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冯氏锦囊秘录
18954000000146

第146章

禁忌

夫禀气实者,夏不畏热,冬不畏寒。禀气怯者,天寒阴雨,感寒湿而濡泻,天气炎蒸。则伏热而中 。阳盛人耐冬不耐夏,阴盛人耐夏不耐冬,此又禀受之不同也。故自立夏则气变纯阳,治药者用热远热;如自立冬,则气合纯阴,治药者用寒远寒。兼天气大寒,则盖覆宜暖,勿使毒瓦斯为寒所触。而不得出。如天气大热,却宜清凉,不可重为盖覆,以至客热与毒相并,乃至烦燥,而疮溃烂。至如时有迅雷烈风,豪雨之变,则宜谨帏帐,节盖覆,多烧辟秽之物,以避一时不正之气。卧处最要无风,又要通明忌暗,时常亲人看守,夜中灯火莫离,以便供奉饮食,防御搔破痘疮,及宜切避秽气,否则未出者不出,已出者斑烂,甚或疮黑,陷伏臭烂恶痛,如刀剜闷乱而死,并不可少。使饥馁寒冷,即在乳母,皆所当然,盖痘赖谷气乳哺,以助其内,避风寒,以护其外,苟谷气一亏,风寒乘袭,为害殊甚。但勿过为饱暖,及啖煎爆五辛,否则,热毒熏膈,眼目必伤。至于即愈,则肌肉重新,洗澡固忌太早,风寒尤切谨防,幸勿视为浅淡之言,实卫生之大要。

论避秽气

凡脏腑之情,遇香则营卫通行,遇臭则营卫凝塞,痘疮全赖营卫和畅以成功,凝则热毒无由以疏泄矣。然污秽恶臭,自宜远避,而兰麝诸香,皆能走泄元气,岂其直哉!所不禁者,如枣子烧烟之法,一可避其不正之气,更可助其营卫之情,且能开胃进食,如被房室经水生产之秽所犯者,俱以大枣烧烟解之。若防发痒者,则以桦皮和大枣烧烟解之。若被酒厌者,则以葛根、茵陈蒿烧烟解之。被五辛厌者,则以生姜烧烟解之。被死尸之气及疠气所犯者,则以大黄、苍术烧烟解之。为狐臭犬羊厌者,则烧枫球解之。若遇风雨时者,则烧苍术、枫球避之。若血少而浆难之痘,则忌烧苍术,盖恐愈燥而浆欲难耳。若遇诸恶气则通以乳香,烧烟熏之,以胡荽酒喷之,然若有煮醋熏痘者,以醋能活血,殊不知酸能收敛,大非所宜也。总痘疮一出,则脏腑空虚,饮食宜节,勿饥勿饱,衣服宜调,勿冷勿热,一有不得,灾祸立见,故诸禁忌悉宜遵戒。

痘初起宜食笋尖、羊头、鸡脑、鸡冠血,饭内煮肉、桑虫酒酿;至酿脓时,宜食鹅尾肉、雄鸡头,煮烂莲肉枣子,年深腌肉、圆眼酒炒、鸡蛋白糯米粥、肉眼团圆、嫩羊汁肉、顶大桑虫;及至收靥,惟宜清凉,忌食毒物。

痘始终忌食落苏、葱、韭、薤、蒜、栗子、螃蟹、鲜鱼、蜜浸椒辣、时果、元蛤、箩猪肉,一切心肾血髓,肝肠酒糟对象,荔枝、橘子、小米、麦面、火酒、生冷、发热发气性寒等物。

