢沮抑。追呼蔓延。狴犴充斥。经时不能决。龟山先生固已极言其弊矣。今例载私盐至三百斤以上。须究明买自何处。承审官含混完结。题参议处。州县获私盐。恐干功令。非以多报少。即寝置不问。是立法以禁私贩。而私贩滋甚。其理然也。其它类此者。不可胜数。故汉之三老皆能率意以尊民。今州县反不能自行其意。此吏治所以日就窳而不振也。窃以为法者。因时损益。方今之务。其一切无谓之例。悉为蠲除。令州县宽然有余。专以教养斯民为急务。法简则事省。事省则官易办。官易办则吏胥可减。吏胥减则扰民者少。夫齐民力田服贾。其所以自谋口食者。不必官为经理。官不扰民。而民自足矣。编审即不可复。州县以时问其疾苦。惩其奸慝。其习俗既久。骤难转易者。勤加诫训。靡以岁月。而令其自化。耳目所不周。然后辅之以保甲之法。仍宜优礼奖劝。以观其效。不必限以岁月。夫役满则退。谓其苦乐不均也。

今且优礼之。奖劝之。去其所苦。责以分治。但令其人足恃。又何年限之拘哉。其分管界内二三年中。如果地方宁谧。盗贼衰息。应如何赏锡之处。定为成规。以示鼓励。如此而民不丕变。俗不美者。盖未之有也。某更有请者。今南漳等州县。自嘉庆元年以后。又有所谓棋头寨首。此等均系乡曲豪户。且间有奸猾充当。事平之后。似宜革其名色。责以职司。其于防守堵御。着有微劳者。量为题请议。余仍听官约束。不得妄有举动。以杜将来武断纠众之弊。管蠡之见。如有可采。恳即转达制宪。以备愚者一得之虑。

与陈季方

杨名时

抵滇奄再改岁。吏事军需。轇轕频年。旧学将芜。况期新得。此不读书而以人民社稷为学者。圣所深斥也。无切磋讲贯之功。则理不明而事迹亦麤矣。正如无源之水。立见其枯涸耳。能无惧乎。在此一年来。日以均徭役清粮政疏淹滞为急。且使民困稍苏。更徐图之。某目病不能观文卷。亲考验。志为气夺。径窦不塞。属员之心未得静。尚在两歧。藩司每以和衷相劝。夫和者参调之谓。衷者不偏之义。乌有同趋于利而谓之和。偏主于私而谓之衷者乎。时俗之见。每多类此。夫受君父重寄。立官民之上。而唯自私自利之图。岂性无理义哉。亦素不讲于此故耳。忧师传之不习。辄因人而鉴已。一为知己者道之也。春和物生。静观皆得。兄何羡乎当途。我何心乎穷巷。各以穷理反身为第一务耳。

寄杨清江锡绂书

陈宏谋

来谕以欲正民风。先端士习。真探本之论。窃谓凡百风俗。自上及下。而转移之机。全在于上。欲端士习。先清仕习。仕途中人怀便利之私。每遇一事。为己之念重。为民之念轻。明知其于民有益。而于己无益。亦不肯为。若更于己有累。则动色相戒。其所谓累亦不必重大劳费。即眼前心思稍费筹划。口语稍费开导。非尽不能。直是不肯。不曰何苦乃尔。则曰不如其已耳。先儒云。古之学者为己。其仕也为人。今之学者为人。其仕也为己。文中子云。古之仕也养人。今之仕也养己。吕叔简云。变民风易。变士风难。变士风易。变仕风难。此风不变。流弊何穷。仰惟圣仁在上。爱民课吏。事事期于实在。要于久远。而行之鲜效。此吾辈奉行者之责也。大抵今日属员中。能于民事勤勤恳恳不肯漠视者。皆有志向上。虽所行未尽惬。而路数不差。自当鼓舞而振作之。至于凡事只图自占地步。不顾民生苦乐者。虽才具敏捷。或自负老到。究于地方无益。尝有上司交口推为能员。而体访舆论。竟大不然者。三代直道。至今在人。公听并观。考言询事。庶是非黜陟。上下相争。举直错枉。则民服耳。

