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政府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将全区各乡镇民生中心建设和街道市民服务中心作为关爱民生的一项重要举措,整体推动,将服务向基层延伸、向民生靠拢。将乡镇民生服务中心建设纳入民生计划,把与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事项全部进驻民生中心办事。群众不用多跑路,政务服务伴你同行。
政务服务——“便民超市”
1.“便民超市”服务到家
乡镇政府是我国政府体系中最基层的单位,是服务广大老百姓的前沿阵地。然而,由于自然条件和历史原因,农民“居住散、通行难、办事烦”的三难问题在很多地区普遍存在。尤其近年来,“三农”扶持政策越来越多,农民为了拿到一些民生福利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因此,加快乡镇民生中心建设,为农民提供一站式公共服务,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和威信。
随即,在宁夏以加快改善农村民生、缩小城乡公共事业发展差距为代表的规范化建设乡镇民生服务中心,迅速行动起来。目前,全区223个乡镇的规范化乡镇民生服务中心建设正在稳步推进。
灵武市宁东镇杜木桥村农民郭发祥说:“乡镇民生中心敞开式的柜台服务,让我们心理上就感到与工作人员是平等的,一般的事情10分钟就能办完,真没想到在农村能享受到和城里一样的待遇。”
宁夏乡镇民生中心把与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行政审批服务事项、民生事项全部进驻,统一集中办理,为农民提供涉农资金“一卡通”发放、医保、社保、新农合等民生服务工作,使公共财政服务直接延伸到农村。同时,在村队相应地建设了便民服务站(民生代办点),实现了服务到村庄农户。群众“进一个门、问一个人、办一揽子事”,办理时限普遍缩短了3~6天。
生态移民是宁夏实施的又一重大民生工程。部分县区偏远的乡镇居住着大量需要搬迁的群众,他们到乡上办事路途遥远,乘车非常不便。为了让移民地区的群众能享受到政府提供的便捷服务,宁夏各级政府开始了便民利民为民的新探索。宁南山区一些县区推出了全程代理服务制,通过在村、队各配备一名民生服务代办员,实行“一人代办、三级联动、分层服务”的运行模式,形成了“群众动嘴、干部跑腿、办事找代理”的为民服务新机制。
据了解,宁夏部分乡镇民生服务中心最多的时候每天能为200多名农民办事。宁夏各地乡镇干部已经从过去的“你求我办事”向“我为你服务”转变,传统的政府工作模式正在悄然发生变革。
2.“便民超市”随处可见
依托街道办事处建设街道市民服务中心,实现街道办事处从管理为主向服务为主的转型,成为改善社区服务、推动城区社会管理创新、促进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有效手段。银川市自2011年3月份开始,在市辖3区22个街道全部建成了市民服务中心并正式运行,为市民提供最方便的服务。
2011年3月16日,居住在银川市兴庆区银古路的75岁老人马吉武走进新成立的银古路街道市民服务中心,办理企业职工历史遗留问题养老保险,窗口工作人员代他填好相关表格后,让其回去等待通知。窗口代办员将受理件送达至银川市社保局审核通过后,又亲自将缴费单取回,并通知马大爷缴费,前后用了不到10天时间,就将所有手续办理完毕。从4月份开始,马大爷就开始领取养老保险了。
银川市民政局局长保建新说,建立市民服务中心有利于对街道、社区两级职能重新划分,解决两级责任不清的问题。这样一来,街道可以专注于为市民提供政府公共服务,政府的服务得以向基层延伸,而居委会也可以专注于组织社区居民开展自助、互助的便民服务和民主自治职能,使社区从“行政的腿”中摆脱出来。
石嘴山市委书记、原银川市委副书记彭友东说,作为政府政权的末梢,街道办事处具体从事行政性事务工作和政府服务性工作,第一要务就是直接面向市民开展公共服务,在政府为百姓提供公共服务方面履行托底功能。从银川市区划和人口分布情况看,要实现公共服务的高效便捷,就必须抓住街道办事处这个节点,使街道在运行体制、机制上实现创新和突破,这也是抓好社区服务的核心问题。为此,在街道建立市民服务中心,是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的有效手段。
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银川市市民服务中心全部如期建成。街道市民服务中心统一了服务窗口、服务内容、办事项目、办理流程、中心制度、中心门牌的“六统一”。中心前台设置了6~8个办事窗口,实行“前台接待受理,当场综合办理,后台协同处理”的“一门式”工作机制,有效提高了政务服务的便捷度、透明度及亲和度。目前,中心可集中办理劳动保障、民政事务、医保服务、计划生育等涉及群众基本生活和保障的55项社会公共事务,其中当场可办结事项达到25项。银川市还把为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服务工作纳入街道市民服务中心,让服务型政府体现得更充分。
