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皇朝经世文三编
18957100000258

第258章 洋務六外洋商務(1)

歐洲商務盈絀變通商務論

鄭觀應

商賈者專為侔利之計者也苟利可圖不憚千里之跋涉終歲之勤勞所製之物除本國自用外皆思罔利以售人何處肯出善價則向何[處] (國)銷售甚至善價不得反多折閱以今比昔昔之價昂今之價賤昔之捐輕今之捐重夫以至賤之價當至重之捐而各國仍勇往直前不肯作退步想者囗勢處於自然有不如此而不得者也夫今之行商固眾矣今之貨物亦多矣理財者遠慮深謀寸心千里無論何物製成皆思駕他人之上但願他人無貨而我獨有之他人無利而我獨收之無如公法具存心力有限我欲商不得禁他人之不商我欲利不能使他人之失利然其設心處慮苛刻異常於是德意志西班牙法蘭西比利時意大利各國皆欲略遠方之地以為己屬囗屬地之權已為政我欲如何可以隨意措置他人不能阻撓其間也俄羅斯雄跨亞歐洲地大物博常欲自逞其雄雖不專主於商務而振作有心目無餘子其國中捐項亦幾至增無可增者非獨為理財之謀實欲使各國之物販至者無利可圖然後本國之人獨用本國之貨而銀錢不至外溢國本得以栽培也當一千八百六十年各國皆立通商公約無論何項貨物入口出口捐稅不得私相增減乃未幾而奧國寒盟矣又未幾而德亦寒盟矣口血未乾前言遽食良因國中貨物日益增多銷運匪易遂竟違前約重征入口之稅使他國貨物運至本國獲利難豐而出口之稅則輕而又輕以廣遠方交易此亦自便私圖各為己見致各國聞風競效背棄誓言其加稅之始曾不慮他國之亦能加稅者囗小人之見往往然也其後德國不准比國麻布入口意大利國土貨客貨出入口岸向無收稅之例論世者曠觀時局以為器量獨宏嗣見美國糧食入境其價極廉較本國可減十分之二致耕種無利棄田不耕隴畝荒蕪流亡四散國家遂特禁食入口然散而之四方者數十萬人矣南亞美利加各國見意國禁入口之糧亦即效法禁止於是境中五穀頓貴窮民無所得食其困在下而不在上殊非公平之政也美國既見法國絲酒入口益多於是重徵口稅法廷怒知美國牲畜魚肉歲入法境者可值數百萬佛郎因亦以重稅報之在法商固不能沾美利而美商亦不能沾法利此相報之巧國家畸重畸輕之政適貽商人之累而無可如何也一千八百八十七年瑞典瑙威亦重徵米麥入口之稅項商人譁然以為我國重徵人稅則他國亦將重徵我國之稅朝廷安取重捐坐令在下商人為之賠累此斷不可者兩國聞之遂罷其議一千八百八十一年法意兩國設立商約兩國口岸出入貨物如為局內之物一律輕稅此約至八十八年為止當在約期之內兢兢恪守固未嘗輕違定章洎約滿之時不能續訂各國亦料其必然於是又肆意增稅意酒入法十倍其捐意國亦增燒屍之稅按意大利國因人死埋葬將來地無可容且遺骼殘胔臭氣四達生人感受易於得病故定為火葬之法用化學之理將屍在囗架焚化能使全身骨肉變為純白僅餘一掬既省葬地又無感疾之人法良意美一舉兩得其化屍之法在滅倫地方者尤為講求竟有恃此以為恒業者法人見其所為皆以為是於是人死之後多有送至意國請付茶毘者此當日之俗意人見法人加稅亦加其焚屍之稅每屍一具運至意國須捐銀十五鎊其運屍灰回國又須捐銀三磅此所以報法國之重稅也捐稅各重彼此大為折損商人遂私帶貨物入境銷售冀免捐稅相較之下法國貨物值價稍佔便宜又德國需用馬匹初皆取資於法法人囗忌故意為難禁止牲畜入口其內河之稅向本苛重今欲本國之物易於銷售故將稅項一例除免豈知此禁一開外國貨之運入內地者亦不能收稅喧賓奪主久漸不支由是復捐內河貨物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然亡羊補牢已覺悔之無及矣安南一國向隸中國版圖自法人強奪之後經營整頓與英人之治印度大不相同同英之於印也予民以自主之權無論何國貨物但須價值能廉即可購辦法國則概行嚴禁安南境中所銷售者惟法國之貨雖有他國之貨攙雜其間出入口捐倍加其數如中國土布入彼口岸每疋須捐十五佛郎較向日增加五十倍於是安南市面頓致蕭條百姓皆多怨色矣羅馬國所用之鞋皆從奧國運至羅馬欲令百姓自製故奧鞋運入境內每箱須捐六百佛郎奧商大驚乃將鞋運至荷蘭充為荷蘭之貨再行裝至羅馬多一次出入口岸之捐尚不及羅馬加稅之數羅馬知之乃減捐五十佛郎於是奧商之鞋又徑運羅馬不復遶至荷蘭焉英與法國通商向日囗羊牛糧食為多法國入口囗羊每頭捐銀八分牛每頭捐佛郎三枚糧食每噸杜會脫捐佛郎十枚今囗羊每頭捐佛郎五枚牛每頭捐佛郎三十八枚糧食每噸杜會脫捐佛郎三十枚若他洲糧食又須加倍捐之此又法國苛政之一端也一千八百八十七年七月各國又欲議平稅項事未果行時德國之囗俄國收其重捐每噸加捐一百羅卜德國亦將俄美等國入口之麥重捐每噸杜會脫加捐一百二十大勒彼此相報靡有已時民俗日用艱難咸有薪桂米珠之慮夫朝廷欲禁他國之物入口故百倍其徵上則裕其財下則罹其苦揆之寬大公平之政當不出此俄國向多舊黨不喜新法故所開煤礦出數不多雖厥品稱良而價值極為昂貴以本國之物供本國之用來日大難未能為繼國家又重稅入口之煤致他國商人望風裹足但火車火船不能不需乎是因有以巨價而購之他國者矣賠累殊多於國用之間大有關繫留心時事者曠觀各國加捐之政所以深切杞憂也

