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在促进农民增收中的职能定位
杨欣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很重要一点就是要让农民增收致富。若单纯依靠农民本身或“市场这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是不能解决农民收入趋缓的问题。这迫切需要政府转变职能,强化服务意识,营造良好环境,促进农民增收。
一、农民增收缓慢因素分析
1.农民市场经济意识不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着基础性作用,要求人们遵循价格、供求、竞争机制运行规律,按规律、原则办事。但广大农民受传统自然经济的影响,小农经济思想重,市场经济知识贫乏,市场经济意识淡薄,所以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很难把握市场机遇。
2.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当前在农村,基本上是以种植为主、家庭副业为辅的农业产业模式,并且追求“大而全”、“小而全”的家庭经济模式,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一是产品品种单一,科技含量较低,不适应市场经济所需。二是初级产品多,加工增值产品少,农业效益低。三是产品区域布局不合理。各区域没有充分发挥自己的区域特色,发展适合自己区域的特色农业,而是别人种什么,我跟着种什么。
3.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难度加大。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民转移就业的渠道主要是到本地乡镇企业和大中城市打工。这部分非农产业收入对农民增收的贡献是较大的。但从目前情况看,这些渠道的吸纳能力将会明显不如过去。由于大中城市国有企业改革进入攻坚阶段,下岗职工增加,沿海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模式正在由外延扩张为主转向内涵集约型为主等多方原因,对外地民工的需求增幅将会明显放慢,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难度将会加大。
4.农民素质与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不高。一是农民素质日益与科技迅猛发展的环境不相适应。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农民整体文化科技素质的相对落后已无法适应时代的进步。二是信息服务不到位。为农民提供市场信息的机构不健全,信息量少,难以引导农民优化结构,销售产品,增加收入。三是科技服务不到位。对新形势下农民生产经营所需的实用、先进科学技术、经营管理技术的服务不到位,造成农产品增值率、优质率、投入产出率偏低,直接制约着农民增收。
二、转变政府职能,促进农民增收
1.创新管理体制,提供优质服务。建立一个与农村生产力水平相适应,与农村发展要求相协调,与农民承受能力相符合的农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是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农村全面发展的迫切需要。必须加快政府职能由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变,重在宏观谋划、制定政策、营造环境上下功夫,在着力帮助农民解决一些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上下功夫,在提供优质服务上下功夫。一是积极引导农业结构调整。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引导农民合理调整产品品种结构和农村产业结构。二是建立完备的信息服务体系,为农民提供及时而充足的市场信息,提供通用质量标准体系和检测服务。三是建立完备的农业市场体系,使农产品的产、运、销形成规模,消除农民农业生产的后顾之忧。四是加强科技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把农村科技大户、中介服务组织,特别是龙头企业和农业科研院校推上前台,通过市场运作,把经营与服务融为一体。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必须把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一项长远的工作,为农民增收创造条件。一是进一步加大投入。要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扩大支付规模,集中财力,重点向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倾斜。同时,积极运用税收、贴息、补助等多种经济杠杆,鼓励和引导各种社会资本投向农业和农村。二是突出重点,建设一批农业基础设施项目。适当调整对农业和农村的投资结构,增加支持农村中小型基础设施的投入。三是积极推进农村教育、文化、公共医疗卫生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大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力度,加强农村卫生院建设,搞好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