思想观念和服务态度的转变是街道职能真正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的关键。“能进则进,充分授权”保证了市民服务中心高效运转。银川市对所有街道市民服务中心的201名前台工作人员开展了专项培训,以促进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尽快适应职能转变和角色转换。不断下放审批、受理项目,充分给中心授权,使服务窗口既能受理又能办理。
无论银川市市民在哪一级行政区域,都有“一站式”的服务办事大厅,为他们提供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百姓津津乐道的“政务便民超市”,随处可见。
网上服务平台助你一臂之力
1.坐在家里点击鼠标,办完所有事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和电子政务的发展,宁夏政府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一步创新政府服务手段,将“电子政府”建设纳入政府总体规划,坚持实体政务大厅与虚拟网上办事大厅相结合,提出了以公众服务为中心,建设全区政务服务门户的模式,按照“统一建设、分级管理、资源共享、整体发布”工作思路,整合全区各级政务服务中心网站资源,不断扩充和延伸服务范围及服务项目,建成了“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务服务网”,群众亲切地称之为“网上政务大厅”。这个大厅集信息查询与公开、资料获取与下载、网上申报与预审、网上咨询与反馈、网上监督与评议五大功能于一体,让老百姓坐在家里点击鼠标就能够在网上申办全区任何一个市县(区)的行政审批服务业务。
宁夏政务服务中心开发了“外网受理—内网办理—外网反馈”的网上申报系统。通过网上申报系统,企业和群众能够随时随地提交项目审批申请和所需材料,查看审批状态及结果,或通过互联网与政府办事人员进行必要的信息沟通。项目申请人员填报、提交相关材料后,该项目申请将自动进入行政审批环节,按照预先设定的工作流程和条件,送至相应政务服务中心的相关窗口,由窗口办事人员对申报事项电子稿进行初审,初审合格后告知企业和个人带齐相关文件到大厅窗口正式办理,进入网上审批流程。
2011年5月28日(星期六)上午10点钟左右,家住吴忠市利通区的王先生和妻子商量决定在市区开一家饭店。他先打开“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务服务网”,进入吴忠市政务服务中心,了解了中心基本情况,查看了进驻该中心办理的审批事项,了解了开店需要办理的所有审批手续和需准备的资料,接着进入了“网上申报”页面,向吴忠市政务服务中心工商局窗口提出了办理饭店名称预核准的网上申请,然后在家等待网上初审意见,准备下周到现场办理相应手续。
王先生说,通过宁夏政务服务网,我可以查看到全区任何一个市县(区)政务服务中心的审批服务事项及相关政策法规,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网络提出办件申请,减少了办事跑路的次数,让我们老百姓足不出户就能办业务,真正享受到了政府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
2.有网络帮忙,办事不再多跑路
宁夏整合资源建设了便捷的“网上办事大厅”。还通过建设区市县乡四级联动的行政审批平台,逐步通过网络将服务延伸到村一级,建设了一条网上快捷办事通道。有了网络的帮忙,老百姓办事不再多跑路了。
2011年1月24日,宁夏平罗县渠口乡阮桥村的岳建国从外地打工回来,趁着春节回家过年的空当,到渠口乡民生服务中心办理独生子女证。工作人员熟练地进入“宁夏回族宁夏政务服务行政审批平台”,不到2分钟就通过网络将该业务上报至平罗县政务服务中心计生局窗口审核,5分钟内就获得了批准,工作人员当即办好了独生子女证。
盐池县惠安堡镇神华宾馆的经理张勇对政务服务县乡村三级联动运行机制感触最深。2008年,由于还没有实行县乡村三级联动运行机制,张勇到县城办理宾馆开业所需的土地、消防安全许可、餐饮经营许可等方面的证件,前前后后跑了半年,有些手续还没办完。2010年11月,张勇到惠安堡镇民生服务中心办理土地证、房产证,不到10天,县上相关部门就派人实地勘测,12月初就通知缴纳契税,12月中旬就拿到了两证。张勇感慨地说:“以前去县上办这两个证,大厅跑完,跑单位,单位跑完去税务局,得进城七八趟,现在两趟就办下来了,的确方便了不少”。
2010年,盐池县政务服务中心了解到各乡镇办事群众办理房产证、土地证需多次往返,经常出现因测量、认证人员下乡使办事群众白跑一趟的情况。为此,盐池县政务服务中心积极与乡镇民生服务中心沟通,共同制定了县、乡、村三级联办运行机制。由政务服务中心制定房产证、土地证规范文本,乡民生服务中心、村便民服务站依照文本受理业务并初审,同时通过网络传输到县政务服务中心住建局、国土局窗口调档复审,住建局房管所、国土局地籍所安排工作人员下乡实地进行测量后在规定时限内办结。盐池县整合县乡村三级服务资源,形成的房屋测量、土地测量、老年证办理上下联动一条龙服务机制,切实方便群众办事,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有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帮忙助力,政务服务人员的工作效率提高了,政务服务的“触角”不断延伸到了基层,老百姓办事不用再多跑了,真正实现了送服务到基层,既送来了办事的便利,又送来了党和政府的民生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