一痘时睡中切不可惊动,否则易成痘前惊、痘后惊。在灌浆时则易于停浆。

一痘如值严冬,房中多置炭火,有回天之能,盛暑多列水,水得清心之喜,务须四时和暖如春,令气血和畅为妙。

一忌对梳头。

一忌生人往来。

一忌六淫不正之气。

一忌对瘙痒。

一忌鸡、犬、牛、羊。

一忌僧道师巫入房。

一忌对扫地。

一直远避油车,盖闻香即变。

一忌惊触。

一忌房中淫液气。

一忌饮食歌乐。

一忌对荒言。

一忌詈骂呼怒。

一忌怀孕妇人。

一忌对哭泣。

一忌过冷过热。

一忌过饥过饱。

一忌煎炒油盐鱼腥气。

一忌饮冷餐水。

一忌麝香燥秽气。

一忌妇人经候气。

一忌沟粪恶浊气。

一忌牛、羊、蜡烛气。

一忌腋下狐臭气。

一忌硫磺、蚊烟气。

一忌五辛气。

一忌熏抹疮药气。

一忌诸疮腥臭气。

一忌吃烟煤烬气。

一忌远行劳汗气。

一忌吹灭灯烛气。

一忌误烧头发气。

一忌柴烟鱼骨诸毛气。

一忌葱蒜韭薤气。

一忌死人尸厌气。

一忌诸腥燥气。

一忌醉酒荤腥气。

如悉遵前戒,重视谨慎,则重症可以变轻。如不遵禁忌,轻视忽略,则轻症可以变重,慎之,慎之!

治痘触变歌括

痘触变焦紫,倏时喘急至,急觅丝瓜皮,取末蜜调置,甘草地黄汤,一服痘更起,若加烦谵时,犀角磨汤水,此是四五朝,治触当如此。期若至七八,空壳触必死,浆半犯触症,按验莫糊指。(丝瓜皮需要看未生筋时取来燥干、临用只取皮蒂为末)。

痘触变灰白,枭痒忍不得,附子绵黄 ,愈多功愈益,盘红根晕敛,用此可效力。如无根缕绕,死症可言必。

痘正汹汹才翕浆,适为月水正临场,不知洁静相防护,致使花栏倏变常,月月红花花一种,不分枝叶取煎汤,嫩杪煎汤投酒服,根枝浓沸浴花郎,不消时刻还归正,任汝经红触满床。

麝香一触痒难熬,点点花心带黑焦,急把升麻苍耳草,浓煎慢浴转明娇,内应托里扶元气,生地防风蝉蜕遭,归芍参 赤痘共,红花及与橘甘交。

死尸触变目翻斜,痘必沉潜吐沫加,速把芫葵并枣艾,为筒烧辟正灵家。外取芫荽和姜醴,辰砂再入略须加,共将煮就时时呷,自得康宁扫去邪。

客忤相侵似若惊,啼号不歇面浑青,丝瓜细结含花香,露摘蒸来焙粉成,见症蜜调随与服,量儿大小进多轻,此时莫说丝瓜贱,一寸丝瓜一寸金。

五六朝来浆正行,忽为猫犬兽惊停,古人特设乌龙散,远志菖蒲各等分,再加蝉蜕酒煮透,去却菖蒲远志门,蝉蜕独留研细末,沙糖调服酒含噙。

样痘辨

样痘者如一家兄弟,妹妹数人,或兄患痘疮,沿及于弟,而身出数颗,此非己之正痘,即所谓样痘也。若痘有先标者,此乃自已经位传出,又非可与沿得者,同视世作样痘也,谬矣。凡兄样于弟,叔样于侄,姊样于妹,男样于女,则其起样者正而不戾,反是则逆样痘者,可不辨耶。

论痘疹斑疹脓先后顺逆

凡疮疹只出一般者善,纵有并形,尤宜详焉,如先发脓泡,后发疹者,是脾肺相生也,顺也。先疹后斑者,是心脾相生也,顺也。先发水泡,后发疹者,是肝克脾也,逆也。先发脓泡,后发斑子者是心克肺也,逆也。先发脓泡,后发水泡,少者是金木两得,而难杀也,顺也。多者金来克木,或木乘金衰矣,逆也。先水泡,后发斑子,多者是火乘木衰也,逆也。少者子衰母旺也,顺也。并春脓泡,夏黑陷,秋斑子,冬疹子,是皆逆也。然疮疹既出,而有逆顺者三,有时之顺逆者,春夏阳气发生,疮疹为顺。秋冬阳气伏藏,疮疹为逆。有虚实之顺逆者,如大便闭而能食者,是为实、为顺也。如二便利,而不能食者,是为虚、为逆也。有出入之顺逆者,疮疹出者,为顺,倒靥陷伏者为逆,此其略也。然凡先见疹子而夹出如水痘者,定是正痘,因疹子耗去荣血,故白似水痘,但与发散疹子继养荣血,则疹散而痘自成,不可认为水痘,盖疹子从不夹水痘者耳。

痘前十八犯

第一犯猿猴跳锁。凡儿未患痘时,先感冒风邪,身如火烙,头痛自汗,咳嗽不已,或伤寒之后,而痘随出者,则元气嚣漓,须急疏风解热,补血滋阴,调元固表。诀曰:一犯伤寒势欲危,医须斟酌痘无亏,如将汤药柴胡用,婴儿含花死可悲。