古者四民商居其末古以農為本囗謂國無民不足以為治民無農不足以為養也厥後貿易漸興然肇牽車牛遠服賈亦不過日中為市易事通功而止求一挾千百萬之貲與世推移而足以畸輕畸重者管子以外不數覯焉於以知古人輕商非輕商也古人所謂商商其所商非今所謂商也元明以前未有通商舍本趨末之議未改居今世而慨念商務其情勢有不可同日語者至考西人之商於中國也自明季始中國之與彼族立約通商也自道光朝始洎乎海禁大開中外互市創千古未有之局集萬國來同之盛輪舶雲屯貨賄山積商之勢力大者往往足以把持市價震動同業下至淫巧奇技亦領異標新錐刀兢逐窮天地之精華竭閭閻之脂膏熙熙而來者不皆禹甸九州之人也攘攘而往者無復震旦三教之士也彼方以國護商群恃中華為外府吾猶以今況古不知商務之匪輕天下滔滔誰為補救哉夫人之相與也苟制於人未有不思所以禦人者以兵禦兵其勢均也以炮禦炮其力敵也與外人通商無形之侵伐也吃虧之處比割地歲幣為尤甚謀國者而不思所以禦之之法如之何其可也查中國足與洋人爭利之貨絲茶糖外寥寥無幾而洋人以鴉片一宗敵之便有盈無絀其他若疋頭玻璃若製造若油棉錫囗皆涸吾利源者也絲茶糖之見奪於法意日美各國幾有不可復振之勢矣而彼之來貨凡有便於吾民日用飲食者又充塞於山陬海澨間歷查海關冊報金錢溢出之數歲以四五千萬以有盡之寶藏供無窮之朘削勢不至胥所有而輸之不止若之何不急思所以挽回之法也今西北各省大有不可終日之勢東南數省尚可支持者則以巨賈豪商足與洋人爭利者踵相接耳由是觀之商固不綦重哉或曰商之宜重固如是矣其重商之道果何如哉曰非國家重視焉不可也稽古之世民以農為本越今之時國以商為本何則古之轉運維艱一方不稔則有告糴之勞比歲不登則有大饑之患至於今則輪舟火車飛輓無難電報郵傳捷如影囗商務所趨給民之食者十之一給民之用者十之九也邇來謀國諸公知金錢流出之為患亦亟思所以補救之法而無如歸咎於國之未富或歸咎於兵之未精或歸咎於條約之未公徒致慨於[稅權] (食之)之不能自攬是以議練兵議購械議開礦議籌餉議辦理交涉作育人才懃懃懇懇無一非力求抵禦之方而無如皆圖其大而未察其微言乎遠而未及乎邇也觀西人之商於中國也立公司立商會設博物會皆聽商民之自為籌畫而所以保護者不過因商之所利而利之所欲與聚所惡勿施言則聽計則從而已非必事事賴國家為之經理遙制也中國官辦商局其規矩非不甚宏貲財非不甚厚生理之旺入息之優非不卓然具有成效而於通商大勢無多裨益者則以一局之勢力有限商未見重則闤闠間之有貲本者不敢與洋人相爭有才智者不屑與市人為伍也不知商賈雖為四民之殿實握四民之綱士有商則行其所學而學益精農有商則通其所植而植益盛工有商則售其所作而作益勤商足以富國豈可視為末務哉能一變隆古之習視商如士由國家明定科條凡有能講求商務獨出心裁者准其領照自做官為保護他人不得撓奪有能與外人囗智角力期杜外來之貨者官為曉諭或輕其稅以助之若代 國家購辦軍械製造等物實係克己奉公者禮以待之信以任之其他如出口之貨有作偽者准商舉發立予查究進口之貨外國人可得半稅者一律施行勿為叢驅爵商籍准就近應試殷商准就見官長商品既重商人自多商戶愈多商力愈盛商力盛則氣勢轉氣勢轉則商務旺同一貨也從外國來者有運囗之費有周轉之勞而與外國人賈者且復有繙繹之艱守候之苦其物同其價同其美惡同而中國之人猶有舍華商而就洋商者無是理也夫至洋商不能得利數年之後有不知難而退者乎重商之權操之自我重商之效更僕難終視夫議練兵購械開礦籌餉辦理交涉作育人才以圖抵制者其難易為何如也無辯爭無撓阻無紛更無縻費無需時日一轉移間而金錢流出之獘可立挽焉豈不懿哉

