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宁夏文化体制改革取得的成效
(一)推出一批精品节目
通过部门归口管理,内部机制改革,文化资源整合,产品集中开发,提高了文化产品档次,激发了人员的创作热情,促进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品牌剧目、精品节目层出不穷。宁夏电影制片厂拍摄了《冯志远》《画皮》等在国内、国际上有重要影响力的作品。电影《画皮》成功取得了2.5亿元的票房业绩,荣获香港金像奖最佳摄影、最佳原创电影歌曲奖和大学生电影节最佳观赏效果奖。宁夏话剧团推出了“大篷车”演出模式,创作演出了《铁杆庄稼》《农机站长》《村医》等一批符合“三贴近”原则的艺术精品,每年演出100场以上,极大地丰富了基层群众文化生活,受到了老百姓的热烈欢迎。宁夏京剧团适应基层需要,创新京剧表演形式,丰富表演内容,努力增强观赏性,创排大型现代京剧《海上生明月》等剧目,2008年在区内外巡演160多场,既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实现了一定经济效益。银川艺术剧院排演的大型舞剧《月上贺兰》,得以在首都“水上明珠”展演,并成为奥运演出期间第一个走进国家大剧院的地方院团。银川市秦腔剧团柳萍、李小雄分别获得戏剧梅花奖,银川市杂技团获得银狮奖,宁夏坐唱荣获牡丹奖。
(二)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银川市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群众受益”的原则,利用文化项目推介,拓宽融资渠道,运用市场手段组合各种要素,优化资源配置,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大型节庆文化活动,打造湖城文化品牌,已连续5年举办“湖城之夏——广场文化季”活动。彭阳县坚持“依托广场,文化搭台,部门互动,城乡联手,社会参与,力求创新,打造精品”的原则,从2003年开始,每年研究制订文化活动计划和实施方案,进行安排部署,将广场文化活动任务分解,量化考核,纳入全县文化建设的总体目标,开展以县城文化广场和各乡镇、村文化广场为主阵地,以文艺演出和电影放映为主要内容的广场文化系列活动,特色明显。尤其在元旦、春节、中秋、国庆等重大节日期间,文化广场活动更是多姿多彩,热闹非凡,愈演愈火。参与部门、乡镇、社会演艺团体50多个,每年开展活动场次40余次,放映电影近2000场,观众达50余万人次,呈现出了“天天有小戏、周周有电影、月月有演出”的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场面,有效地提高了农民的科技和文化水平,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促进了农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
(三)增强内部活力,提高经济效益
银川晚报社2003~2005年一直负债和亏损经营,2007年后实行采编、经营两分开,推行全员聘用制度,实现人事管理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建立岗位绩效酬薪制度,搞活内部分配方式,当年经济总收入2144万元,实现了扭亏为盈。不断探索报社经营业务的市场化发展,壮大经营实力,增强报社整体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
2006年银川市东方红影剧院、新城影剧院退出银川市事业单位管理序列。银川万达国际影城,实行租赁制,票房收入由2007年1032万元增加到2008年的1900万元,使银川万达国际影城跻身全国城市影院30强的行列,同时创下单日单场观众上座率在万达院线前三位的佳绩。新城影剧院目前正在抓紧制定拆建方案,酝酿与万达影城联手经营。
2008年,宁夏画报社适应出版体制改革的需要,引入宁夏德嘉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合作经营,采用完全企业化经营的运营模式,刊物的质量明显提升,读者的认可度也越来越高,适应市场的自主经营意识越来越强,推动画报整体出版经营工作迈上了新台阶。全年完成收入180万元,比2007年翻了4倍。宁夏人民出版社投资255万元,引进社会资金245万元,注册成立了宁夏黄河文化实业有限公司,加快向相关产业的渗透和扩张,目前已将经营触角延伸到纸张供应、造纸原材料供应、金属材料流通、天然气CNG项目、弱电工程代理招标和施工等领域,经过半年运营,实现纯利润近100万元。