第二犯观音拂痤。凡儿饮食不克樽节,暑湿不能护养,是以脾胃损伤频多,泄泻饮食懒飧,肢体羸瘦,其愈未几而痘随出者,则脾虚津耗,元气衰微,治宜温养脾元,补益中气则痘可起胀成脓结实矣。诀曰:遍后俄然痘症临,脾虚元耗势沉沉,急宜培土将元益,冷药毫厘不可侵。

第三犯马驰剑道。凡儿饮食寒暑不能樽节,是以疟疾缠身,寒热消灼,肌肉渐瘦,其愈未几,而痘随出者,凡常山、草果断不可用,惟宜参苓白术以扶正气。诀曰:婴儿疟后痘相迎,元气嚣离不可闻,草果柴胡宜悉去,滋阴补卫效通神。

第四犯一苇航海。凡儿元体薄劣,身发大热,干渴恶嗽,疹出未几,其痘随出者,此与循常先疹后痘者不同。凡先痘后疹者谓之逆,先疹后痘者谓之顺,然此身弱发热,恶嗽干渴,继又出疹,百痘随后则势颇危,须急补阴清肺,养胃扶脾,若黄 补肺之剂,切宜禁绝。诀曰:小儿疹出太阴虚,痘症随形毒客脾,宜急清金与培土,黄 若用嗽来催。

第五犯三仙入洞。凡儿平时患成疳积,肚大青筋,四肢羸瘦,变为丁奚,倏然而痘随出者,宜治痘为主。诀曰:丁奚疳积痘交关,且把花来发透全,切禁消磨并冷药,槟榔浓朴及川连。

第六犯倒挂银瓶。凡儿风热腠理时发,大热自头达身,丹瘤遍起,其愈未几,若尚未愈而痘随形者,宜犀角、生地、丹皮之类,以清肝心二经。诀曰:丹瘤未愈痘形身,又属肝心是二经,最怕枭红根座绕,解炎祛毒痘方明。

第七犯桥霜印迹。凡儿火烙脸赤,眼睛直竖,手足掣搐,惊厥屡次,口燥谵语,其愈不数日,而痘随形者,此与循常先惊后痘者不同,盖因痘而起者从心经,故不过时微惊惕即甚,亦不过临痘时也。此则其惊已甚,治宜且与治痘为主,夫镇心凉脏之剂,皆不可投。诀曰:惊厥新痊痘症随,朱砂金石莫相追,若还即见惊无歇,只管升花更与培。

第八犯藕池渗水。凡儿身热自汗口中咯血,或鼻衄溺血,其愈不数日而痘见形者,此心官失守,致血妄行,治宜清心抑火,切不可妄用寒凉。诀曰:诸血皆由热犯心,清心抑火自归营,切休轻用寒凉剂,花萎花栏悔实深。

第九犯石鼓阴鸣。凡儿未痘之前,身发火热,饮食懒飧,肚腹胀膨,眼泡浮肿,睡卧不安,未数日而痘见者,治宜补脾理气。诀曰:腹中膨胀不思飧,气阻脾虚痘必难,宜速补脾调气血,更加升表自然安。

第十犯赤泽栽莲。凡儿身发恶热,自汗不止,眼睛昏花,阿欠啼叫,其症才愈,而痘随形者,治宜敛汗而用黄 熬人乳以频饮之,更投以调荣益卫之剂。诀曰:汗流恶热已亡元,痘犯心肝十不全,急补心肝并敛汗,痘如鼎灌自然痊。

第十一犯崖头走马。凡儿其 损伤不数日而痘即见者,治宜调血活血兼与扶脾可也。诀曰:跌扑惊伤未愈时,个中透出好花枝,安经活血调脾脉,自得群花朵朵奇。

第十二犯逐鹿亡羊。凡儿往来潮热,腹生痞块,日积月累,身体羸瘦,面黄力弱,而痘随出者不宜治痞。诀曰:病痞花开宜补元,扶脾益胃莫迟延,尤须治痘培根本,何怕花儿命不全。

