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职场,开始讨厌工作的期限与每个人的经历息息相关。工作大都是随遇而安,“结婚”了就要履行合同以内的义务。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的选择付出代价,无论是甜蜜的还是失意的。工作只要有希望就不要轻言放弃,也许会有意外的收获。
人在职场,开始讨厌工作的期限与每个人的经历息息相关。工作大都是随遇而安,“结婚”了就要履行合同以内的义务。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的选择付出代价,无论是甜蜜的还是失意的。工作只要有希望就不要轻言放弃,也许会有意外的收获。
一次次,满怀憧憬地奔向一个新的用人单位,而又一次次地带着失望的眼神遗憾而归。也许你会又发现一家用人单位,单位的招牌以及名气是那么的响亮,主考大人的许诺与祝福是那么的诱人心动。此时此景,你可能在扪心自问,这家用人单位是我未来的职业舞台吗?这一次的应聘与面试,能决定我未来职业的归宿吗?这家用人单位就是我梦寐以求的所谓“天荒地老的职场婚姻”吗?可现实总是那么的残酷,努力在职场中奋斗了若干年,回头看看,带给很多人的仍只有“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哀叹!
有人说,找工作就像找老婆。可某一天,当你发现自己已经开始讨厌这份工作时,它是否就像你的糟糠之妻?婚姻有所谓的七年之痒,人在职场呢?这个期限与每个人在职场的经历息息相关,三年、五年,甚至十年都是有可能的。
和一位私企老板聊天。他是个本分的老实人,平时很容易相处,只有在生意场上谈判时才显露出他过人的一面。谈起这些,他深有感触地说:不是有部电影名叫《七年之痒》吗,虽然那是指婚姻,但我感觉自己在职业发展上也经历了这所谓的“七年之痒”。
大学毕业那年我回到了老家,在政府机关工作。在父母眼里,我是一个比较争气的儿子,所以按他们的意愿,接下来我的任务便应是结婚生子,过他们早已过惯了的生活。但是这一次我却违背了他们的旨意。要知道,读了四年的大学,所学所看所想已不同往日,经过了繁华都市的洗礼,我希望自己能学以致用,有所作为,而不是囿于一隅过着和大多数人一模一样的生活。那时我表面的顺从下面,隐藏着难以泯灭的幻想。
在老家的那段日子,我除了上班就是学习。一年之后,我再一次回到省城,经过一番拼搏,进入一家国有大型进出口公司工作,这一做就是六年。其实,在那几年里我并不是没有想过换工作。像我们这种做贸易的人,只要手边有一些稳定的大客户,你就可以考虑脱离原有公司独立门户,当时我有很多同事都选择了这条路,而且做得也相当不错。看着别人步步高升,钱越赚越多,有的开着豪华车回来找我叙旧。而看看自己虽然为公司赚取了高额利润却只能拿很少的提成,还是蹬着自行车上下班,心里真不是个滋味。然而,怪就怪自己瞻前顾后不敢一搏的个性。
走到今天这一步,要感谢我当时的女朋友,也就是现在的太太。在她的鼓励与支持下,我才在工作了七年后毅然地摆脱了打工的日子,自己开公司当起了老板。现在回想起来,可谓是“痛定思痛,痛何如哉”,那段日子可能是我有生以来最迷茫彷徨的日子。以前的公司就如同结婚七年的妻子,虽然彼此间早已没有了感情,可说分手就分手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摆脱原来的婚姻,一种自己已习惯的生活方式,这需要勇气。
另一个女孩(其实年龄上已经不该这么叫了)。22岁毕业走进社会,工作六年,今年我28岁。28岁是不尴不尬的年龄,不再坐享父母的给予,总在绞尽脑汁地筹划明年的升迁。没有身边相伴的人,工作总是逼着自己的脚步越来越加快。
由于大学学的是广告,所以我很幸运地在毕业后能学以致用仍做广告。一开始,因为没有任何资历,我只能拿着大学里做的幼稚的平面设计四处应聘。一次次的应聘让我渐渐掌握了一些面试小技巧,果真不到一个月,我找到了第一份工作:在一家比较大的广告公司负责设计方面的工作。因为大公司分工很细,所以自己反倒学不到什么。后来通过朋友的介绍,我成功地跳到了另一家小了很多的设计工作室。在那里每个人都要独当一面,比起前一份工作,它更能锻炼人。而且在那儿,我第一次体会到了通宵达旦工作的乐趣和苦衷。