从2004年开始,将分散的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归口管理,先后成立了宁夏广播电视总台、宁夏日报报业集团;2008年起组建黄河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2009年5月,批准组建宁夏话剧团、宁夏广电传媒集团、宁夏电影集团公司。2009年以来,各地、各部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抓住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着力解决制约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全面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方面进行了积极地探索,宁夏广电总台、出版社、宁报集团、宁夏歌舞团、宁夏话剧团、宁夏京剧团以及银川、固原、吴忠等市的文化事业单位都先后制定了转企改制工作方案,在人事制度、分配机制、运作模式等方面进一步深化改革,增强了文化事业单位的活力和竞争力。
三、宁夏文化体制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一)思想认识不够解放
一些地方和单位对文化体制改革的作用认识不到位,特别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文化发展提供的新动力新条件认识不足,“好事恐企”的思想严重。一些国有单位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不愿失去旱涝保收的好日子,不愿丧失依附于政府的既得利益,惧怕市场,缺乏市场观念和发展产业的愿望,等待、观望,缺乏主动性、自觉性;在推进改革中,职工的身份转化是目前事业转企、事企分开的难点和障碍,很多人认为宁夏的市场小、基础差、发展没出路,改企肯定“死”,不改能“凑合”,害怕财政“断奶”,吃“大锅饭”的依赖思想严重;还有一些人员,在企事不分、政事不分的体制下看重编制、职位,认为改革会失去身份、失去地位,不愿实施改革。
(二)政策界限不够明晰
文化体制改革中涉及的企事业单位、文艺院团的组成成分多样,属性复杂,如何准确地分清公益性和经营性成分成为改革的重点。由于属性、资产和债务的划分不明确,人员的安置得不到保障,造成各地、各单位在改革中对如何改、改什么、改成什么性质的思路不清、定位不准、方向不明,改革的步伐缓慢。
(三)管理体制不够顺畅
各地的文化行政管理部门设置不一,管理范围不同,尤其是县一级文化行政管理部门的设置,造成管理体制不顺畅。一是管理体制中条块分割、资源分散,影响到文化政策和发展战略的全局思考与规划,不利于实现资源的优化合理配置,形成文化发展的合力。二是管理体制中上下错位、多头管理,造成管理过程中责权不清,职能混乱,缺位和越位并存。三是管办不分、事企不分,计划与市场并行、事业与经营共存,既造成政府不堪重负,又使社会和民间发展文化产业的积极性得不到发挥。
(四)运行机制不够灵活
有些文化单位内部用人机制、收入分配机制僵化,严重地制约事业单位的改革。主要表现在用人能进不能出、能上不能下,新人进不来,老人出不去,由于内部机制的僵化造成大部分文艺院团人才匮乏、年龄断层、结构失衡。固原市秦剧团(民族歌舞团)是1969年建立的全民事业性质的综合性艺术表演团体,共有演职人员77人,在编62人,合同制演员12人,内聘演员3人,在编演员的工资由财政80%差额拨款,合同制演员的工资人均1200元,由财政核拨,内聘演员的工资剧团解决。演出一线的人员全部在40岁以上,演出队伍严重老化,人员年龄、结构断层,角色行当不全,无法演出一场完整的全本戏,演出任务基本由聘用的演员承担。虽然在分配制度上实行绩效考核,但由于人员太多,经费不足,创收太少,所以差额不大,无法有效地调动演员的积极性。
(五)经费保障不够到位
文化企事业单位都实行财政差额拨款的体制,由于地方财力薄弱,投入不足,对文化企事业单位长期欠账,事业经费严重不足。大部分单位底子薄、包袱重、体量小、资产少,艺术表演单位和经营性文化单位用房年久失修,缺乏排练和演出场所,设施设备陈旧老化,生产缺少技术手段,生存发展缺乏必要的物质基础。银川市文化艺术馆自2001年后,事业经费停拨,市图书馆自2002年以来购书经费一直为40万元,而2000年以来单册图书的平均价格从10元提高到28元。宁夏京剧团实行人员工资90%差额拨款,现有在编人员129人,离退休101人,财政核拨人员工资280万元,没有事业办公经费,目前人均差额工资只能拿到59%,下乡演出、加班排练没有补助和津贴,离退休人员的医药费无法保证,办公设施50年没有改观,也无面向社会专用的演出场所。
四、推进宁夏文化体制改革的建议
(一)解放思想,大胆改革
