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能给我们的不应该只是薪水,如果我们觉得不快乐,不安全,完全可以改变这种状况,放弃一些东西。我们可以找到支持改变的方法,工作是为了更好的生活。人不可以同时选择多个参照,那样只会让自己混乱,难以做出理智的决定。
工作能给我们的不应该只是薪水,如果我们觉得不快乐,不安全,完全可以改变这种状况,放弃一些东西。我们可以找到支持改变的方法,工作是为了更好的生活。人不可以同时选择多个参照,那样只会让自己混乱,难以做出理智的决定。
对于我们很多人来说,工作的第一目的就是为了薪水。但,工作能给我们的远远不应该只是一份薪水,甚至还是一份不满意的薪水。有些人,高薪做着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有些人,更是低薪做着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很多人工作得很不开心,或者已经对自己的工作抱怨了很久,但是从来没有采取任何行动改变。实际上,我们完全可以改变这种状况。
如果不喜欢自己的工作环境,就换个地方。没有人强迫你一辈子为这家公司工作。你要为自己的心灵、身体、财务状况和生活的其他方面负责。有时候,我们可以通过自己想要什么来知道自己的需要。有时候,我们可以通过从事自己更喜欢更有把握的事情,来了解到那些不痛不痒的状态是在浪费自己的生命。
不能过早给自己的人生假想一种固定状态。如果觉得不快乐,不安全,先不要过分说服自己去忍耐,而是要寻找一种可行的途径来了解有什么是自己更需要的。
以前我所在的单位一直让自己感到不安全。公司经营始终险象环生,过大的压力有时候让我感到自己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人,甚至感到自己的部门也是可有可无的部门。后来我终于离开了原来的单位,离开后不久原来那个部门的同事几乎都在公司的大规模裁员中失去了工作,而且感到很挫败。
生活每天都会在我们身上塑造出一些固定的东西,久而久之,我们已经习惯于一种有规律的生活。我们习惯于每天早上6点起床,用鸡蛋和面包(当然或者是油饼豆浆)作早餐,上班路上买一份固定的报纸,下班回家后看一些固定的电视节目。我们有着固定的交往圈子,固定的娱乐项目??
长期下来,除非我们的确很麻木,我们肯定会有一种厌倦感:生活难道真的如此平淡?事实上,人是有惰性的,喜欢沉醉在旧的东西之中。倒不是旧的东西有多么好,而是旧的东西是人们经历过多次的东西,肯定要保险得多,安全得多。
其实,人是喜欢新的东西的。墨守成规固然是人的习惯,但喜新厌旧也是人性中的种子。可喜欢并不意味着就真的去做。新,当然好,但新的东西也同时意味着风险,意味着放弃。谁会为了一些尚不知道的东西,去放弃一些已经得到的东西呢?
创新就必须要放弃,放弃才能创新。
上面说的都是人的生活习惯,但这些生活习惯会延伸到我们的工作中,同时给工作上的创新制造障碍。
工作上的放弃也许更加困难,一方面是我们不知道应该放弃什么,因为一切看来都是那么理所当然,不容置疑;一方面则是因为我们不敢放弃。对于前者,我们要有怀疑一切的精神;对于后者,我们需要的就是勇气。
当我们在工作中一筹莫展的时候,想一想我们是否应该放弃什么了,或许能给我们帮助。当我们真正放弃了某些东西,才会知道我们真正需要什么东西。
没有做不到的事情,只有没有树立的目标。如果改变是我们的目标,我们就可以找到支持改变的方法。的确,在我们的生活中,那些给我们安稳和依靠的因素,也正是有时候束缚我们的因素。我们最亲近的人(例如配偶、孩子、父亲、母亲和亲密的朋友)是我们在职业变动中考虑最多的外在因素。我们担心自己的改变给亲人和家庭带来的影响。比如,也许我们自己喜欢的是一个和艺术或者音乐有关的工作,我们的才能也在这个地方,但是,我们的家人则可能需要我们从事一个收入很高的职业。我们本来喜欢去做一番风风火火的事情,但是,家庭期待我们去照顾,我们就此埋没了自己的能量。
事实上,我们选择自己的目标并非不爱我们的亲人。在涉及到我们自己的个人职业生涯时,我们应该先爱自己,然后才有能力爱别人,才有能力对亲人的生活做出有价值的贡献。有时候,我们自身的惯性也阻碍我们的改变。但,如果我们克服了这个惯性,我们的生活就会出现欢欣鼓舞的新局面。
我们一直要保证自己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或者至少我们要有这样的朋友,他们思想新颖、精力旺盛、喜欢冒险、有创造力。时常和这样的朋友相处,可以让我们的生命处于有能量的状态。我们就不会陷入逆来顺受的境况之中。
