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政策研究与决策咨询:2009~2010
18777100000086

第86章 调查研究(85)

二、自治区厅局开展效能建设取得的成效

几年来,各厅局通过坚持不懈地抓效能建设,大家明显感到效能建设在各个方面给机关带来的变化,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机关工作作风明显转变

各厅局在效能建设中通过组织开展“讲激情、比创业,讲服务、比奉献,讲执行、比效率,讲清正、比形象”的“四讲四比”活动,振奋了精神,激发了干劲,增强了干好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雷厉风行、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逐渐形成。广大机关干部职工在工作中自觉接受组织和群众的监督,严格规范自己的行为,努力做到工作标准求高、工作质量求精、工作方法求新、工作效果求优、实现工作“零差错”。用一流的人品、一流的作风、一流的服务、一流的业绩树立厅局机关一流的形象。干部职工上班不务正业、不干实事、纪律松懈等不良现象得到根本改变。严格遵守各类规章制度,按时上下班,已成为广大干部职工的自觉行动。

(二)行政审批效率明显提高

按照“该减减到位、该放放到底”的原则,进一步清理取消了行政审批项目。自2001年7月开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以来,宁夏共进行了6次大规模行政审批事项清理,共取消行政审批事项830项,调整行政审批事项117项,另有19项行政审批事项改变了管理方式。所有行政审批事项均由自治区政务服务中心的各个窗口负责办理,加快了行政审批速度。有些厅局抽调专人成立了行政审批办公室,有的将行政审批事项集中到一个处室,确保了行政审批的公开、公正、高效。对非行政许可项目,严格规范相关的核准、备案程序,有效杜绝了变相审批。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一站式服务的推行,简化了审批程序,提高了审批效率,从根本上扭转了过去行政效率不高的局面,为优化宁夏经济发展环境,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为民服务意识明显增强

各厅局始终坚持把基层和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高效、便捷、优质的服务。通过采取简政放权、简化审批手续、设立一站式服务等措施,缩减了办事的流程和时限,提高了工作效率。以前要几天、十几天甚至几十天才能办完的事情,现在只需要几天、几个小时甚至几分钟就可以办好。为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一些突出问题,坚持做到对基层和群众反映的亟待解决的问题“立即办”,对基层和群众反映的一些老大难问题“主动办”,对基层和群众反映的重大问题或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上门办”。一系列的便民措施和优质高效的服务,赢得了广大群众的普遍称赞。

(四)加快发展的动力明显加大

效能建设有力地推动了部门的各项工作。特别是通过实施效能目标考核,极大的激发了各厅局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了广大干部群众加快发展的内在活力,加快发展的动力明显加大。各厅局按照自治区统一部署,强化全局观念,认真履行职责,围绕既定目标,抓住重点突破。在认真做好常规性工作的前提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变“要我干”为“我要干”,部门之间呈现出你追我赶、不甘落后的竞争局面。一些厅局积极主动到部委争取项目和资金,2009年争取到的项目资金是2008年的几倍;一些部门的单项工作走在了全国的前面,造就了一批在西部叫得响、全国有影响的亮点工程,有力地促进了宁夏经济社会发展。

(五)依法行政行为明显规范

按照《行政许可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各厅局对原有的规章制度进行了全面清理,修改完善了若干项规章制度,按照新的职能和效能建设的要求,制定了一些新的规章制度,切实保证在履行行政职能中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通过全面推行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首问负责制、窗口部门一次性告知制等,有效推进了行政服务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在行政执法中,对法律授予的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监督等职权分解到每个执法部门和人员的岗位责任中,实行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制,加强对行政行为的检查考评,规范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使依法行政水平不断得到提高。通过深入推进阳光政务,加快电子政务建设,公开政策规定、办事程序、办事标准、办事结果,增强了群众的信任度和满意度,提高了政府的公信力。

三、自治区厅局效能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一)对开展效能建设的认识有偏差

有些部门的干部职工,对效能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提高政府执行力的重要保证等重要意义缺乏足够的认识。错误的认为,机关效能建设是短期的机关绩效考评活动,是走过场,对效能建设的长期性和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工作中则表现为安于现状,因循守旧,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只求过得去,不求过的硬。有些基层单位的领导干部由于认识不到位,在工作中缺乏主动性,错误地将机关效能建设与日常工作对立起来,对目标管理考核工作不够重视,消极对待,勉强应付,有的甚至在年终考核时采取弄虚作假的手段蒙混过关。效能建设前紧后松、上热下冷的现象在一些部门依然存在。

(二)行政审批效率不高的现象依然存在

按照简政放权的要求,各职能厅局都在自治区政务服务中心设置了行政审批窗口,这对加快行政审批改革,缩短行政审批流程,提高行政效能,服务经济社会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仍有些部门对窗口审批服务工作不够重视,部门权力色彩浓厚,虽然按规定将审批事项进入政务服务大厅,但真正的审批权并没有下放,仍在原单位进行,存在人进权不进的现象,政务大厅审批服务窗口实为部门的“收发室”。特别是涉及多个部门的审批事项,效率不高的现象比较突出。一些权利部门服务意识淡薄,衙门作风突出,不催不可能办,催了也不及时办,对政府效能采取轻视的态度。有些部门之间仍存在推诿扯皮的现象,影响了行政效能的发挥。

(三)目标管理考核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实行目标管理考核就是要通过考核对单位和个人目标完成情况做出评价和反馈,以达到督促各项政策制度落实,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目的。目前的目标管理考核制度尚不完善,主要表现在:一是不能按照被考核单位的实际职能和工作性质设置考核项目;二是设置的考核项目不能完全覆盖被考核单位的实际工作;三是偏重对量化指标的考核,忽略了对不能量化指标的考核;四是对加分项目的设置不够科学合理;五是以静态考核为主,缺乏动态考核的补充。这种考核方式,使一些单位滋生了为考核而考核、设置考核项目时避重就轻、年终考核时“跑部要奖”等不良倾向,使考核的公平性和权威性受到质疑。

(四)机关工作作风尚需进一步改进

效能建设使机关工作作风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是部分机关干部工作纪律不强,工作作风不实。具体表现在:一是对工作缺乏敬业精神。对工作责任心不强,要求不高,得过且过,满足于一般性常规工作任务的完成。二是对事业缺乏奋斗精神。习惯于按部就班,循规蹈矩,墨守成规,不是积极主动地找事做,而是消极被动地等事做,对工作没有前瞻性,领导推一下动一下,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三是对基层缺乏服务精神。不愿深入基层下到一线,不愿调查研究,不愿帮基层和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缺乏全局观念和服务意识,把单位权力个人化,个人权力利益化,对基层服务缺乏真实感情。

(五)工作任务与人员配置不相符的问题比较突出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一些部门的职能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展,工作量成倍增加,但人员却得不到相应补充,既影响工作的质量和效果,也影响效能建设的深入推进。有些部门通过努力争取到了全国试点项目,且资金规模很大,对全区发展影响很大,但因缺少工作人员,试点工作推进难度较大。在调研中,多个部门的干部反映人员少、任务重、压力大。由于工作任务重,不仅休假制度得不到落实,而且日常的周六、周日休息也得不到保障,晚上加班是家常便饭。因干部职工的正常休息长期得不到保证,身体处于亚健康的状况比较普遍,积劳成疾、累倒在工作岗位上的现象时有发生。有些部门在干部发生累倒、病倒事件后,才开始落实公务员休假制度。有些干部谈到休假问题情绪非常激动,他们建议自治区政府将落实公休假制度也作为效能目标管理考核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