思想的解放程度直接影响改革的进程和深度。文化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增强文化发展的活力,而不是政府“卸负担、甩包袱”。必须鼓励文化企事业单位解放思想、大胆改革,树立“早改赢得先机、晚改陷入被动、不改没有出路”的思想。让他们明确改革是发展的方向,发展是改变现状的唯一出路,看到改革的积极因素,树立发展的信心,加快改革的步伐。
(二)理清思路,明确政策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必须坚持用政策引路、用政策激励、用政策保障。一是要对改革改制单位的属性给予准确定位,对公益性和经营性文化单位进行界定,明确改革的范围、对象和重点,加快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二是要用活国有文化资产的使用权。按照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原则,在合理进行清产核资的基础上,对目前文化单位所使用的文化资产,按照改制后的属性、规模、人员、市场发展等因素设定资产划分的比例,通过委托、承包、租赁、转让等多种形式,授权给文化单位法人代表经营管理,使文化单位拥有包含国有资产在内的全部法人财产权,成为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的真正的法人实体;在授权期间内,法人代表有权对这些资产进行盘活、抵押、转租等经营活动,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营实体。三是对转制中的分流下岗人员和转换身份人员要有完善的社会保障政策。文化事业单位转为文化企业后,要及时开征全员养老保险,封存档案工资,继续享受事业单位的“三险”政策。转企前应补交的“三险”资金,应由政府财力足额解决;转企业后的“三险”资金,由企业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妥善解决文艺院团分流人员问题,分流人员的经济补偿由政府负担,并享受政策最高标准,帮助文化单位减轻负担,为更好地走向市场创造条件。四是要研究制定和完善相关的配套政策,对转制企业要“扶上马送一程”,不能“一改了之”。对改革早、见成效的文化单位,特别是转企改制的单位在资源上予以倾斜,帮助其减轻包袱,获得实惠,充分体现“早改早主动,早改早受益,早改早发展”。
(三)理顺体制,创新机制
一是按照“精简、高效、统一”的原则,市县一级整合文化、广电、旅游的行政职能,打破条块分割,统一行政管理体制,统一行政执法,以大文化促进大发展、大繁荣。二是深化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改革。对博物馆、图书馆、展览馆等公益性的事业单位在保障经费的基础上,逐步推行全员聘用制、岗位责任制,淡化编制、职务管理,建立人员流动的竞争、激励和约束机制,增强发展的动力和活力。三是要探索符合文艺院团演艺人员特点的退休转岗政策,按照从艺时间、演艺特性、舞台生命等因素合理地制定政策,转岗分流。对那些离开舞台,热爱文艺事业、有专业特长的演艺人员,可以鼓励他们从事群众文化事业,充实基层文化力量。
(四)整合资源,加大投入
受经济条件和市场发展的影响,直接将缺乏“造血”功能的国有艺术院团撒手不管、推向市场是很不利于其发展的。对那些需要保护和具有文化传承性质的文艺院团应该给予集中整合、合并统一,既节约资源又集中资源。保留他们的事业属性,加大投入力度,在保障原有财政拨款的基础上,采取政府采购、奖励、演出补贴等方式,使文艺院团从“养人”为主向支持艺术创造、生产、演出能力为主转变,逐步提高自身发展能力。
(五)区别对待,分类推进
要深刻认识文化体制改革不仅是走向市场,对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改革,要以政府为主导,重点是“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完善服务”,培育形成一批文化事业主体;对经营性文化产业,要以市场为导向,重点是创新体制机制,通过公司制、股份制改造,加快形成一批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企业;对文化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快推进职能转变,实现管理方式创新,逐步实现由“办文化”为主向“管文化”为主转变,由管微观向管宏观转变,研究制定文化发展战略和规划,加快政策指导和服务,为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主持人:马建民 杨万仁
调研组成员:马文兴 行小卫 王明才 慕力焯 李仿俊
执笔人:马文兴 慕力焯 李仿俊
2009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