3.深化农村改革,提供体制保障。一是积极稳妥地推进土地使用权流转。鼓励农民采取转包、转让、互换、租赁、股份合作等形式,加快土地使用权的流转步伐。二是继续推进农村税费改革。要巩固和发展税费改革的成果,实现农民负担规范化,坚决制止“三乱”现象,进一步减轻农民的税费负担,逐步实现取消农业税的目标。三是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全面放开粮食收购和销售市场,培育粮食营销组织,发展多种所有制形式和多种经营方式的粮食购销企业,实现多渠道流通。四是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适应新阶段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要求,着力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大力支持农民围绕增收开展的生产经营活动。
4.加快城市化进程,实现剩余劳动力转移。城市化是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根本措施,关键是它能够尽快地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当前发展劳务经济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政府要重视劳务经济的发展,利用人员广、信息灵等优势为农民进城当好参谋。一是加快软件建设,解决农民进城的积极性问题。从政策、户籍、工商、税收、医疗、教育、社保等诸多方面给予优惠,引导、规范劳务输出,促使劳务经济健康发展,进一步提高农民进城的积极性。二是促进土地流转,解决农民进城就业和创业的资金问题。保证土地产权属于集体,使用权属于农民,农户间、农户与企业间可以有偿转让,进城农民可以将土地出租,万一失掉城市工作,还可以回到农村务农,既有利于发展,也有利于稳定。三是发挥优势发展,解决农民就业机会问题.目前我国的比较优势是劳动力多、劳动力便宜,应该多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或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中劳动力较为密集的区段,同时加快发展第二、第三产业,拓宽就业渠道,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满足城市新增和农民进城就业的需要。
(作者单位:中共重庆北碚区委党校)
浅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村组规划问题
宋明
一、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村组规划的背景
在“十五”规划期间,双桥区区委、区人民政府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把“三农”工作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农村工作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农村经济呈现出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
(一)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加快
用现代发展理念指导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加大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广泛开展农技推广和服务,做到技术人员入户,科技成果下田,技术要领到人。大力引进优良品种,粮食品种的95%、畜禽品种的50%、水产品种的40%实现了优质化。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喜获丰收。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转移工程取得新突破
建立和健全资源调查系统、劳务培训系统和输出服务系统,根据外出务工和本区工矿企业用工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了上岗前的培训,提高劳动力技能,为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打下坚实基础。同时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逐步推进“五个转变”。
(三)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由于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在搞好农业生产的基础上,拓展农村二、三产业,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和增收机会,我区农村剩余劳动力基本得到了转移,农民收入保持了持续的增长态势,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现已达到了3673元。
(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得到加强
在财政加大投入的情况下,实现了村村通公路,村级公路全面黑色化,各社的道路得以硬化。75%以上的农民用上了自来水。100%的家庭用上了电。电话、闭路电视得以普及。
(五)人居环境得到改善
全区农民住房80%是砖混结构,人均居住面积达36平方米,基本解决了住宅与畜禽圈舍混杂问题。农民已经开始建沼气,改厨、改厕、改圈工作取得显著成就。
二、村组建设规划滞后的表现及带来的相关问题
(一)土地浪费大
由于长期以来实行“一户一宅”的宅基地政策,一家一户的排式建房,既没有建筑密度,也没有容积率。村组建设被忽视,缺乏总体规划,农民乱占耕地建房的现象普遍,再加上村民世世代代在那里生息繁衍,故土难离是中华民族融化在血液中的“基因”,加上经济、社会、习俗等种种因素的制约,因而一般农民修建新房都在原有的屋基地上或者在原居住地附近修建,有的新房修建好后,旧房屋也未被拆除,这样对人均土地不足一亩地的我区农村,造成了土地的较大浪费。
(二)新村散乱,居住环境恶劣