第十三犯推车陷雪。凡儿禀父母胎毒,身患杨梅广疮,不时寒热,其症未愈,而痘随形者,将何所治?诀曰:恶疮未愈出天花,当用升麻药不差,莫假连翘诸败毒,误将熏点浪涂搽。

第十四犯霜逐梧桐。凡儿身如火烙,不时呕吐,不能饮食,投诸时气而痘随见者,将何所治?诀曰:呕吐惊惶胃不和,忽看花痘又相磨,应须安胃兼升表,自得成功患可无。

第十五犯倦龙行雨。凡儿饮食不节,致伤脾胃,四肢不收,发热恶寒,而痘随见者,将何所治?诀曰:儿伤饮食正逢灾,痘又阳明胃里来,宜略内消兼补胃,更加升表自花开。

第十六犯秋蝉泣露。凡儿发痘之前,因感湿热之气乃患赤白痢疾,其痘未愈,而痘随见者,将何所治?诀曰:痢痘自宜除湿热,更加培土和气血,还须表痘复滋花,根本调微灾自灭。

第十七犯冻鳞出谷。凡儿因误持刃致伤手足,是以寒热往来而痘随形者,将何所治?诀曰:金疮未痊痘来呈,活血还兼开滞凝,更要升花期表暴,扶持鼎峻自安宁。

第十八犯浪里渔舟。凡儿每发惊厥,或患风痫,未久而见痘者,将何以治?诀曰:风痫复苦痘来催,只把花栏着意培,灌得浆来花朵朵,不愁风雨更颠危。

各书所载名目不同,总痘前十八犯专意培花为重,若痘后犯此十八条,则又以专补元气为要耳。

八门五枢

心为赤帝门(附心包络在颧脸)。

肝为青阳门(附胆在眼两眶并左太阳)。

脾为黄央门(附胃在两腮及两颐)。

肺为肃白门(在额并右太阳)。

肾为玄武门(在交骨耳垂)。

两颧为心枢。

两眼眶为肝枢。

两腮颐为脾枢。

喉突为肺枢。

两耳垂为肾枢。

三关两煞五轴

胸膛乳阜心之关。

脐封脾之关。

阳球肾之关。

白帝煞门。

于气窝右太阳。

青帝煞门。

座于眼眶左太阳。

颧鼻胸乳心之轴。

左太阳左胁眼胞两臀阜肝之轴。

右太阳右胁项颈气突肺之轴。

腮颊中庭口角肚腹手足脾之轴。

地阁后颈耳窖背俞腰脊阳球肾之轴。

经穴部位诸痘所主

烦会 在顶上土星一寸,可容寸许,督脉所发,毒生于此大凶。

方广 肺之部,痘少则吉。

神庭 肺之部,在头,入发际五分,督脉、足太阳、阳明三脉所会,不宜多出。

天庭 肺之部,见标先于此处,而且多者则为毒参阳气凶。

穹窿 五岳高处是也。痘若先见,则为阳,但多而细者凶。

风府 在脑之后不宜生痘。

印堂 肺之部,痘如一片云遮则主大凶。

丝竹 肝之枢,在眉,头陷中,足太阳脉气所发,与商丘相应,切忌多密。

天仓 肺之部,在太阳之上,丰溢则五经无变症。

丝霞 在出眉梢之上,明畅则美肺之部也。

繁霞 在两眉梢之上,明畅则美肺之部也。

玄武 上耳齐处,肾之部也。

山林 不宜结毒。

百会 痘毒不宜生此。

发际 结毒则睛红舌 口枯,而为凶。

睛明 在目内 泪孔手太阳阳明之会,肝之部也。

阳池 两阳之地,切忌先见,稠密细小。

左太阳 肝之杀门,切忌稠密。

右太阳 肺之杀门,先见稠密大凶。

泪堂 即是眼眶,肝之杀门,痘如椒实,大凶。

鱼尾 肺之部,在眼角之上,痘如稠密,大凶。

交骨 肾之部,在耳边前一寸,痘如游蚕,主凶。

听会 肾之部,在耳珠前陷中,上关穴下一寸,动脉宛中,手太阳脉气所发,不宜生毒。

耳孔 肾之枢,疗生于此即名豢虎,宜速挑治。

玄璧 即名瑞壁,脾之部也。痘宜稀朗,则为吉兆。

井谷 七窍之处,为井谷,痘若先见于此则为阴,而主凶。

五岳 两颧鼻额地阁是也。痘宜疏朗,美丽为吉。

颧阜 心之轴痘如彩镏,为吉,若似紫萍,游蚕为凶。

颧石 心之部也。上灌下嚣,视此乃系可治。

鼻准 胃之部,不宜生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