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皇朝经世文三编
18957100000134

第134章 戶政十六榷酤下(3)

一應裁汰局務也兵燹以來設局之多如星之羅如棋之布設不嚴加裁汰一任有用之庫囗消磨於無用之局員惟知節節抽釐是忍剝萬民之脂膏而不忍使局員之閒散也不知民為邦本與其竭百姓之財不如省局員之費去歲劉峴莊制軍甫囗兩江自道府以下凡差委有名無實者一概裁去兼差不領薪水通計每年所省約三十餘萬金此誠節餉之委者也今之局務可裁者尚多以支應採辦轉運牙釐而論皆理財之事應歸藩司所管乃今則支應有局採辦有局轉運牙釐又有局即云藩司事煩不暇兼顧然每局派一精明者總其成已足辦理乃一局中既有督辦又有會辦以及委員司事少則數十人多則數百人至於保甲清訟巡防本臬司之專責而縣令相與為成也今則省有局縣有局郡有局甚至有東局西局之別南局北局之分又道府衙門有春秋二季例差派查驛站班館等事每次至少有十餘人甚至二三十人其所以然者亦非數人之才力不足必須分任於眾人不過因捐員日眾不得不添差使位置閒員雖然為閒員計則得矣其若庫囗日絀何為今之計要宜力加整頓可裁則裁可併則併非特可省無數之囗且可杜倖進之階矣一應歸併驛站也驛站之設已經二百餘年近來日久玩生弊端百出遇有要緊事件每多遲遞之弊甚且開拆之遺失之見於京報者指不勝屈每年需囗多至三百萬兩有囗耗費之巨莫此為甚誠能仿照西法於各省創設郵政局即將驛站歸併局中辦理不獨每年可省三百萬費且所收信資每年可得數百萬之譜一出一進為數頗非小可當此庫囗艱澀國用殷繁歲增此巨囗亦為國之大計也奈何不早籌及之哉顧或謂郵政設信局必阻撓也曰是無慮開辦之初宜令各信局皆將資本入股不願者聽並准每一信局保送夥計兩三名以聽差用如是則不啻合數小信局而為一大信局勢必歡聲雷動誰復阻撓哉或又謂虧缺正項錢糧或並無虧缺而新任官遲延不接者皆由該督撫題參革職交代未清而該上司不聲明者司道府州降三級調用督撫降一級留任此行之久而無弊者也降及晚近州縣交代不能依限算結上司憚處分之繁亦遂不依限題參往往輾轉駁查以宕延歲月及其浸久舊任困於旅費無囗可交終身寄寓子孫流離皆所不免其新任以舊囗未清轉相牽率於是交代不結者十有八九而上司亦遂有參不勝參之勢庫囗之所以不充者職是故也聞近來辦理交代以山東為最善蓋山東一省經前撫閻敬銘申明舊例刊刻交代章程十一條頒發州縣並通飭各屬不得藉各項工程名目報銷正囗錢糧其交代逾限者參革無貸同治初年每歲藩庫所存正雜各囗不下八九十萬近則藩庫收囗至二百數十萬以外藉支本省軍需及京協各餉一省如此天下可知矣夫州縣職司錢糧坐擁倉庫計其公私之用每歲耗數千金未甚覺其費也然合千百年天下五百州縣計之是三年而耗二千萬也彼曾任州縣者亦以挪移甚便不能節省衣食終不免艱窘之虞查抄之累此公私上下兩損之道若交代素嚴俾州縣預知節儉則 國家少虧帑之虞州縣免終身之累此公私兩清之道也倘今 飭下戶部申明舊例並咨取山東交代章程通行各省實力辦理又恐積虧之後驟加整頓則新舊相混窒礙必多欲杜侵虧惟有寬其既往嚴其將來之一法酌復養廉以裕其力禁止攤賠以清其流庶各省大吏易於措手自茲以往逾限必多二參必革功令嚴而虧挪少虧項絕而庫藏充理財之道莫先乎此矣愚之所謂裕財用者此也

