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政策研究与决策咨询:2009~2010
18777100000126

第126章 决策参考(27)

抢抓西部大开发新机遇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近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积极适应市场环境新变化,抓项目、促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我区经济发展的又一增长极。2008年煤化工产能110万吨,水电、风电等新能源发电量达到23.08亿千瓦时,占全区发电总量的4.8%;光伏电站在建规模17万千瓦,并网发电5万千瓦,风电装机总量60万千瓦,新能源发电装机比重上升到6.8%,位于全国前列;太阳能光伏材料多晶硅产量约1700吨/年、单晶硅产量约600吨/年,太阳能电池组件具备20MWp/年的生产能力;以钽铌铍为主的新材料及其制品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国内市场占有率达70%以上,中色(宁夏)东方钽业集团公司是世界钽金属材料供应商三强之一;宁夏启元药业的红霉素和多维药业的泰乐菌素、盐霉素生产能力均居全国前列,红霉素发酵单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三分之一,产能达到5000吨/年,占世界份额的60%。

虽然宁夏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国内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产业先发区域相比,宁夏战略性新兴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产业规模小、技术和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有限;科技创新能力不足,高端产品较少,配套能力差;关键技术自给率低,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缺乏科技领军人才和科技创新团队,科技投入不足,技术管理人才紧缺,研发水平偏低,体制机制还存在一些弊端。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既是一场机遇战,也是一场持久战,更是一场攻坚战。当前,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和新兴战略主导产业,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成为时代主题。因此,宁夏必须抢抓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新机遇,以沿黄经济区和工业园区为平台,深入实施以市场为导向的优势资源转化战略,大力发展以新能源、新材料和生物医药等为重点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找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定位,提升经济开发区和工业园区的创新和孵化能力,形成一批发展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的高技术产业链、集聚区和产业基地,推动宁夏经济社会建设水平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中上质量、上台阶。

一、优化产业布局,彰显自身优势和特色

温家宝总理在《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讲话中强调,科学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非常重要,选对了就能跨越发展,选错了将会贻误时机。宁夏应按照国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总体规划和部署,一方面进行有效对接,发挥协同效应,另一方面结合自身实际,彰显优势和特色。根据区情,宁夏应将新能源、新材料和生物医药产业作为宁夏“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能源重点发展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积极发展煤层气发电及煤制油、煤制气,打造国家新能源产业示范基地,将贺兰山、太阳山新能源产业基地建设成为宁夏经济新的增长点;新材料重点发展钽铌铍钛等稀有金属深加工,推进金属硅—多晶硅—单晶硅及光伏太阳能电池产业链、锂离子电池、铝镁合金等研发及产业化,建成石嘴山—银川—青铜峡—太阳山新材料产业带;生物医药产业重点发展生物制药、生物发酵和生物环保,加大新药特药开发力度,发展化学原药制造—化学药品制剂制造、地道中药材—中药饮片加工—中成药制造、兽用药品制造等医药制造产业链群,巩固扩大优势地位。

二、加强自主创新,科学谋划产业发展

首先,需要系统部署面向未来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成果转化、产业化各阶段科技发展任务和重点,充分挖掘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的科技成果,深入实施优势资源开发转换战略,加快培育和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构建起富有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其次,加快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建设。要实施“新兴产业扩张做大计划”“传统产业改造提升计划”“优势产业做强做长计划”三个“千亿投资计划”,加快宁东基地和“四大十特”工业园区开发建设,加快推进自治区级开发区升格为国家级开发区步伐,造就一批百亿元龙头企业,努力建设国家能源基地、资源深加工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和战略新兴产业基地,充分发挥其在引领新兴产业发展、支撑地方经济增长中的集聚、辐射和带动作用,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再次,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需求,大规模布点建设一批科技平台,包括一大批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验室、技术创新服务平台以及产学研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三、创新商业模式,培育新兴产业市场

战略性新兴产业不仅在技术上有别于传统产业,在商业模式上也与传统产业不同,创新不仅仅是技术创新,必须是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的有机结合。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过程中,应当支持和鼓励企业创造适合于区情,符合新兴技术发展规律的商业模式、盈利模式和组织模式。近两年,我们也作了一些积极的探索和实践。比如,宁夏银行与宁夏担保集团有限公司签订了“五优一新”产业转项担保合作协议,对宁夏“五优一新”产业企业,即能源、新型煤化工、新材料、机械装备制造、特色农产品和高新技术产业企业提供支持,实现多方共赢。

四、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加强政策扶持

战略性新兴产业往往都处于产业生命周期成长阶段,通常面临潜在市场空间巨大、现实市场拓展艰难的共性问题,其发展不能完全依赖于市场的自发行为,政府在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作用不可替代。政府在市场准入、示范推广、基础设施、政府采购和补贴、市场秩序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引导市场消费。针对发展过程中往往出现前端技术“扎堆投资”同后续环节、基础设施不配套的“堰塞湖”现象,需要政府采取强有力的政策措施,做好超前谋划、系统布局、资源配置,打通技术研发、应用示范、市场培育和产业发展、技术标准和配套设施等各环节的壁垒和障碍。