人们不去发展自己梦想中的职业是因为他们认为这种投入像跳进无底深渊一样危险。许多人认为其危险程度不亚于赛车和跳伞。实际上,有效的职业重塑像骑自行车一样安全、容易。就像刚开始学骑自行车时,你会谨慎地进行尝试,也会犯些小错误,但最后几乎人人都做得到。公司在做出承诺时是有底线的。你必须明白你是可以被牺牲的。现在,一个单一的、固定的身份是一种负担。它使人在经济或个人情况突然变化的时候更加容易受伤。为了事业和生活的幸福和安全,人应该拥有多种身份。多种身份不仅指我们做什么,也指我们是谁。我认为,这进一步说明了为什么我们需要经历几次职业转换而不是一次。
什么样的人最累?我的经验告诉我,有责任心的人最累。我的职业生涯可以说是坎坷颇多,自己做过许多生意,但最终都以失败告终。好不容易,经朋友的帮助到他的公司帮他管理公司大小事务,毕竟经历的多,生活历练丰富,朋友自然对我放心。朋友是我的老板,而我对朋友也一直心存感激,对自己的工作要求更高,不但要求自己不能在工作上有任何闪失,对公司其他同事也严格要求。经常有人笑我,为别人打工还能忠心成这样,可以说是傻瓜了。可是我不以为然,我始终认为,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负责任。责任心是工作中最重要的品质。可就是因为责任心,也常常让我感到力不从心。我想做个有责任心的人是辛苦的,但是要我改变自己的原则去做事那更难。脚踏实地、忠于自己的岗位,是现在很多年轻人都忽略了的职场法则,但是这却是职业生涯中非常重要的一点。
我是一个不太会生活,不太会自我娱乐的人,所以在埋头工作时常常忽视了生活,工作与生活的关系是要相融的,可是我往往在处理二者关系的时候失去了平衡,自己身心疲惫。随着时间的流逝和阅历的增长,慢慢地我开始分得清什么时候该拼命地工作,什么时候该放松自己,使我的生活更加有节奏,投入到工作中的精神状态也更加饱满。
记得摩托罗拉(中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总监说过,他的职责之一就是要教会员工平衡工作与生活的关系。工作其实是生活的一部分,工作是为了更好的生活。一些人活着是为了工作,结果他连死都死在工作中,这是不应该提倡的。你曾经享受过一个真正的假期,而且是至少长达两星期?从那次的假期到现在,已经过了多久?有多久不曾抽空从事自己喜爱的工作?你认为自己别无选择,你需要这份工作,却害怕表达意见。你该怎么做,又能怎么做,以求改善工作条件?
美国知名的媒体记者乔·罗宾森曾经出版了《为生活而工作》一书,针对美国人“假期匮乏”的现象有深入的研究。对于工作与生活之间的平衡,乔·罗宾森认为其实有一大部分决定于你想要掌控自己生活的决心与意愿。改变就在一念之间,对于自己的时间,其实工作者本身有更大的影响能力。以下是他提出的几点建议:
l.抛却工作罪恶感。虽然有些加班情况与工作计划的截止期限有关,另一些则来自上司的直接要求。但仍有许多情况,是因为没有人准时下班,所以你也不敢离开,不希望和别人不一样。不要再为任何理由而觉得自己在办公室做得不够多、留得不够久。着眼于具体的工作成果、而非外在表象,并且确定老板知道这些成果。
2.休息一下,完成更多。我们让自己沉迷在追求生产的狂热心态中,就像置身于赛车轨道上一样,说服自己相信一秒钟也不可停息。一项英国进行的研究发现,有32%的员工都在办公桌前吃午餐。然而在午间花l5分钟小睡一场,可以大幅提高一个人的警觉性,改善工作表现,并增进整体的健康状况。别再以忙碌作为借口,你绝对可以挪出l5分钟让自己休息。
3.向加班说“不”。沟通技巧是解决问题一个很重要的关键。你必须据实告诉老板工作过量的状况,提出你认为可行的解决方法。切记不要采取对抗的姿态,应该同时考虑老板的立场,以合作的态度共同协商出双赢的结果。
4.停止匆促而忙碌的生活步调。愈来愈多的人发现自己正在与机器竞赛,因而夜以继日地疯狂工作,连假期也不例外。人们慌慌张张、想要更迅速地完成更多,总是试图抵达下一个目的地。就一两星期的生活做一份时间明细表。在一本日志上记下自己每天花掉时间的方式。在这个记录过程中,使用时间的模式会逐渐浮现,例如时间在哪个地方被浪费掉、你在哪些事情上投注了过多的时间、时间的安排有哪些不太妥当。