寄桐城张相国书

陈宏谋

州县官一举一动与百姓息息相关。不独贪廉为小民身家所系。即勤惰明昧之间。缓急宽严之别。亦为小民休戚所系。现在随时劝勉戒饬。冀其各发天良。体 朝廷设官为民之义。不复存自利自私之心。庶几随其才分之短长。渐着其为民之实效。大抵劳来匡直辅翼振德。祗完得一教字。因事因人。随时随地。一切引人于善。禁人为恶。及止恶于未然。惩恶于已犯。无非教中之能事。所以发强刚毅之中。具有忠厚恻怛之意。近世论治。动以主宽主严立论。主则不免于偏。常至积重难挽。矫枉过正。所谓宽而有制。严而不苛者。乃是一意公平。实事求是。中并无宽严之见者存也。某学无根柢。从政以来。始觉浅陋空。所谓平时不学用时悔也。即欲退而言学。实已无及。然偶一开编。或抽绎向所记诵者。参之时事。未尝不隐隐触发。可相印证。益信仕途不振。皆由所学之非。动谓仕可不由于学。学亦无补于仕者。尤其同而各梦也。

与各属论治

陈宏谋

官场陋习。上下衙门。终日忙迫。究竟实在及民者甚少。官有事于民。而民反不之知。民所切望于官。而官又不之知。官民情意不通。虽法良意美。行之反以滋弊。甚至因偶一有之之弊。而废经久当行之法。皆官司苟安自便。奉行不实之故也。至于州县。尤为亲切交关。故州县得人。则一州一邑受福矣。圣主勤政爱民。公听并观。臣工条对。意美法良。不一而足。其言之可听。而行之甚难。固多有之。然亦有名虽奉行实未曾行者。即如每奉部文。层层转行。上下衙门。案将成帙。似乎已经奉行。而士民则尚不得知。地方何从受益。总由上司以转行为了事。州县以发房为了事。即出告示。亦袛在于城门通衢。远乡士民。何能遍观尽识。出示之后。官亦全不照应。及至士民或有违犯。不曰事不可行。则曰民不肯行。而不知实未曾行也。地方官果肯事事从民生起见。每奉行一事。体察民情。逐处计划。利在何处。害在何处。惟求有利于民。并防有累于民。行之而利多弊少。则当救弊以全利。不可因弊而废利。如此则虽法未能即效。亦可补偏救弊。渐收其益矣。大凡有益于世之事。其始也不能不有所难。迨其后则又不能一无所累。畏其难。惧其累。必至视天下事皆可以已。不但[己](已)不可为。且劝人之不为。且忌人之为。见有为之者。则又即其小疵以议其大醇。使卒无以自解。此所以驱天下之人皆趋于苟安自便之一途。而鲜有人焉出而任天下之事也。

与粤西当事书

陈宏谋

粤西民穷而愚。士朴而陋。自来当事持议。皆谓安静。但觉鄙夷厌薄之意多。而体恤振兴之意少。窃以有民人则不可无劝惩。有土地则皆可以垦植。一省之大。未有无利可兴。无弊可革者。我 盛朝休养日久。生齿殷繁。纵尽水滨山崖。皆为民业。犹恐有限之地。不足以养滋生之民。顾坐视其地有余力。而不为之所。辄曰事无近效也。或曰毋动为大也。以官养民。而不以民养民。力所不及。势有所穷。且以观天下古今之事。愈远大则愈非旦夕可以观效。而有旦夕可以观效者决非远大。利害固久而后见。是非亦久而益明。有识者计久远不计目前。为民物不为一己。当时或以为迂。而久大之业。恒基于此。苟有倦心。则稍有挫折。便生消沮。其何以济哉。

与阎阜宁

韩梦周

又作山中客矣。拙者伎俩。但解跧伏。真属可鄙。但心中无事。梦魂常清。此则少有佳趣耳。位者非己所得专。时者难得而易失。 一日居官。则竭一日之心。要术无多。但于足下所谓诚者。勉之又勉耳。爱百姓如赤子。防胥吏如鬼蜮。无要誉于流俗。无假意于左右。勿取人以言色。必求其实。勿任情为喜怒。必得其当。外揆之人。内返之心。可对君上。可质鬼神。则表里洞达。而诚之德充矣。又勤敏之中。当寓节宣之意。急要务。略细微。戒冗语。省闲气。劳而不疲。乃可任剧。不然丛迫无节。必至烦恼。烦恼不已。遂成躁率。既有伤于性情。必有害于公事。特忙中不察耳。大抵事变无常。以诚为主宰。以从容为节度。以安定为统摄。其中高下轻重。随时可以权衡矣。执法者失之固。通情者易于流。气勇者必拗。心杂者多为人所乘。既欲自立。而不知取法古人。徒求胜庸流。此则五十步百步之说。非贤者所肯居也。

