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政策研究与决策咨询:2009~2010
18777100000017

第17章 调查研究(16)

三、现阶段宁夏农业结构调整的思路

根据宁夏农业资源状况和市场需求,现阶段农业结构调整的总体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市场为导向,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发展现代农业为目标,以科技为支撑,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压减粮食种植面积,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和特色产业,提高畜牧业、林业和水产业在农业中的份额,形成农、林、牧、渔各业竞相发展的产业格局。积极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搞好精深加工,推进农业升级换代,实现农业的跨越式发展。

为了避免调整结构过程中的主观盲目性,调整要坚持三个原则,转变四个观念,处理好五个关系。

(一)坚持三个原则

一是市场原则。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市场需要什么产品就生产什么产品。

二是效益原则。以农民增收为核心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什么产业和产品效益好,就鼓励发展什么产业和产品。

三是节水原则。宁夏水资源形势日趋严峻,黄河来水和降水减少与农业发展用水之间的矛盾日趋突出。目前宁夏农业用水占全社会用水量的93%以上,通过农业节水把农业用水的比重减下来,不仅是优化宁夏供用水结构的需要,更是发展设施农业和特色农业的战略需要。为此,要按照节水的原则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在相同的立地条件下,哪种作物用水量少就种哪种作物,在相同用水量的情况下,哪种作物效益高就种哪种作物。

(二)转变四个观念

一是要从传统农业观念向市场农业观念转变。过去农民生产是为了自给和交“公粮”,现在国家把“公粮”全免了,生产的农产品除了自给就是商品。因此,要牢固树立市场农业和商品经济的观念发展农业。二是要从单纯做大做强的观念向做精做细的观念转变。宁夏与周边省区和外省市相比,地域面积小,耕地资源少,把农业产业做大的空间有限,要把观念转变到做精细农业和高附加值农业上来,要以精立足,以强取胜,只有这样农业发展才有出路。三是要从生产初级产品向中高级产品转变。要在精深加工上做文章,拉长产业链条,增加附加值。要提高产品品质,拓展高端市场。四是要从重农业增产的观念向重农民增收的观念转变。转变重增产轻增收的理念,构筑以农民增收衡量农业发展的新观念。

(三)处理好五个关系

一是处理好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的关系,在保持粮食安全与平衡的前提下,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和效益农业,满足农民增收需要。在未来粮食安全问题特殊突出的时期,可以压减拱棚和陆地蔬菜瓜果的种植面积,增加粮食种植面积,保证粮食安全。二是处理好农业发展和生态建设的关系,在保证农业发展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发展与生态建设有关的产业,满足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三是要处理好种植业和养殖业的结构关系,在满足食用粮供给需要的前提下,大力发展非粮食饲料产业,满足畜牧业发展所需要的饲料粮、秸秆和饲草供给。四是处理好种植业内部粮食与设施农业和特色产业发展的结构关系,满足农产品供给和农民增收的需要。五是处理好养殖业内部调整的关系,满足畜牧业扩量、提质、增效、上水平的发展需要。

四、加速宁夏农业结构调整的意见和建议

(一)积极调整种植业生产结构

一是积极调整粮食作物与其他经济作物的种植比重。宁夏2008年粮食种植面积达到1271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80%,粮食总产329.24万吨,人均占有粮食533公斤,比全国平均水平398公斤高出135公斤,自给有余。如果人均占有粮食减到400公斤,粮食总产控制在250万吨,按全区粮食平均单产计算,可以调减出317万亩的粮食播种面积,用于发展其他经济作物和特色产业。如果按人均占有粮食900斤计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0公斤),可以调减出200万亩播种面积,用于发展设施农业和特色农业。如果算上宁夏中北部引黄灌区土地开发整理重大项目完成后新增耕地近80万亩、新增粮食产量10.8亿公斤,即便调减200万亩(加上新增耕地实际调减120万亩)粮食种植面积,也能够保障全区粮食安全和新增人口的粮食供给。如果调减200万亩播种面积,用于再发展设施农业(50万亩)和枸杞(40万亩)、葡萄(30万亩)、中药材(40万亩)、马铃薯(40万亩)等特色产业,按2008年成本效益计算,可新增产值90亿元左右,新增收入预计45亿元左右,全区农民人均增收1350元。金融危机过后,农产品价格上升,产值和增收的幅度将会更大。进行农业内部结构的大调整,将产生非常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前景广阔。

二是积极调整粮食作物内部的种植比重。总的原则是根据黄河来水、降水情况以及粮食作物的立地条件进行调整,大力压缩耗水量大、生长弱势、经济效益差的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积极扩大耗水量小、生长强势、经济效益好的粮食作物种植面积。为此建议作如下调整。