英商公司據印度及亞美利加攷

鄭觀應

英國商務皆設立公司其首創者為印度公司當康熙年間德葡兩國在印度通商生意極盛英人羨之設立印度公司集囗數百萬製造商船七十餘艘在英印兩處載運土產德人忌之每將英船行囗英商之被累者實繁有徒公司無可如何遂設立商民兵船亦可載運貨物在海面往來保護嗣國家正有戰事欲向該公司借銀公司弗許於是壟斷者囗請當道復設立新印度公司願以巨囗借給報效英廷許之舊公司恐其奪利之權反勝於己願與新公司合併再三議論始併一家此印度公司之所由仿也公司中船舶專往來新加坡印度檳榔嶼越裳南洋諸島然其商務仍以印度為最盛故英國駐印度公司總辨亦有英議院之權可以與聞國事嗣公司歸於國家始將駐印度公司總辦改為印度總督常則為商業之紳董變則為疆場之將帥當是時印度國土瓦裂瓜分各處要津為各國商人所佔據鯨吞蠶食各自爭雄客主之形皆不相洽印度土匪之流又乘間起事為鷸蚌之持內釁作而外患偪土人弱而客商悍英公司知其機會可圖乘間窺伺率商募之兵攻擊所至輒靡一戰成功割三省之地全歸英國商人英國聞之幸甚英商聲勢強大地廣利多遂於議院公議令印度公司每年納銀四十萬磅歸之國家作為貢稅而由印入英之茶葉概免徵稅如印度有兵戈之事亦由英廷助之不勞商人募兵籌畫此印度公司歸屬英廷之來歷也從此英國之於印度設官頒政不啻附庸習久相安視為外府力強則勝天下事尚可以正理評耶英國又有一公司專與西印度通商攷西印度在亞美利加洲海中一島其地水深土厚物產富饒地宜種蔗出糖尤夥英人自恃強力擇其美境一二處割為己有既佔其地盡力經營開設商埠見本處居民之困苦與商業有關也遂別設禁例各國之糖不准進英國口岸及英國他處屬地惟許用西印度本公司之糖此例一頒西印度糖商大為起色即西印度製糖種蔗之民亦能獲利商業以此日隆又有英人名鵲克明者貪覓地之功囗請國家自備舟船數艘乘長風破巨浪直抵南太平洋查得兩地知土壤豐美可作附庸即回奏英廷樹英幟於該處以為屬地自是而後英之人民多有遷徙其處者通教化事農商興百工務畜牧漸摩既久風俗一新商務推行又增兩處當是時英國經營蒸蒸日上而立法未盡美善猶多未便於商人因欲易轍改絃變更新法而議院每多成見扞格不通眾商無可如何重請英廷特設商務一部倘人民中有精於貿易者朝廷可破除資格拔充商部差員俾舊獘革除新猷展布自商部一立經商之道精益求精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