唐风蟋蟀官箴说

杨锡绂

诗唐风蟋蟀。论者以为勤俭质朴。有帝尧之遗风。是已。余尝细玩之。窃谓此圣学也。亦即切要之官箴也。诗之言曰。职思其居。心之官则思。惧其杂而不慎。故君子思不出其位。位者居也。又曰职思其外。非骛外也。人之一身。上下四旁。亲远近。各有不可遗不可忽者。不思则顽然一物而已。伊尹躬耕莘野。而思天下匹夫匹妇无一不被尧舜之泽。范文正公做秀才时。便以天下为己任。岂得谓之外而不当思乎。中庸以小人行险徼幸为愿外。然则事非行险。心无徼幸。皆不得谓之外可知矣。又曰职思其忧。人生之患。常出于所备之外。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盖虑不在千里之外。则患在几席之间。古圣人防微杜渐。忧勤惕励。此物此志也。岂非圣学乎。顾何以见为切要之官箴也。 国家设官置吏。自大僚以至微员。各有其职。即各有其居。各思其居。即各尽其职。一邑之官。各尽其职而一邑治。天下之官。各尽其职而天下治矣。职未尽而他图。是舍己田而芸人之田也。职无不尽。而上下四旁。远近亲。计之周。虑之到。非外也。即如州县以抚字惩奸为职。或民人流亡于吾地。岂得以为他邑之民而不恤乎。盗贼窜逋于吾境。岂得诿为他邑之盗而不缉乎。以此推之。思其外正所以善其居也。若思忧则不但己身之害为忧。凡事之流弊后祸皆忧也。出一令。有在此为利。而在彼则为害。行一政。有目前若可喜。而其实酿后来无穷之祸者。思之不审。鲜有不蹈偏见。而悔作俑者矣。是则诗三言思。皆居官者之要务。不可一日不省览也。诗又言蟋蟀在堂。岁聿云暮。今我不乐。日月其除。小民终岁勤动。至于岁暮。职业稍闲。始相聚为乐。计一岁之中。为时甚暂。又其所为乐者。不过豆觞酒醴。亲族邻曲。偶然过从耳。岂遂至于荡心而佚志。乃即瞿瞿然相戒于已甚。今士大夫膺符绾绶。身据华膴。固不待岁终而始言乐也。宾佐会集。事所时有。肆筵设席。习以为常。味则求其珍美。庖则期其精良。舞袖缠头。酣歌荡饮。既卜其昼。又卜其夜。岂止于豆觞酒醴而已乎。又其甚者。则广置妾媵。狎昵顽童。衣饰车马。已多而犹以为少。已精而犹以为麤。直般乐怠傲。惟日不足耳。曾思其居思其外思其忧者。而肯出此哉。夫人生德业。莫要于取法正人。希贤哲。今诗之言曰。好乐无荒。良土瞿瞿。良士贤者也。以彼小民。犹知慕贤好德。相与仿而效之。矧士大夫而可以其逸乐怠慢之身。腼然民上乎。然则所为官箴者如何。曰。如蟋蟀之诗而已。吏无大小。各殚其力。各敬其事。日有孜孜。不懈于位。则思其居矣。此外凡吾心所宜尽。力所可及者。周而详焉。勿遗勿置。则思其外矣。念祸福之相倚。惕外侮之有由。不敢以其身一日肆然于民上。不敢以其心一刻自弛于幽独。则思其忧矣。若夫饮食燕会。虽必不能省。然取其足以适口而已。取其足以合欢而已。车马衣服。不必华美。姬妾仆从。不必娇侈。而又时时警醒曰。得毋暴殄乎。得毋僣越乎。则乐而不荒矣。至于尊贤取友。德所由进。夫季美子贱为君子。以能取友以成其德也。不但上官之德望兼隆者。宜敬之爱之。即同官之贤能素着。下僚之品端才美者。亦敬之重之。则与良士日亲。流俗日远矣。若此者。力勤则心不外驰。而职业无虑其不举。费省则心无所贪。而廉洁不患其无终。上不负君。下可对民。身以劳而得安。心以清而愈泰。其视荒官守而耽逸乐。或以放荡罹祸患者。岂不相悬万万哉。故曰。蟋蟀一诗。官箴备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