然則節流之道既應講求開源之計不得以事涉言利概行斥駁夫損下益上謂之言利若夫天地自然之利公之天下且可贍養貧民取 朝廷固有之利還之 朝廷不敢侵吞官囗有害商民者惟在開礦之一端最為要務竊觀泰西各國之富強亦全賴乎礦產英國礦產最多質亦甚佳故其富甲於歐洲既富斯強此亦自然之勢必然之理也中國欲裕利源宜仿泰西之法糾集資本尋覓礦地大興采辦富國強兵要不難加乎泰西之上也夫以中國地大物博五金煤礦何處無之而承辦者不得其人皆少實事求是之效泰西之所以克致富強者半恃礦產為入囗之大宗囗 國家無不竭之財天地有自然之利苟能以天地之所生應 國家之所[急](給)則取之無窮用之不竭閭閻日見其富府庫日見其充如是而備兇荒籌餉項償經費源源接濟措置裕如一旦 朝廷度支忽需巨囗理財者有恃無恐以有餘而補不足斷不至左支右絀掣肘堪虞中國金礦遼藩之地最多而雲南銀銅各礦尤早著名當乾雍之間每歲例貢三百餘萬兩然皆以工力開掘斧斤畚鑿在在需人銷耗過巨每年必有積欠緩解者現在辦理得人日見起色年清年囗不但無欠解并可以預解此其用西法然也光緒初年相國李鴻章即采開平煤礦十餘年來若基隆若金州若濰縣若貴州若利國若淄川若漠河若平度等或煤或鐵或鉛錫或金銀其質不一而出皆先後開辦官本不足集商賈以成之開采之法多參用泰西機器人工既減所得又豐苟辦理得宜自可獲利今臺灣又有金礦曾經撫臣邵友濂派委員前往看囗意欲開采據云臺灣金礦較印度金砂化煉更易數倍此又一裕國之地也方今西法盛行當局諸公動以富強謀國若更知人善任推廣章程則獲益自可操券矣且以中國所出之礦產用之中國所開之製造局正與中國開辦礦務及開設製造局之本意均相符合中國既有自開之礦產可用自不必資用於外洋而銀錢之流出外洋者亦必日漸見少開源節流孰有大於是者乎況開礦之舉本為裕國便民之大計可以致富可以致強泰西各國成效具在我中國固已倣而行之者乎至新疆一域自古未入版圖我 朝平定之後歲支兵餉百數十萬內地頗受其累其地向有金礦銀礦恐集聚多人滋生事端久經封閉竊思天地生財原以供生人之用開之而礦苗旺盛裕庫足民固屬全美即或礦苗消乏不敷工本而工本自散在民間究竟天地間多此一項流通亦為有益況新疆礦產自開闢以來未經發洩旺盛可知如辦理得人足敷該處兵餉則內地經費日見寬紓其他各省礦產亦俱久經封閉棄同泥沙或開之而未經鍊用伏思天下大計東南洋貨西北皮貨以貨易貨固多而以銀易貨者亦不少兼之器皿首飾等項消耗金銀之處不一而足中國金銀有日減無增之數安得不致短絀則莫若取諸礦產以補其數急宜設法開采或官為經理或任富商經理或督商辦而以官統之或官商合辦無論其所得多少取之於地並非取之於民即使官商或難保無弊總係取棄置之物以濟生民之用實屬有益無損且可[贍](瞻)養貧民雖聚集多人而多人藉以謀生人有謀生之路即無滋事之心慮其滋事而不令謀生未免有因噎廢食之譏然則礦苗流露之所是可隨地開采若得煤與五金有裨國用嚴提交代藩庫充足則度置餉項有恃盈餘無憂支絀是不必抽取釐金以困商力者也以上二事一則天地自然之利一則 朝廷自有之利並非取之於民雖為數不能預定是亦開源節流之大端或經 列聖創垂而為良法或係大臣籌措而迭見成功餘不過就聞見所及者[略]加旁參引伸之義冀可推行乎海內先期斟酌乎時宜實不敢以抽釐金目為久遠之善政也夫 國家大政雖不止此二端然苟非大有關乎 國計與民生而有裨益者亦不敢掇拾細故冒昧以陳之

論中國稅務盈絀

法國拉盧士

中國之內政我西人向未知其詳囗較之文學工藝有難焉者西人於中國教務政治等書雖有譯文未探奧秘然既得門而入如鑰啟扃先路是導而後西人之能知中國政治者自此始矣中國地大物博分為二十一行省此疆彼界畛域攸分北京政府祇守向有之例有專管權柄歐洲必出之政府者中國則散而分屬之各省以致中國之大竟成一權不專屬之國焉然而中國主權最尊各省督撫獲罪懲治甚嚴或為都察院御史參奏立見擯斥各省督撫有管一省者有兼轄兩省者其管理之權亦甚重大督撫之權可以調兵可以徵收稅餉為本省之用而以其贏餘解於戶部戶部收每年之所入儲之府庫焉則謂各督撫之解部如屬國之貢稅於大國可也照此行之中國之財散於國中而欲權無旁落蓋亦甚難矣中國各省稅額輕重不一收稅之法尤不一欲考中國民間財賦之多寡與夫國家徵稅之出入似若散漫無稽中國收稅亦分二種一為明收之稅一為暗收之稅明收之稅最多者為地丁錢糧為國家入囗一大宗如回回印度[爪](瓜)窪等處之例國家自以為地主而實則地主之權不在國家而在農夫蓋農夫受田而耕本有地主之實而於國家無與也中國農務最為講求農務所以日興者由於耕種之足以自給地丁照地之肥瘠攤算每一法畝每一萬方邁當為一法畝納銀一佛郎五生特至五個佛郎夫以地之肥腴而僅納此數自法國視之已覺其太少矣有一法畝之地中國農夫已足一家自給此其肥腴為何如地稅雖輕然足敷國家歲入用囗有人云為地主出地租之人約有七十五兆之多地租愈多地力愈盡而為地主者亦愈眾矣英法兩國擁巨資為地主者最多中國不特無此等人且境內荒蕪未闢之地尚屬不少山地出產物質西國向為地主之利中國則存貯之以待將來中國尚用舊法地丁銀可以糧食抵交繙閱清冊大半皆以米折銀所交之米如公中不用則官可為發賣中國之稅大半出於地丁西國有家具稅中國尚無此例聞游歷人云中國農務日益盡力而於工藝轉若不甚措意中國稅務皆責成於總頭目一人用此法可免偷漏之弊然偷漏亦所時有如官員座船例免查囗此即偷漏之顯見者歐洲人稅中國雖無之然有一種稅囗與歐洲商稅相同特為數甚少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