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普救眾生妙德夜神。寄燄慧地。文但有五。二三合故。初依教趣求二。初修入前法。
爾時善財童子(至)心無暫捨諸根不散。
二趣求後友。
一心願得見善知識(至)普救眾生妙德夜神所。
二聞見法界。即合二三。謂約善財。則是見敬。若約夜神所現。即是解脫業用。便為默授法界。若約二文開辨。則先明見敬諮問。後答因緣。方為正授法界。今依合科。總分為四。初現光加持。
時彼夜神為善財童子(至)入善財頂充滿其身。
調伏眾生解脫。即光所依。是己法門。名體可知。
二蒙光獲益。謂得三昧見大用故。文二。初得定。
善財爾時即得究竟清淨輪三昧。
謂三業六根。皆悉離障。故云究竟清淨。淨智圓滿。摧障為輪。故所見無礙。
二明見大用二。初見用所依處。
得此三昧已悉見二神(至)如是一切所有微塵。
二明所見事三。初所化處二。初總明處類。
一一塵中各見佛剎(至)各各差別靡不悉見。
二別明塵中之剎。
又見一切世界差別(至)或有世界清淨。
上之二句。乃是總明。
或有世界趣雜穢或有世界趣清淨。
轉變向染淨故。
或有世界雜穢清淨。
染多。
或有世界清淨雜穢。
反上。
或有世界一向清淨。
對上二義故。
或有世界其形平正或有覆住或有側住。
二能化益二。初總明。
如是等一切世界(至)普現其前隨宜化度。
二別顯二。初化五道。
令地獄眾生免諸苦毒(至)如是等怖悉令捨離。
二化九類。
又見一切眾生卵生胎生(至)普現其前常勤救護。
三明化意。
為成就菩薩大願力故(至)令得一切智清淨光明故。
為成諸法。通能所化。
三三業敬讚三。初身心敬重。
時善財童子見此夜神(至)頭面作體一心瞻仰。
二顯友自在。
時彼夜神即捨菩薩(至)而不捨其自在神力。
三口以偈讚。二十偈半。分二。初偈總。
爾時善財童子恭敬合掌却住一面以偈讚曰。
我善財得見如是大神力其心生歡喜說偈而讚歎。
二餘偈別二。初有九偈半。光用無涯。
我見尊妙身眾相以莊嚴(至)王等一切怖。
二述前蒙光獲益三。初推功歸本。
我承喜目教今得詣尊所。
二有二偈半。明述得三昧。
見尊眉間相放大清淨光(至)普見十方佛。
三有七偈。明述見大用。
我於所經處悉見諸微塵(至)普皆往供養。
四問答因緣二。初問有三。
爾時善財童子說此頌已(至)甚深希有其名何等。
一問名。前來標名。集經者言。故此方問。
得此解脫其已久如。
二問得法久近。欲顯久修德遠故。
修何等行而得清淨。
三問修因淨治。救入路故。
二答文二。初歎深難說。
夜神言善男子是處難知(至)一切二乘所不能囗。
先標。次徵。
何以故。
後釋。
此是住普賢菩薩行者(至)三世方便海者境界故。
深相云何。若約得時。時久遠故。非久近故。若約修因。因行廣故。若通上二。契理甚深故。若約名說。名如體用故。名者實賓。難窮實故。
二承力為說二。先長行二。初標許。
我承佛力今為汝說。
二正說二。初通答三問三。初答得法久近十。初總舉劫剎佛興。
善男子乃往古世(至)微塵數如來於中出現。
已略詶其久近。
二通顯剎相。
其佛世界以一切香王(至)諸大菩薩之所止住。
三別顯生處。
此界東際輪圍山側(至)其中眾生具行十善。
四明本生父母。
有轉輪王於中出現(至)常放光明照千由旬。
五明本生身。
其有一女名普智燄(至)眾生見者情無厭足。
六眾生起惡。為佛現因。
爾時眾生壽命無量(至)一切樂事悉皆損減。
七佛興益物三。初明得道之場。
時彼城北有菩提樹(至)一切如來莊嚴境界雲。
二總顯佛數。
須彌山微塵數佛於中出現。
三別明初佛。文七。初總明成道。
其第一佛名普智寶燄(至)演說正法成熟眾生。
二成道前相。
其彼如來未成佛時(至)知七日後佛當出現。
謂放光調機。有十一重。一一重中。各有光名。業用成益。以益對名。可以思準。若約表法。則前十為次第十度光。後一為圓融十度光。以此照心。則自智出現。
三動剎集眾。
滿七日已一切世界(至)應見佛者咸詣道場。
四現相顯德。
爾時彼世界中一切輪圍(至)出現世間不思議相。
五明成道依正。
善男子此普照三世(至)皆有菩薩結加趺坐。
六始成正覺。
善男子彼普智寶燄(至)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一成一切成故。