引黄灌区,要以优质粮产业带建设为重点,稳定小麦种植面积,扩大冬麦种植面积,控制水稻种植面积,改造中低产田,增加单产,提高总产。

中部干旱带,根据春旱严重,降水迟于5月的实际情况,尽量避免种植春季播种的粮食作物,要以冬小麦、马铃薯、特色小杂粮为重点,变春小麦为改种冬小麦,推迟播种期,扩大秋季作物和晚熟作物种植。在有条件的地区扩大油料和西甜瓜种植面积。

南部山区,扩大扬黄灌区和扬黄扩灌补灌区单种玉米的种植面积,大幅度压缩小麦种植面积,积极扩大马铃薯和特色小杂粮种植面积。

(二)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特色、发挥优势的方针,立足引黄灌区、中部干旱带、南部山区三大区域产业布局,以发展枸杞、清真牛羊肉、牛奶、马铃薯、瓜菜五大战略性主导产业和优质粮食、淡水鱼、葡萄、红枣、农作物制种、优质牧草等六大区域性特色优势产业为重点,推进宁夏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实现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

要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上,通过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设施农业、现代畜牧业和水产业,使农业总产值总量有一个大的突破,使农业总体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要相对缩小种植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扩大畜牧、水产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我们认为,种植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应从目前的57.7%,调整到45%~50%为宜;林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应从目前的3.3%,调整到5%~10%为宜;畜牧、水产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应从目前的34.8%调整到40%~50%为宜。形成农林牧渔协调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齐头并进的合理产业结构体系。

种植业要突出发展设施农业、特色农业和特色种植业。

林业要突出发展设施园艺和特色经果林。在进一步扩大枸杞、葡萄种植面积的基础上,积极发展苹果、红枣等特色林产品,增加农民收入,提高林业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的份额。

畜牧业要突出发展设施养殖业,在提质、增效、上档次、上水平方面狠下工夫。

水产业要突出加强养殖品种结构调整,市场需求什么就养殖什么,群众欢迎什么就供应什么,在确保水产品有效供给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名优水产品养殖,不断提高全区水产业发展的层次和水平。

(三)按区域布局调整农业结构

引黄灌区以发展现代农业为目标,大力推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和节水型灌区建设,加快特色产业带和产业区域建设步伐,重点建设6个10万亩以上设施农业产业大县,建设500万亩优质粮食产业带,70万亩枸杞产业带,80万头奶牛产业带,65万亩生态渔业产业带,50万亩葡萄产业带以及40万亩农作物制繁种产业带,率先把引黄灌区建成示范周边,引领西北,面向全国的现代农业示范区,率先在全区建成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中部干旱带围绕构建特色农业产业体系,以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为重点,坚持生态建设与产业开发相结合,切实做好“抓好水源、发展特色、修复生态、人口转移”四件大事,扬黄灌区重点发展设施高效节水农业、养牛和特色林果业,雨养旱作区重点发展马铃薯、压砂硒甜瓜和红枣产业,退耕封育生态移民迁出区坚持退牧还草、退耕还林,实现生态自然修复。重点建设600万只滩羊产业带和100万亩甘草产业带、发展“一乡一品”特色产业“板块”、环香山地区100万亩压砂西甜瓜及枣瓜间作产业带,提升后续产业发展水平,使中部干旱带成为西北乃至全国同类型地区旱作节水农业的先导和样板示范区。

南部山区坚持“生态优先、草畜为主、特色种养、产业开发”的方针,大力发展草畜、马铃薯、劳务三大产业,加快发展环六盘山400万亩人工牧草、150万头肉牛、200万只肉羊的草畜产业带,以西吉县为核心的250万亩马铃薯产业带,环六盘山35万亩“道地”中药材、250万亩“油料—小杂粮”产业带,尤其是要加快马铃薯、肉牛、肉羊优良品种改良和推广速度,实现优良品种的大覆盖、全覆盖;在河谷川道的库井灌区,以大中小拱棚建设为重点,大力发展设施农业,促进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把南部山区建成具有黄土高原特色的高效农林牧复合生态农业综合示范区。

(四)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发展

一是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嫁接和改造区内企业,参与宁夏农产品精深加工;二是要大力培育清真、绿色品牌,以强势龙头企业和品牌推动全区农业产业化发展,带动产业结构调整;三是要对现有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分类排队,确定重点扶持对象,实行大力度政策倾斜。鼓励和引导产业关联度大、经济实力强的龙头企业实行强强联合,形成产业集群,提高企业带动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要建立龙头企业—基地—农户三者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形成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稳定的利益共同体。通过政策引导,企业让利,农民守约,促使农企之间形成稳定、长效的利益关系和机制,农户稳定地给加工企业提供优质专用原料。企业按照购销合同及时收购农产品,农产品丰收造成市场过剩的年份,企业要采取保护价收购,保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产品歉收造成供应不足的年份,农户要自觉按合同办事,如数向企业交纳农产品,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真正形成农户、基地、公司之间“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联结机制。

主持人:马建民 周鸣和

调研组成员及执笔:常青 韩治泰 强云 李育钢

2009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