五、汇聚全球资源,加速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着力发展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构筑内陆开放经济区。宁夏要以更加开放、更加广阔的视野,大力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着力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示范区。一是宁夏要利用回族文化的区位优势,全面推进面向阿拉伯国家及穆斯林地区开放,把宁夏建设成为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研发、生产、加工、认证、集散“五大中心”,打造成世界重要的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生产服务基地、中国面向阿拉伯国家和穆斯林地区开放的前沿阵地。二是巩固扩大与欧美日韩等国家的经贸往来,积极开拓东盟、南美、中亚、北非、南亚等新兴市场。深入研究世界500强等国际性大企业,充分利用国家鼓励出口的政策措施,支持战略性主导产业、特色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外向型发展,着力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扩大新材料及其制品、生物制药等传统产品出口规模,加快推进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三是紧抓我国东部地区推进产业升级的机遇,主动与东部加强经济、技术、文化交流与合作,使宁夏成为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地。以宁洽会等六大节会为平台,深入开展招商引资,积极引进一批大企业、大项目落户宁夏,促使资本、技术、人才、品牌等要素向宁夏聚集,不断提升我区产业层次和竞争力。

执笔人:马文兴 张伟虎

2010年8月

社会事业

近几年宁夏制度创新取得重大突破

近年来,随着创新型宁夏建设的不断深入,宁夏在制度创新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尤其在科技特派员制度、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沿黄城市带建设制度、金融支持“三农”制度、地方企业与央企合作制度、科技部与自治区政府建立的部区会商制度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成为宁夏制度创新的亮点。2009年4月28日~5月20日,自治区政府研究室组成调研组,对此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宁夏制度创新的成功实践

(一)科技特派员制度创新,创造了“宁夏模式”

2002年宁夏开展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以来,各地进行了全面深刻的探索和创新,创造了“宁夏模式”,实现了五个方面的制度创新。

项目带动机制创新。以政府实施的科技项目为载体,重点鼓励科技创业,创业利润将替代技术咨询服务收入,成为特派员的主要收入来源。所以说,“宁夏模式”的精髓是鼓励科技创业。

资源整合机制创新。其创新亮点就是加入社会因素,整合各种资源,实行行政、社会、市场三条线的整体推进。

创业动力机制创新。突破了传统科技传播中个人对科技传播经营收益的占有问题,鼓励科技人员进行各种方式创新活动,并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宁夏模式”利益共同体的建立是一个大胆而有效的创新,使本来分离的社会单元结合在一起,提高了科技成果的形成和转化效率,保证了科技人员与农民双方受益。

服务定向机制创新。就是以农民为中心、以农民的需求为主线,开展技术服务,保证少走弯路,实现有序发展。

政策激励机制创新。采取“三保两优先”的政策保障措施,和“三不三奖”政策激励措施,最大限度发挥了政策的激励作用。

金融支持机制创新。通过行政手段,将商业银行的小额贷款、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扶贫资金、科技资金和科技创业资金整合在一起,共同支持特派员的创业行动。

(二)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创新,破解“三农”难题

近年来宁夏土地流转的速度不断加快,规模不断扩大,流转内容也更加丰富。据统计,2007年底,全区农村土地流转面积和涉及的农户数分别比2006年底增长了39.8%和51.8%。截至目前,全区流转面积65.1万亩,涉及农户8.4万户,分别占家庭承包耕地总面积和家庭承包经营农户的5.8%和9.8%,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各地因地制宜进行创新,流转形式日趋多样化。逐步形成了转包、转让、互换、出租、入股、托管等多种形式并存的格局。其中以转包和出租为主要形式,分别占流转土地的60.1%和27.7%。

农村合作组织探索创新,流转面积日趋规模化。逐步向有组织、大规模、有序化流转发展,组织形式和流转形态不断创新,出现了许多新型组织形式。平罗县探索“农村土地信用合作社”的成功实践,开创了宁夏农村土地中介组织的先河。

多种经营主体参与创新,流转主体日趋多元化。一大批农业龙头企业、经营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积极参与农村土地流转。他们以集约化经营为主,流转规模较大,期限较长,价格较高,而且都有流转合同进行规范,法律约束力较强。

顺应市场规律进行创新,流转方向日趋市场化。以前那种无偿使用和象征性收取一点租金的行为正在消失。流转双方都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土地供求状况、地力条件和经营产业的经济效益,协商确定流转价格,使流转土地的经营权价值得到充分体现。据我们调研掌握,目前各地土地流转价格为:银川市亩均550~600元;平罗县300~350元;中粮集团惠农区基地每亩550元,并合同约定每5年增长50元;泾源县“土地银行”存入土地每亩200元,贷出土地每亩210元。