5.别把自己累倒。你为了证明自己的价值而牺牲时间和健康,并且将任何违反这种慷慨赴义精神的行为视为软弱无能。其实根本没有必要。与其把感冒或其他疾病当成对工作无所助益的干扰,不如将它们视为一些机会,使你能够恢复体力,以便应付未来一年的工作需要。同时也让这些病痛提醒你:如果你不好好照顾自己的话,将可能面临完全失去行为能力的下场。
6.明了自己的工作权利。虽然老板确实拥有相当大的权力,但事实上,你在职场中确实拥有一些权利,有些你自己可能不知道。在职场中善用权利的最好方法,便是彻底了解它们的内容。你应该让自己熟悉公司的政策,利用网络或图书馆研究职场法规,向政府机关查询,或是到书店挑选说明雇员权益的书籍。在提出任何要求之前,你必须做好自己的功课。
7.不要浪费你的休假时间,争取更少工时,更多假期。某些企业文化会鼓励成员竞相夸耀过度工作的程度,这种风气可能让你以为自己应该放弃或缩短假期。然而,如果公司明文制定了休假政策,无论是纸上谈兵、或是切实奉行,你都有权依法享用所有的假期。为自己的需要提出要求。除非雇主知道你想要什么,否则你不可能会得到它。你必须证明自己可以同时满足公司的需求。重点是,因为这些充电的时间将使你恢复活力,你的工作效率将因此提高。
8.在工作与家庭之间划下界线。拜科技奇迹之赐,如今有愈来愈多的人需要时时与办公室保持联络。你每天查看几次电子邮件信箱?这条戒律理直气壮地侵入你的假期、家庭、汽车、车库或浴室,把你原本可以自由运用的时间剁削成碎屑。
你需要有能力告诉自己(一开始可以大声说出来):我现在要把工作的开关关掉了。关掉办公室的灯,将咖啡杯倒扣。寻找一些仪式,藉以帮助自己确定一天的工作已经结束。此外,你必须学着把生活区隔成不同的部分,把工作留在它所属的时段里,向它道别,然后安然迈向夜晚或周末。
9.辞掉要命的工作。有些时候,受够了就是受够了。当健康或精神受到工作攻击,而你在用尽一切努力之后,仍然无法改变现状时,便有违反这条戒律的必要。我们必须将每一项工作看成类似顾问性质的短期合约。换句话说,就是不把自己当成隶属于这家公司的长期员工,保持独立性,并且在尊重契约的精神下各取所需,维持更换职务的弹性空间。
把生活和工作结合得比较好的地方很多,美国知名的思科公司算一个。从l984年成立到200l年攀升至全球市值第一,这家公司在短短的十几年里做到了很多公司七八十年都难以做到的事情。身为企业人,尤其身在思科这样一个快速增长的企业,压力显然是避免不了的。来自业绩的压力不可避免,企业面对着日趋激烈的竞争不可改变,思科的职业经理人们能做的是建立一种以业绩为导向的企业文化。
思科文化讲求平等与授权。在思科,假如一个员工可以做决定,不必每件事都得一级级上报。你可以自己决定你的工作安排:你自己决定什么时候出差,什么时候来办公室,什么时候见客户。在基于一套完善的业绩管理基础上,放手让员工决定自己的工作安排,同时自己要对这个决定负责任。“我们采用的是制度管理,而不是人盯人的战术。”充分的授权让员工感受到的是充分的尊重与信任。
思科一直倡导上下平等。所有人的办公室都一样大,甚至好方位的办公桌要留给员工;不管是经理还是普通员工,享受着一样的福利待遇。总裁出差和职员一样乘坐经济舱等。无论是全球总裁钱伯斯还是思科中国的总裁,他们都是出了名的平易近人,毫无架子。有一个发生在美国的故事,一个员工的机器坏了,他急匆匆就在走廓上抓了一个人,让他帮忙来修理。这个人蹲在地上折腾了好半天,弄得满身油污,终于给修理好了。这时才发现这个人是集团副总裁。平等文化让员工避免了因森严的等级制度而导致的心理压力。
戴一块手表的人知道准确的时间,戴两块手表的人便不敢确定几点了。人不可以同时选择多个参照,那样只会让自己混乱,难以做出理智的决定。现代人之所以会有很多烦恼,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选错了参照系,不能遵循正确的原则来处理生活中的问题。
和谐、宁静、幸福,是每个人都向往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人们就拼命工作、努力挣钱。可是在努力中却发现,越往前走,离自己心中向往的幸福越遥远。
这就是因为同时选择了“生活美满”与“财富增长”两个参照系,两者并不兼容。更好的做法,是用和谐美满的心态去面对工作,努力通过自己的工作,把生活中得到的和谐与安宁带给更多的人。
这样,工作就成了生活的延伸,在追求个人幸福的同时,也把幸福带给了更多的人。而工作中,由于你确实能对别人有所帮助,你提供的每个人都想要,那么,财富当然也自在其中了。和“为钱而工作”的心态相比,这样不是更健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