由于村组建设规划长期滞后,“有新房、无新貌”,“只见新房、不见新村”的现象十分突出。“逐水而居”、“沿路而建”的观念依然沿袭至今。一些农民随意沿公路建房,于是出现居民点数量多、规模小、分布散。农民的生活污水随意排放,进入河流、水塘,影响了水源安全,严重威胁农民的身体健康,同时垃圾自然循环的功能衰退,农村生活、生产垃圾不能集中回收处理,垃圾乱倒、污水乱排、农村“脏、乱、差”现象严重,对环境造成污染。
(三)基础环境设施配套难,环境差
长期以来,农村村组建设总体上是以农民住房建设为主体。一方面,村组的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建设主要靠村集体和农户微薄的力量,缺乏稳定的财政保障和完善的投入机制,导致村组内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等比较差。另一方面,正是由于小而散的居住状况,使得农村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工程量大、建设成本高、到位难、水平低,而且使用效率低,有些甚至无法进行配套。增大了基础设施的投入。
三、今后村组规划的建议
(一)以人为本、加强村组治理
重点是整治村组环境、完善配套设施、节约使用资源、改善公共服务、方便农民的生产、生活。整治后的村组,要努力达到村容整洁、路面硬化、饮水达标、厕所卫生、住房适用。引导尚未使用沼气、液化气的农户改烧柴火、有烟煤为烧无烟煤,使大气质量保持在二级质量标准。对近年农民新修的住房,决不能强行拆迁,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政府补贴,可以让他们对住房进行整修和外装饰,循序渐进,让村庄逐步地靓起来。
(二)科学规划,统一布局
农民的事由农民自己做主,做好“一事一议”,选择农民自己认为生产、生活条件比较适中的地方,作为今后村民建房用地。既要考虑现在村庄沿袭了多年的住房布局和农民生产生活习惯等实际因素,又要充分体现现代化村组在区域范围内的“中心”地位和作用,科学确定发展规模和发展空间,安排好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在未做好规划和布局的时期,对农户新建房屋一律停止审批,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做好规划以后,需要审批修建住房的农户,全部到规划的居民生活点,按照统一的规划修建。
(三)加大基础设施建设
在村民选择的新村规划点,加强农村饮水、道路、电网、沼气、通讯、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建设上做起,村级中心靠村级公路边,区内道路硬化,设行道树、花坛等绿化设施,建文化体育活动场地、设施。污水经生化池处理后,用于农业生产。因为这是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最迫切、同时也是最实际的问题,是建设新农村的基础工程。在公共产品领域,在现有条件下,财政投入为主同社会资金的筹措、农民自愿的投工投劳结合起来,搞好新村组“四通一平”等基础设施建设;为村民将来的居住新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让农民感受到新村居住、生活的条件比其他地方居住、生活的条件都好,这样,农民就自愿到新村来建房。农民原有的旧宅基地可以改造成良田,解决人多土地少的矛盾,节约土地资源。
(四)建筑风格
以砖混结构为主,平顶和坡屋顶相结合,平顶为预制板、坡面为波型瓦;墙面和屋脊采用涂料、瓷砖等装饰,以白色为主调,强调深浅对比;保持建筑的小体量,以低层建筑(1—3层)为主,形成靓丽的人性化建筑尺度。院落规划,对全区现有院落逐步进行改造、集中,规划相对集中院落,各村组以较大的院子为中心设居民点。根据村组布局和地形地貌,修建连接各居民点的人行便道和方便农业生产的机耕道,人行便道宽0.9米,机耕道宽2米。人行便道为钢筋混凝土或现浇混凝土路面,机耕道为泥结碎石路面。通过人行便道建设,实现院院、户户通便民道,解决农民出行难的问题。
(五)立足当前,着眼长远
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彻底打破,城市化率必将越来越高,将来有更多的农民会放弃土地,到城市里发展二、三产业。我区城市化率现将近90%,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化率必将进一步提高。因而,在规划设计新村组时,一定要考虑到这一因素,预测将来村组居住人口数量,决不能贪大求洋,一哄而上,否则,必然将导致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过多,规模过大,容易造成浪费。1958年的大跃进,在这方面的教训是十分深刻的。
农村有农村的特点,村组建设要注意和城市建设相区别,体现农村的特色,保留农村的历史文脉,保持生态环境和自然风貌,坚持不推山、不砍树、不填塘,做到人与自然和谐,既展现农村的田园风光,又彰显农村的历史文化底蕴,适应农民生产生活要求。真正做到一镇一特色,一镇一景点,一镇一风情。要坚持因乡镇、因村制宜,实行分类指导、动态管理,做到百花齐放,不搞一刀切。村组改造宜“一村一策”,要按照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规划,“一村示范、十村推进”的原则,全区要建设起农民社区新村和自然生态农庄等不同的模式,引导农民在规划区修建各具特色的住宅,形成不同风格的村落,决不能搞成千村一面。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村组建设规划工作中,一定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必须要体现出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体现出和谐社会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研究农民生产、生活习惯,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把村组规划好,建设好。
(作者单位:中共重庆双桥区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