积极探索土地融资创新,流转功能初试融资化。针对贫困地区农民“贷款难”、银行“难贷款”、土地流转和利用滞后的突出矛盾,吴忠市同心县农村信用联社探索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模式,释放沉睡多年的耕地融资功能,贫困农民通过抵押获得一亩土地不超过3000元、总额最高5万元的信贷,实现了信用社和农户的双赢。

城市居民体验农耕乐趣,流转内涵呈现休闲化。银川市盈南村的市民农园,由该村下属一个集体企业组织经营,村民自愿将土地以每亩700元地租存到公司,还可以在农园打工,每天赚取40~45元工资。市民租地大概0.1亩一年160元,一年一租或三年一租。市民忙的时候,可用电话交给运营公司托管,由打工农民代为管理。

大胆探索荒地、沙漠买断和无偿划拨,流转目标实现生态化。中宁县和中卫市利用科技力量,把发展设施农业与荒地和沙漠综合治理结合起来,大胆探索荒沙地和沙漠土地经营权买断和无偿划拨的流转形式,保证了设施农业规模化经营的土地需求,为宁夏设施农业发展中土地流转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三)金融支持“三农”的制度创新,开辟了“宁夏之路”

从2006年起,自治区着眼解决“三农”发展的融资难题,改革金融体系,大力发展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创新5种金融模式,引导各类资金回流农村,走出了一条适应“三农”特点的“宁夏之路”。

创新贷款模式,打通“三农”融资主渠道。推广“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贷款模式,集中支持一批农业龙头骨干企业、设施农业和千家万户的种养业,带动产业基地,帮助农民增收致富。

创新贷款“直通车”机制,激活各类资本服务“三农”。建立“民间资本(大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农民”贷款直通车模式。推进建立由大银行向小额贷款公司批发贷款,再由小额贷款公司向农民零售贷款的“直通车”机制,形成了科技特派员型、招商引资型、教育助学型、妇女创业型、反贫困型和助残就业型六种模式。

创新组建村镇银行,重点扶持农民创业就业。组建村镇银行,探索“无抵押、无担保”的放贷模式,坚持“小额、分散、便捷、规范”的原则,有一定劳动技能的人凭身份证就可申请到5000~80000元不等的贷款,具体额度视农户种养规模和实际需求而定。

创新“放贷物”模式,全力支持农民发展生产。设立农村资金物流调剂中心,推行“资金(物资)+农户(基地)+市场”的贷款模式,将农用物资作为“放贷物”,不仅为农民提供种子、化肥、农药等产前服务,且将技术、营销等产中、产后服务纳入视野,成为联结分散农户与大市场的桥梁。

创新财政资金配股模式,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建立村级互助资金,发展“财政+农户”贷款模式,坚持“民有、民用、民管、民享”,实行封闭运行、有偿使用、互助互济、滚动发展。最高限额不超过5000元,由五户信誉较好的家庭联保,并负连带清偿责任。

(四)加强与央企重组合作,探索了产业重组合作的新模式

2005年开始至2009年,已有中国盐业总公司、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中国华能集团公司和长城资产管理公司等12家央企入驻宁夏,经过重组合作,有力推动了宁夏地方国企走出困境和地方国有经济结构的调整,并促使国有资本进一步向优势行业、优势产业、优势企业和优势产品等关键领域集中。使宁夏国有企业户数近5年多减少一半,而资产总额却增加近一倍,达1300多亿元。

(五)与国家有关部委建立会商机制的制度创新,提升宁夏跨越式发展能力

为了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集中国家和地方各种资源,提升宁夏跨越式发展能力,促进宁夏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国家有关部委与宁夏建立部区会商制度,打破了以往单纯的行政垂直领导关系,成为宁夏发展历史上一次重大突破。一是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与国家科技部建立部区会商制度。2008年,科技部与自治区政府决定成立部区合作委员会,这将使宁夏在科技部指导帮助下,创新科技管理体制,充分发挥自主创新在促进宁夏跨越式发展中的科技支撑作用。二是加大文化创新力度,与国家文化部建立部区会商制度。2009年3月9日,文化部与自治区部区会商机制正式建立。双方将在未来5年里围绕确定的五项会商主题,推动宁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二、宁夏制度创新的最大亮点——沿黄城市带建设

从2005年12月,自治区党委九届十二次全委会提出建设沿黄城市带这一重大战略思想,到2009年4月9~10日自治区在吴忠市召开沿黄城市带(群)建设启动大会,标志着宁夏沿黄城市带(群)建设从“规划蓝图”走进“加工车间”,正式进入全面实施阶段。这一重大战略决策是我区发展历史上一次重大制度创新。