朋友们都说,干我们这行就是在吃青春饭,很少见30岁以上的人再来做这个的。因为工作强度大,有时候需要连续加班,几夜下来,小伙子胡子拉碴,女孩子则一个个像黄脸婆。我妈实在舍不得她宝贝女儿日渐憔悴,说什么也不让我再待下去。我也怕自己还没嫁出去就已经“人比黄花瘦”,就又换了一个公司。
然而由于专业的限制,我始终摆脱不了广告,这也就意味着我仍然经常在午夜两点半从公司的写字楼里游出,独自在空旷的大街上行走。夜景虽美,人却变得委顿、乏力,脸上永远挂着无法恢复的疲惫;而我的着装也开始严格地按照规定式样和颜色的搭配,中规中矩地符合自己的职业身份;偶尔照镜子,却又突然发现眼睛不知何时已经蒙上了层世故;而我梦中的理想事业也不知停留在何方。于是乎,我又不得不再三告诫自己说,你已经不是小孩子啦。房子还在供着,车子还未买,每天24小时还不够,哪有时间顾影自怜。
婚姻是先恋爱后结婚,工作是先结婚后恋爱。婚姻是彼此非常了解后才把自己交给对方,直到愿意为他付出自己的全部,而工作中很少有这种情况,大都是随遇而安。心甘情愿也罢,为生活不得已也罢,木已成舟,“结婚”了就要履行合同以内的义务。
生活中大部分的婚姻是先恋爱后结婚,工作中大部分却是先结婚后恋爱,职场体验,有“众里寻她千百度”的惊喜,有平平淡淡的宁静,有误入火坑般的懊恼和伤心,可谓五味俱全。
回忆一下当年你第一眼看到那家公司的情景,气派的招牌、鲜明的标识就像女孩明亮的眼眸和随风飘动的长裙。让你一见钟情,义无返顾。同漂亮的女子难追求一样,优秀的公司用笔试、初试、复试、录用面谈来验证你的真心,关卡重重。有人说,面试是相亲的游戏。但这些只是开幕式,等到签署了自己名字的合同正式开始履行时,你和公司不同的角色才正式上演。
于万千岗位中寻觅到了她,她在千万大众中选择了你,不能不说是缘分。好像男女的相恋,从怀着梦想的相亲,到彼此融化一切的热恋,最后为了表明彼此的心迹,你们相互签定有着制约效果的合同。婚姻的合同年限是一辈子,劳动的合同年限一开始一般是一年。你怀着悲壮和必胜的决心感化了板着长脸的面试官,如同终于成功的恋爱,挽着心仪的人走进了结婚的殿堂。
面试官的许诺如同牧师动听的祝福一样渐引渐远,婚后的柴米油盐冲淡了当初的欣喜和浪漫。沉默的电脑、积压的文件、重复枯燥的劳动让你对工作越加烦闷。如同结婚是爱情的坟墓,你被工作埋葬了许多爽朗的欢笑和自在的心情,这时候你才发现,这份工作就如某些婚姻一样,本来就不该有开始。如果能有良好的工作氛围,真的像一个温馨的家庭那该多好。有人说,我挣的钱不多,但是我很快活。有人说,我挣的钱快把自己淹死了,但是我感觉不到丝毫的快意。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的选择付出代价,无论是甜蜜的还是失意的。
频繁的离异总是被传统的卫道士看做不忠的原罪,过多的跳槽在人事部经理看来无论是多么的可以理解都无法让人接受。索然无趣便想红杏出墙,但郁闷归郁闷,你发现兼职的难寻如你面前那堵高耸的砖墙,斑驳而威严。“喜新厌旧”是婚姻和工作经常遇到的问题,永不满足,看着远方。没有人会对自己曾经爱过、恨过的人真正彻底忘记过,也没有人会对自己工作过的地方完全形同陌路,心中总会有淡淡的牵挂。真正在这里奉献过了,在这里实现过自我价值的人除了感叹应该是没有遗憾的。
这个世界再薄情,仍然可以找到很多相濡以沫一辈子的夫妻;这个世界再温情,却难找到在一个公司奉献了一辈子的员工。所以合同还是要认认真真地签的,现在流行婚前财产公证,劳动合同却是知识财产的公证,如果合同都没有,离婚的时候,到哪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顶多算个非法同居,就算告状也没有合法身份,除了知情者几声同情的叹息,最终哑巴吃黄连——苦的只是自己。
终于离了。你又发现一家公司,仍然诱人,面试官的许诺仍然如祝福那么动人。你自问:人一生又能离几次?离到衰老,离到梦想破灭?
职场如婚姻。但据说辞职和离婚不同,婚姻是收益递减,离婚一次,价值就衰减一次;辞职一次,对个人来说,由于经验的增加,带来的则是个人身价的提高。真是这样吗?我们都听过大减价时富有诱惑力的招呼,走过路过,千万不要错过。其实工作何尝不是,只要有希望就不要轻言放弃,有时候同甘共苦是一种美德,伴随着的也许是自己意想不到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