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医案精华
18830200000027

第27章 痛

劳力气泄阳伤。胸脘痛发。得食自缓。已非质滞停蓄。然初病气伤久泄不止。营络亦伤。古谓络虚则痛也。攻痰破气。不去病。即伤胃。致纳食不甘。嗳噫欲呕。显见胃伤阳败。当以辛甘温方。

人参 桂枝 茯苓 炙草 煨姜 南枣经几年宿病。病必在络。痛非虚症。因久延体质气馁。遇食物不适。或情怀郁勃。痰因气滞。气阻血瘀。诸脉逆乱。频吐污浊。而大便反秘。医见身体肢冷。认为虚脱。以理中和附子温里护阳。夫阳气皆属无形。况乎病发有因。决非阳微欲脱。忆当年病来。宛是肝病。凡疏通气血皆效。其病之未得全好。由乎性情食物居多。夏季专以太阴阳明通剂。今痛处在脘。久则瘀浊复聚。宜淡味薄味清养。初三竹沥泛丸。仍用。早上。另立通瘀方法。

苏木 人参 郁金 桃仁 归尾 柏子仁 琥珀 茺蔚 红枣肉丸宿病冲气胃痛。今饱食动怒。痛发呕吐。是肝木侵犯胃土。浊气上踞。胀痛不休。逆乱不已。变为先寒后热。烦燥面赤。汗泄。此为厥象。厥阴肝脏之现症。显然在目。夫痛则不通。通字须究气血阴阳。便是着诊要旨矣。议用泻心法。

干姜 川连 人参 枳实 半夏 姜汁胃痛久而屡发。必有凝痰聚瘀。老年气衰。病发日重。乃邪正势不两立也。

今纳物呕吐甚多。味带酸苦。脉得左大右小。盖肝木必侮胃土。胃阳虚。完谷而出。且呃逆沃以热汤不减。其胃气掀腾如沸。不嗜汤饮。饮浊弥留脘底。用药之理。远柔用刚。嘉言谓能变胃而不受胃变。开得上关。再商治法。

紫金丹产后三年。经水不转。胃痛。得食必呕。汗出形寒。腰左动气闪烁。大便七八日始通。脉细弦右涩。舌白稍渴。脘中响动。下行痛缓。病属厥阴。顺承阳明。胃土久伤。肝木愈横。法当辛酸。两和厥阴体用。仍参通补阳明之阳。俾浊少上僭。痛有缓期。

人参 开口吴萸 生白芍 良姜 熟半夏 云茯苓天癸当绝仍来。昔壮年已有头晕。七年前秋起。胃痛若嘈。今春悲哀。先麻木头眩。痛发下部。膝胫冷三日。病属肝厥胃痛。述痛引背胁。是久病络脉空隙。

厥阳热气。因情志郁勃拂逆。气攻乘络。内风旋动。袭阳明。致呕逆不能进食。

九孔石决明 清阿胶 生地 枸杞子 茯苓 桑寄生 川石斛痛在胁肋游走不一。渐至痰多。手足少力。初病两年。寝食如常。今年入夏病甚。此非脏腑之病。乃由经脉。继及络脉。大凡经主气络主血。久病血瘀。瘀从便下。诸家不分经络。但忽寒忽热。宜乎无效。试服新绛一方。小效。乃络方耳。议通少阳阳明之络。通则不痛矣。

归须 炒桃仁 泽兰叶 柏子仁 香附汁 丹皮 穿山甲 乳香 没药诊脉动而虚。左部小弱。左胁疼痛。痛势上引。得食稍安。此皆操持太甚。损及营络。五志之阳动扰不息。咽干舌燥。心悸久痛。津液致伤也。症固属虚。但参术归 诸方。未能治及络病。内经肝病不越三法。辛散以理肝。酸泄以润肝。甘缓以益肝。宜辛甘润温之补。盖肝为刚脏。必柔以济之。自臻效验耳。

炒桃仁 柏子仁 新绛 归尾 橘红 琥珀古人治胁痛。法有五。或犯寒血滞。或血虚络痛。或血着不通。或肝火抑郁。

或暴怒气逆。皆可致痛。今是症脉细。弦数不舒。此由肝火抑郁。火郁者络自燥。

治法必当清润通络。

土栝蒌 炒香桃仁 归身 新绛 炒白芍 炙甘草询左胁下每日必有小痛超时。其痛势布散胸臆背部。从来不延及于腹中下焦。是腑络为病。凡久病从血治为多。今既偏患于上。仍气分之阻。而致水饮瘀浊之凝。此非守中补剂明甚。但攻法必用丸以缓之。非比骤攻暴邪之治。

当用稳法。议以阳明少阳方法。俾枢机开阖舒展。谅必有稗益矣。

生钩藤 生香附 风化硝 炒半夏 茯苓 生白蒺藜 竹沥姜汁泛丸诊脉右弦。左小弱涩。病起积劳伤阳。操持索思。五志皆逆。而肝为将军之官。谋虑出焉。故先胁痛。晡暮阳不用事。其病渐剧。是内伤症。乃本气不足。日饵辛燥。气泄血耗。六味滋柔腻药。原非止痛之方。不过矫前药之谬而已。内经肝病三法。治虚亦主甘缓。盖病既久。必及阳明胃络。渐归及右。肝胃同病。人卧魂藏于肝。梦寐纷纭。伤及无形矣。议用甘药。少佐摄镇。

人参 枣仁 茯神 炙草 柏子仁 当归 龙骨 金箔 桂圆肉煮浓汁捣丸小便自利。大便黑色。当脐腹痛。十五年渐发日甚。脉来沉而结涩。此郁勃伤及肝脾之络。致血败瘀留。劳役动怒。宿 乃发。目今冬深闭藏。忌用攻下。议以辛通润血。所谓通则不痛矣。

桃仁 桂枝木 穿山甲 老薤白 阿魏丸腹痛三年。时发时止。面色明亮。是饮邪亦酒湿酿成。因怒左胁有形痛绕腹中。及胸背诸俞。乃络空饮气逆攻入络。食辛热痛止复痛。盖怒则郁折肝用。

惟气辛辣可解。论药必首推气味。

粗桂枝木 天南星 生左牡蛎 真橘核 川楝子肉 李根东行皮脉小涩。久因悒郁。脘痛引及背胁。病入血络。经年延绵。更兼茹素数载。阳明虚馁。肩臂不举。仓猝难于奏效。是缓调为宜。议通血络润补。勿投燥热劫液。

归须 柏子仁 桂枝木 桃仁 生鹿角 片姜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