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实现行政管理制度创新。沿黄城市带(群)是我区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地和主要增长极。它强化区域经济概念,淡化行政区划概念,在宁夏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制度创新。

打破部门归口管理限制,实现统一组织和监管的制度创新。沿黄城市带(群)建设是一个浩大的系统工程,必须打破部门归口管理的限制,创新管理制度和办事制度,建立协调联动机制。为此,自治区专门成立了“自治区城市化工作暨沿黄城市带发展领导小组”,负责《宁夏沿黄城市带发展规划》实施的组织和监管,研究决定重大发展事项,协调解决有关问题,制定政策措施,推进沿黄城市带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作为《宁夏沿黄城市带发展规划》实施和监督执行的具体承办机构,落实领导小组的决策部署,负责沿黄城市带重点建设项目和城乡基础设施的建设管理,协调解决规划建设的有关问题,协调各有关部门和市县推进沿黄城市带建设和同城化工作。

打破发展规划的地区壁垒,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同城规划的制度创新。沿黄城市带(群)建设明确提出“六个一体化”,要求严格按照《宁夏沿黄城市带(群)总体发展规划》,“沿黄城市一盘棋”,整合所有可以整合的资源,发挥资源的最大集聚效应。

不断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实现户籍、土地、就业、社保等方面的制度创新。沿黄城市带(群)建设进程,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五个统筹”的重大实践,将会进一步加快户籍、土地、就业等制度改革,加快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市场,建立健全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不断提高科技对同城化发展的支撑作用,促进科技资源整合利用的制度创新。沿黄城市带(群)建设本身是一个巨大的科技创新项目,将引发沿黄城市在科技资源的整合利用等方面加快制度创新,实现重大科技项目共建、区域科技资源共享,并发展成为宁夏乃至全国科技资源综合利用、科技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试验区和示范典型。

三、宁夏制度创新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观念转变难度较大,创新意识不强。一是一些地方和部门领导观念转变迟缓,全社会支持和参与创新的浓厚环境尚未形成。二是相关部门的办事程序、行政方式和服务意识,以及所有人员的综合素质等软件因素其实是同城化的最大障碍。三是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鼓励和支持制度创新的政策措施很少。

工作协调难度较大,创新成本较高。一是不同区域、不同行业在一些大的制度设计上互相分离,无法形成统一协调的制度体系。二是一些垄断程度高、封闭性的行业,与其他行业的制度设计标准和层次差距太大,进行创新的难度更大。三是不同部门之间缺乏协调、联动、衔接与合作机制,必须首先打破现有的状态,难度很大。四是制度创新中现代化手段的运用,经济成本和政策成本都较高,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一些地方创新的决心。

体制改革难度较大,创新障碍较多。一是在沿黄城市带建设中面临最大的难题,就是如何统筹协调10个市县共同发展,将会遇到许多体制机制、思想认识障碍、工作作风障碍等。二是克服现有体制影响跨越式发展的一些制度惰性难度较大。三是在经济发展中,各地区之间仍然存在许多人才、资本、资源和市场准入的政策壁垒,急需破除。四是一些垄断行业如金融、邮政、铁路、电信、电力等,在统筹区域经济发展和沿黄城市带建设中,打破系统和行业壁垒的难度很大。

四、加强宁夏制度创新的政策建议

切实转变观念,强化和提高对制度创新的认识。各地要在总结近几年创新型宁夏建设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深化制度创新在区域创新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分析制度创新滞后的原因,寻找影响制度创新的思想观念、体制机制、工作作风等方面的原因,引导广大干部不断提高对制度创新的认识水平,切实通过制度创新推动科技创新,加快区域创新步伐。

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和完善对制度创新的引导。政府职能转变和效能建设,既是制度创新的重要内容,也是全社会制度创新的引擎。建议自治区政府总结近几年政府效能建设的成功经验,以沿黄城市带、宁东基地和设施农业建设为契机,在全区推广制度创新的先进经验,组织有关部门探索制度创新的新渠道。同时,建议把沿黄城市带作为宁夏制度创新试验区,由自治区城市化工作暨沿黄城市带发展领导小组负责作出规划,进行制度创新综合试验,首先以沿黄城市带建设联席会议为突破,创新机制,推动工作。

推进综合改革,探索制度创新的科学途径。各地各部门结合行政机构改革、行风建设等各项综合改革,多渠道、全方位积极探索制度创新的科学途径。

依靠科技力量,提高制度创新的综合水平。各地各部门应高度重视科技力量对制度创新的支撑作用,通过现代化建设途径,提高硬件建设档次,促进制度创新,提高制度建设的综合水平。

主持人:马建民 高树枝

执笔人:张学智 张其度 刘必隆

2009年6月