七轉正法輪三。初總標轉法。
隨眾生心悉現其前為轉法輪。
二顯其成益。
於一一世界令無量眾生(至)無量眾生得生天中。
先益凡夫。次益二乘。
令無眾生住於聲聞辟支佛地。
後益菩薩。
令無量眾法成就出離(至)清淨境界菩提之行。
上成行。下成位。
令無量眾生發菩提心。
住位。
令無量眾生住菩薩。
行位。
令無量眾生安住清淨波羅蜜道。
迴向位。以大願海。治前度故。
令無量眾生住菩薩初地(至)安住普賢清淨行願。
後二句是等覺位。
三結無間斷。
善男子彼普智寶燄(至)念念調伏無量眾生。
八明善友引導六。初知機起惡。
時普賢菩薩知寶華燈王(至)而生憍慢陵蔑他人。
二現身超勝。
化現妙身端正殊特(至)亦如聚墨對閻浮金。
三物機驚怪。
時諸眾生或作是言(至)種種思惟無能解了。
四告語佛興。
爾時普賢菩薩在彼輪王(至)法雲音幢菩提樹下。
五女發大心。
時聖王女蓮華妙眼(至)常得不離此善知識。
亦是入法因。
六父王詣佛四。初身處虗空。
善男子時轉輪王(至)欲令眾生俱往見佛。
二以偈讚引。十偈分三。初總勸。
以偈讚曰如來出世間普救諸眾生(至)往詣導師所。
二釋勸。
無量無數劫乃有佛興世(至)一切無空過。
三結勸。
今當共汝等往觀調御尊(至)恭敬而供養。
勝故應往。
三廣興雲供。
爾時轉輪聖王說偈讚佛(至)於虗空中周徧嚴飾。
四至彼修敬。
到已頂禮普智寶燄(至)普照十方寶蓮華座。
九德女修因三。初嚴具奉佛。
時轉輪王女普智燄(至)諸莊嚴具持以散佛。
表修萬行。向佛果故。
二見佛現變。
時莊嚴具於虗空中(至)種種如來契經雲。
表因小果大故。
三覩變獲益。
既見是已其心清淨生大歡喜。
十聞經得益三。初佛為說經。
普智寶燄妙德幢王(至)微塵數修多羅而為眷屬。
從總相為名。
二正明聞益三。初得三昧益。
時彼女人聞此經已(至)彼三昧心亦復如是。
上總。下別。
所謂現見一切佛三昧(至)普詣一切清淨佛剎三昧。
二得大心益。
得如是等十千三昧(至)徧緣一切方海心。
即悲智等心。
三成大願益。
一心思惟普賢大願(至)成就普賢所有大願。
上之三益。即調伏眾生。解脫三事。皆調伏之法故。
三顯發昔因。
時彼如來復為其女(至)一心趣向一切智位。
二明發心之始。
義男子復於此前。
即得法劫之前也。顯前得法。非無因也。
過十大劫有世界(至)成熟於我令生歡喜。
三結會古今三。初結會得法時身。
善男子於意云何(至)時妙德眼童女者即我身是。
二結發心之始。
我於彼時身為童女至我於彼時初始發心。
三正結得法。
次復引導令我得見(至)聽聞說法依教修行。
此方詶其名。即前三益。
二別答修行淨治。前有聞法修行。是得法之前。此是得法之後。於中二。初別舉大光劫三。初總明。
善男子過彼毗盧遮那(至)我皆承事恭敬供養。
二別顯。
其最初佛名大悲幢(至)我皆聽聞受持不忘。
其中經名。說者當演。
三顯其最後。
善男子如是次第(至)名法界方便不退藏。
二總顯諸劫三。初總標。
善男子此世界中(至)我皆承事恭敬供養。
二得法修行。
彼諸如來所說正法(至)入一切普賢行。
三見佛成行。
善男子我依一切智光明故(至)以得一切智光明故。
二偈頌三。初舉法誡聽。
爾時普救眾生夜神(至)為善財童子而說頌曰。
善財聽我說甚深難見法(至)汝今應諦聽。
即頌前標許。
二頌前正說。通頌得法久近及修行清淨二。初頌最初一劫。
我念過去世過剎微塵劫(至)第十賢德佛。
上之三十六偈。廣前長行。有一百一十佛。表十地等覺。各各以初佛為主。餘九為伴。
二頌前總顯諸劫。
須彌塵數劫此中所有佛(至)入此解脫門。
亦表智滿行圓。無非佛故。
三有一偈。舉因勸修。
我於無量劫修行得此道汝若能修行不久亦當得。
三謙己推勝。
善男子我唯知此(至)能知能說彼功德行。
四指示後友。
善男子去此不遠。
亦以證同。又禪依進發。故云不遠。
主夜神名寂靜音海。
禪故寂靜。入俗演法。化物深廣。故云音海。然此神即普救之母。表真精進。却從定生。起心動念。是妄非進故。
坐摩尼光幢莊嚴蓮華座(至)學菩薩行修菩薩道。
五戀德禮辭。
時善財童子頂禮其足(至)殷勤瞻仰辭退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